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川南在线首届石坝彝族乡火把节(玉舍海坪彝族小镇火把节)

1. 川南在线首届石坝彝族乡火把节

1. 川南在线首届石坝彝族乡火把节

  盘县位于贵州西部,与云南省富源县接壤,素有“滇黔锁钥”之称,是贵州的西大门。全县有37个乡镇450个行政村47个居委会117万人口,国土面积4056平方公里,境内聚居着汉、彝、苗、白、回、布依等27个民族。全县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红果,距省城贵阳368公里,距市中心水城206公里,距云南昆明298公里。有贵昆铁路、内昆铁路、南昆铁路、镇胜高等级公路、320国道在盘县交汇。

  盘县有“古银杏”、“大洞竹海”、“坡上草原”三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00多个景点,景区面积近600平方公里,约占全县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盘县古人类文化遗址——盘县大洞),省级2个(盘县会议会址、普安州文庙)、市级4个(古城垣、碧云摩崖、丹霞山护国寺、狗场营营城遗址)、县级66个。有“元宵节”、“火把节”、“开斋节”、“古尔邦节”、“踩花节”、“玩水洞”、“玩丹山”、“布依歌节”、“耍马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傩舞”、“撒麻舞”、“海马舞”、“羊皮鼓舞”、“耍马舞”“芦笙舞”等民间舞蹈,红色文化、黑色文化、绿色文化、彩色文化和古文化景群贯穿于整个旅游资源之中。

  旅游交通:以盘县古城为中心,距妥乐千株古银杏景区40公里;距火铺杜鹃林景区54公里;距碧云洞景区1公里;距盘县会议会址200米;距丹霞山景区15公里;距盘县大洞43公里;距老厂竹海景区52公里;距大山杜鹃花海景区46公里;距新民古生物化石群遗址110公里;距坡上草原景区99公里;距淤泥河景区68公里;距格所河峡谷景区52公里;距世界最深天然竖井——白雨洞68公里;距保基陆家寨景区68公里。

  坡上草原省级风景名胜区

  盘县坡上草原省级风景名胜区于2000年2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景区总面积约189.5平方公里,位于盘县北部,分为坡上草原、淤泥河、格所河三大片区,有百草坪景区、长海子景区、八担山景区、华竹坪景区、杜鹃花海景区、淤泥河景区、沙河景区、八纳山景区、厨子寨景区、冲天眼景区、陆家寨景区等11个小景区。

  坡上草原景区主要以游牧体验,高山草原风光为主导,以康体、民族风情旅游为铺助;淤泥河片区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主导;格所河片区则以地貌奇观,民俗文化旅游为主导。

  格所河景区包括冲天眼、陆家寨、厨子寨三个小景区,有落水洞、出水洞、天窗(脚踩洞)、古榕树群,布依村寨、万亩红叶、龙天佑总兵墓、原始森林、刀砍山、枪打眼、蛤蟆山、谷中谷、躲反洞、峡谷激流、布依民族风情等20余个小景点。

  格所河是盘县和普安县的一条界河,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峡谷,谷长20余公里,海拔最高处为2379米,最底处为735米,谷宽3至4公里,大V形谷,有6公里伏流,形成落水洞与出水洞等一系列景观,是贵州省高差最大的峡谷。

  落水洞:格所河经这里落入格所河峡谷,洞口高145米,宽50余米,自由出入可达300余米,被选为中国与法国联合出版的《中国滇黔辽洞穴考察》封面。洞内岩溶被水冲刷,如玉闪闪发光,洞口上方古树藤蔓倒挂在钟乳石上,似门如帘。进入50米左右,是几百平方米的洞中大厅,有可容纳百人的看台,下方是鬼斧神工的百亩岩溶钙化“良田”,景观奇特,可供开办各种洞内音乐演奏会。由此落下的水形成6公里的伏流,洪峰流量达1700立方/秒,为世界最大流量的伏流之一。

  出水洞:出水洞与落水洞之间的高差约400多米,洞口巨大,高约100多米,钟乳下垂,草木丛生;洞口内左侧有一钙化形成的旱瀑布,碧水深潭,凉气袭人,为不可多得的景观,洞内数百米有两级瀑布,下一级约15米,上一级约70余米,两级共计100余米,是极为罕见的自然奇观,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在旁有盘县最大的水电站——乌都河电站,其压力前池建设为贵州省之最。

