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勾兑红酒配料表,勾兑葡萄酒的的比例及方法

1,勾兑葡萄酒的的比例及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化学、化工科技的飞速发展,再加上葡萄酒的巨大利益造就了一批天赋异禀的葡萄酒勾兑师,只要你拿来几瓶葡萄酒的样品,不出一个月,他们就能勾兑出与之非常相似的葡萄酒(这一点很像古玩行业的造假),而且他们的作品经常使那些所谓的品酒大师在这些高超的假货面前频频走眼。这些勾兑技术,既不能公开更不能外传,而且也从没有在公开的媒体上被曝光,所以你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知道的。
第一种做法: 先将生姜,生葱,青椒,葱头用适量油爆透,然后加水、山楂片、西红柿煮烂。约20分钟后,再用细布和筛斗滤去渣滓。然后,再放入白糖,酱油,食用玫瑰色素,最后加白醋,再在火上略滚一下即成。 这个方法比较复杂,大型餐馆用的比较多,口感最好。 第二种做法: 1、将珠葱 芹菜 胡萝卜 雪梨 大蒜 丁香用植物油炒香后加水,放入山楂 香叶 辣椒用中火煮至软烂使原料中的呈味物质 营养物质充分溶解于水中,滤渣既成基汁。 2、然后在望基汁里调入番茄酱 辣酱油 玫瑰露酒 蔗糖 盐上火熬制成一体,冷却后加入白醋 蒜茸既成。这是一种比较讲究的糖醋汁的做法。 这个也复杂,也是专业餐馆这样做。 第三个方法,就是我们家里通常用的, 主要是简单: 锅烧热放少许油,倒入番茄浆,再加半勺糖,半勺醋, 多半勺水,盐少许, 勾欠等起泡后在淋少许热油就行了。 一般糖醋菜酸甜味占菜肴味道的70%左右就可以了,以免喧宾夺主而吃不出菜的本味。 糖与醋的比例一般是3:1,糖多放些。自己把握不好,还可以在碗中将糖、醋搅拌好,自己试试口味,看看是否还要加糖还是醋,直到合适为止。做菜时可以将这碗调好的汁一并倒入。

勾兑葡萄酒的的比例及方法

2,勾兑酒需要什么成份

勾兑是白酒酿造的一项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工艺。简单说就是白酒刚造出来以后,不同车间出的酒味道是不一样的,需要靠勾兑统一口味,去除杂质,协调香味。而勾兑也不是简简单单的向酒里掺水,而是包括了不同基础酒的组合和调味,是平衡酒体,使之保持独有风格的专门技术。 在蒸馏白酒中,大约98%的成分是乙醇和水,2%是微量成分,这些微量成分虽然很少,却能决定着白酒的风格和质量。酒厂不同车间,同车间不同生产时间生产出来的白酒,所含的主要微量成分的量或者量比关系肯定不会完全一致,所以口感上就会参差不齐。要使酒的质量完美、符合品牌的传统风格、出厂产品质量统一,勾兑便必不可少。现代化的勾兑是先进行酒体设计,按统一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检验,最后按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对微量香味成分进行综合平衡的一种特殊工艺。 在白酒的生产过程中,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成型靠勾兑,勾兑技术可以称得上是酿酒的画龙点睛之笔。以名酒五粮液为例,五粮液的勾兑技术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上世纪70年代末,勾兑大师范玉平的优选法取得不断的技术进步,华罗庚先生为之两度致电祝贺并赠诗:“名酒五粮液,优选味更醇,省粮五百担,产量增五成,豪饮李太白,雅酌陶渊明,深恨生太早,只能享老春”,赞扬宜宾五粮液酒厂“为中外驰名的五粮液增添了光彩”。现在五粮液拥有计算机勾兑和人工尝评相结合的独一无二的先进技术,被业界誉为“勾兑双绝”,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五粮液用来勾兑调味酒属于特级酒,来自明代延用至今,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窖池,酒味丰富全面,对基础酒有固其本、辅其弱、扬其优、克其短的奇效,体现出一种综合美感,确保了消费者喝到的每一口五粮液的口感和品质都是一致的。五粮液整个勾兑调和过程,绝不添加任何香精和味素,最终达到“各味谐调,恰到好处”。所以五粮液宣传的“中庸和谐”的企业文化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建立在产品风格的基础上的。 从“陈氏秘方”到六百年古窖,从特有的“包包曲”工艺到世界领先的“勾兑双绝”,五粮液对待消费者就像它的酒质一样,晶莹剔透,醇香至真。国内某些品牌刻意回避“勾兑”概念,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公众的知情权,属于一种欺骗行为。
即食用酒精,买哥顿金酒勾兑更好!

