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兰陵股份怎么回事,国发股份怎么回事

兰陵股份怎么回事,国发股份怎么回事

楚国设立了兰陵县,治所就在现在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这是最最纯正的兰陵。这个盛产美酒的兰陵,就是兰陵县最早的治所兰陵镇,就是荀子呆了二十年的那个地方,也就是今天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这个兰陵古镇从来没有变过。其实这是两回事,兰陵县是兰陵县,兰陵郡是兰陵郡,名字相同,但历史是不一样的。

兰陵为什么改名叫枣庄?

其实,这是一个误传。枣庄并不是从兰陵改的,这两个名字之间没有关系。我们来看看两个地名是怎么来的就知道了。先来看枣庄是怎么来的。枣庄这个名字出现得很晚。明朝建立不久,朝廷下令允许百姓采矿,这下子全国都动起来了。在现在枣庄这块地方,当时叫峄县,人们开始开山取石,挖煤挖井。但是因为开采技术不是那么给力,所以人们就三五成群,组成小分队来采矿。

这些人组成小队伍后,就地定居,他们以姓氏或者一些标志作为地名。比如几家姓李的人聚在一起,这个地方就叫李庄。几家姓张的,就叫张集。如果姓氏不统一,那就按一些地标取名,比如聚集地有一片稻田,就叫稻庄。其中有几户人家聚集在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有一片很大的枣林,于是取名枣庄。不过当时枣庄地方很小,在各路采矿大军里,只是打酱油的存在。

等到清朝嘉庆年间,朝廷继续下令鼓励民间开采,这么一来就更火了,尤其是在枣庄出现了几个大家族,靠采矿起家,个个富得流油。枣庄的这几户大家族就联合起来,经过李鸿章的批准,在他们的家乡枣庄成立了“中兴矿局”。中兴矿局越做越大,到了1908年,还成立了“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总部就位于峄县北部的枣庄。

这么一来,枣庄名气就越来越大了,毕竟是大公司总部所在地。1961年,枣庄成立了市委,成了山东省的一个省辖市。这就是枣庄从一个几户人家的聚集地慢慢变成一座城市的过程。我们再来看看兰陵。兰陵可比枣庄悠久多了,它是山东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县。兰陵县设立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名字是屈原给起的。屈原说,兰是花中之圣,陵是高地,兰陵有一种圣地的含义。

楚国设立了兰陵县,治所就在现在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这是最最纯正的兰陵。因为山东地区属于齐鲁两国,齐鲁两国都没有实行郡县,所以楚国设立的这个兰陵县就成了山东历史上的第一个县。第一个来兰陵县做县令的人叫荀子,他在这里呆了二十年。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兰陵县划在了东海郡,一直到曹魏。到了西晋,东海郡被一分为二,一部分还叫东海郡,另一部分新划出来的,起名兰陵郡。

这么一来,以兰陵为名的县和郡都有了。只不过,这个兰陵郡的治所不在兰陵县,而在峄县,就是前面提到的最早的枣庄所在地。可能是因为这个关系,现在才有传言说兰陵改名成了枣庄。其实这是两回事,兰陵县是兰陵县,兰陵郡是兰陵郡,名字相同,但历史是不一样的。南北朝时期,兰陵归北朝管辖。我们都知道,北齐有位大名鼎鼎的美男子叫高长恭,他的爵位叫“兰陵王”,因为他被封在了兰陵郡。

这个兰陵郡和古老的兰陵县是两回事。然而从唐朝开始,兰陵县这个县名没有了,它被化为沂州承县管辖。后来金代恢复过兰陵县,但元朝又给取消了,然后一直到清明,兰陵县一直处于消失状态,它被划为兰山县管辖。但是,兰陵县没有了,不等于兰陵古镇没有了,不等于兰陵没有了。李白曾经来过兰陵,写了一首诗说:“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首诗写的就是兰陵的美酒。这个盛产美酒的兰陵,就是兰陵县最早的治所兰陵镇,就是荀子呆了二十年的那个地方,也就是今天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这个兰陵古镇从来没有变过。不管兰陵郡、兰陵县、以及郡县的治所怎样改变,兰陵镇是从来没有变过的,也没有改过名字。这个兰陵才是两千年前屈原起名的兰陵,是最纯正的兰陵。

而兰陵县的名字是直到2013年才恢复的。当时兰陵古镇所在的县叫苍山县,在国务院的批准下,苍山县改名为兰陵县,这个两千多年历史的县名又回来了。每个地方的历史沿革都很复杂,兰陵这个名字一会是县名,一会是郡名,治所还不停地变,可能本地人都搞晕了。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兰陵古城从来没有变过,它在今天的临沂兰陵镇,和枣庄没有关系。

南朝齐、梁都出自兰陵萧氏,为何国号不相同?

