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彩礼10万嫁妆应该多少钱
一般彩礼与嫁妆是对等的。十万彩礼等于女方十万嫁妆陪嫁。
2,张裕的公司往事
1987年,“国际葡萄酒和白兰地感官品评讨论会”按事先部署选定在中国烟台举行。这次品评讨论会将要对张裕历年所产10余种名优酒作出世界级的品评检验。国际品酒大师依次品评张裕所产雷司令干白葡萄酒、解百纳干红葡萄酒、李将军半甜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大师们的评语几乎一致:诸种产品有典型葡萄酒的纯香和果香,尤其是有中国烟台产地的特点。专家对烟台独有的气候和土壤特点情有独钟,认为张裕葡萄酒的品味得利于烟台的地理环境。善于挑剔的国际品酒大师对张裕VSOP级金奖白兰地的评价却是如此圆满:非常美,有优美的橡木桶香,酒体细腻柔和,非常协调。作为“压轴戏”的张裕X0级陈年金奖白兰地将这次世界级评酒会推向高潮。评酒开始后不久,一位国际高级品酒大师悄然离去。张裕高品味的金奖白兰地使他产生错觉,他要取一瓶同样高品质的法国白兰地作“对比酒”,结果这位资历颇深的国际评酒专家仍感困惑:法国酒与中国张裕酒竟然难分高下。几乎所有的国际品酒大师都交口称赞:中国张裕所产白兰地典型性很强,香气沁人,口味柔顺、圆润,酒的质量是非凡的。有的评酒专家私下说:“简直难以置信。” 李鸿章,国人不知者不多。在近代,他有时被画成白脸,有时被描成红脸。不过,若非李中堂大人亲手所批,也就不会有张裕的昨天与今日。要知道,1894年大清国首家葡萄酒公司开办的准照上,李鸿章的名字赫然在目。这位李中堂大人对张弼士的兴趣亦并非停留于此。自从他力主张君为清廷驻槟榔屿首任领事和驻新加坡总领事以来,1897年他又荐张君参与筹办大清银行(中国银行前身),任该行总董。以后的事情可真有些戏剧性,三十年代,因张裕借中行款无力偿付,而被中国银行接管,这真是一家人不知一家人。1898年,接中堂电召,张弼士得清廷召见,亦参与朝中议事。后得粤汉铁路和广东佛山铁路总办职。看样子,作为北洋大臣的李中堂决意要拉张君入围了。故而,中堂将张裕视为“北洋新政”的一面标新立异的旗帜而倍加关照。有例为证,由中堂亲批的张裕准照中称,“准予专利十五年,凡奉天、直隶、山东三省地方,无论华、洋商民不准在十五年限内,另有他人仿造,以免篡夺。”洋务派那种不可一世的垄断意味是蛮浓的。也别说,这张裕也没给中堂大人丢脸。且不说那酒品质甚优,销路广开,单说有一次,公司首任总经理张成卿(弼士侄儿)奉弼士命往天津卫谒见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中堂命于花厅传见,只见成卿青衣小帽,疾步厅前,谈吐不卑不亢,举止不惶不火,让在座的二、三品北洋大员为之侧目。强将之下无弱兵,张成卿如此威风,可见张裕当时之显赫 事情的开端还要从1956年初毛主席在一次轻工业汇报会的明确指示说起。这年3月2日,轻工部部长向中央及毛主席做例行汇报,主席对这次汇报很关心,当即指示:“为了更好地了解部、局(指轻工部及糖酒工业管理局)及所属各企业的生产工作情况,望部、局及各企业分别直接向我写一次生产工作报告。”轻工部部长会后即刻做出布置,糖酒局代局长曹鲁则于3月7日发文向全国各所属包括张裕在内的20余家糖酒企业,下达“向主席报告一次工作”的指示令。3月底,张裕报告人向毛主席写了“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报告涉及张裕的历史沿革、基本情况、存在问题、本年的工作规划、今后发展诸方面内容。张裕报告的文本摆放于主席桌上时,引起了主席对葡萄酒业更深地思索,藉一次糖酒食品工业的汇报会,向张裕也向中国葡萄酒业表明态度:“要大力发展葡萄和葡萄酒生产,让人民多喝一点葡萄酒(原文载1984年12月17日《经济日报》)。”1956年之后建置的食品工业部制酒工业管理局领导下属企业张裕等,按主席指示进行实际操作,先以张裕为龙头启动中国整个葡萄酒业。