产量当然是逐年递增,但是茅台也有大小年,有几年产量飙升,股价飞涨,有几年不温不火。比如07-08年茅台火爆,大家都知道什么都涨价,那么那个时候存酒到13年-14年,茅台就进入了一个冷却期,本来是茅台——经销商,如今中间多了一道,茅台——茅台营销公司——经销商。
1、你觉得贵州茅台2019年的业绩能有多少提升?营收和利润方面会怎么样?
要看清贵州茅台的2019,首先必须分析中国白酒市场的2019。从2010年到2016年,我国白酒行业产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2017年产量同比下降11.80%,主要是受白酒质量安全事故、政府严加惩治政治贪腐以及交通运输部、中央军委等颁发的多项禁酒令的共同影响,同时,也是由部分行业领头企业“限量”和“提价”,着重发展中高端白酒的结果。
体现在销售收入上,2017年白酒行业销售收入5531亿元,仅同比降低7.7%,至2018年,上市酒类企业营业收入已经连续三年增长,中高端、高端白酒发展势头强劲。可以预料,2019年仍将继续这一格局,在总体产量、销量稳中有降的情况下,中高端白酒继续扩大优势,目前,中国酒民超6亿,年人均饮酒2.7两,白酒年消费规模8000亿元。
2、茅台集团设立营销公司与上市主体分利润,对贵州茅台的冲击究竟有多大?
对贵州茅台的冲击短期内看不出来,但是对于净利润的剥离是看得出来了,从两方面看:其一,多个渠道多个分利对手。本来是茅台——经销商,如今中间多了一道,茅台——茅台营销公司——经销商,这势必剥离一部分利润。其二,同业竞争,茅台营销公司要卖茅台,茅台上市公司主体也要卖茅台,虽然说茅台营销公司说是专门针对团购、商超等终端客户,但是上市实体也要销售。
这就是同业竞争,当然这种分利并不影响茅台总体业务的扩张,毕竟,由于消费者购买力增长,茅台这种酒需求反而会上升。比如原来高净值人群喝得起,随着整体收入提升,中产阶级也开始有人消费茅台,这就是茅台销量上升的原因。而且由于茅台一直限制产量,其实分层取酒,今年的产量依托于过去大约五年前备货量,因为茅台“一年生产、七次精酿、三年贮存、五年出厂”,然后以酒兑酒,
所以今年的产量,实际上体现的是2014年。产量当然是逐年递增,但是茅台也有大小年,有几年产量飙升,股价飞涨,有几年不温不火,大约一轮周期是十年。比如07-08年茅台火爆,大家都知道什么都涨价,那么那个时候存酒到13年-14年,茅台就进入了一个冷却期,而到18年-19年又开始一个繁荣期。总体上产量一直在上升,阶段性的有人因为通胀而收藏茅台酒,
也有经销商周期性的囤货和清库。营销公司会一定程度上打乱这种固有体系,并不是说一定不好,而是说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毕竟茅台一直也不需要营销,因为这是少有的几家以产定销的企业。个人的看法是,最好根据“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实际上茅台营销公司成立的意义并不大,茅台集团还会出现一个同业竞争,打乱现有竞争性的价格体系,毕竟如今的价格没有内部价,而茅台营销公司必然需要一个内部价,否则利润如何体现?因为其必然需要遵照固定的定价原则。
3、贵州茅台股价突破970元,18年净利润352亿,能支撑得起万亿市值吗?
贵州茅台可否支撑万亿市值,主要看这几个方面因素,第一、股息率与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可否形成相对平衡的状态,如贵州茅台合理股息率在2%-3%左右,高于这一比例具有投资价值,如果过低的股息率,就存在投资风险问题。第二、贵州茅台可否保持持续稳定的业绩增速能力,只要贵州茅台业绩增速保持稳定,可以保障股票价格的持续稳定,业绩增速与基本面是支撑股票价格上行的关键所在,
第三、平均市盈率是否保持在合理的区间范围。从贵州茅台的平均估值分析,比较合理的估值在20-25倍,低于这个范围属于低估值状态,具备投资增值优势,但是,如果贵州茅台估值在35倍以上,股票价格存在高估风险,价格存在价值回归需求,但主要看业绩增速可否赶上股价上行的速度,就目前来看,近千元贵州茅台,近35倍市盈率有所偏高,合理找准市场的合理估值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