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恩施以纯店有几家
至少有4、5家吧
2,恩施好久禁止整酒风
2012年3月中旬开始 , 根据恩施州市政府文件定于3月1号开始
3,恩施市内 包谷酒
记得体校那巷子里,以前有一家,你去看看开门没 直接进巷子,在中间的样子,左手边
4,求职恩施
哈哈
恩施人~
工作最好是政府类的
因为那个地方经济不发达,基本没有什么经济发展的,去政府部门是个比较好的选择
5,什么酒恩施没有
是送礼的吧!!恩施那边主要是这些酒:稻花香---枝江大曲----白云边----高梁酒---杜康---银杏酒---米酒,这是最常见的酒.也有很久没在回家乡了,知道的就这些了,愿能帮到你!可以肯定的是广东这边的黄酒那边是没有的!
6,恩施的
这个可以登陆湖北民族学院去看历年录取分数.少数民族可以少20分.预科分数就更低些,但今年确切分数线肯定是还没出来的.我就是那里毕业的.
http://zsjyw.hbmy.edu.cn/plus/list.php?tid=61去看看!历年分数情况
7,怎么给游客介绍土家族摔碗酒
恩施土家族的摔碗酒,远近闻名。到恩施旅游而没有喝到摔碗酒,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据说摔碗酒风俗起源于周朝。按本地的讲法,与土家族的英雄先人巴蔓子有关,当年巴蔓子将军因国内有难,去楚国搬救兵,楚国要求巴国给三座城。楚兵解救巴国后,楚使请巴国割让城池,巴蔓子不忍割自己国家的城,遂割下自己的头换取城池。重了信誉,保了国家。“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而在割头之前,喝酒后摔碎碗,再拔剑自刎。这种大义人,天下少见,想想也够悲壮的。后人为纪念他,摔些酒碗也是学他的豪气,学他的作派,学他的舍身取义,学他的决绝笃诚。
摔碗酒在恩施也叫“biang当酒”,极有趣的名字。biang当,是个象声词,东西落地碎裂的声音。biang读一声,相当响亮。三五好友碰上了,说,走,喝biang当酒去!喝这酒一定是在农家乐,主要是在乡村。矮桌子,柳木椅,冒辣泡的腊蹄子火锅,少不了合渣、蕨粑、熏干子、腊肉,还得有几碟泡黄豆、泡辣椒、腌韭菜、萝卜皮、豆豉、凉拌侧耳根。摔碗酒是草根的,下里巴人的,和泥裹土的,不是豪门盛筵里的东西。我几次喝此酒都是在村庄里,一桌有几个火锅,煮得热火朝天,自然会摔得天翻地覆,鸡飞狗跳。主人说,摔吧摔吧,碎碎平安!
以头换城也好,碎碎平安也好,都是借口托词,就是笃定了要摔这个碗,冲着“biang当”来的。因而摔碗要有这种摔碗的环境,要有这种摔碗的冲动和气氛,桌上定不能有宵小之人。必是合性投意、割头换颈的朋友才能凑一堆拼命摔一通碗,也没有旁人呵斥你无礼粗野。我看如今只有像恩施这种外界少扰的地方才能摔这个碗了。山野莽汉,生性率真不羁,待客如火。想起他们的山歌:“皇帝老儿管得宽,管得老子想发癫。”山高皇帝远,我兄弟们想摔就摔了,癫就癫一回,你又能把爷怎样?在许久以前的年月,土司要女人们的初夜,官家要老百姓的粮税,土匪要乡亲们的钱财,生活再怎么苦,酒碗还是要摔的。这就是强力的生存哲学,男人们不摔几个碗够不上巴人后裔白虎血脉,有时女人也摔。摔得稀里哗啦,轰轰烈烈,这阵势,就是一个破坏,激烈的、报复的、凶狠的、果决的、壮美的破坏。以破坏完成感情,完成性格,完成民风,完成人生。摔的那个劲头,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不破不立,大破大立,重建一个自我,砸掉一个窝囊废,成全一个纯爷们。
哈哈,是不是说,把碗一摔,心一横,砸锅卖铁,日子不过了,也要把客人招待好!
因为,有时,两口子打架,心想没路了,这日子不过了,才摔碗砸锅吧……
瞎编的,哗众取宠,当年人们都很穷,平时打破个碗都是很心疼的,那时候还有专门的补碗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