勾兑酒需要什么成份

3,如何制作口感甜的葡萄酒

发酵时加很多糖。 很多自酿葡萄酒的人就是这么做的,本来酿葡萄酒按照10:2的量加糖就够了,结果他们按照10:3甚至更多来加糖,最后的结果就是糖分发酵不完全,一直保留着葡萄酒中,相当于多余的糖经过了发酵的阶段,但是没有被发酵走,然后过滤,保存,一直到饮用糖分都留在葡萄酒中,这种口感会比较好,但是有几个问题:1.葡萄酒的酒精度会很高,一般可以达到17度;2.发酵的时间很长,因为糖多会不停的发酵产生气泡,所以过滤时间会延后很多;3.产生甲醇的量会增大,甲醇是有害的,当发酵时间很久时,甲醇量会增大,饮用时有容易上头的感觉。
发酵是微生物消耗葡萄汁液里的糖分泌出酒精的过程,酿酒用葡萄一般每百克内含糖13-15克,据经验每克糖经发酵后能产生0.6度左右的酒精,因此单靠葡萄本身的糖只能酿出8-9度的酒,要想酿出12-15度的酒,显然需要外加糖。  可按照10公斤葡萄、一公斤白糖的比例加糖的,出来的葡萄酒大约在10度,类似市场出售的干红。加糖一般分几次加入。第一次在装入葡萄后24小时,加入一半,3-4天后视发酵情况再加剩余的部分。   一般每升葡萄汁加17克糖可提高一度。另外用冰糖也不理想,因为这种结晶糖溶解速度慢,会造成葡萄汁里一段时间内果液各处糖浓度不均匀,不利于均衡发酵。  葡萄装瓶后把瓶子盖好(不要盖的很严,只要不进灰尘就可以了),放在温暖的地方等待葡萄自然发酵。葡萄皮上有天然酵母菌,我们不必考虑发酵菌种问题。东北的家庭都有暖气,室温在18℃左右,这样的室温很适宜做葡萄酒。一般说来,装瓶后24小时即可观察到瓶内有气泡出现,以后便发现葡萄里的汁液析出,葡萄皮浮起,泡沫逐渐增多。这时每天用勺子搅动两次,把露出来的葡萄皮压进,让葡萄皮得到葡萄汁液的充分浸泡我们土法是连皮、籽一起发酵。利用皮的色红素增加红色,利用皮、籽里含的丹宁增加涩味。所以葡萄皮颜色越红紫,酿出的葡萄酒颜色越深越漂亮。   经过一周左右发酵,把糖消耗完毕后自然停止发酵,果皮不再浮上来,即达到止发酵点。但如果加糖过多,7天后没达到止发酵点,酵母还在大量繁殖发酵,酒液还在大量冒二氧化碳气泡,此时如果马上密封,就会造成后发酵时瓶内压力增大,可能会顶开软木塞而喷出酒液。所以要等酒液不再冒大量气泡后再密封。4渣液分离编辑达到止发酵点后,葡萄皮浮在上面,颜色由深变浅,葡萄籽和大部分葡萄肉的残渣沉在瓶底,此时就应该把残渣和酒液分离。具体办法是先用虹吸管将中间的酒液吸出,然后把残渣装进纱布,用手由轻到重的挤压,再像拧衣服一样拧,使残渣中的酒液基本流净。最后把所有的酒液混合在一起,装进广口瓶继续发酵。此时酒液很混浊,你大可不必介意,此时的酒称为元酒。5二次发酵编辑二次发酵会有少量细腻的泡沫产生,2到3周后基本完成此事酒液特别清澈(不如买的好,只是没有加入澄清剂),二次发酵不是靠酵母发酵,而是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因此不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瓶内压力不会继续增大,没有爆瓶危险。 所以容器尽量装满,拧紧瓶盖建议不要加入鸡蛋清澄清(长时间保存的话,味道不够新鲜)  20天后启封,可以发现酒液变澄清,底部有一层沉淀,这是酵母完成历史使命后的“尸体”及杂质,工业上用这层东西做成酵母膏。   上层的清纯酒液再用虹吸或过滤的方法提纯灌装。最好把它装进小瓶储藏,用1.5升的旧葡萄酒瓶最为理想,装“可乐”的2.25升塑料瓶也不错,装瓶要装的满一些,瓶盖也要盖紧,然后放到家中温度比较低的地方(据说储存温度最理想的是13℃)。什么时候想喝,就拿出一瓶,也可以在酒液里加一点高度无杂味的白酒(比如二锅头)
