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民国有什么酒,此酒是民国时期有钱人的最爱

民国有什么酒,此酒是民国时期有钱人的最爱

中统局在国民党各省、市、县党部都有有分支机构,以党政机关、文化团体和大中学校为活动重点,特务活动遍及全国。日本有世界第二强大的海军,民国海军几乎没有实力,最大的是轻型巡洋舰,连日军驱逐舰也打不过。日军师团下属的炮兵联队,就有36到48门大口径火炮,旅团、联队、大队各级都有自己的火炮。

民国时期的中统和军统是怎么回事?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为“中统(局)”)是国民党CC系领导人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中统”是国民党党务部门控制的特务机构,与“军统”并称国民党两大特务组织。“中统”的作战对象除了中共,还包括汪伪等蒋介石的敌对政治力量。1947年4月,中统改为“党员通讯社”1949年3月,又改为“内政部调查局”,隶属于行政院内政部。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BIS),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1938年成立,1950年解散的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早期的领导人为戴笠,戴笠死后,1946年,由毛人凤继任。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对留在大陆的军统进行清洗,到五十年代中,军统在大陆大致被肃清。

中统与军统的区别中统是国民党中央的情报机构。军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情报机构。中统:“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国民党C.C系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中统的前身是由C.C系分子所组成的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党务调查处。1937年,党务调查处并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一处,由C.C系分子徐恩曾任处长。

军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国民党统治集团为维护其统治而设立的特务组织。1938年8月成立。前身是“军事委员会密查组”(1927年建)、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4月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1937年建)。主要负责人为戴笠。军统局内勤组织共有八处、六室、一所;外勤组织在各大城市设“站”,在各省设“区”,在一些重要城市设“特别班”。

其基本组织为“组”及直属情报人员。特工人员最多时近五万名,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在四十年代以前,中统的势力非常大,因为实际上国民党的各级基层党组织,都是中统的特务网延伸。许多基层党部的负责人,本身就是中统的基层负责人。抗战以后,由于国民党的情报工作对象有所改变,从以对付中国共产党向对付日本侵略转变,因此中统的地位开始下降,而军统的地位不断提升。

同时,由于大片国土沦陷,中统的组织系统严重破坏,而其又不能及时的联络这些基层组织,逐渐为军统所取代。加之军统负责人戴笠对蒋有知遇之恩和师生之情,对蒋言听计从。而中统主要为国民党CC系的大老陈立夫、陈果夫哥俩所掌握,在人事上蒋不能直接控制,也逐渐失去了蒋的扶持。到了国民党退台后,中统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全部组织系统。

而军统的组织系统倒是得以保存和发展。由于中统与军统在争夺秘密工作的主导权上,进行了长期的明争暗斗,双方的合作非常有限。中统的职能中统局的全称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是抗日战争时期发展起来的国民党特务机关。它和“军统”都是蒋介石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中统局在国民党各省、市、县党部都有有分支机构,以党政机关、文化团体和大中学校为活动重点,特务活动遍及全国。

他们网络党羽、特务的手段和对中国共产党的破坏活动无所不用其极。他们捕风捉影,乱抓乱捕,制造了许多冤狱。中统局特务组织的原始机构是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内的党务调查科,它成立于1928年2月。在1928年—1931年这段时间内,陈立夫、张道藩、吴大钧、叶秀峰、徐恩曾先后担任调查科主任一职。1930年徐恩曾继任后,开始了他对中统特务系统长达15年的直接领导,直到1945年2月,蒋介石突然下手令,免去他“本兼各职,永不录用”,由叶秀峰继任。

调查科最初分设采访、整理两个股,各设总干事一人,下设干事、助理干事若干人。1930年夏为了加强对付共产党的力量,调查科内又增设了一个“特务组”,除一般特务活动仍由采访股负责外,举凡对共产党的调查研究、密谋策划以及被认为属于最机密的情报搜集、破坏指导统由该组负责。该组的负责人由调查科采访股的得力干事顾建中担任。