几年间,北京东郊、山西清徐、河北沙城、江苏宿迁以及黄河故道区域的民权、郑州、兰考等地的葡萄酒行业如雨后春笋,相继建起。张裕派出能工巧匠赴各地助建厂舍、教做酒桶等,为各兄弟葡萄酒厂代培技术工人,手把手传授传统酿造工艺。1958年成立的张裕酿酒大学,为中国葡萄酒业造就出40余名“拔尖人才”,撒向全国后,遂成为中国葡萄酒业的脊梁。 张弼士在南洋的30余年里,获得惊人的成功。鼎盛时期,资本达八千万荷兰盾,号称亿万富翁。这时他“实业兴邦”包括创办中国第一家葡萄酒公司的念头与日俱增。可横在他面前的障碍是,只有资本,而没有清廷官家身份,欲投资国内却难奏效。机遇终于来临:清光绪十六年(1890),清驻英钦使龚照瑗奉命考察欧美富国之道,回经摈城时,特意拜访了南洋首富张弼士。张弼士对龚照瑗说:西洋人善于发挥人的特长,并以法律规范行为;对于农工及商业的关系,洋人也摆正了位置,张弼士归纳为“商业不兴,则三宝绝”。总之,南洋的繁荣依赖于西洋人制定的“兴商获利”的方略。龚氏兴奋之余,接着又问:“张君致富又采取何种方略呢?”张弼士笑答道:“我于荷属领地,效法李克,开发地土资源;我于英属领地,效法白圭,乐观事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能发能收,选择人和天时。同时效法伊吕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效法他们善于权变的智慧,当机立断的勇气,以及仁义宽容,能屈能伸的境界。我时常存此信念,因此致富。”龚照瑗听完这番理论,喷喷称赞,向前执其手说:“君并非商界中人,而是天下奇才,现中国贫弱,归救祖国如何?”张弼士早存“实业兴邦”的宿愿,为此欣喜答道:“怀此志向已很久了!”龚氏回国后,甘当伯乐,将张弼士推荐给朝廷,张君遂得到清廷的加官晋爵,头衔是大清国驻马来槟城首任领事,后又升迁为驻新加坡总领事。自从成为红顶商人后,张弼士才得到投资国内、实业兴邦的通行证,开办葡萄酒公司的意念由此得以坐实 第一位酒师是英国的俄林,最终被张弼士相中。俄氏原来想从南洋到烟台大干一番,搞出点名堂。于是,他携来小型制酒机连同妻小,大有一去不返之慨。哪知他途经上海滩,未染大病,却因小小的拔牙感染而命丧黄泉。这应准了中国人的一句老话: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了命。第二位是荷兰酒师。张弼士经人介绍,认识了自称拥有国家考核凭照的雷德勿,只因志不在此,故将凭照留存国内,连荷兰银行大班亦为其证明,这不能不让张弼士信以为真。可酿酒技术却来不得半点虚假。1895年,雷德勿将所酿之酒样寄到新加坡,经英荷化验师分析后认为,其酒发酵有问题,且酿酒配方欠妥,总之是技艺不精所致。张弼士正在举棋未定时,雷德勿之叔来到新加坡,彻底拆穿了其侄的“西洋镜”。原来雷氏对酿酒门道并非精通,只是随兄经营酒类生意时,略得皮毛之术,并袭取了书中成说,实际操作时全无把握。张弼士这才看清滥竽充数之辈的居心。正在这时,奥匈帝国驻烟领事拔保毛遂自荐,愿意领此重任。而拔保在奥国显赫的家族地位也让张弼士深信不疑。原来他1862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区的科劳斯·特莫哥伯地区,是奥匈帝国弗朗兹·约瑟夫家族的世袭男爵。其父则是一位葡萄酿造专家,曾发明过测定葡萄的糖度表,后人称“拔保糖度表”。拔保青年时期,随父学过酿制葡萄酒,并在该国葡萄酒业初露锋芒。1896年他来到张裕任酒师,当然还有奥匈政府的正式推荐书。拔保过人的气魄还表现在他仍兼任奥国驻烟副领事之职,而领事馆即设在张裕门内,故该公司门首经常悬挂奥国旗帜。由此,张裕更成为人们可望不可及的神秘之地。 1841年生于广东梅州大埔县,由于家乡受灾,18岁就只身闯荡南洋。从学徒工做起,先后从事过建筑、垦殖、矿物、船运、药材等产业,逐步发迹。其鼎盛时期资产居南洋侨商之首,达到八千万荷兰盾,被人们称为亿万富翁。