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酱香白酒怎么烤,酱香型的白酒那个味是怎样烤出来的还是勾兑的

1,酱香型的白酒那个味是怎样烤出来的还是勾兑的

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酱酒的味当然是靠烤出来的撒,你是哪里?你想做酱酒?散酒还是瓶装?
主要还是酱香型酒曲发酵出来的哦 勾调的也有,不过不如发酵出来的醇
香型都可以勾兑的,市面上酱香型白酒的造假的最多,买酒还是要到厂家正规网站上去买,比如我知道的就有:邛崃白酒小镇。

酱香型的白酒那个味是怎样烤出来的还是勾兑的

2,串酒多少度

喝多少度这个因人而异,现在白酒常见的度数有38, 40 ,42,50, 48, 52, 53 ,56 ,60.这几种度数,而我个人推荐52 53 56度的白酒。因为低于40度高于60度的白酒我是不做推荐的,复因为我自制己是做纯粮小烧的,做纯粮小烧烧酒的时候有一个环节叫做掐头去尾,65度以上的酒头和40度以下的酒尾是不能接在这里边的,杂醇太多,还有更多的醇类和犬类对身体有害,所以低度白酒我个人不建议饮用。百我只说,像我家这样的纯粮食酒,至于勾兑酒多少度都无所谓了。纯粮食酒本身口感就比较柔和,低于50度的,喝起来感觉没有什么强烈的味道,高于50度的白酒喝起来才有感觉。我个人最喜欢的度度数是52度或者是53度的白酒,恰到好处,无论是长期储存还是直接饮用,或者是泡药酒来喝,都是比较适合的度数。
串香酒,为了方便理解,说它是酒精酒也不为过。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丢弃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馏出来的,多多少少还有那么一点点酒糟粮食香。另一种做法就是违背道德良知的,用的就不是丢弃的酒糟了,直接就是三精一水来进行勾兑生产出来的酒精酒。
串酒的度数应该在38度,也有很多种类,口感还是可以的,不是很烈。建议可以小饮一下。
看就是让你两种酒混合之后的度数,不要看你最后这两种酒混合之后有多少度,这就是春酒的度数。
简单粗野的告诉你,串酒,也叫窜酒,意思就是固态发酵酿造酒之后不用的酒糟,加入酒精之后再烤一遍(可能只适用于酱香酒),浓香的工业法白酒不用这么麻烦。

串酒多少度

3,酱香酒健康型白酒酱香酒有哪些种类

六种类型的酱香型白酒,包括传统大曲酱香坤籽酒、麸曲酱香酒、碎沙酱香酒、翻沙酱香酒、回沙酱香酒和串蒸酱香酒等等。01.大曲酱香酒的酿造工艺使用高温大曲药作为糖化发酵剂,高温大曲药又分为三种类型:一年一个酿造周期,二次投料(下沙和糙沙),二种发酵(堆积发酵和入窖发酵),三种典型体(酱香、醇甜、窖底),三十天发酵,四十天制高温大曲药,五月端午踩曲,六个月以上陈曲,七次摘酒,八次加曲发酵,九次蒸煮,十个工艺特点。酿造出来的原酒,要分型分级储存:一年后进行盘勾:第二年进行型勾:第三年进行品勾:第四年陈酿调味几次即可出厂:加上酿造的一年,就有了五年才能出厂的说法。02.麸曲酱香酒的酿造工艺使用麸曲作为糖化发酵剂:一般发酵时间二三十天,糖化发酵彻底,一次取酒:麸曲酱香型白酒生产具有发酵时间短、出酒率高、贮存期短、资金周转快、价格低廉的特点:03.碎砂酱香酒酿造工艺一般使用多种曲柄添加干酵母和酶制剂等作为糖化发酵剂:将原料粉碎后,经过预处理后拌合糖化发酵剂入窖发酵二三十天,蒸馏取酒,一次烤完。麸曲酱香型白酒生产具有发酵时间短、出酒率高、贮存期短、资金周转快、价廉物美的特点:04.翻沙酱香酒酿造工艺基本是大曲酱香酒烤完第一轮次后,适当加添原料和曲药等,进行的一次发酵蒸馏取酒所得。05.回沙酱香酒酿造工艺这是大曲酱香酒的一种创新,一些酒厂在大曲酱香酿造的第四轮次或第五轮次添加原料,进行酿造所得的酱香型白酒。后续工序和大曲酱香酒基本一致。06.串蒸酱香酒酿造工艺是将大曲酱香酒或麸曲酱香酒等的糟醅,置于蒸馏器内,在蒸馏器底部添加食用酒精和香料等,经过串蒸所得的酱香酒。
酱香型白酒品质最好的属贵州茅台酒,优雅细腻,空杯留香,价格有点贵;品质也不错的,价格也低点的郎酒赖茅酒都是可以的。

