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城堡里的图书馆,la mancha是哪里

当然,严格来说管秦始皇叫做赵正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在先秦国君比普通贵族地位更加崇高,因此国君是在称氏之上,更进一步,以国自称,例如秦惠文的正确称呼应当是秦王驷,秦始皇在当皇帝前,称呼应当是秦王政,当皇帝后直接叫始皇帝就对了。二、从吕尚到姜子牙姜子牙是最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之一,他的原型是齐国开国国君太公望吕尚,吕尚一度是古代武庙的圣王、唐宋两代官方定性的武神。

哪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其实是被叫错了称呼?

历史人物被叫错称呼其实算是挺常见的,具体原因可以归结为几点,一是历史上的王侯贵胄为了彰显自己与平民百姓的不同,所以称呼和后世有所不算,最典型的莫过于先秦的贵族称氏而不称姓,像如大秦帝国这类影视作品以嬴某某称呼秦国王室成员,无疑是错误的。二是受到演义小说的影响,导致一些人物名字更让人习惯叫他在演义小说中的称呼,典型的例子是吕尚,现在大家更习惯叫他姜子牙。

三是对外国历史人物的翻译,在早年翻译时对外国历史文化和语言的不了解,导致的翻译错误,而大家也都习惯错误称呼了。四是受到外国影响,原本的称呼出现变化,=。这里就详细谈一谈。以秦始皇为代表的秦国王室成员大秦帝国系列的热播,让秦国历史着实大火了一把,然后讨论区对于秦国国君的称呼什么嬴渠梁、嬴驷、赢稷、赢异人、嬴政等等。

然而现实是先秦的贵族是不用姓自称的,因为姓在当时的文化代表着一个远古的祖先,而年代久远根本无法代表自己家族的荣誉,打个比方,刘这个姓在刘邦之前其实只是个很小众的姓氏,因为汉朝的存在而繁衍成了排行前几的大姓,到了东汉末年宗室成员更是有了数十万之众,刘备都卖草鞋草席过活了,虽然刘备是汉室宗亲,但其实历史上刘备这个宗亲的身份也没多么特殊。

在先秦也是一样的,比如姬姓是周天子之后,但这都几百年了,周天子后人多了去了,那么如何彰显自己这一支的家族与众不同呢?这就是氏的作用了。秦的祖先造父曾经给周穆王当过车夫,在周穆王破徐偃王之战中立有功劳,被周穆王封在赵城,从此这一支以赵为氏,史记也是因此说秦始皇姓赵氏。在汉初的《赵正书》中就是把秦始皇称作“赵正”。

当然,严格来说管秦始皇叫做赵正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在先秦国君比普通贵族地位更加崇高,因此国君是在称氏之上,更进一步,以国自称,例如秦惠文的正确称呼应当是秦王驷,秦始皇在当皇帝前,称呼应当是秦王政,当皇帝后直接叫始皇帝就对了。二、从吕尚到姜子牙姜子牙是最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之一,他的原型是齐国开国国君太公望吕尚,吕尚一度是古代武庙的圣王、唐宋两代官方定性的武神。

但是到了元明时代,由于戏曲小说的大兴和官方态度的改变,吕尚武将的形象变得淡薄,更多人记得的是那个《封神演义》里的玉虚宫弟子,会打卦问天、搬弄法术的姜子牙。虽然因为年代久远,他的姓氏、名字很难给出肯定的称呼,只能说历史上此人可能是姜姓,吕氏,名尚或望,字牙,史书中也用太公和师尚父来称呼他,但而“太公”、“父”是对老年男子的敬称,“师”则是他担任太师这个职位。

至于我们现在熟悉的,子牙这个称呼,最早见于唐代,《咏史诗·渭滨》一诗中如此写“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独垂钓”,这个称呼的来历很有可能只是诗人为了对仗,把“牙”改成了“子牙”,然后后世的演义小说,从回目对账以及朗朗上口来说,子牙这个双字比牙这个单子来得好听,也就沿用了。姜子牙三、一些外国人的称呼,如屋大维、查理曼等首先说屋大维,一般来说我们讲到罗马帝国的开创者,罗马帝国的首任皇帝,都会说屋大维,但实际上这个称呼是有问题的,这里要科普一下罗马的三名制,跟许多西方国家一样罗马是名在前姓在后,而且经常是父子用同一个名并且代代相承,但是对于一些人丁兴旺的家族,这么搞很容易难以区分,同时一些人为了纪念自己的功绩,于是罗马就还使用了三名制这个制度,即在原本的名字之后再加一个称号。