1930年夏,该科也增设了一个“言文组”,其任务是负责搜集各省市的报章杂志、各种进步刊物以及国外的华文刊物,分门别类加以剪贴,逐日送科主任转部长参阅。该组由整理股干事刘清源负责。1932年秘密成立“特工总部”,地点设在南京道署街今瞻园路132号瞻园内。该部迄1938年撤销之时止,前后共七年时间。特工总部是一个完全秘密的组织。

它成立后即在各省、市、县和国民党特别党部内陆续建立了下属机构“特务室”,在上海、南京等重要地方还设立了秘密“行动区”。1934年,蒋介石为统一特务组织,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内设立调查统计局(这与后来以戴笠为首的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是两码事),以贺耀祖为局长,陈立夫为副局长,下设3个处:一处为党务处,徐恩曾任处长;二处为军警处,戴笠任处长;三处为邮电检查处,丁默任处长。

1935年,国民党中央机关扩编,党务调查科改为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党务调查处。调查科和党务调查处均设于南京丁家桥国民党中央党部大楼内,在二楼西南角两间房子内办公。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于1938年成立,至1947年前后历时9年。在这9年中,其组织之庞杂,人员之众多,罪恶之重大较其他各阶段为甚。

中统局开始设于湖北汉口的黄陂路,后迁到重庆储奇门药材公会大楼楼上。1939年7月始迁到中山二路川东师范。1946年迁到南京道署街(即今瞻园路)。中统局成立后,原特工总部宣告结束。1947年4月中统局改头换面,历称中央党员通讯局(简称党通局)。1949年2月,国民政府党通局划归内政部领导,改称内政部调查局,简称内调局。

国民政府败退宝岛台湾后,于1954年10月,又将内调局改组为司法行政部调查局。军统的职能军统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国民党政府为维护其独裁统治而设立的特务组织。1938年8月成立。军统前身是“军事委员会密查组”(1927年)、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4月)、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1937年)。

主要负责人为戴笠。军统局内勤组织有军事情报、党政情报、电讯、警务、惩戒、训练和策反等八处、六室、一所;外勤组织在各在城市设“区”,在各省设“站”,在一些重要城市“特别班”。其基本组织为“组”及直属情报人员。当年“军统局”特务,专门以监视、逮捕、绑架和暗杀等手段,进行反共活动。另一方面,军统特务在抗日战争时期深入沦陷区,制造针对日军的恐怖活动,对打击日本侵略和汉奸,起了一定作用。

1946年戴笠乘坐飞机失事死后,军统局进行改组,其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由郑介民任厅长;军统局的正式名称亦改为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专责保密防谍工作,确保国家安全。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1950年,保密局恢复正式编组,于台北士林芝山岩设立局本部,以持续执行国内保防工作及情报搜集之重责大任,并主导台湾省工作委员会案及台北市工作委员会案等白色恐怖。

1955年,情报机构改制。保密局改组为国防部情报局,专责执行战略预警情报搜集、研整之任务。保防侦查等业务拨归“司法行政部调查局”接管。1984年发生江南案,当时之情报局长汪希苓亦被捕入狱,情报局再次大改组。1985年7月1日,情报局与国防部特种情报室并编成立军事情报局,隶属国防部参谋本部,受参谋总长直接指挥。

民国有哪些知名的土匪,干过什么样的坏事?

1925年的深冬,东北重镇长春几乎滴水成冰。这天,一个绝色女囚即将被处决的消息,传遍长春的大街小巷。一大早,整个长春城万人空巷,人们都摩肩接踵地集中在囚车经过的路两旁,争相目睹即将被执行死刑的囚犯的风采。晌午时分,随着囚车的缓缓驶来,市民们都蜂拥上前,伸长了脖子,将原本狭窄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只见车上的木囚笼里羁押着一个戴着手铐和脚镣的女囚犯,她上身穿着紫底白花长袍,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绒帽,细长的脖子后面插着一块白底黑字招牌,上书“女匪首驼龙”。