酱香酒健康型白酒酱香酒有哪些种类

4,酱香酒的好处有哪些

酱香型白酒是酒中唯一可以起到保健作用,对身体伤害最小的白酒。 第一、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特殊,迥然不同于浓香和清香。一瓶酱香酒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至少要经过五年。在这当中,分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摊晾,并要加曲、高温堆积,入池发酵,取酒、贮存、勾兑等,在漫长、特殊而神秘的生物反应过程中,在窖池和空气中庞大的微生物族群的共同作用下,各种有益的微生物尽数罗置于酒体中。于是,防病治病的可能性也就蕴涵其中了。 第二、易挥发物质少。酱香酒蒸馏时接酒温度高达40度以上,比其它酒接酒时的温度高出-近一倍。高温下易挥发物质自然挥发掉的多,而且酱香酒要经三年以上的贮存,贮存损失高达2%以上,很显然容易挥发的物质已经挥发掉很大一部分,所以酒体中保存的易挥发物质少。自然对人体的刺激少,有利于健康。 第三、酱香酒的酸度高,是其它酒的3至5倍,而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为主。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西医也认为,食酸有利于健康。道教和佛教也很重视酸的养生功能。难怪有些郎酒口感偏酸. 第四、酱香酒是天然发酵产品。由于这种酒至今为止尚未找到主体香味物质,所以即使有人想通过添加合成剂做假也无从着手,这就排了除了添加任何香气、香味物质的可能。 第五、酱香酒中存在SOD和金属硫蛋白等物质。其中SOD是氧自由基专一清除剂,主要功其能是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抗衰老的作用明显。同时,酱香酒还能诱导肝脏产生金属硫蛋白,金属硫蛋白的功效又比SOD强多了。金属硫蛋白对肝脏的星状细胞起到抑制作用,使之不分离胶离纤维,也就形不成肝硬化了。酱香酒越陈越香。
六种类型的酱香型白酒,包括传统大曲酱香坤籽酒、麸曲酱香酒、碎沙酱香酒、翻沙酱香酒、回沙酱香酒和串蒸酱香酒等等。01.大曲酱香酒的酿造工艺使用高温大曲药作为糖化发酵剂,高温大曲药又分为三种类型:一年一个酿造周期,二次投料(下沙和糙沙),二种发酵(堆积发酵和入窖发酵),三种典型体(酱香、醇甜、窖底),三十天发酵,四十天制高温大曲药,五月端午踩曲,六个月以上陈曲,七次摘酒,八次加曲发酵,九次蒸煮,十个工艺特点。酿造出来的原酒,要分型分级储存:一年后进行盘勾:第二年进行型勾:第三年进行品勾:第四年陈酿调味几次即可出厂:加上酿造的一年,就有了五年才能出厂的说法。02.麸曲酱香酒的酿造工艺使用麸曲作为糖化发酵剂:一般发酵时间二三十天,糖化发酵彻底,一次取酒:麸曲酱香型白酒生产具有发酵时间短、出酒率高、贮存期短、资金周转快、价格低廉的特点:03.碎砂酱香酒酿造工艺一般使用多种曲柄添加干酵母和酶制剂等作为糖化发酵剂:将原料粉碎后,经过预处理后拌合糖化发酵剂入窖发酵二三十天,蒸馏取酒,一次烤完。麸曲酱香型白酒生产具有发酵时间短、出酒率高、贮存期短、资金周转快、价廉物美的特点:04.翻沙酱香酒酿造工艺基本是大曲酱香酒烤完第一轮次后,适当加添原料和曲药等,进行的一次发酵蒸馏取酒所得。05.回沙酱香酒酿造工艺这是大曲酱香酒的一种创新,一些酒厂在大曲酱香酿造的第四轮次或第五轮次添加原料,进行酿造所得的酱香型白酒。后续工序和大曲酱香酒基本一致。06.串蒸酱香酒酿造工艺是将大曲酱香酒或麸曲酱香酒等的糟醅,置于蒸馏器内,在蒸馏器底部添加食用酒精和香料等,经过串蒸所得的酱香酒。