南北朝时期,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齐、梁两朝的建立者来自同一个家族——兰陵萧氏。在齐和梁的官方史书上说:兰陵萧氏是汉初丞相萧何和汉朝名臣萧望之的后裔,这多半是强行攀附。南北朝时代,世家大族在政治舞台占支配地位,家族门第至关重要。这个官方口径本身有着致命的逻辑漏洞:萧望之和萧何并无血缘关系,萧何和兰陵毫无关系,萧望之虽然是兰陵人,但是入职中枢后,他的后裔从未有过返回兰陵的记载。

萧何影视剧形象。来源/电视剧《楚汉传奇》截图这种攀附有点像陈胜打出的“扶苏、项燕”大旗,把秦国失势皇子和楚国末代名将放到同一个阵营里为自己增强声势。从唐朝开始,大部分史家对萧氏家族攀附的世系基本不认可。当然,兰陵萧氏的成就已经远远超过两位汉朝名臣,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兰陵萧氏原先居住在东海郡兰陵县,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在晋朝担任县令的萧整带领全族南迁到今天的常州武进地区,后来一度被称为南兰陵。

萧整有两个儿子萧隽和萧鎋。他们的后代,分别建立南齐和南梁两个王朝。同一个兰陵萧氏为何会建立国号不同的两个王朝,而不是像两汉、两宋那样,即使经历巨变仍会沿用同一个国号呢?齐梁萧氏世系图(点击放大查看),红色表示皇帝当过,绿色表示官至唐朝宰相。制图/国家人文历史萧道成父子更像合伙人萧整南渡后,萧氏家族门第并不高,家族成员在仕途上的发展并不快。

萧隽和其父萧整一样,终其一生不过是个县令。但到了萧隽的孙子萧承之时,地位有了较大提高,成为多地的郡太守,并且担任到右卫将军这样较高的军职。在极为看重门第的南北朝,萧承之的崛起固然离不开自己的奋斗,但也得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宋武帝刘裕自幼丧母,所以是由继母萧文寿带大的,刘裕最有能力、也最信任的弟弟刘道规就是她的亲生儿子。

刘裕崛起后,萧文寿的亲弟弟萧源之也得到了重用,担任到徐兖二州刺史的高位。萧源之对同宗的萧承之颇为欣赏,因此他的事业才得以起飞。所以,萧整后人能在晋宋易代时快速崛起,主要依靠其刘宋王朝外戚萧文寿的同宗身份。宋武帝刘裕画像。来源/网络萧整的孙子叫萧承之,他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齐高帝萧道成。萧承之主要活跃于刘宋前期,以“元嘉之治”闻名的的宋文帝刘义隆时代,当时朝局还算平稳。

刘义隆最终被亲儿子刘劭弑杀,随后,刘宋内部争夺皇权的斗争愈发残酷和激烈,萧道成就在这样的局面下登上历史舞台。东汉灭亡后,皇权的神圣性逐步降低。刘裕出身贫寒,在世家大族当道的年代,完全靠自己的武功和时运登上了皇位,这更是应了后世军阀安重荣所说的,乱世时候的天子不过是“兵强马壮者为之”。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指望萧道成对刘宋王朝有什么忠心,显然是不现实的。

萧道成的创业史实在没太多好说的,无非是在刘宋皇室自杀性内战中,有一大群军政官员的权力急剧膨胀,其中之一的萧道成战胜了袁粲、刘秉、沈攸之等竞争者,随后废黜并弑杀了刘宋的末代傀儡君主。齐高帝萧道成画像。来源/网络值得注意的是,萧齐的创立者与其说是萧道成一人,不如说是萧道成及其长子萧赜。古人结婚生育早,但是萧道成结婚生育的年龄哪怕在古代帝王中也堪称早到奇葩。

萧道成出生于公元427年,其长子萧赜出生于公元440年,也就是说萧道成十二岁就结婚,十三岁时就有了长子萧赜。正因为如此,萧道成开始出人头地时,萧赜也已经一并出仕并升迁迅速。在萧道成得以逐步崛起的几次刘宋皇室内战中,萧赜都奋战在一线,对萧道成的发迹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他们虽是父子,在建立王朝的过程中却更像创业伙伴。

