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起义的爆发,拥兵自重的出现,让他清晰看到了天下大乱的不可避免。总而言之,东汉末年各路诸侯的崛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既标志着统一的瓦解,也代表着分裂的开始。而这次影响深远的起义事件,对东汉王朝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不仅直接动摇了统治根基,而且出现了拥兵自重的情况,更为以后各路诸侯的崛起埋下了伏笔,只待一朝爆发。
曹操是如何用人的?
我是以史为鉴,我来讲讲曹操的故事吧。曹操虽然在三国演义中是奸诈多疑的白脸形象。但作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区区奸诈并不能够描述曹操。因为本题目单单论述曹操用人,所以以史为鉴就不提其他,只简单说说曹操如何用人。一,曹操有核心团队首先,曹操有一支直属自己的核心团队,不惧人员流失。曹操起兵之时,曹氏家族和夏侯家族,基本上都绑上了曹操的战车。
而曹氏家族和夏侯家族都为曹操提供了大量的团队核心成员。比如和曹操平辈的曹洪,曹仁,夏侯惇,夏侯渊,曹二代的曹彰,曹丕,曹植,曹休。。。可以说核心团队十分健全而且正处于生长期。团队领袖曹操也具有个人魅力,使得团队非常被人看好。二,曹操有明确的用人纲领乱世之中,曹操唯才是举。并不根据家世来判断人才。求贤令的颁布对于大批寒门士子来说,杨修虽然父亲是汉代三公,犯了立储的忌讳,照样为曹操所杀。
郭嘉虽然出身寒门,但依旧是曹操心腹。三,曹操知人善用曹操虽然被人认为多疑,但是曹操很多时候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以史为鉴就给大家举三个曹操用人不疑的例子1,许攸许攸叛变袁绍来投奔曹操,曹操激动到光脚出去迎接许攸。并对许攸立刻全盘相信他,好不怀疑。这才能官渡反败为胜。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以史为鉴就不细说了。
下面说两个大家不熟悉的曹操用人故事。2,魏种曹操曾经推荐魏种为孝廉和河内太守,后来河内发生叛乱,曹操信誓旦旦的说,恐怕只有魏种不会背叛我。结果传来消息魏种带头叛逃了。曹操刚发表意见就被打脸,大怒骂道:魏种有种就北上逃到大漠,南下逃到越南,不然就等我抓到看怎么处置!后来曹操平定叛乱,捉住了魏种,大家都以为魏种非死不可,曹操还是惜才,饶恕了魏种,并重新任命为官。
3,毕谌毕谌也是曹操亲自推荐的人,后来张邈叛变,劫持了毕谌的母亲老婆孩子。曹操亲自对毕谌说:你的母亲都在张邈手中,你要走就走吧。毕谌一顿磕头表达忠心,宁舍家人不舍曹操!把曹操都感动哭了。结果毕谌哭完了,回头就跑到张邈那边去了。后来曹操攻破张邈吕布,毕谌又被活捉。大家都觉得毕谌药丸。结果曹操大度的表示:这人这么孝顺母亲,肯定是个忠臣,我就是希望有这样的人才啊。
于是任命毕谌为鲁相。四,曹操是乱世中少有的明主汉末乱世之中,群雄并起,但是随着袁绍的败亡,其他诸侯没有可以和曹操相提并论的。刘备一直在仓皇出逃,就算割据蜀地也只是割据一方。孙权父兄早死,自己满足于割据江东。只有曹操,虽然奉天子以令不臣,但是对颠沛流离的汉室朝廷来说,总算有个稳定的归宿,不至于朝不保夕,随时被杀。
在汉天子的大旗下,许多人才都汇集到了曹操麾下。荀攸,荀彧包括司马懿这样的谋士都是在朝廷大义的名义下才被招募来的。也正如曹操自己所说,如果天下没有我,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而且曹操最终也没有走出篡汉的一部,在这一点上,曹操的确是少有的能把持自己的人臣,值得钦佩。我是头条号以史为鉴,埋没的历史真相、误解的历史人物、不为外人所知的关系......我来为您讲述,欢迎关注。
东汉末年各路诸侯是如何崛起的?
