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古代一碗白酒多少两,明朝古人的一锺酒是多少

1,明朝古人的一锺酒是多少

大概半斤

明朝古人的一锺酒是多少

2,古代一斝酒是多少

这个字读jia ,是原始社会中期就开始使用的一种酒器,开始陶制,后来青铜制,并且越来越精细化,有温酒盛酒和盛肉等功用。根据古时酒的度数推测,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啤酒,所以一jia 能盛100多毫升。

古代一斝酒是多少

3,古代的白酒度数一般是多少呢

古代分水岭在元朝,元朝以前都是酿造酒,酒度不会太高,最多也就5-8度,元朝时候出现了蒸馏酒,酒度大幅度提高,应该与今天白酒差不多了。50度左右应该没有问题。
一般白酒的度数是:36度,38度,39度,42度,45度,52度,等等葡萄酒的种类非常多,而且有许多种不同的分法。 其中以颜色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

古代的白酒度数一般是多少呢

4,二两酒是多少

二两是100g约等于100毫升 罐装加多宝是310毫升 也就是平时喝的罐装加多宝的三分之一左右
一个白酒瓶的外尘盖子,不是3两就是2两。祝你开心快乐每一天!如果没人回答令你满意,请不要关闭问题!纯手打,谢谢你可以采纳我的!
就是100克,口杯大概不到一杯吧,倒满了差不多是三两
一两等于50克,即50毫升。 二两就是100亳。

5,三两白酒有多少怎么换算

1)三两白酒大约150ml。2)90年代生产过的白酒有口杯包装类型的,一个口杯就是三两装。3)每天喝3两白酒,如果不醉,倒是可以理解,但是我认为还是不喝酒为好,长期喝酒可以导致肝脏等不正常。4)如果没有肝脏疾病或是其他需要禁酒饮酒的疾病少量饮酒对身体没有多大害处;长期饮酒的建议定期做肝肾功能检查每天饮酒不宜超过一两。酒度怎么检测的:1)酒度的定义是指酒中纯乙醇(酒精)所含的容量百分比。2)如某酒100毫升中纯乙醇含量为10毫升,这种酒的酒度就是10度,但容量是随温度高低有所增减的。3)我国规定是在温度20℃时检测。4)也就是20℃时,100毫升酒中纯乙醇含量多少毫升,是为该酒的酒度。白酒分多少度数:现行标准白酒通行度数一般有28度、33度、35度、38度、39度、40度、43度、45度、48度、50度、52度、53度、56度、60度、68度。

6,一斤白酒是几两

1斤酒10两,500ML,这是重量单位。如果您问的是要几两银子,那我可就不知道了亲。
一斤白酒是10两白酒,目前市场上瓶装白酒都是按升或毫升计算的,白酒 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白酒俗称烧酒,是一种高浓度的酒精饮料,一般为50~65度。根据所用糖化、发酵菌种和酿造工艺的不同,它可分为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三大类,其中麸曲酒又可分为固态发酵酒与液态发酵酒二种。原料配方 凡含有淀粉和糖类的原料均可酿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酿制出的白酒风味各不相同。粮食类的高粱、玉米、大麦;薯类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废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麸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头尾等,均可作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樱子等,也可作为代用原料。
一斤白酒是10两 亲
一千克2斤,一斤10两
按现在的算法一斤白酒是10两。你想问的是(水一斤=0.5升=500ml是代表容积)500ml白酒是几两吧。ρ白酒=m白酒/V白酒=(m水+m酒精)/(V水+V酒精) =(ρ水V水+ρ酒精V酒精)/(V水+V酒精) =(55ml×1g/ml+45ml×0.8g/ml)/100ml =0.91×10^3kg/m3 白酒质量为m白酒=ρ白酒×V=0.455kg等于9两多一点点,所以不到一斤酒。