  脚踩洞:形如人的脚印,又叫冲天眼、天坑、天窗,是落水洞与出水洞之间唯一的见天窗口。口宽直径约100米左右,下口直径20余米,深200多米,四周悬崖陡壁,惊险奇特,天坑内长满各种热带天然植物,可听到吼声如雷的伏流之声。经探明,天坑内伏流有两个天然大厅,厅内各种钟乳倒挂,千奇百态,栩栩如生,景观非常漂亮,更奇的是大厅又与天窗侧另外两个竖洞相通,洞内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和其它透明鱼类,在国内实为罕见。

  龙天佑总兵墓:位于保基乡垤腊天桥。龙天佑(1644——1690),彝族,世袭土司,康熙十八年归附清朝廷,因征讨吴三桂有功赐总兵爵位,死后追封为光禄大夫左都督,享正一品官衔。其墓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成圆形,清康熙三十年修建,座北向南,造型独特,主体部分为四柱三门二重檐牌楼式,正脊为平顶檐,墓碑通高3.6米,面宽5米,进深1.9米,正中楷书“皇清特授光禄大夫左都督正一品总兵官大柱国总兵显考龙公之墓”二十八字。其余四柱皆有对联,雕刻花草和梅花万字格,雕刻工艺精湛。墓至今300多年,保存完好,极具观赏和考察价值。

  陆家寨:布依族村寨,以古朴建筑、纺织、靛染、刺绣、小桥流水、榕树人家为主要特色,至今保留有圆形石砌跳花台一个。村寨周围长有50余株古榕树,树龄在600多年以上,其中最大的一株胸径为10.5米,树冠覆盖面积1641平方米,形如巨伞,高20余米,根茎发达,盘根错节,树上生树,茎上缠藤,如巨蟒在树下盘卧;另一对夫妻榕,根连着根,叶茂根发,风风雨雨厮守几百年,是青年男女“私定终生,白头到老”的见证,也是村民拜祭山神,祈求风调雨顺,农闲纳凉,青年男女“赶表”的地方。围绕布依村寨,有上万亩水田,金秋时节,稻花飘香,吸引了大批客人光顾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

  万亩红叶:在格所河峡谷,有连绵成片的枫叶林,与古榕树群连为一体,在两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分布,是河谷中保存最完好的一片天然林,深秋时节,叶红似火,坐牛车,尽可品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古韵。也可沿峡谷10公里漂流,观峡谷绝壁,看遍野红叶。

  刀砍山、枪打眼:在格所河天桥西边最高峰,一长形山体,从三分之一处断裂,形如刀砍,称之为刀砍山。在天桥顶端对面一悬岩上,上下均为绝壁,中间陡崖上天然生成圆形洞孔一个,形如古时长枪所刺,故称之为枪打眼。传说两景点为龙天佑与康卫山两位传奇人物比武留下的遗迹。

  蛤蟆山:在天桥附近一小山顶上,一块巨石如欲腾空飞跃的蛤蟆,形象逼真,因此称之为蛤蟆山。传说为平息龙天佑和康卫山的争斗,一老一小两位仙家,劝说半夜不能奏效,老仙家一生气,在龙、康中间跺脚(脚踩洞)离去,小仙惶惶不知所措,正要离去,不料雄鸡鸣叫,小仙现形。故有“怪事,懒蛤蟆也想上天”的旅游宣传词条。

  白雨竖井:位于北盘江南侧,水盘东线五一桥右侧5公里处,为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这是世界罕见的垂直竖井,深达560米,居世界第一。从井口到下垂424米深度段,井筒垂直,单绳可直达该深度,是世界上可以“坐井观天”的最深竖井。站在井旁,俯视“无底”深洞,无不感到惊惧万分,震人心魄。白雨竖井是一种特殊成因的垂直洞穴,这里地层平缓,地表水穿过上覆非碳酸盐岩地层,形成非饱和碳酸钙溶液沿裂隙溶蚀碳酸盐岩岩层,久而久之,将碳酸盐岩岩层溶蚀成独特的垂直洞穴。

  普古六车河峡谷:位于盘县和水城的交界部位,出口在花嘎乡,峡谷主体部分在普古乡境内,为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峡谷水面海拔约750米,两岸峭岩绝壁顶高1500——1800米,河谷深切达1000米,最新一次切割的垂直峡谷深达300——500米。峡谷全长20公里,两壁拔地千尺,陡峭直立,谷底河宽约10米,水流潺潺,清澈见底,峡谷曲折幽深,峡中套峡。两岸山体陡峭,隔河对峙,高插云霄,气势雄伟。在谷口,两壁挂满黄褐色的悬垂物,形态各异,千奇百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对它们进行锉、磨、削、刮,造就了这奇峰峥嵘、雄伟壮观的陡崖景观。它们和浮云薄雾、高山田园及六车河峡谷的悬崖峭壁交织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六车河原是一条沿断层构造发育的地下暗河,后暗河穹拱垮塌,形成陡峭矗立、峥嵘陡险、千姿百态的陡崖峭壁、千年钟乳,构成了曲折幽深的六车河峡谷,被专家誉为“贵州张家界”。领略六车河峡谷风光是一种美的享受。