5,不懂什么叫坤沙碎沙和翻沙

坤沙--- “沙”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沙子”,而是指“高粱”(酱香酒的主要酿造原料)和其他辅料;而“坤”字是音译过来的,也做“捆”,是“完整”的意思。所谓坤沙,就是指完整的高粱,茅台镇本地也叫“捆籽”。事实上,坤沙酒在生产时原料保持仍然会保持大约20%左右的破碎率,并不是真的所有原料都保持完整,因为有破碎后才能更好的带动发酵。 这个工艺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分为七次取酒,我们经常说的“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两次投料”其实说的就是坤沙酒中最上乘的“回沙”工艺。原料经过深度发酵后酿造出来的酱香更加醇厚,得到的酒体风味多,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缺点是酒质比较浓郁,可能会一些人接受不了,此外此种工艺出酒率较低,酿造成本高,通常需陈放三年以上进行二次勾调后才能销售。 碎沙就是指被碾碎的高粱,是指将原料100%破碎,打磨成粉状。碎沙酒的生产工艺较为快捷,周期相对较短,出酒率高,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酿造出来的酒也好入口。缺点是相对正统酱香来说要单薄不少,酒体层次感单一,但也正因为这样,更多的人在初次接触酱香酒的时候会更容易接受。 纯碎沙酒存放多年后的香...坤沙--- “沙”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沙子”,而是指“高粱”(酱香酒的主要酿造原料)和其他辅料;而“坤”字是音译过来的,也做“捆”,是“完整”的意思。所谓坤沙,就是指完整的高粱,茅台镇本地也叫“捆籽”。事实上,坤沙酒在生产时原料保持仍然会保持大约20%左右的破碎率,并不是真的所有原料都保持完整,因为有破碎后才能更好的带动发酵。 这个工艺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分为七次取酒,我们经常说的“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两次投料”其实说的就是坤沙酒中最上乘的“回沙”工艺。原料经过深度发酵后酿造出来的酱香更加醇厚,得到的酒体风味多,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缺点是酒质比较浓郁,可能会一些人接受不了,此外此种工艺出酒率较低,酿造成本高,通常需陈放三年以上进行二次勾调后才能销售。 碎沙就是指被碾碎的高粱,是指将原料100%破碎,打磨成粉状。碎沙酒的生产工艺较为快捷,周期相对较短,出酒率高,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酿造出来的酒也好入口。缺点是相对正统酱香来说要单薄不少,酒体层次感单一,但也正因为这样,更多的人在初次接触酱香酒的时候会更容易接受。 纯碎沙酒存放多年后的香味提升很小,陈放后主要是口感柔顺更好入口。酒友圈里经常有浓郁派、清淡派的派系之争,其实就是坤沙酒和碎沙酒之争。高质量的碎沙酒可以单独勾调销售,品质一般的通常和坤沙混合勾调后再进行销售。 这种工艺被大部分中档小有名气的品牌酱香所使用。 翻沙,就是用捆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酿出的酒。“翻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品质差。这样的酒仅仅比酒精酒多一点酱味,自身不具备太多经济价值,同时工艺控制不好会出现苦、糊等邪杂味。 很多大品牌的低端酒,其实用的就是这种工艺。 窜沙酒,也叫串香,则是用捆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馏后的产品,产品质量差,成本低廉。市面上出售几元到20几元一瓶的酱香酒,基本都是这类产品。自从酱香的GB标准出台后,此法酿造的酒已经不符合酱香酒标准,被淘汰!

