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发行的粮票价格都低,几块钱几十块钱不到到一百块钱,都是成套的价格。那时,有多少人能经常到饭店吃饭。不论哪一个收藏爱好者或者商贩都不会告诉倪这张粮票值多少钱(想都不要想),人家又不是傻子......粮票发行时间为1953年到1990年,当时雪雪没有出生(好伤心没有捞一票)。
以前的粮票现在值多少钱?
收藏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哈喽大家好我是雪雪小编,首先感谢楼主大大的盛情邀请,然后再感谢各位看官的垂青。最后家里收藏有粮票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小编的拙见,如果能对大家有一点点的帮助,雪雪就很满足了。不论哪一个收藏爱好者或者商贩都不会告诉倪这张粮票值多少钱(想都不要想),人家又不是傻子......粮票发行时间为1953年到1990年,当时雪雪还没有出生(好伤心没有捞一票)。
当时全国有好多粮票爱好者,经营者,还有很多非常专业的交流和交易网站:如某宝,票证论坛、等网站。大家如果遇到网上查不到而且自认为稀缺品种可以咨询圈内的粮票藏友。粮票收藏的群众系数很庞大,有粮票那一天开始就有人收藏,我偶遇本地一个老人,听他说他是全国出差,到一个地方都会留下来一枚当地的粮票,粮票有一个特点就是她是地方名片,比如北京市的印有十三陵水库,浙江新安江水库,西湖。
湖北有黄鹤楼等等。这类粮票大都是70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粮票。此间发行的粮票价格都低,几块钱几十块钱不到到一百块钱,都是成套的价格。什么是成套,她和人民币发行是一样的道理,有主币,辅币。比方说,0.1,0.2,0.5,1,5,10斤。共6枚一套。一套价格在10元以上(都是全新的),每一套粮票里都有一枚或两枚缺张,湖北76的0.5斤的缺,价格上这枚缺张就比较值钱。
如果是100枚收藏界叫刀,1000枚叫捆,还有1万枚叫包。成套价格就比单套的略高出一些,量越大价格越高。粮票发行是粮食才会凭票供应,粮票代表我国的经济发展史。尤其粮食计划经济。这里聊聊早期粮票和文革语录粮票。这两种是粮票收藏的贵族,价格比其他品种高。年代久远初期发行的,岁月更替所以早期票基本不好找,尤其想配成套的。
文革时期的粮票设计具有时代特色,带有最高指示和语录的。首先成套,新与旧也有差别。另外就是特种粮票,比如说工种工差粮票,知青粮票,干部下乡餐票,救济赈灾粮票等。粮票最早退出流通的省份是广东,80年代中停止使用。其他省份都延续到九十年代初。所以想收藏粮票就得有钱,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在这小编为大家推荐一款公司产品,可以增强男性能力,强身健体,你懂得嘿嘿(仨T一个N和一二零)。
到后来改成公斤制时候(也不一定都用公斤制)后期的粮票设计就没什么特色,随意地设计了,这时期的票就没有什么欣赏性了。但是有一点,每个地方有一套或一枚粮票叫关门票。这种就有她的历史意义,也就是收藏价值。收藏品都有她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要彰显她的价值得看遇到谁。在这里雪雪要提醒大家现在是信息化社会,网上一般都会有报价,所以不要存在侥幸心理(雪雪表示这句话当我没说......),想一夜之间变成百万富翁那是不可能滴,还是老老实实搬砖啥的。
30年前的全国粮票值多少钱?