  花嘎天坑:位于北盘江支流六车河峡谷北侧陡崖10公里处。民间俗称“仰天麻窝”或天坑。这是一个超巨型的塌陷溶斗,上口口径960×520米,深260多米。天坑上口面积达35.49平方米,为中国第一,世界前列。“天坑”学名塌陷溶斗,是一种巨大洞穴顶拱塌陷在地表形成的封闭负地形地貌形态。天坑南侧100米处陡崖下的大溶洞即为天坑的泄水洞。

  淤泥河景区包括杜鹃海、淤泥河、沙河、八纳山四个小景区,有沙河溶洞、天生桥、偏岩绝壁、淤泥河落水洞、淤泥河峡谷、十里画廊、骆驼峰、田园峰丛、M圆孤丘、彝族风情园等十多个小景点。

  沙河溶洞:又叫龙潭口溶洞,位于淤泥乡中合村八纳山的西北部,溶洞全长约1000余米,总面积近17000平方米。溶洞由上洞、中洞、下洞三层洞组成。进洞口在中洞,洞口在悬崖上,距地面约3米,洞口大约10平方米,呈花瓣形,进洞后有巨大厅堂,厅堂中有巨大石笋、石钟、龙形石柱等,特别是大面积的梯田边石坝,发育有一个直径约1米,宽0.5米,大小不等的白色云盆,立着高、矮、粗、细不等的各形石柱,边石坝蜿蜒曲折,象一条条蛟龙,景观奇异,在国内外实属罕见。由中洞的竖洞可爬到上洞,上洞中洞顶垂下无数大小、长短、形态各异的石钟乳、石帘。中洞尽头左侧通过人工凿成小洞进入下洞,石笋、钟乳如亭、台、楼、阁一般,穿越一条长60余米,宽20余米的龙潭,可观赏到上下粗,中间细的石柱,顶天立地,更有从几十米高的石缝中喷涌直泻而下的飞瀑,浪花点点,雾气笼罩,犹如龙宫一般。

  天生桥:俗称一洞二桥三天窗,位于淤泥乡与普古乡交界处。天生桥原是古河道的一条暗河,第一次崩塌形成一个大槽口,顶板崩塌物堆积将底部堵塞,暗河长年累月冲刷又潜入下一层,而原来的暗河道一侧在堆积物上方露出千个洞口,约30米高,进洞后顺堆积物斜坡下到洞底,洞高约70米,深约百米,为后洞口,洞口后又第二次崩塌形成天窗,直径约50米,顶板落下堆积物约20米高,到天窗口约80米。隔约15米后又第二次崩塌,形成约20米直径的天窗,这15米的顶板崩塌留下约10多米厚形成天桥。桥洞高约60余米,宽15米,第三个天窗后壁下又是穿洞,入洞下行为暗河(伏流)。所以整体看就是一个穿洞,二个天桥,三个天窗。其景观奇异,体形高大,象这样洞、桥、河、窗连为一体,且形态高大,陡峭险峻,让人惊心动魄的景观,在国内实属罕见。

  坡上草原景区包括百草坪、长海子、八担山、华竹坪四个小景区,有坡上牧场、高山矮杜鹃、高山天然湖泊长海子、牛棚梁子、牧场雪原、草原佛光等十多个景点。坡上草原是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是我国最典型的山原地貌的代表。这里古夷平面证实沧海桑田的历史;河流的侵蚀切割,残留的高原已成为乌蒙脊梁。站在草原低处,看到的是群山高耸、层峦叠嶂;来到草原高处,却是延绵起伏的草地、平缓低矮的小丘;在朗朗的阳光下,碧野万顷,羊肥牛壮,形态各异的石林石柱点缀其间,眼底展现的是一幅精美的“人与自然和谐图景”。驻足坡上草原,遥望四周,群山环绕,峡谷纵横,看似举步之遥,实际可望不可及。在这里,大家会感叹天地之伟大,自然之神奇,对自然的畏惧、崇敬之心油然而生;在这里,大家会深思人生之真谛、世界之邃密,社会竞争的烦恼、世俗生活的无奈、紧张劳作的疲惫均会一扫而光,大家将会以崭新的视角,开阔的胸怀去面对生活,面对未来。