6,酱香白酒怎么做

酱香型白酒“987”酿造工艺概括为: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工艺过程:茅台镇为酱香型白酒生产集中地,选用当地优质高梁为原料,严格按照节气,端午采曲、重阳投料。基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共分清蒸下沙、混蒸糙沙共二次投料,一至七个烤酒轮次,概括为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由于其生产周期长,资金占用巨大,在茅台镇能够严格按照这一传统工艺生产的企业屈指可数!两次投料工艺流程:1、清蒸下沙――采用总投料量的一半,经润粮→配料→上甑蒸粮→下甑泼水→摊凉→洒酒尾→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醅为清蒸下沙工艺流程;2、混蒸糙沙――采用总投料量的另一半,经润粮→配料(加入一次清蒸下沙后的醅料)→上甑蒸粮蒸酒(这次蒸出的酒不作正品,泼回酒窖重新发酵)→下甑泼水→摊凉→洒酒尾→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醅为混蒸糙沙工艺流程。九次蒸煮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混蒸糙沙后的醅料→上甑蒸酒为第三次蒸煮,第三次蒸煮后的醅料为熟糟,熟糟经摊凉→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醅→上甑蒸酒六个轮次循环过程中有六次蒸煮,共九次蒸煮。八次发酵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熟糟→上甑蒸酒六个轮次循环过程中有六次封窖发酵,每加曲入窖发酵一个月,共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指:混蒸糙沙上甑蒸酒后第一次取酒,熟糟→上甑蒸酒六个轮次循环后取六次酒,共七次取酒。经七次取酒后的酒糟为丢糟。各轮次酒质量各有特点,分质贮存,三年后进行盘勾。盘勾后再贮存一年,经微调后出厂。每轮次蒸馏得到的酒还可分为三个典型体,即窖底香型、酱香型和醇甜型。1.窖底香型一般产于窖底而得名,己酸乙酯为主要成分。2.酱香是构成酱香型白酒的主体香,对其成分目前还未能全部确认,但从分析结果看,其成分最为复杂。3.醇甜型也是构成酱香型白酒特殊风格的组成分,以多元醇为主,具有甜味。酱香型白酒酒液具有纯净透明、醇馥幽郁的特点,是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它在酿制过程中从不加半点香料,香气成分全是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的酒度一直稳定在52°~54°之间。在调配时,从不加一滴水,都是以酒勾酒。
1.原料粉碎酱香型白酒生产把高粱原料称为沙。在每年大生产周期中,分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称下沙,第二次投料称糙沙,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每次发酵一个月左右,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左右。由于原料要经过反复发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较粗,要求整粒与碎粒之比,下沙为80%比20%,糙沙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占投料总量的50%。为了保证酒质的纯净,酱香型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不加辅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细来调节。2.大曲粉碎酱香型白酒是采用高温大曲产酒生香的,由于高温大曲的糖化发酵力较低,原料粉碎又较粗,故大曲粉碎越细越好,有利糖化发酵。3.下沙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每甑投高粱350kg,下沙的投料量占总投料量的50%。(1)泼水堆积 下沙时先将粉碎后高粱的泼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热水(称发粮水),泼水时边泼边拌,使原料吸水均匀。也可将水分成两次泼入,每泼一次,翻拌三次。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然后加入5~7%的母糟拌匀。母糟是上年最后一轮发酵出窖后不蒸酒的优质酒醅,经测定,其淀粉浓度11~14%,糖分0.7~2.6%,酸度3~3.5,酒度4.8~7%(V/V)左右。发水后堆积润料10h左右。(2)蒸粮(蒸生沙) 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层稻壳,上甑采用见汽撒料,在lh内完成上甑任务,圆汽后蒸料2~3h,约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应过熟。出甑后再泼上85℃的热水(称量水),量水为原料量的12%。发粮水和量水的总用量约为投料量的56~60%左右。出甑的生沙含水量约为44~45%,淀粉含量为38~39%,酸度为0.34~0.36。 (3)摊凉 泼水后的生沙,经摊凉、散冷,并适量补充因蒸发而散失的水分。当品温降低到32℃左右时,加入酒度为30%(V/V)的尾酒7.5kg(约为下沙投料量的2%左右),拌匀。所加尾酒是由上一年生产的丢糟酒和每甑蒸得的酒头经过稀释而成的。(4)堆集 当生沙料的品温降到32℃左右时,加入大曲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10%左右。加曲粉时应低撒扬匀。拌和后收堆,品温为30℃左右,堆要圆、匀,冬季较高,夏季堆矮,堆集时间为4~5天,待品温上升到45~50℃时,可用手插入堆内,当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酒味时,即可入窖发酵。(5)入窖发酵 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经拌匀,并在翻拌时加入次品酒2.6%左右。然后入窖,待发酵窖加满后,用木板轻轻压平醅面,并撒上一薄层稻壳,最后用泥封窖4cm左右,发酵30~33天,发酵品温变化在35~48℃之间。