正因为如此,等萧道成控制实权,开始准备篡位的过程中,萧赜第一时间被加封为齐公世子、齐王太子,确立了继承人地位。影视剧中的年轻的萧道成。来源/电视剧《凤囚凰》截图按照史书的记载,成为太子后的萧赜处事作风更像一个强势的皇帝,而不是等待继位的太子:“上之为太子也,自以年长,与太祖同创大业,朝事大小,率皆专断,多违制度。

”考虑到萧赜其实算半个开国之君,许多事情我行我素就不难理解了。萧道成决定敲打下自己的儿子。萧道成的亲信荀伯玉出面弹劾萧赜逾制,萧道成就势发怒(太祖怒,命检校东宫)。但是让萧道成心寒的是,他整治萧赜逾制的圣旨完全成了一张废纸。父子僵持了个把月,到最后,萧道成篡位时候冲锋在前的绝对心腹王敬则出来劝解了。王敬则在萧道成夺权的关键时刻曾经在朝堂上拔出武器声称:“天下事情都应该听萧公的,谁敢不听,我就让你们血染我的刀刃!”后来在萧鸾篡夺萧道成一系时起兵反抗、败死,对萧道成一系的忠诚堪称绝对。

但是,他劝解的方式竟然是对萧道成说:“官有天下日浅,太子无事被责,人情恐惧;愿官往东宫解释之。”瞧瞧这说的是什么话啊!皇帝陛下统治天下没多久位置不稳,太子无端被责怪导致人心惶惶。哪怕在萧道成最可信的心腹看来,萧赜逾制那都不是事儿,反而是萧道成在没事找茬。现在,作为绝对可靠的心腹,王敬则为了萧道成好,竟然要他前往太子那边主动解释。

更绝的事情还在后头。萧道成见到头号亲信也这么说,气得说不出话来,结果王敬则立刻强行把一切都安排上了:“太祖无言,敬则因大声宣旨,装束往东宫,太祖了无动意。敬则索衣被太祖,乃牵强登舆。”萧道成还在生闷气,王敬则帮他安排好了车马,看到他“了无动意”,直接拿了衣服披在他身上,萧道成硬着头皮动身去了太子家。在太子家,大家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但是这个其乐融融的前提是,萧道成在萧赜逾制,先想敲打一下他的情况下,不但无法实施惩罚,最后自己作为君主和父亲的双重身份,主动服软到臣子和儿子的萧赜处表示和解。萧赜的地位如此强大和稳固,萧道成在这次事件后更加不安,因此开始加强另一个嫡子萧嶷的力量,试图制衡萧赜。但是,萧嶷自觉实力比起萧赜相差甚远,在萧道成加强他的权力后,反而主动去向萧赜服软示好,表示对亲哥哥丝毫不敢造次。

到这个程度,萧道成无论是否还想打压萧赜,可以说是败局已定了。不久之后,萧道成病死,萧赜正式继位,就是齐武帝。通过打小报告、吹捧萧嶷等方式打压萧赜的萧道成心腹荀伯玉等人遭到了清算,死于非命。太子逾制,皇帝的绝对心腹觉得这不算个事情,反而是皇帝在没事找事,并劝皇帝主动找太子示好。皇帝不同意生闷气,心腹竟然直接让左右安排车马把皇帝带到太子那边。

皇帝加强太子亲弟弟的权力和地位制衡太子,结果弟弟不喜反忧,不愿意接受父亲对自己的安排,赶紧找哥哥大表忠心。看到这个过程,我们不禁要问,南齐的开国皇帝到底是萧道成还是萧赜?旁系篡位,实质上的改朝换代作为半个开国之君的齐武帝萧赜正式继位后,南齐进入一段十多年的平稳时期。萧赜的统治较为清明,社会较为安定,和北方的北魏基本处于和平状态,经济也得到了较好发展。

这段时间在史书中被称为“永明之治”。但是,到萧赜晚年时,由于他的太子萧长懋早逝,齐王朝又将面临继承人问题。南北朝时期的魏、齐疆域图。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当时的形势是这样的:萧道成曾经拿来制衡萧赜的萧嶷在萧长懋病死前不久去世,甚至有人怀疑他死于萧长懋的暗害。萧长懋的政治素质颇佳,但是偏偏在萧赜病死前半年率先去世。

萧长懋死后,继承权的主要竞争者是他的二弟、萧赜次子萧子良,以及他的长子、萧赜长孙萧昭业。最后,在萧道成的侄子、萧赜的堂弟萧鸾的支持下,萧昭业取得了皇位争夺战的胜利,萧子良争位失败后不久郁郁而终。从后来的结果看,萧子良争夺王位失败后不久病死,反而是一大幸事,不但他自己逃过了杀戮,而且还帮助他的这一支逃脱了灾祸。