  坡上牧场:创办于1959年12月,坐落在牛棚梁子和八担山之间,由上牧场、中牧场、下牧场三个部分组成,大家通常到达的是中牧场。它是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这是典型的山原地貌的代表,曾经发育的准平原由于地壳抬升而形成高原,河流的强烈下切又使它大部分被破坏殆尽,于是这里仅剩残留的古夷平面,形成平顶山梁。这里是盘县和水城的交界处,是盘县的高山区,最高海拔2857米,一般海拔均在2000多米以上。在起伏的山地上,生长了10多万亩天然草场,放养了上千只牛羊,这里有雄伟的高山,又有千顷碧野,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盘县青年“上山下乡”的“革命大熔炉”。

  长海子湖:在牛棚梁子山麓有一个天然湖泊,长2公里多,宽300余米,呈狭长形,俗称长海子。湖面海拔2560米,蓄水120多万立方米,是贵州海拔分布最高的湖泊。从草原高处有3股流量较大的溪水常年注入湖中,湖水四季清澈,四周草地舒缓,在此休闲,既可观赏高耸入云的高山,又可饱览草原上怡然自得的牛羊群,碧水、蓝天、草原,可谓赛夺天宫。

  牛棚梁子:是盘县海拔最高的山麓,也是贵州第二座海拔最高的山峰。位于盘县和水城的交界处,海拔高度2857米,当地人俗称牛棚梁子。山峰三面陡崖向西倾斜,地面沟溪密布,气候温凉,牧草丛生,是坡上天然牧场。大山巍峨宏伟,波澜起伏,无比壮阔。登高可北望水城,南望盘县,城镇山川,尽收眼底。

  草原佛光:这是盘县坡上草原的特有景观,在中国境内,仅在峨嵋山、梵净山等少数地方出现过类似的自然奇观。佛光出现的地点在中牧场银厂丫口,根据气象专家预测和印证,“草原佛光”在坡上草原一年四季中有春、夏、秋三季会出现,出现时间均在下午4点——6点左右。出现这一自然奇观,是因为本地的自然生态植被完好,空气质量优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产生的。“草原佛光”的出现,已成了一道国内外游客慕名到盘县观光旅游的经典。

2. 玉舍海坪彝族小镇火把节

2. 玉舍海坪彝族小镇火把节

贵州六盘水好玩的地方有: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北盘江峡谷、阿勒河景区、龙凤地宫、滴水滩瀑布。

1、玉舍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贵州省水城县南部,距六盘水市中心30公里,交通便利,有水柏铁路和两水线通过景区。该公园以浩瀚的“林海”为主,有以华山松、杉木等组成的人工林和杜鹃等组成的天然林相互辉映,飞来石一峰独秀、小石林玲珑精巧、溪流水体通透、大小瀑布20余处,千姿百态,草地碧绿如茵,野趣横生,古驿道寻古探幽,民族风情浓郁,传统民族节目——火把节、跳花节,别具一格,引人入胜。是度假休闲绿色村,是寻芳觅幽绝妙地。

2、北盘江峡谷长达94公里,为贵州的峡谷之最。这条峡谷集峰林、溶洞、怪石、瀑布、伏流、花滩、旋塘和原始森林植被于一体,既有长江三峡的秀丽险峻,也有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雄奇壮美。在这一段峡谷中,还萦绕着远古壁画、古城遗址等夜郎文化之迷,以及铁索桥、摩崖石刻、古驿道等人文景观。峡谷中山青水明,草丰树茂,野猪成群,猴子嬉闹,白鹭飞舞,处处是喀斯特地貌的岩溶奇观,处处是唐诗宋词所描绘的景象。两岸生存有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峡谷观光景点。

3、阿勒河风景旅游区位于水城县保华乡与钟山区月照乡交界处,距中心城区仅18公里,有干线公路直达,交通极为方便。该区岩溶发育较好,集峭壁峡谷、坡立谷、弧峰、丛峰、溶洞、天生桥等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地貌景观为一体,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其特征是:峰峦叠翠,峡谷幽深,悬崖高耸,峭壁对峙,洞穴相通,变化奇异。景区内将建设以自然生态为主,以水洞为核心的溶洞群探奇、穴居、峡谷游览观光、攀岩、民族风情、环保教育、工业旅游等项目。

4、龙凤地宫位于六盘水市水城钢铁公司的西部,地宫深入地下近百米,全长2.8公里。进入龙凤地宫,壁上有岩溶自然生成的腾龙和飞凤造型,棚栩如生,据说龙凤地宫即以此得名。钟乳石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造型,让游人目不暇接。泛舟河中,沿河两岸景观颇多,神奇至极。还可以游览天然的地下音乐厅,一派流虹迷离,美不胜收。