“驼龙”的真名叫做张素贞,是民国时期闻名东北三省的女匪首,长得年轻貌美,行刑当日不过24岁。(网络配图)那么,如此年轻貌美的女人为何会沦为土匪?她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为何对她的行刑,会引来众多长春市民的如此关注呢?1901年,张素贞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她自幼丧母,从小就没有感受过母爱,和父亲相依为命,过着极为贫寒的生活。

父亲又忙于生计,很少关心照顾这个唯一的女儿。缺乏管教的张素贞养成了大大咧咧的男儿性格,喜欢舞枪弄棒,经常和一帮男孩子们疯耍在一起。渐至成人后,穷苦出生的张素贞出落得花枝招展,美丽动人。由于生逢乱世,加上懵懂无知,无人照顾,16岁时,张素贞不幸被坏人的花言巧语迷惑,跟着一位同乡来到长春,幻想着能过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

年少无知的张素贞来到长春后,被狠心的同乡卖入了青楼,取名为“翠喜儿”,从此堕入风尘。长得亭亭玉立的张素贞很讨老鸨子的喜欢,老鸨子甜言蜜语地教唆她就此认命,希望她凭借着自己的绝色容貌为妓院接客挣钱。不过,张素贞虽然年纪不大,但打小性格倔强,野性十足,是不会轻易任人摆布,甘愿认命的。她一边曲意逢迎老鸨子和各路嫖客,一边留意着各种逃离魔窟的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一天,妓院来了一位凶神恶煞的土匪头子,名叫王福堂,绰号“大龙”,专门冲着张素贞的美貌而来。这位匪首可是恶名在外,手底下有百十来号人,数十条枪,打着“仁义军”的旗帜,实际上干着绑票勒索,杀人越货的勾当。王福堂见到张素贞后,被她的美貌所折服,大有一见倾心的感觉。两人在数次会面后,似乎都被对方身上特有的气质所吸引。

王福堂喜欢张素贞敢作敢当的野性,张素贞欣赏王福堂的心狠手辣的作风,向往他那种无拘无束、打打杀杀的土皇帝生活。(网络配图)王福堂为表达他对张素贞的爱慕之情,专门送给了她两支崭新的驳壳枪。张素贞对王福堂的这份特别的礼物简直爱不释手,经常把玩,害的老鸨子整日里提心吊胆,根本不敢安排她接客。终于,王福堂筹集了重金,将张素贞从青楼里边赎了出来,并把她带回山寨,做了自己的压寨夫人。

结婚后,王福堂经常手把手教张素贞骑马、打枪,以及一些土匪的规矩和黑话。张素贞似乎天生有一股匪性,几个月下来,不但练得一手精准的双枪枪法,马上功夫也十分了得,深得匪众们的赞许。几年间,“仁义军”的实力就得到了显著提升,从只有百十人的小股土匪壮大为2000多人,远近闻名的大匪帮。张素贞也被冠以 “驼龙” 的绰号,在匪帮中的地位也扶摇直上,成为仅次于“大龙”王福堂的二当家。

大龙的这支土匪,经常出没于长春附近的德惠县城,靠着打劫大户人家聚敛钱财。有一次,王福堂盯上了一纪姓人家,这家人家产丰厚,田广地多,但从不自己耕种,全部出租给佃户,靠着租子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惬意生活。同时,纪姓人家也对猖獗的匪患十分警惕,不但在居所筑起了高高的围墙,修建岗哨和暗堡工事,还斥巨资购买了步枪和手榴弹,训练了一支20多人的家丁护院。

虽然纪家戒备森严,早有防备,但王福堂还是忍不住垂涎他家的巨额财富,决定铤而走险,强攻纪家大院。当战斗打响后,王福堂遭遇了强烈抵抗,匪众死伤甚多。但凭借着人数优势,土匪还是突破了纪家的外围防线,攻进了大院。没想到,纪家院内还设有暗堡,家丁藏身其中,对冲进院内的土匪一阵扫射,打得他们抱头鼠窜,不得已只好退了出来。