萧昭业继位之初,萧鸾只是辅政大臣之一。经过一系列政治斗争,他最终掌握了实权,并且废杀了萧昭业,改立其弟萧昭文为傀儡,随后又废萧昭文自立为帝。他就是历史上的齐明帝。“明”的谥号来源于他在位期间对吏治的整顿,但是就他执政期间的内外成绩而言,萧鸾的统治和“明”实在没什么关系。萧鸾动漫形象。制图/百度百科萧鸾作为皇族的旁支,由齐高帝萧道成抚养,并如同儿子一般带大。

但他并非萧道成的后代,其继位的合法性是很成问题的。萧鸾面对合法性危机,应对的方式便是一个字:杀。他曾经叹息说:我的儿子们年纪都还小,萧道成、萧赜的儿子们却都正值壮年,真让人睡不着啊!叹息完,有时候他还会流泪,流泪的时候左右就知道,他又要杀皇族了。我们并不能感慨他做事虚伪,甚至流泪伤感也很可能是他真实的情感,毕竟他是由萧道成一手带大的。

但是篡位的事情,一旦迈出了脚步就实在没有回头路,萧鸾只能在这种挣扎中放手进行如此禽兽之事。萧鸾执政时期,共有29位南齐亲王遭到了系统性屠杀。总的来说,萧鸾杀人的逻辑是,萧道成、萧赜和萧长懋所有在世的儿子都必须杀光,因为这些人的正统性远比他强。萧嶷、萧子良这些争夺王位失败、自己也早早病死的皇族,后代反而基本没有受到波及。

无论如何,萧鸾作为萧道成如同儿子般带大的,在萧道成、萧赜统治期间备受信任和重用,甚至还是萧赜托孤重臣之一的宗室旁系,在篡位之后却对萧道成、萧赜一系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实在是丧心病狂。李世民杀兄弟逼父亲,但是他统治时的政绩极度出色,世人对他上位的行径虽有所非议,对他的统治整体都是认可的。但萧鸾统治时期,无论对内和对外的政绩都远不如其堂兄萧赜。

在内政上,虽然他有过澄清吏治的努力,但除此之外,他几乎所有精力都投入在翦除萧道成、萧赜等人后代的斗争之上,比起萧赜“永明之治”时差距不小。对外方面,萧鸾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就在他篡位自立的同年,北魏孝文帝向南迁都到洛阳,开始全面汉化之路。北魏王朝迁都到黄河以南,意味着南齐北方边境的压力大大增加,洛阳距离边境线实在太近了。

偏偏萧鸾在军事上的能力也不如萧赜,在北魏迁都洛阳后的多次战事中,南齐相继丢失了南阳、新野、南乡等地区。萧鸾给自己的儿子萧宝卷留下了一句遗言:“做事不可在人后”,意思是在权力斗争中必须先下手为强。萧鸾死后,新继位的萧宝卷把老爹这句话当作了自己座右铭。多年在淮南寿春地区抵抗北魏的裴叔业受到萧宝卷的猜忌,干脆带着地盘投奔了北魏。

淮南地区,就这样被北魏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并且从此占据了这里长达一代人的时间。“做事不可在人后”这话看似很有道理,但恰恰说明萧鸾一系的不自信和实力不足。齐武帝萧赜面对父亲萧道成的猜忌和对弟弟萧嶷的扶植,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什么都不做,依旧稳坐钓鱼台,最后父亲反被自己的亲信逼着服软,弟弟更是主动来输诚。萧赜继位后,萧嶷没有受到猜忌,在中央和地方历任实权在握的高官,这背后都是萧赜对自己实力的绝对自信。

相反,如果没有足够的军政能力和实力作保障,一味靠先发制人的杀戮,在乱世中不可能长久。萧鸾的作为很快将报应在其后代身上。萧衍上位,为何抛弃齐的国号萧整渡江后,长子萧隽的孙子萧承之因为和刘裕继母同宗得到重用,他的儿子萧道成因此发迹。萧隽之弟萧鎋的孙子萧道赐在这期间也开始崭露头角。萧道成称帝时,和萧道成平辈、作为宗族远支的萧道赐之子萧顺之得到进一步重用,担任领军将军、丹阳尹之职。

