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河南每年喝掉多少亿白酒,你们省的酒量排第几

1,你们省的酒量排第几

我觉得第一应该是我们贵州。

你们省的酒量排第几

2,去年全国消费白酒金额是多少

大概6000多亿
白酒实行复合税率,从价计征的税率是20%,从量计征的税率是每市斤0.5元.

去年全国消费白酒金额是多少

3,白酒在河南的销量

大概在300-700多个亿左右
很好啊 我爸天天喝 从不和啤酒

白酒在河南的销量

4,河南白酒市场如何

竞争很激烈,河南人喝酒很厉害,有人曾经说过做化装品和休闲服装一定要做成都市场,做酒一定不能忘记河南。在河南做白酒,一种是速进速出,也就是进入以后靠大量的广告轰炸,短时间内形成规模销售,然后做两年就跑,所以河南每年差不多就有两个牌子做垮掉,一种就是长期坚持做的.虽然河南不是很富裕,但酒文化却浓厚.

5,喝白酒你达到平均数了吗

一年30瓶 又不多,30斤酒,12个月,每个月2斤半。每天只有多少?一天喝2两,不多吧?中午1两晚上1两,呵呵 30天就是6斤啊~
一年30瓶 又不多,30斤酒,12个月,每个月2斤半。每天只有多少?一天喝2两,不多吧?中午1两晚上1两,呵呵 30天就是6斤啊~

6,河南人酒量大比拼 安阳人酒量应该算不错吧

据我所知 咱安阳的 都好喝酒 小闺女不好喝的也好凑个热闹喷套尔儿
酒还是尽量少吃
酒越喝越亲,不过也要适量
还有其他城市呢?不参加比拼?
没事整点儿好...
别说 仔细想想还真是没事就整点,自娱自乐啊哈哈!!!

7,河南喝酒划拳

河南人酒桌上老规矩太多了,对客人太热情了,喝得太厉害了,让人太受不了了,弄得我天天醉醺醺。 年轻的老板进入河南的当天晚上做客郑州,有朋友设下接风宴盛情款待。开宴后朋友斟满七杯酒,对他介绍说:按照我们河南的规矩,贵客临门先端酒,七杯酒是最高礼节,请笑纳。 老板入乡随俗,喝下七杯酒。朋友说咱俩再碰一杯,这叫“端七碰一”,客人第一次上门就这个数。客人第二次上门是“端五碰二”,第三次上门是“端三碰三”,主、客碰三表明双方平等了,以后再来便是常客,喝酒就随意了。 接着几个陪客的纷纷“端七碰一”,老板知道这是规矩,又觉得对方热情,便一一受用。不想受用七次便是七八五十六杯,还没等回敬主人就醉倒了。 到了洛阳市,在朋友的陪同下看了龙门石窟、佛教第一寺白马寺、宋陵等名胜古迹,晚上再赴酒宴。老板对朋友说不要喝酒了,受不了。朋友说这地方是酒祖杜康的故乡,酒风极盛,少喝可以,不喝不行。老板心想该喝不喝也不对,只要不像昨晚的喝法就行。 开宴后老板首先声明:“端七碰一”不要搞了,昨晚上在郑州领教过了,被搞醉了。 朋友说:您到河南得有思想准备,不管到哪里初次见面酒是少不了“端七碰一”的,否则让主人感到没尽到心意。尤其到了杜康的故乡,这种老礼节更改不了,实在喝不了,可以倒浅点。 因为倒的浅,“端七碰一”酒喝了一圈没觉得过量。可是在场的一位作家话题扯到河南的酒文化,这酒便收不住了。比如,为什么男人喝酒女人不上桌?为什么划拳不能单出食指和小拇指?为什么家家有酒待客?为什么场场有人醉?这些带有浓厚古文化色彩的话题让老板觉得极新鲜。于是他忍不住说:到了河南多喝酒也有意思,不醉几次不算到酒乡,来,我敬大家!老板一兴奋难免再次醉倒。 此后又到了开封、许昌、南阳等地,老板几乎天天遇酒天天醉。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全醉在“端酒”上了。 的确,外地人到河南,酒量再大也经不住你端给他几杯、我端给他几杯,尤其是初到河南,就冲河南人那种热情好客的劲头,往往是怎么端就怎么喝,不好意思拒绝,这种喝法还有不醉的? 许多外地人招架不住河南人这种端法,难免觉得河南人总给客人“端酒”自己却不喝,不但不公平,还有点耍赖的嫌疑。外地人有所不知,在河南,酒桌上最讲究“先端为敬”,这是最高礼节。第一轮酒先给客人端几杯,请客人先喝下去,主人不陪。杯数一、四、七、九不等,主人视情而定,一般多为四、七杯。端酒是河南人雷打不动的规矩,遇到谁都一样。端酒完毕再行正宴,该咋喝就咋喝。如果客人享受不到这种礼节,说不定还对主人有意见呢,认为自己不受尊重。 外地人搞不懂河南人这种做法,肯定是河南人只顾端酒而没把“先端为敬”的来历讲清楚,如果讲清楚了,客人会深感荣幸被端醉也心甘情愿。 自古至今,河南都是穷地方。穷归穷,河南人热情好客的习惯总也不减。就说老祖先们喝酒,来了客人,家里再穷也要备下薄酒,总觉得酒不多,还总怕不够客人喝,便想着法先尽着客人,自己尽量少沾,于是也就有了“先端为敬”的酒俗。大家细想想,古时候酒可是好东西呀,寻常人家哪个喝得起?只有待客时才舍得开一坛子来。这么好的东西自己舍不得享用,先尽着客人,也只有河南人才这般先人后己。虽然当今酒已算不得什么希罕之物,都买得起了,不管主人或者客人要喝多少也供得起,河南人为什么还是端酒成风?没办法,这是酒俗,这是河南人热情好客的一种表现,先端出的是酒,而酒中盛满了敬意,若不然何以叫“先端为敬”? 所以外地人去河南,别拒绝人家端酒,接受和拒绝的都为好客之情,还是喝下为快。话说两面,也得提醒河南人,端酒可以,别太猛了,象征性地端几杯不中吗?盛情虽然可嘉,但端得那么实惠,几下把客人端晕了,也不太美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