(网络配图)正在此时,得到消息的长春保安队赶到了,和纪家护院家丁里应外合,对王福堂展开猛攻。寡不敌众的王福堂只好撤退,但在逃跑途中,他身负重伤,最后不治身亡。在匪众的拥戴下,张素贞坐上了“仁义军”第一把交椅,成为女匪首。她积极操练匪徒,发誓为夫报仇,带领着匪众屡次躲过官兵的围剿,从此声名大振,成为了人见人惧的女悍匪。

一年后,张素贞带领着强悍的匪众杀回纪家大院,将其血洗一空,亲手为王福堂成功复仇。其后,她还带人洗劫了当初的妓院,手刃了老鸨子,并将妓院付之一炬,解了心头之恨。在后来的匪徒生涯中,张素贞不但继续抢劫大户人家,还纵容手下为非作歹,奸淫妇女,烧杀抢掠。她所到之处,死伤遍地,哀鸿遍野,给老百姓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恐慌。

1924年秋,张素贞兵分两路,同时抢劫两个大户。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还是最终得手,酿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东荒地血案。1924年冬,同样土匪出生的张作霖对张素贞展开清剿,派出两万余人对她穷追不舍,最终将她逼入绝境。1925年1月8日,张作霖手下的一个连长获知了张素贞的藏身之处,化妆成嫖客进山,将她一举擒获。

民国时期,是人才辈出的年代,那有哪些才女,说说她们的故事吧?

确实,民国时期才女如云,群星璀璨。比如冰心、林徽因、张爱玲、苏青、萧红、丁玲……我觉得最有料的当属丁玲,她的情场风云简直惊世骇俗,比琼瑶剧还精彩、曲折一百倍。丁玲,1904年10月生于湖南。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只好带着她和弟弟回到娘家,外婆给她和表哥订下了娃娃亲。那时候的人愚昧,不知道近亲结婚容易生痴呆儿,总以为亲上加亲更好。

1922年,丁玲和闺蜜王剑虹去上海读书。见识了花花绿绿的大世界,接受了自由民主思想的熏陶,丁玲果断与表哥解除了婚约。1924年夏天,丁玲前往北平,在北大文学系旁听。这时,她认识了生命中的第一个真命天子——青年编辑胡也频。胡也频对微胖界美少女丁玲一见钟情。因弟弟夭折,丁玲返回湖南老家。前脚刚进门,后脚胡也频追至。

丁玲被感动了。回到北平时,两人同居了。真是搞不懂,丁玲为什么不要求他明媒正娶呢。果然是与众不同的才女,不走寻常路。1927年,丁玲发表了轰动文坛的小说《沙菲女士的日记》,一时之间声名鹊起。丁玲想学日语,有朋友给她介绍了文艺男青年冯雪峰。冯雪峰,此时已是小有名气的“湖畔诗人”,在北大自修日语。两个人都是文学青年,相见恨晚,有聊不完的风花雪月,爱情之火顿时熊熊燃烧。

可是可是,他们中间还横亘着一座大山——胡也频。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只要是真爱。于是,丁玲提出,他们去杭州西湖三个人同居。哇哦(・◇・)惊掉了世人的下巴!更惊人的是,这两个男人居然都同意了。山寨版一段张爱玲的经典语录,嘿嘿嘿(º﹃º )稍稍改动了一下:“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两个男人,至少两个。一个是她的蓝颜知己,给她肉体的欢娱;另一个是她的灵魂伴侣,给她精神的慰籍。

”这一女二男三角恋正式开始。不知道丁玲晚上是否也要翻牌。爱,总是自私的。胡也频实在看不下去自己的老婆和别的男人卿卿我我,干脆离家出走。结果第二天就被好事者~《边城》作者沈从文给劝了回来。真心佩服沈从文,不知道怎么劝的。幸好不久冯雪峰接受了党组织的安排,回故乡浙江义乌开展工作。冯雪峰就此退出。1930年11月8日,丁玲生下她与胡也频的儿子。