我们都知道老一辈的生活都是很艰苦的,买米买菜都是要用粮票来换的,所以粮票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很重要的,那么这些粮票放到现在价值多少钱呢?粮票的发行时间是1953年到90年代初期,它是在当时的特殊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我国的粮票有着“世界之最”的称号,除了全国通用的品种外,全国2500多个县市都有着自己的专属粮票,并且不同时期的粮票都不一样,甚至很多工厂、机关单位等都有自己的粮票,而因为粮票的发行时间较长且发行量大。
所以价格普遍不高,但是最近这几年有些存世量稀少,票面精美有特殊意义的粮票价值不断攀升,比如1955年的全版5枚粮票和1956年的全版2枚粮票价格大约在15000元左右,1957年的全套2枚粮票市场价大概在6000元左右,而其中大放异彩的就是1961年的全套6枚粮票了,存世量特别稀少。仅仅只有十几二十套,所以价值自然也是很高,大约在20000元左右,其他年代种类的粮票价值也是参差不齐,有的只有几毛钱有的却是上千上万,但是粮票是一个特殊时代的象征,其非凡的意义还是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10块钱下馆子能吃到什么?
这个问题,没有比较价值!上世纪七十年代,10快钱下馆子能吃到什么?肯定比现在下馆子吃到的东西好多了!记得1974年下乡,到公社附近饭店,0.55元一小盘清炒肉,粉条菠菜汤0.1元。我们挣的工分是10分八角钱,一年农民中等收入300左右元钱,都是比较高的收入了!那么,我们那时候人,人们能经常下馆子吗?那时候,东北城市居民是凭户口本买粮,每月每人半斤肉,三两油。
没下乡前,每月家里差三天粮,平时,基本上没有吃过干饭,经常是高粱米粥,苞米面窝头,还得每个孩子分一个。根本吃不饱。每月想吃肉吗?肉是给来客人吃的。只有过年时,炸油条,蒸馒头,买个猪头,全家吃,这就算过年了。单存从物价来说,物价涨很多。但是,我们76年回城进工厂,每月工资是从19元、21元、24元,是每年涨一次工资。
才定级涨到37.4元。那时,上班都是自己带饭,有几个能下饭店?现在,虽然物价涨很多,但是,工资也涨了很多。现在人们可以随意到饭店吃饭。那时,有多少人能经常到饭店吃饭。那时,一家有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就是富裕户,看到电视里很多国家,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轿车,而我们还在为买一辆自行车而攒钱,自行车、手表都是凭票供应。
人们在想,我国什么时候会轿车满马路奔跑?而今,人们吃穿用基本保障,轿车遍地都是。去饭店吃饭是家常便饭。我们也承认,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但是,人们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我们应该看到祖国的发展很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已经基本告别了物质匮乏的时代,已经告别了吃不饱的时代,已经告别了吃不起肉的时代。
已经告别了自行车是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你七十年代用10元钱下馆子吃饭,你能经常下馆子吗?单存出这样的命题进行非对称比较意义不大。当我们告别了布票、粮票、糖票、肉票、油票、烟票、酒票的时代时,你会想到和过去比较吗?当我们看到77年恢复高考前,你会想到多少应届毕业生不能上大学。社会在发展,发展中有不足。但是,我国社会的进步是举世瞩目!所以,比较任何事情,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70年代,一个人在国营饭店大吃一顿,需要多少钱?