屋大维出身于屋大维家族,他的全名是盖乌斯·屋大维乌斯·图里努斯,图里努斯这个称呼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他的祖先可能最早起家于图里这座城市,另一种解释是屋大维的父亲在屋大维出生不久前镇压了图里的暴乱,为了纪念自己的功勋,给儿子起了这个名,他是凯撒外甥女的儿子,也就是甥外孙,他的父亲在他四岁时就去世了,而他父亲这个家族并不显赫,他被母亲带回外祖父家成长,这让他的舅公凯撒注意到了这个甥孙,后来接到自己身边培养,再之后凯撒在遗嘱中将屋大维立为第一继承人。

但是接受这个遗产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从此之外屋大维要改名换姓,从此之后他的名字要改为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屋大维亚努斯。根据传统,他应当在这个新名字后面加上“屋大维阿努斯”,显示他的过往,但是出于政治需要,作为凯撒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一定程度上他要跟过去切割,于是他就只称呼自己为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彻底告别屋大维这个名字。

而当他地位越来越高,也的的确确没有人再以“屋大维‘这个名字叫他,都是称呼他为”凯撒“,无论是同时代的人还是晚一些的史书,都是以“凯撒”来称呼他。换言之,他这辈子头十七年叫做屋大维,而后面的六十年都是叫凯撒。除此之外,他建立的国家其实在当时正式的称呼是元首国(principate),他在世时的称呼也是元首即第一公民,而不是皇帝。

另一个著名外国君主的错误翻译是查理曼,经常有人叫他查理曼大帝,实际上他的称呼“Charlemagne”一词中的“magne”本身就有伟大者的意思,也就是所谓的“大帝”,换言之查理才是他的名,他查理曼大帝就行了,而常用翻译名是重复了,等于叫他“查理大帝大帝”。当然也存在一些看似翻译错误了,但如此翻译更有意味的,例如著名的小说《堂吉诃德》这本书的书名叫做《Don Quijote de la Mancha》,整个书名翻译下来,其实是“来自拉曼恰的吉诃德大人”,并不应该翻译出这个“堂”,“堂”的发音,来自于西班牙语对男子的尊称Don,换言之,这是一个尊称应该翻译成“先生”、“大人”之类的,民国年间这部书引进的时候,就有翻译成《吉诃德先生传》和《唐吉诃德》两个版本,但后来再版的时候选用了后者。

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主角只是个普通的小乡绅,骑士吉诃德大人是他自我幻想的一个称呼,那么此处直接音译“Don”为唐,就有讽刺意味了,类似于我们看动漫,海贼:王路飞,怪人:王大蛇一样的嘲讽了。四、受到外国影响称呼出现变化,典型是成吉思汗见过许多争论铁木真是不是中国皇帝的问题,说真的也就近现代人才纠结这个东西,因为近现代中国人更习惯管铁木真叫做“成吉思汗“而非“成吉思皇帝”,然而事实上后面这个称呼在古代中国的出镜率要远远高于前者。

关于古代中国对铁木真的称呼,首先是铁木真活着的时候自称,他在汉地的自称一直是“成吉思皇帝”,例如著名的铁木真诏见丘处机,用的就是“成吉思皇帝圣旨”,而《长春真人西游记》中对铁木真的称呼一直也是“皇帝”而非“大汗”。更直接的证据是现存的成吉思皇帝圣旨金牌文物,金牌上用汉字刻着“天赐成吉思皇帝圣旨疾”。同时代去过蒙古出使的南宋人,回来报告中都蔑称其僭越称皇帝,例如《黑鞑事略》就说“其主僭皇帝号者,小名曰忒没真,僭号曰成吉思皇帝。

”这说明他们在蒙古出使时,翻译官就是用成吉思皇帝称呼铁木真。这里也算澄清一个谣言:铁木真的皇帝是他孙子忽必烈追封的。成吉思皇帝圣旨金牌而之后的元朝官方对铁木真的称呼则一直是“太祖”或者“太祖皇帝”这自然不必多说,到了明代则明朝人称呼他为“元太祖”、“成吉思皇帝”,另外,明朝人是明确将蒙古语的“合罕”(也就是大汗)直接翻译成“皇帝”的,现存有明朝官方翻译的《元朝秘史》明朝对这部书的翻译可谓极其用心,蒙古语相应的音译和汉译都写了下来,里面音译和汉译对照“成吉思合罕”=“太祖皇帝”。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