发迹后张弼士先生提出实业兴邦的爱国理念,在给清政府的奏折中提出了“招商引资,振兴农工路矿”的先进思想。张弼士先生先后投巨资在国内兴办工厂,参与筹办大清银行(中国银行之前身)并任总董,修建铁路等,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献。张弼士先生平生致力于教育和慈善事业,备受华侨拥戴。在南洋期间曾任清政府驻槟榔屿领事、新加坡总领事,并三次被清廷召见,得赏头品顶戴,任太仆寺正卿职。1892年创办张裕酿酒公司。民国期间历任广东商会总理、全国商会联合会长、约法会议议员、参议院参政、赴美报聘团团长等职。1912年孙中山先生亲临张裕公司视察并为公司亲笔题词“品重醴泉”。以示对张弼士先生崇高人品的赞赏和对张裕酒品的赞扬,这是中山先生唯一一次为企业题词。1916年病逝于印尼雅加达。张弼士在马来西亚的故居--光禄弟,现为马来西亚国家级博物馆。 张裕的领导人名录上有一个颇有分量的名字:朱梅。朱梅是中国第一代葡萄酿酒专家,20世纪30年代在法国巴斯德学院专攻酿酒,后来对中国葡萄酒和啤酒工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朱梅何以会到张裕主事,其中还有一段周折。1934年,因负债过多,张裕公司抵押给中国银行,由烟台支行经理徐望之出任总经理。徐望之对张裕技术大权一直由外国人执掌颇为不满。洋酒师很善于“留后手”,每到发酵、勾兑的机密处,必定把在场的中国人借故支走。你越是想偷看,他越防贼一样地警觉,经常把一些重要原料的商标及外包装统统撕掉,让你摸不着头脑。徐望之曾在《酿酒杂志》呼吁:杯酒之饮,何以不能自酿?生产之权,何以操诸人手?为了找到中国自己的酿酒英才,他时常悉心察访,四处打探。1936年,朱梅学成回国,上海《申报》和《新闻报》立时发布了消息。徐望之得知后心中大喜,马上赶赴上海,通过《新闻报》编辑严独鹤、《申报》记者黄寄萍辗转找到了朱梅。不速之客的来访使朱梅感到意外,加之他对张裕缺乏了解,一时面有难色。徐望之非但没有见怪,反而表现出极好的风度:“我们有啤酒厂和葡萄酒厂,可是技术人员都是外国人,我们希望您能与我们合作,请您去烟台工作。你可以先到张裕看看,能留下就留下,如果不愿意就回来,来回路费由我们负责。”
3,女方没要彩礼男方父母却要我陪嫁10万该不该妥协
那就分了吧,女方不要彩礼,男方父母越执意要10万嫁妆,只能说明,在他们眼里,女方是高攀了自己儿子,必须加上10万的嫁妆,勉强有资格进门。这种情况嫁进门能有你什么好日子过
没看懂什么意思?
4,一辈子嫁一次我要十万聘礼真的很过分吗
爱一个人,不应该提出特殊的条件,否则对以后婚姻有影响,你提出也许不过份,但真爱比金钱更重要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过分 因为你不是在做生意 结婚比的是谁更幸福 不是谁的聘礼高
其实聘礼不在多少,主要看心。但是10万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如果男方家庭条件不好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结婚后是两口子过日子,也是两个家庭的组合。如果十万聘礼给男方家庭造成负债,结婚后还不是你也要跟着还吗?换句话说结婚后如果你的家庭出现经济困难我想你公公家也不会坐视不理吧。
说实话我觉得不过分 这么说吧 我有一个闺蜜结婚男方给了100万的礼金 而且这个礼金并没有回过去
过不过分这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关键是10万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对婚姻又意味着什么,如果并不是决定性的,那适当协商一下又是否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