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问鼎天下定鼎中原(问鼎中原定鼎中原)

1. 问鼎天下定鼎中原

1. 问鼎天下定鼎中原

只要夺得关键的中原大地,就能四面出击,天下一统取得政权。

2. 问鼎中原定鼎中原

2. 问鼎中原定鼎中原

【成语】: 问鼎中原

【拼音】: wèn dǐng zhōng yuán

【解释】: 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出处】: 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

【近义词】:问鼎天下

3. 问鼎天下百度百科

这个成语只能说问鼎中原,而不能说成问鼎天下,虽然可能意思是一回事。成语是固定短语,不可以随便改易。

成语解释: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成语出处: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

4. 逐鹿中原定鼎天下

逐鹿中原之君临天下,点击右上角的组队功能,然后往下拉选择分组设定,然后设计自己想要的分组就可以

5. 问鼎天下逐鹿中原

骠骑天下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 一个苦逼的军医穿越回到了这个峥嵘岁月,沦为兽医。 从此,他和这世界无法割舍。 从此,一个草根可歌可泣的崛起开始了。 拜名师,识豪杰 指点江山,风花雪月 北击匈奴,有他策马扬鞭 南下百越,有他击水中流 但是,历史的分歧点出现在他的身上时候,他如何抉择? 是风雨如晦中,力挽狂澜;虽千万人,吾往矣! 还是顺时而动,登高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 问鼎中原的鼎是什么

温江公园里的鼎:

鼎上有龙有字,有花纹雕饰。基座一边篆刻十个大字:“鼎凭足而稳,民尊法国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用的是尊法,而不是遵法。

7. 定鼎中原和问鼎中原

问鼎中原的鼎意思是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问鼎中原 [ wèn dǐng zhōng yuán ] 基本释义: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出处: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扩展资料:问鼎中原的典故:夏朝经历了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无道亡国,九鼎为成汤所得,成汤就建立了商朝。商朝经历550多年,到前1046年,纣王暴虐亡国,九鼎为姬发所得,姬发就建立了周朝。到前606年,楚庄王想取周而代之,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大王您别忘了,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8. 定鼎中原的鼎

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

9. 问鼎天下的鼎

“鼎盛”中的“鼎”的释义:正当,正在的意思。 “问鼎”中的“鼎”的释义: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鼎盛 读音:dǐng shèng 释义:指几乎到极端的盛世。 出处: 语出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经典礼章,跨周轢汉, 唐虞之文,其鼎盛乎!” 造句: 唐朝鼎盛时期,人们常常夜不闭户。 问鼎 读音:wèn dǐng 释义: 1、是指图谋夺取政权。 2、泛指觊觎侵占别国。 3、触犯,过问。也指夺取某些体育运动的顶尖成绩。 出处: 1、图谋王位。 ①《左传·宣公三年》:“ 楚子 伐 陆浑 之戎,遂至于 雒 ,观兵于 周 疆。定王 使 王孙满 劳 楚子 , 楚子 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禹 铸九鼎, 三代 视之为国宝。 楚王 问鼎,有取而代 周 之意。 ②《晋书·王敦传》:“﹝ 敦 ﹞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又“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 ③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论逆臣则呼为问鼎,称巨寇则目以长鲸。” ④《周书·于谨传》:“昔帝室倾危,人图问鼎。” ⑤明 屠隆 《彩毫记·渔阳鼙鼓》:“国号 大燕 ,伪署文武官爵,敢肆问鼎之奸。” 2、泛指觊觎侵占别国。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非报 德 也,非助 英 也,盖欲伺瑕导隙,借以问鼎神州。” 3、触犯;过问。 ①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孙生》:“﹝ 辛氏 ﹞牀头常设锥簪之器以自卫。 孙 屡被刺剟,因就别榻眠。月馀,不敢问鼎。” ②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章一:“像《典论》那样的著作,是同时的诗人们所不敢轻于问鼎的。” 造句:想逐鹿群雄,问鼎中原,你有英雄识英雄的慧眼,只有你最知道,什么样的选择最适合你。

10. 问鼎中原的鼎在哪里

楚庄王熊旅(?—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楚穆王十二年(前613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楚国在北林打败晋国军队后,郑国开始听命于楚国。为了争当霸主,楚晋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双方互有胜负,楚国在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的邲之战中大获全胜。不久,楚庄王灭掉了萧国,又连续三年攻伐宋国,迫使宋国向楚求和。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

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楚庄王去世,谥号庄,葬于纪山。

11. 问鼎中原的鼎是哪个鼎

夏禹铸九鼎,意味九州。这九鼎为,雍州鼎,又名龙文赤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每个鼎都有人物,花鸟,地理风俗各个不同的纹理。其中一个大鼎比另外八个鼎更大一倍。三足圆鼎,色泽黑亮,而上面刻的四面浮雕也不同,讲的是黄帝冀州之野大败蚩尤。这个鼎就是九鼎中排名第一位,冀州鼎。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