我国规定,从2004年7月开始,半汁葡萄酒不能再以“葡萄酒”的名称在市场上销售。 我们经常在市场上发现一些葡萄酒,价格只有十几元,喝起来味道很甜,这些酒大部分都是半汁葡萄酒。之所以会有这种酒,是因为我国在50余年的葡萄酒生产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两个推荐标准:一个是符合国际标准的全汁葡萄酒标准;另一个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半汁葡萄酒标准。 据国际葡萄、葡萄酒管理局规定,葡萄酒只能由100%的新鲜葡萄或葡萄汁经生物发酵制成,而我国特定的半汁葡萄酒标准则允许用部分葡萄酒或葡萄汁通过人为添加食用酒精、糖、酸及色素等成分,勾兑出一种类似葡萄酒的产品。所以,消费者在市场上看到的葡萄酒就种类繁多、质量优劣参差不齐、价格高低各异。尤其是有些小型葡萄酒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的所谓“葡萄酒”甚至不含一滴葡萄原酒或葡萄汁。这些产品不但没有任何营养和保健作用,还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食品添加剂种类的增加,有些企业甚至在半汁葡萄酒的调配、勾兑过程中使用了我国食品卫生法明令禁止的添加剂或使用剂量严重超标,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2003年6月,国家相关部门决定,废除原来的半汁葡萄酒标准,从2004年7月开始,停止在市场上销售半汁葡萄酒,规定只有用100%的新鲜葡萄或葡萄汁发酵的产品才能称之为葡萄酒,其他的酒类产品名称中绝不允许出现“葡萄”字样。 全汁和半汁葡萄酒的营养差别 为什么我国以前允许生产半汁葡萄酒,我们又该如何区分市场上销售的哪些是半汁葡萄酒呢?半汁葡萄酒的存在和我国在一段特定时期内经济水平落后、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限、葡萄原料生产缺乏有关。再加上我们的饮食结构主要是谷类食品,消费者喝不惯全汁葡萄酒的纯正味道,追求较甜的口味,我国也就默许了这种半汁葡萄酒的存在。甚至有一段时期,它在市场上还占了主要位置。 区分半汁葡萄酒和全汁葡萄酒的方法非常容易,大家只要在购买时留意一下产品上标明的配料表,就不难发现,全汁葡萄酒的配料为100%的葡萄或葡萄汁,而半汁葡萄酒的配料还标有其他食品添加剂成分。此外,半汁葡萄酒在口味上和全汁葡萄酒有显著区别:一是甜味较重、黏稠;二是具有较浓的酒精味。至于二者在营养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前者含有丰富的源于葡萄果实的多种营养物质;后者不仅不含或少含这些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喝葡萄酒要注重个性化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种相同的葡萄酒”,这说明,葡萄酒是个性化的消费品。它种类繁多、各具独特风格,而且味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直到我们喝的前一分钟,也许口味还会发生微妙的改变。如何选择葡萄酒,是由我们的消费目的和喜好决定的,一旦选定,应细细地口味它的香气、口味、颜色及典型性,欣赏它的不同风格。 另外,葡萄酒是有生命的,它既不像我们平时认为的那样,越陈越好,也不是越新鲜越好。有些葡萄酒的质量寿命在30—50年;有些酒只有3—5年,甚至2—3年。质量寿命主要指的是葡萄酒的品质在其生命周期中不断变化,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逐渐达到最佳点,然后开始降低直至衰败。所有的葡萄酒都应在其质量寿命的最佳时期饮用,这也是葡萄酒消费中最为关键和最具个性化的部分。而从饮食结构上看,带点甜味、口味清爽、浓厚度适中的新鲜型葡萄酒更适合中国消费者。

如何制作口感甜的葡萄酒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