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大唐六年原浆多少钱一瓶
800
搜一下:中国大唐六年原浆多少钱一瓶
2,唐朝国酒 20年 多钱
20年单瓶价340.00元
中国泸州 唐朝国酒 30年 52度 浓香型白酒 建议零售价是978元一瓶 微信扫码上可以扫码
3,中国唐朝李白古酒的故事李白无事街上走提着酒壶去买酒
解法一:方程: 设:壶中原有X斗酒。 一遇店和花后,壶中酒为:2X-1; 二遇店和花后,壶中酒为:2(2X-1)-1; 三遇店和花后,壶中酒为:2[2(2X-1)-1]-1; 因此,有关系式:2[2(2X-1)-1]-1=0; 解得:x=7/8; 解法二:算术法: 经逆推理得: 最后遇花喝一斗前:0+1=1; 最后遇店加一倍,则原有:1÷2=1/2; 第二次遇花喝一斗,原有:1/2+1=3/2; 第二次遇店加一倍,则原有:3/2÷2=3/4; 第一次遇花喝一斗,原有:3/4+1=7/4; 第一次遇店加一倍,则原有:7/4÷2=7/8 综合以上得7/8斗
[2x-1)*2-1]*2-1=0x=7/8
[2x-1)*2-1]*2-1=0x=7/8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2[2(2x-1)-1]-1=0 解:2[4x-2-1]-1=0 8x-4-2-1=0 8x-7=0 8x=7 8x/8=7/8 x=0.875
设李白的壶中原来有酒x斗,按题意可做如下分析:遇店加一倍后壶中酒见花喝一斗后壶中酒数第一次 2x 2x-1第二次 2(2x-1) 2(2x-1)-1第三次 2[2(2x-1)-1] 2[2(2x-1)-1]-1由此可以得到 2[2(2x-1)-1]-1=0解得x=0.875(斗)
4,唐朝酒价知多少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杜甫的这首描述李白的诗,一直是我们心目中为之动情、超乎完美的故事,不需要过多的想像,大家都会被大唐时代诗人们,那种白衣飘飘豪爽畅饮的氛围所倾倒,惊叹酒仙的超俗才气和过人的酒量,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误解和后人虚构的成分。通过之前的考证,证实了李白的酒量并不大,同时又思考了另一个问题,唐朝时的酒价是多少呢?
据《玉壶清话》卷1记载,宋真宗宴请百官,问起唐朝酒价,大臣丁谓说:“唐朝一升酒卖三十钱。”真宗问有什么凭据。丁谓说:“我读过杜甫的诗,早来就饮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一斗是10升,一斗卖300钱,一升自然卖30钱。”宋真宗听了很高兴,夸丁谓有学问,脑子好使。杜甫那首诗题目叫《逼仄行》,末尾两句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早来就饮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不过仅凭杜甫两句诗,就断言唐朝一升酒30钱,实在有些武断,李白跟杜甫是同时代的人,也有诗提到唐朝酒价:“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斗酒十千,跟杜甫喝的300钱一斗比起来,足足贵了30多倍,如果丁谓读的是李白的诗,他大概就会认为唐朝一升酒卖1000钱了。那么到底孰是孰非呢,唐朝的酒价到底是多少呢?
笔者查阅史料发现,唐朝酒名甚多,荥阳有土窟春、富平有石冻春、剑南有烧春、郢州有富水酒、乌程有若下酒、岭南有灵溪酒、宜城有九酝酒、长安有西市腔酒,还有从波斯进口的三勒浆、从大食进口的马朗酒等等,(参见《唐国史补》卷中)。其中剑南烧春、富平石冻春在唐传奇中屡屡出现,当属国产名牌,近似今天畅销的名牌茅台和五粮液,李白说“斗酒十千”,或许就是指的这类酒,而杜甫说的“斗酒三百”,应该是比较普通的牌子。白居易《闲赋诗》云:“共把十千共一斗,相看七十见三年。”,李白《行路难》“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其《将进酒》亦云:“斗酒十千恣欢喜”,还有王维的“新丰美酒斗十千”,权德与的“十千斗酒不知贵”陆龟蒙的“若得奉君欢,十千沽一斗”,这么多的诗人笔径一至,当然不是无稽之谈了。由此可见,那些人一般都是达官贵人,享用的当然是上等好酒了。
李白诗曰:“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这首诗既说明了葡萄酒的诞生,也说明了葡萄酒的珍贵,它像金叵罗一样,可以作为少女出嫁的嫁妆。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杜甫的“早来就饮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的含义了,也就能证明杜甫用三百铜钱买的,都是当时很普通的米酒之类的酒,可见杜甫诗中没有表露浪漫情怀,甚至还泄露出他当时囊中羞涩的窘境。
换个角度想,如今的现实生活中,物价都会不稳,那么唐朝历史悠久,就算是同一个牌子的酒,时代变了,酒价也会跟着变。唐德宗建中三年(782),政府酿酒专卖,每斗米酒的批发价是300钱,到了贞元二年(786),还是政府酿酒专卖,还是同一种米酒,每斗已经降到了150钱。这才四、五年工夫,酒价就降了一倍。唐《食货志》记载:“德宗建中三年,酒价每斛三千钱,正元二年,酒价每斗一百五十钱。”每斛为十斗,前后价格相当,而与前朝相比,显然差距确实不小,从中可以看出,整个唐朝将近二百九十多年的历史,酒价的上下起伏可想而知。其实无论酒价多少,那些陶醉在酒中的高风亮节无价,我们欣赏的是诗人们忧国忧民的胸怀,是何等的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