7,古时酒的种类度数多少

说起酿酒,最早的还是两河流域,公元前6000年就有写在黏土板上的啤酒制作配方---这块土板现在应该还在芝加哥大学的Oriental Institute,那里囤积了不少两河流域的文物。而在中国,大致在公元前5000到3000年的仰韶文化可能已经出现了谷物酿酒,中国的酿酒技术和西方一直不同, 仰韶、龙山时期的古人应该是用蘖酿的酒,蘖就是发芽的谷粒,酿出的是黄酒。后来古人们逐渐掌握了用酒曲酿酒的方法,秦汉时虽然仍然用蘖造酒,但是大量的造酒开始用酒曲,前阵子还在《汉书·食货志》上读到: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那位有兴趣模仿一下古酒可以试一试:)事实上,用蘖酿出的酒被称为“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所以古人才说“小人之交甘若醴”,而用曲酿造出来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酒的味道因为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所有不同。但是醴和那时的酒都是黄酒。 南北朝时,制酒曲的工艺日益完善,当时的一部奇书《齐民要术》上记载了很多种制曲的方式,这些方式现在有不少还用在造高粱酒里。唐宋时有了红曲,酿造出来了“红酒”,不知道古书里说的女儿红是不是就是这种就,不过绍兴的状元红应该不是,那酒俺喝过,其实不红,颜色是橙黄色的前面说到曲酿酒只能得到酒精度是10%到18%的酒,古人曾经想用酒代水再酿酒以希望得到更高的浓度,可是不成,因为酒精是酵母菌糖代谢的产物,对酵母菌的发酵有一定抑制作用,当酒精成分达到10%左右时,酵母菌就停止繁殖,发酵过程也就随之放慢。即使是耐酒精能力很强的酵母菌,耐酒精度也不会超过18%,所以就是以酒代水二次发酵,也得不到度数更高的酒了。 到了元朝,出现了蒸馏酒也就是烧酒,把酒曲发酵酿造的酒再蒸馏一下,得到度数更高的酒,大致酒精度有50%,这和现在的酒比较相似了,如果想感受一下,去个北方小城(最好是山西的)要二两“两毛烧”,体会一下古酒的味道。小作坊两毛烧的做法和古法差不多,不过现在可能不止“两毛”那么便宜了吧:)说烧酒是元朝时才有的,是依照李时珍的纪录,不过在白居易等人的诗里已经有了“烧酒”一词,并且对山西汾酒历史的考证似乎说明早在元以前的南北朝时就有烧酒了,因此武松三碗不过岗有可能是早期的烧酒吧,不然十几度的酒不会有那么大的力量。 总结一下,用蘖酿的酒度数非常低,味道也很甜,宋应星说“后世嫌醴味薄,遂至失传”;用曲酿造的酒度数大致在十几度,味道因酒曲的制作工艺不同而不同,因为酒曲中一般加入的有草药,不够味道要更辛辣些,比较类似现在的绍兴黄酒;蒸馏后的烧酒度数很高,大约有50% 左右,所以就更辣了,呵呵,现在仍有烧酒,不妨一试。 古人喝的酒是低度酒。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相当于是二斤56度的二锅头。古代的酒度数较低,所以酒具多数比较大,到现则度数高,酒具也精致小巧。 古代的酒,度数很低,为了表示豪爽,一饮而尽也是常见的。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李适之饮酒的风貌是「饮如长鲸吸百川」,这何止是一饮而尽?因此关键是酒的度数。现在的宴席上常以「干杯」劝酒,实际上喝高度数的酒是很难做到「干杯」的。
是这样的古代一斤米出七斤酒,现在几(三)斤米才出一斤酒,因为古代的就一般不做多次提纯蒸馏,度数较低。由此可见古代酒的度数应该和现在啤酒的度数差不多不过当时没有产品质量标准,各个酒店的度数不统一,所以有"好酒",比如武松喝的"三碗不过岗"我认为就是度数较高的酒,否则以武二郎的酒量,不会三碗即醉,但大部分“一般的酒”也就是7-15度左右,和现在的啤酒相当。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