作为一个70后,对于下馆子这事是记忆颇深的,因为在我小时候也就下了那么一次馆子,而且这次下馆子足以在当年的小朋友那里炫耀上好几年,毕竟70年代下馆子是件特别奢侈的事。70年代国营饭店的特点我在烹饪学校学过三年厨师,九十年代初刚毕业的时候就分配到国营饭店干过一段时间,因此对于国营饭店的经营还是比较了解的。
当年的国营饭店有这么几个特点:1.国营饭店的隶属:以前的国营饭店都是隶属于当地的商业局下属的饮服公司,员工也都是定岗定编的,因此以前的国营饭店都是比较热门的单位,并不是随便就可以进入的。2.国营饭店的员工分工明确:以前的国营饭店按照各岗位的不同,分为红案、白案和杂工,炒菜间也分为墩上和灶上的,灶上的师傅负责切配,切配多少料灶上的就炒多少,要是认识墩上的师傅主料给你多投点,那么这盘菜就要实惠很多。
3.国营饭店的菜品都要严格的把控:以前国营饭店里的菜品,对于主配料都是非常严格的,一盘鱼香肉丝里要放至少六两的肉丝,配料占多少都有严格的规定,因此绝不会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4.以前国营饭店饭菜好吃的原因:以前国营饭店掌灶的师傅都是经过严格培训上岗的,而且要经常进行培训和考级,厨师所得到的职级是跟收入挂钩的,像特级厨师还分特一、特二和特三,这在当年属于高级技师,收入是比较高的,因此当年的厨师业务都很精,而且要想从学徒到上灶需要几年的时间,不像现在短期的厨师培训班培训出来会炒几个菜就敢去小饭店掌灶。
5.当年国营饭店的经营模式:当年国营饭店的顾客都是窗口点菜开票,然后再去出菜的窗口等待叫你端菜,是很少有服务员给你端菜的,因为当年在国营饭店工作是比较牛的。当年的国营饭店也是定点上下班,到点就要关门不接待客人的,因此想要在那里喝上半天的酒是不可能的。70年代在国营饭店大吃一顿需要多少钱我第一次下馆子是在七九年跟我父亲在我们当地的一家国营饭店,当时下馆子光有钱还不够,还需要粮票的。
那次是因为去火车站送老家来的亲戚,中午十二点多路过这家饭店,我至今记得这家饭店的名字叫《和平饭店》,从门口过闻到里面饭店那特有的香味,我说什么也不走,父亲被我拗的没有办法领我进去吃了一顿。当时点了一大碟的酱牛肉,外加两大碗馄饨,酱牛肉是1.2元一盘外加一斤粮票好像,馄饨是用鸡汤做的,上面还漂浮着鸡肉丝和蛋皮丝,应该是0.6元一碗,不过一碗馄饨里面足足有十二个大馅馄饨。
说来也凑巧,我和父亲点完饭刚端到座位上,父亲的两个战友也来火车站送人,然后进了这家饭店,正好遇到了他们又点了四个菜,我们凑了一桌大吃一顿。当时点的菜我记得有一道锅塌肉片、一个熏的松仁小肚,其它两个记不清了,他们当时不喝酒,要了三个大花卷,我和父亲一碟酱牛肉和两碗馄饨花了2.4元,他们四个菜和三个花卷花了不到6块钱,当时吃得我撑得不行,几个大人也吃得饱饱的,盘子里盛点菜找了个油纸包着拿回家了。
也就是70年代在国营饭店如果一个人大吃一顿,那么基本上2元钱管饱,而且吃的是相当不错,但是还要来上一斤粮票。结语:70年代的时候人们收入普遍不高,像我父亲这样58年哈工大毕业的大学生,当年已经是工程师的职称,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到60元,可想而知普通人的收入是多少,因此去国营饭店大吃一顿不点什么高档菜,一个人2元吃饱毫无问题。
六七十年代退休的当时退休工资四十多元,如果放到现在是什么水平?
我母亲63年退休(食品加工厂)17元。我父亲没多久也退休了,39元(建设局下属单位)。我兄弟姐妹四个都在上学,一家六口日子还能过得去,纯月光族不拉(借)账。九十年代我家四口,我和老伴收入700~1000元,月光不拉账。现在儿子家三口,听他说每月平均得花费6000元(孙子上大学)。好了,算一下就行了。六十年代:17 39=56,56/6=9.33。
九十年代略去。现在6000/3=2000。再用2000/9.3=200(约)倍。那么,按以上算法六十年代的40元乘200倍就等于现在8000元。这样算不太科学,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比六十年代奢侈多了,再打个对折吧,,最少也抵现在的4000多元。我说六十年代的钱数翻100倍就是现在的钱数,无论退休金还是工薪,师友们能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