自然崛起的,无可避免。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到了东汉末年已初见端倪,并逐渐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以此加速了三国时代的到来。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大浪淘沙,最终三国归于一家,继而开创了晋朝新纪元。当然,东汉末年各路诸侯的崛起,更离不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推波助澜。“黄巾起义”的爆发,让地主豪强嗅到了天下大乱的气息,各地纷纷募兵以勤王,卖力镇压了黄巾起义运动。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不堪、宦官外戚争斗不止,再加上边疆战事不断,导致国势日趋疲弱。又因为全国范围的大旱,致使农民颗粒无收而赋税不减丝毫,最终走投无路的张角揭竿而起,发动了规模宏大的黄巾起义运动,一时席卷全国。值此危亡之际,东汉朝廷为了平定叛乱,便允许地方募兵,以尽快扑灭黄巾起义的烽火。同时,不甘平凡的地主豪强,立即响应朝廷的号召,纷纷招兵买马,赶赴战场,与朝廷通力合作镇压了黄巾起义。
而这次影响深远的起义事件,对东汉王朝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不仅直接动摇了统治根基,而且还出现了拥兵自重的情况,更为以后各路诸侯的崛起埋下了伏笔,只待一朝爆发。至于刘焉的建议,则直接让地主豪强割据地方成为了可能,而他本人也身先士卒,做了表率。刘焉,出身于汉室宗亲,仕途顺风顺水,一度身居高位。黄巾起义的爆发,拥兵自重的出现,让他清晰看到了天下大乱的不可避免。
于是,刘焉为了安身立命的需要,遂奏请朝廷“议立州牧”,并乘机取得了益州牧之位,实现了割据一方的目的。从此,各路诸侯竞相效仿,纷纷割据地方,扩充势力。待“赤壁之战”之后,天下局势明朗,三国时代到来。紧接着,三方势力的此消彼长,孕育了重新统一的契机。最终,三国归于司马氏,建立起了晋朝。总而言之,东汉末年各路诸侯的崛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既标志着统一的瓦解,也代表着分裂的开始。
山东原来每个县都有酒厂,能说一下各县区的品牌酒吗?
县县有酒厂,人人能喝酒,这句话大概说的就是山东。山东是白酒生产大省,同时也是白酒消费大省,以至于江湖中一直流传着关于山东人酒量的传说[灵光一闪][捂脸][捂脸]酒厂众多也造成了鲁酒过于分散偏居一隅的局面,酒厂基本都拘泥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贵酒、川酒、苏酒相继全国攻城掠地的时候鲁酒噬待振兴。山东白酒中不乏酒质口感都不错的,也不乏勇于创新之辈。
在历史的步伐中鲁酒也曾经有过辉煌,也曾走在时代的前列勇立潮头,但这种辉煌过于短暂,之后就归于沉寂。这是鲁酒需要反思的,正视自己才能更好的发展。以下是我整理的山东各市县白酒品牌分布,以图片的形式标注出来比较形象,便于大家理解。不完整的欢迎各位酒友补充。走纰漏的地方欢迎各位酒友指正。关注小高了解更多白酒知识,发现更多纯粮口粮好酒。
本是历史中的英雄,却因三国演义被诋毁千年,如何还曹操公道?
曹操是历史中的英雄,崇尚“遍地英雄下夕烟”的伟大领袖,认为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创造历史。即便如此,毛泽东主席在批注《三国志集解》《魏书·武帝纪》时说:这篇注文,贴了魏武不少大字报,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而且认为李太白诗中所说“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这个评价,最接近历史史实。以人民为英雄的领袖,对曹操给与了充分的肯定,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曹操站在中小地主阶级的立场,为弱势的贫困士族阶层说话。
用今天的话来说,曹操就是站在中下等收入群体的立场,为被压迫、被剥削的阶层服务。他应该得到普通大众的支持才是,反倒是许多人民大众却认为曹操就是汉贼,是奸雄。这的确有些滑稽。《三国演义》的确是诋毁了曹操,为刘备、诸葛亮擦脂抹粉。不过,化的是浓妆,令人生厌。鲁迅先生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大家清楚,鲁迅先生向来不说假话,其观点对否先不说,起码是他的心里话。在豹眼看来,刘备也是英雄式的历史人物,但被演义描写的令人生厌,究其原因,就是擦粉太厚,妆化得太艳,令人感觉不自然。同样的道理,对曹操抹黑太过,也失去自然。有意为之,就令人感觉有失公允。如何来还曹操一个公道?千百年来,奸曹操的形象在许多普通大众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仅仅依靠开一个发布会,给曹操证明一下,说曹操不是奸雄,是一个大英雄。
这是不起多少作用的,何况这么做就跟演义给刘备擦粉擦得太厚一样,会适得其反。因为,曹操也不是完美的人。最近有本书叫《卑鄙的圣人》,豹眼不认为咋地。卑鄙就是卑鄙,圣人就是圣人。不可能存在卑鄙的圣人一说。曹操不是圣人,有时候的确还很卑鄙;曹操有时候很卑鄙,但有时候也很伟大。何为英雄?就是有错误甚至是严重错误、不能称为圣人的伟大人物。
曹操已经去世近两千年,让他改正错误是不可能的啦。现在的问题是,曹操已经盖棺,但却迟迟没有论定。如何给曹操一个定论,还其公道,恐怕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永无定论。在豹眼看来,最好的方式,就是静下心来,去多读一点历史书籍。演义要看一点,戏剧也欣赏一点,更要看一些史书。没有比较,就无法鉴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不必说演义,即便是公认的信史,同一件事也会存在不同的记载。多看多思考,才能品出真味。顺便多说一句,豹眼经常在自己的问答及友友们的问答中,看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评论,偶尔也会有吃苍蝇的感觉。豹眼始终认为,只要是睁眼看历史,哪怕是错误的观点也值得认真对待,对评论者以尊重。对那些演义都没完整的看完,更不必说看没看懂演义,就大放厥词,还以为自己是唯一正确的,就很搞笑了。
杜甫爷爷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为什么被评为初唐五律第一?