1931年1月17日,胡也频出门参加一个地下党会议,不幸被捕牺牲,年仅28岁。和他一起牺牲的,还有殷夫、柔石等左翼作家。即“左联五烈士。”丁玲悲痛万分。第二年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丁玲曾写信向冯雪峰诉说痛苦和思念,想与冯重温旧梦。可冯雪峰此时已婚,并育有一女,冯很珍惜自己的婚姻,拒绝了丁玲。没多久,丁玲遇到了她生命中第三个男人~翻译家冯达。

这个男人给了正在寒冬中的丁玲三春般的温暖,丁玲靠近这炉火,他们同居了。万万没想到,1933年5月,丁玲被国民党特务秘密绑架,囚禁在南京的莫干山,和冯达关在一起。丁玲怀疑是冯达出卖了自己,冯达发誓说没有,真的没有。丁玲心软了。1934年9月生下了她和冯达的女儿。经多方营救,丁玲出狱,1936年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在一次文艺演出上,丁玲认识了男一号的扮演者——18岁的陈明,目若星辰,唇红齿白,哇,小鲜肉一枚。丁玲走了心,动了情。一次,陈明傻乎乎的问丁玲:“主任,你也该考虑一下终身大事了。”丁玲含笑看着他:“咱俩行吗?”陈明被小姐姐撩的心怦怦乱跳,愣在那里。相差15岁的姐弟恋啊,众人议论纷纷。那些风言风语,陈明受不了,他黯然离开,和一个护士席平闪婚。

但自己的心总是欺骗不了的,陈明还是爱丁玲。他离婚,又和丁玲走到了一起。这一次,他不再犹豫,不再畏惧,从此,他和丁玲风雨同舟,生死相依。之后的三反五反、打右派、文化大革命……陈明都一如既往地守护着丁玲。晚年的丁玲说:“如果没有陈明,我是不可能活到今天的。”陈明也深情的说:"我这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和丁玲共同度过的,而且和她在一起的岁月,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

民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当时的民国比清朝进步是发展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别的我们不说,就简单比一比外敌入侵以后,满清和民国的不同结局。清末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满清对外作战百战百败,而且输的非常丢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人随便用了1万多人,几十艘军舰,竟然从中国南方广州杀到天津,第二次又从广州杀到南京,如若无人之境。期间,英军仅仅付出伤亡523人(战死69人)的代价,就迫使满清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这还是刚开始。在甲午战争中,面对一个本来比我们还弱的小国日本,满清一样一败涂地。不但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还被迫屈膝投降,签订条约割让了台湾和辽东半岛,赔偿巨款。但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日本就综合实力上来说,并不强于满清。以陆军为例,当时中日两军装备相差有限,清军甚至还有不少更先进的武器。在两军交火时,日军火力并不占优,只是炮兵训练有素,不像清军那样胡乱炮击而已。

就海军实力来说,日本联合舰队也只是占有上风而已。黄海海战北洋水师虽战败,但日本联合舰队也有损伤。更重要的是,当时北洋水师有2艘打不成的铁甲舰,日本尚且没有装备。那么,到了民国抗战时期,两国实力又如何?可以说,中国无论国力还是军力,都远远落后于日本。日本有世界第二强大的海军,民国海军几乎没有实力,最大的是轻型巡洋舰,连日军驱逐舰也打不过。

空军方面,日军3000架战机,国军仅有100多架从各国买来五花八门战机。陆军方面,日军是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军队,它的师团类似于中国的军。日军师团下属的炮兵联队,就有36到48门大口径火炮,旅团、联队、大队各级都有自己的火炮。而国军最精锐的74军,下属的炮兵营仅有4门苏式115毫米榴弹炮、8门苏式76毫米野炮,一共12门。