7,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是什么

母糟大曲→粉碎→曲粉高粱(下沙) →粉碎→配料→蒸酒蒸料→摊凉→加曲→酒尾原酒→贮存→勾兑→再贮存→→翻拌→堆积→入窖→发酵→出窖酒醅→高粱粉(糙沙)
1.原料粉碎酱香型白酒生产把高粱原料称为沙。在每年大生产周期中,分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称下沙,第二次投料称糙沙,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每次发酵一个月左右,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左右。由于原料需要经过反复发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较粗,要求整粒与碎粒之比,下沙为80%比20%,糙沙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占投料总量的50%。为了保证酒质的纯净,酱香型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不加辅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细来调节。2.大曲粉碎酱香型白酒是采用高温大曲产酒生香的,由于高温大曲的糖化发酵力较低,原料粉碎又较粗,故大曲粉碎越细越好,有利糖化发酵。3.下沙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每甑投高粱350kg,下沙的投料量占总投料量的50%。(1)泼水堆积 下沙时先将粉碎后高粱的泼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热水(称发粮水),泼水时边泼边拌,使原料吸水均匀。也可将水分成两次泼入,每泼一次,翻拌三次。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然后加入5~7%的母糟拌匀。母糟是上年最后一轮发酵出窖后不蒸酒的优质酒醅,经测定,其淀粉浓度11~14%,糖分0.7~2.6%,酸度3~3.5,酒度4.8~7%(v/v)左右。发水后堆积润料10h左右。(2)蒸粮(蒸生沙) 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层稻壳,上甑采用见汽撒料,在lh内完成上甑任务,圆汽后蒸料2~3h,约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应过熟。出甑后再泼上85℃的热水(称量水),量水为原料量的12%。发粮水和量水的总用量约为投料量的56~60%左右。出甑的生沙含水量约为44~45%,淀粉含量为38~39%,酸度为0.34~0.36。(3)摊凉 泼水后的生沙,经摊凉、散冷,并适量补充因蒸发而散失的水分。当品温降低到32℃左右时,加入酒度为30%(v/v)的尾酒7.5kg(约为下沙投料量的2%左右),拌匀。所加尾酒是由上一年生产的丢糟酒和每甑蒸得的酒头经过稀释而成的。(4)堆集 当生沙料的品温降到32℃左右时,加入大曲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10%左右。加曲粉时应低撒扬匀。拌和后收堆,品温为30℃左右,堆要圆、匀,冬季较高,夏季堆矮,堆集时间为4~5天,待品温上升到45~50℃时,可用手插入堆内,当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酒味时,即可入窖发酵。(5)入窖发酵 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经拌匀,并在翻拌时加入次品酒2.6%左右。然后入窖,待发酵窖加满后,用木板轻轻压平醅面,并撒上一薄层稻壳,最后用泥封窖4cm左右,发酵30~33天,发酵品温变化在35~48℃之间。4.糙沙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二次投料称为糙沙。(1)开窖配料 把发酵成熟的生沙酒醅分次取出,每次挖出半甑左右(约300kg左右),与粉碎、发粮水后的高梁粉拌和,高梁粉原料为175~187.5kg。