问题:杜甫爷爷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为什么被评为初唐五律第一?一、这首诗谁评为初唐五律第一?胡应麟的《诗薮》是诗歌评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胡应麟在《诗薮》说:“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倡。”“初唐五律,必推杜审言为作者”。“初唐五言律‘独有宦游人’第一” 。这几句话可以看出来,胡应麟对于杜审言的律诗非常推重,称之为“首倡”。
二、胡应麟为什么推重杜审言的律诗,称之为“首倡”?我在以前文章或者问答里写过,五言律在南北朝就有了,律诗的四个标准,平仄、对仗、黏连和押韵,在南朝后期就有律诗完全具备。但是其中的“黏连”是无意而为,因此很多的早期律诗“失黏”,包括初唐和盛唐,都有不少失黏的律诗。而杜审言的五言律大多四个标准都具备,例如下面这首著名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再看一首《登襄阳城》 杜审言(约645-约708)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可见杜审言和沈佺期宋之问等人的贡献,首先在于律诗体式的完备,下面看看沈宋二人的五律:夜宿七盘岭(唐·沈佺期)(约656 - 约715)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扈从登封途中作(唐·宋之问)(约656 - 约712) 帐殿郁崔嵬,仙游实壮哉。晓云连幕捲,夜火杂星回。谷暗千旗出,山鸣万乘来。扈从良可赋,终乏掞天才。这三个人的诗已经是完全标准的五律,平仄、对仗、黏连和押韵无一错误,特别是黏连,完全是有意识的避免失黏。
至于胡应麟为什么说杜审言为“首倡”,或许是杜审言年龄比沈宋大一些?或者胡应麟认为杜审言的成就比沈宋更大一些。三、《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盛唐气象从此入门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先看看前人诗话离得评价,《瀛奎律髓》:律诗初变,大率中四句言景,尾句乃以情缴之。
起句为题目。审言于少陵为祖,至是始千变万化云。起句喝咄响亮。《诗薮》:初唐五言律,杜审言《早春游望》、《秋宴临津》、《登襄阳城》,陈子昂《次乐乡》,沈佺期《宿七盘》,宋之问《扈从登封》,李峤《侍宴甘露殿》,苏颋《骊山应制》,孙逖《宿云门寺》,皆气象冠裳,句格鸿丽。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1、元朝的方回说“律诗初变,大率中四句言景,尾句乃以情缴之”这个特点可以看看我后面举的例子。
杜审言中间四句承接开头的两句,描写景物,然后最后一联用抒发感情结束。律诗的章法一般首联破题,中间二联情景承接,尾联结束时无论以景还是议论,背后都是抒发的感情,留有余味2、胡应麟说道“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气象冠裳,句格鸿丽”。这一句简单一点说就是作诗一定要注意,景物格局要大,即后来所谓的“盛唐气象”。
结语杜审言被认为初唐律诗的首倡,是有道理的。我感觉杜审言有三个贡献:第一是景物气象的描写,胡应麟说道“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对后人有巨大影响,对于“盛唐气象”也有开创之功;第二、律诗的“黏连”的标准确立与推广;第三,这里没有展开说过,但是非常重要,就是关于句法的变化。因为格律的束缚,造成了律诗句法的多变,杜审言也有开创之功。
这对于诗圣杜甫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杜甫敢说“诗是吾家事”。附、胡应麟举例的几首诗胡应麟还特意举例的多首诗来说明“气象冠裳,句格鸿丽。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老街把这几首诗都复制到了这篇文章里,前后都有,诗友们可以比较一下:1、晚次乐乡县(唐·陈子昂)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瀛奎律髓》评价晚次乐乡县:盛唐律,诗体浑大,格高语壮。晚唐下细工夫,作小结裹,所以异也。学者详之。起两句言题,中四句言景,末两句摆开言意,盛唐诗多如此。全篇浑雄整齐,有古味。2、登兖州城楼_杜甫: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3、《卶庵重订李于麟唐诗选》:壮丽之极,所谓即事即景。甘露殿侍宴应制(唐·李峤) 月宇临丹地,云窗网碧纱。御筵陈桂醑,天酒酌榴花。水向浮桥直,城连禁苑斜。承恩恣欢赏,归路满烟霞。4、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唐·苏颋) 仙跸御层氛,高高积翠分。岩声中谷应,天语半空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