这在国军中,火炮数量就是逆天了。普通的杂牌军不要说火炮,就算重机枪也是屈指可数。抗战爆发时,整个中国200万国军仅有400多门杂七杂八的火炮,比较先进火炮还不到100门。中日的陆军火力,差距是非常惊人的。甚至就经济上来说,当时中国仍然是落后的农业国,非常贫穷落后,很多地区老百姓连吃饭都困难。相反,日本已经完成工业化,成为一个工业国家,工业实力大体和法国、意大利持平,是世界工业和军工强国。

日本可以自产所有武器弹药,上到航空母舰、飞机、坦克、大炮,下到手枪、刺刀、军刀。二战时期,日本仅仅零式战机的产量就达到了10499架,各式飞机总产量高达66810架。而中国因为是农业国,重武器产量是0,没有生产飞机的能力。在我们看来,既然满清实力没有明显占劣势,甲午战争还是惨败后割地赔款,跪地求饶,那么民国的中国早就应该崩溃了。

然而,中国却苦战14年,获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就是最直观的民国和满清的差距。说通俗点,满清时代所有人都是奴才,国家是爱新觉罗家族的,老百姓毫无国家民族意识,不愿意为压迫他们的人卖命。而爱新觉罗家族,也把本国老百姓当作最大敌人,不惜代价武力镇压加上思想愚民,根本无力对付外敌入侵。民国时期,由于思想上的革命,老百姓开始有了国家民族的概念,最低程度知道人不能无尊严的活着,才有“誓死不当亡国奴”“亡国奴不如丧家犬”的概念。

据说在曾经的国际酒展期间,茅台工作人员故意打破一瓶酒,当时具体情况是什么?

先说国宴用酒这事儿。但实际上,最早的3次国宴(首届政协开幕、闭幕,开国大典)用的都是汾酒。.1948年6月,在徐向前指挥下,晋中战役打响。晋中地区的汾阳县解放后,国营山西杏花村汾酒厂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国营酿酒企业。.之所以选汾酒作为国宴用酒,第一是因为汾酒是历史名酒;第二是因为成立国营厂后规模较大,可以保证产量;第三是因为距离北京比较近,便于运输。

.开国大典举行时,南方还在响着隆隆的炮声。1949年9月初,在武装护卫下,汾酒厂分四批把四五百斤酒送到了北京。.近年来,茅台打出了“国酒”的旗号,惹得其他名酒纷纷跳脚,表示抗议。查阅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网站,发现茅台屡次申请“国酒商标”,但毫无例外地被驳回。.第二件就是所谓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事件。巴拿马博览会并不是在巴拿马召开的,而是在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

.茅台官网上曾经有一篇文章讲述得奖经历:茅台酒装在土里土气的陶罐里,无人问津。一位代表假装失手把罐子打翻在地。四溢的酒香吸引了评委。经过反复品尝,组委会认为茅台是最好的白酒,所以授予它金奖,云云。.这可真是一个经典营销案例。然而,这则故事是编的,始载于1982年的《旅行家》杂志。.那么,茅台在博览会上得奖了吗?得了,不过不是金奖,是银奖。

.中国代表团团长陈琪组织编写的《中国参加巴拿马博览会纪实》有明确记载。该博览会设6等奖项:大奖章、荣誉奖章、金奖、银奖、铜奖、荣誉奖。可以看出,银奖只是第4等。.而当年获得大奖章的中国白酒有3种:山西汾酒、直隶衡水老白干河南宝丰酒。.后来汾酒坐不住了,把证据拿了出来,但是茅台的高端地位已经难以撼动了。

汾酒不能打“国酒”的牌子,只能打“酒魂”的牌子。.为啥叫“酒魂”呢?因为汾酒是很多知名白酒的祖宗。陕西的西凤酒最早是晋商经营的,后来才卖给了本地人。甚至茅台酒最早的老板也是山西人。.1947年,贵州省建设厅编写的《十年来贵州经济建设》记载载:“盐商由山西雇来酿酒技工,仿汾酒酿造方法,设厂酿酒……因秦晋商人歇业还乡,即将所设盐号,及茅台酒厂,售予本省先贤华桎坞先生继续经营,仍沿用成义酒坊名称(即简称华茅)。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