其发水操作与生沙相同。(2)蒸酒蒸粮 将生沙酒醅与糙沙粮粉拌匀,装甑,混蒸。首次蒸得的酒称生沙酒,出酒率较低,而且生涩味重,生沙酒经稀释后全部泼回糙沙的酒醅,重新参与发酵。这一操作称以酒养窖或以酒养醅。混蒸时间需达4~5h,保证糊化柔熟。(3)下窖发酵 把蒸熟的料醅扬凉,加曲拌匀,堆集发酵,工艺操作与生沙酒相同,然后下窖发酵。应当说明,酱香型白酒每年只投两次料,即下沙和糙沙各一次,以后六个轮次不再投入新料,只将酒醅反复发酵和蒸酒。(4)蒸糙沙酒 糙沙酒醅发酵时要注意品温、酸度、酒度的变化情况。发酵一个月后,即可开窖蒸酒(烤酒)。因为窖容较大,要多次蒸馏才能把窖内酒醅全部蒸完。为了减少酒分和香味物质的挥发损失,必须随起随蒸,当起到窖内最后一甑酒醅(也称香醅)时,应及时备好需回窖发酵并已堆集好的酒醅,待最后一甑香醅出窖后,立即将堆集酒醅入窖发酵。蒸酒时应轻撒匀上,见汽上甑,缓汽蒸馏,量质摘酒,分等存放。酱香型白酒的流酒温度控制较高,常在40℃以上,这也是它“三高”特点之一,即高温制曲、高温堆集、高温流酒。糙沙香醅蒸出的酒称为“糙沙酒”。酒质甜味好,但冲、生涩、酸味重,它是每年大生产周期中的第二轮酒,也是需要入库贮存的第一次原酒。糙沙酒头应单独贮存留作勾兑,酒尾可泼回酒醅重新发酵产香,这叫“回沙”。糙沙酒蒸馏结束,酒醅出甑后不再添加新料,经摊凉,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匀堆集,再入窖发酵一个月,取出蒸酒,即得到第二轮酒,也就是第二次原酒,称“回沙酒”,此酒比糙沙酒香,醇和,略有涩味。以后的几个轮次均同“回沙”操作,分别接取三、四、五次原酒,统称“大回酒”,其酒质香浓,味醇厚,酒体较丰满,无邪杂味。第六轮次发酵蒸得的酒称“小回酒”,酒质醇和,糊香好,味长。第七次蒸得的酒为“枯糟酒”,又称追糟酒,酒质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较浓。第八次发酵蒸得的酒为丢糟酒,稍带枯糟的焦苦味,有糊香,一般作尾酒,经稀释后回窖发酵。酱香型白酒的生产,一年一个周期,两次投料、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从第三轮起后不再投入新料,但由于原料粉碎较粗,醅内淀粉含量较高,随着发酵轮次的增加,淀粉被逐步消耗,直至八次发酵结束,丢糟中淀粉含量仍在10%左右。酱香型白酒发酵,大曲用量很高,用曲总量与投料总量比例高达1:1左右,各轮次发酵时的加曲量应视气温变化,淀粉含量以及酒质情况而调整。气温低,适当多用,气温高,适当少用、基本上控制在投料量的l 0%左右,其中第三、四、五轮次可适当多加些,而六、七、八轮次可适当减少用曲。生产中每次蒸完酒后的酒醅经过扬凉、加曲后都要堆集发酵4~5天,其目的是使醅子更新富集微生物,并使大曲中的霉菌,嗜热芽孢杆菌、酵母菌等进一步繁殖,起二次制曲的作用。堆集品温到达45~50℃时,微生物已繁殖得较旺盛,再移入窖内进行发酵,使酿酒微生物占据绝对优势,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这是酱香型白酒生产独有的特点。发酵时,糟醅采取原出原入,达到以醅养窖和以窖养醅的作用。每次醅子堆积发酵完后,准备入窖前都要用尾酒泼窖。保证发酵正常、产香良好。尾酒用量由开始时每窖15kg逐渐随发酵轮次增加而减少为每窖5kg。每轮酒醅都泼入尾酒,回沙发酵,加强产香,酒尾用量应根据上一轮产酒好坏,堆集时醅子的干湿程度而定,一般控制在每窖酒醅泼酒15kg以上,随着发酵轮次的增加,逐渐减少泼入的酒量,最后丢糟不泼尾酒。回酒发酵是酱香型大曲白酒生产工艺的又一特点。5.入库贮存蒸馏所得的各种类型的原酒,要分开贮存容器中,经过三年陈化使酒味醇和,绵柔。6.精心勾兑贮存三年的原酒,先勾兑出小样,后放大调合,再贮存一年,经理化检测和品评合格后,才能包装出厂。 酱香型白酒的制作过程比浓香型的制作过程要复杂,所以市场上的酱香型白酒比浓香型的要买得贵。酱香型白酒的代表是茅台镇的茅台酒~~其实茅台镇产的酱香型白酒都不错,但是茅台价位挺高,茅台镇的其他酒是中低端的最佳选择,我喝过贵州茅台镇的应龙泉,价位不高,口感还不错~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