萧顺之的两个儿子萧懿、萧衍都在齐武帝萧赜之子萧子良门下。萧赜死后的继承斗争中,身为萧子良嫡系班底的萧衍并不看好这位皇子,转而支持萧鸾,为萧鸾篡位立下了不小功勋。这次投机,让他积累了大量的政治资本。梁武帝萧衍画像。来源/网络萧鸾死后,信奉他“做事不可在人后”哲学的新君萧宝卷开始大力贯彻父亲的遗言,统治陷入了恶性循环。

宿将裴叔业、崔慧景为了自保相继叛乱,裴叔业带着淮南地投向北魏,崔慧景的叛乱最终被时任豫州刺史萧懿平定。然而,平定大乱的萧懿马上成为皇帝新的猜忌对象,最终被赐死。我们实在很难说萧宝卷赐死萧懿的对错,当年刘宋皇帝刘昱猜忌了同样以平定内乱发迹、身在首都建康的萧道成,但是犹豫间没有先发制人杀掉他,最终被萧道成反杀后国破家亡。

只能说,在那个时代,缺乏权力基础的少年皇帝怎么做很难活下来,“先下手为强”的哲学,要么让他们苟延残喘一会,要么让他们提前送命。萧懿死后,萧衍堂而皇之地打着“胞兄立下大功却无端被杀”的旗号,讨伐萧宝卷。他先是拥立萧宝卷的弟弟萧宝融为傀儡,在讨灭萧宝卷之后随即废黜萧宝融,自立为帝。到这个时候,萧衍(梁武帝)面临一个选择:是继承“齐”的国号,还是另立一个新的国号。

当然,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他选择了“梁”。那么,萧衍为何要抛弃“齐”的国号,另立一个新国号呢?《琅琊榜》中萧选原型就是梁武帝萧衍。来源/电视剧《琅琊榜》截图首先,萧衍和齐皇室的亲戚关系说远不远,但说近也不近,要以血统论继承权的话则过于疏远。古代讲究“五服至亲”,萧衍之父萧顺之和齐高帝萧道成还在五服之内,可萧衍同平辈的齐武帝萧赜或者齐明帝萧鸾之间,则恰好出了五服。

以“和齐高帝萧道成有血缘关系”作为继承南齐大统的依据,其合法性和优先级并不强。第二,“齐”这个国号在法统传承上已经紊乱不堪。齐高帝萧道成和齐武帝萧鸾所建立的南齐王朝,在萧鸾篡位并尽杀他们在世子孙时事实上已经灭亡了。虽然萧鸾把自己过继成萧道成之子,但时人对这种自欺欺人的操作一向嗤之以鼻。萧宝卷继位后,反对他的串联中,齐王朝宗室就有人明确指出:“明帝取天下,已非次第,天下人至今不服。

今若复作此事,恐四海瓦解。”萧鸾继位在大家看来就是不符合继位顺序的,所以天下不服。血统更为遥远的萧衍如果重走萧鸾老路、把自己过继为萧道成之子,其认可度只有更低,所以还不如另起炉灶。梁武帝对萧嶷之子萧子恪说过一段话: “卿若能在建武、永元之世,拨乱反正,我虽起樊、邓,岂得不释戈推奉。”言下之意,齐王朝被不合法的萧鸾系篡夺后成了非法的伪政权,萧道成的后裔无力消灭萧鸾自救,萧衍行的是拨乱反正之举,是他建立新王朝的合法性来源之一。

基于这个理论,萧鸾的后代大部分遭到萧衍的严厉镇压,而幸存的萧道成、萧赜后代们,在梁朝的处境待遇普遍不错。但是,这一切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还是天下人心。王莽统治时期,天下可谓“人心思汉”,所以同样和汉成帝出了五服的刘秀,选择把自己过继承汉元帝之子。但是,“齐”王朝这个招牌,在萧鸾篡位之后,在上至宗室大臣、世家大族,下至黎庶百姓的心中,已经彻底烂掉了,除了萧鸾一系外,谁人认同?萧鸾以旁支篡位后,对外战争连连失败被北魏不断夺地,战争失败又导致了财政的破产。

对内,萧鸾篡位后法统的混乱导致无休止的内战,天下也不堪其扰。这种情况下,换掉破烂不堪的旧招牌,以全新的国号示于天下,反而有一种“咸与维新”的意味。就这样,萧衍最终建立了自己的梁王朝,兰陵萧氏连续开创了齐、梁两个王朝。南北朝时期,东西魏与南梁疆域图。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虽然梁王朝最终也和齐王朝一样走向灭亡,但兰陵萧氏却因此成长为中世纪中国的顶级门阀,在有唐一代就出了十位宰相。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