5、滴水滩瀑布位于黄果树瀑布以西6公里,关岭县境内,瀑布总高410米,为黄果树瀑布的六倍,最下层130米,雄伟磅礴。站在大坡顶遥望整个瀑布,瀑布就仿若身着白色衣裙的天仙,仪态万方地从万顷冷绿之中露出她的身姿。滴水滩瀑布挂在关索岭大山上,由三个大瀑布和几十个中小瀑布组成,上为连天瀑布(离关岭县城5公里),中为冲坑瀑布,下为高滩瀑布,集高、多、大、美、奇诸多特点一身,总高度和个体都为黄果树瀑布群之首。这里两山对峙,东为大坡顶,西为关索岭,中间是深达700米的霸陵河峡谷。

3.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火把节

其实在历史上还有专门的史料记载过火把节的。那时候火把节叫做是星回节这样美丽诗意的节日,是一个非常浪漫的节日。

五代时蜀国佚名氏的《玉溪编事·震旦》中有这样的记载:唐时南诏以十二月十六日为星回节,是日游于避风台,命清平官赋诗,其中的整个星回节就是我们现在的火把节。后来的《禄劝县志》中记载的“六月二十四日为火把节,亦谓星回节”指出了火把节。

火把节会庆祝三天,主要分为迎火、玩火、送火这三个阶段,不同阶段代表的活动不一样。

1、迎火:迎火也被人们称作是祭火,这一天人们都会宰牛杀羊,准备丰富的食物酒肉来祭祖。人们在既定的地垫搭建祭台,用传统的击石取火点燃火把,朗诵经文祭火。人人送祭祀里结果火把,沿着道路游走在田边地角等地方。

2、玩火:玩火又叫做是传火,这一天大家会举行各种各样的传统活动。比如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和斗鸡等等,女孩子还会跳起“朵洛荷”和达体舞,场面非常的热闹和火热。

3、送火:送火是整个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人们会拿着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会将自己的火把放在一起,让其形成一个巨大的篝火,然后人们就在这个篝火的周围尽情的唱歌和跳舞。

4. 四川彝族火把节视频

2022海坪火把节举办。

水城海坪彝族火把节日期为六月二十四,源于“彝族十月太阳历”一年居中的大暑时期,重要性仅次于十月彝年节,传承历史悠久。

海坪彝族火把节保留了彝族先民的火崇拜习俗,以“火”为中心,以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除邪恶,祈求福祉为宗旨,以美服美食和开展各类传统文体娱乐庆祝活动为主要内容。全方位地展现了当地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是探索和了解当地彝族传统文化的综合窗口。

节日规模日益扩大,催生了水城著名山地旅游胜地“野玉海”的产生,推动了当地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促进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5. 阿坝州火把节

四川省主要分布有:汉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土家族、傈僳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为省内世居民族。四川为多民族聚居地,有56个民族。

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第二大藏区。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被誉为“中国第二藏区”、“中国唯一羌族聚集区”、“中国第一彝族聚集区”。

彝族是四川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凉山与安宁河流域。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历法。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火把节。

藏族人口中95%使用藏语和嘉戎语,其中有40%左右的人兼通汉语。彝族人口中95%使用彝语,其中约60%的人兼通汉语。

羌族人口中70%使用羌语,其中70%兼通汉语。

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外都使用本民族语言。

四川是西部客家民系大省,自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以来,逐步形成了以龙泉驿区为核心的西部最大的成都东山客家方言岛,客家人口总数达50万,较好保留了客家语系和生活文化。而在全川,约有70万人会讲客家话。

洛带古镇其中85%以上都是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涌入的粤、赣、闽客家人后裔,他们仍完整地沿袭着客家风俗,说着有“古汉语活化石”之称的客家方言。

6. 凉山彝族自治州火把节文化

“火把节”一共分三天进行:

火把节第一天:

祭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

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火把节第三天:

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7. 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什嫫,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跳起“朵洛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骏和阿什嫫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彝族火把节·选美

  彝族人世代爱美,追求美,"选美"自古以来一直是彝族传统火把节中最重要和最具有特色的活动内容。它不同于当今世界集商业性与艺术性于一身的"选美"活动。已延续上千年的彝族传统民间"选美"活动要求十分严格,美丽的彝家姑娘盛装打扮,手持黄伞,围着草坪上的火堆缓缓舞步表演"朵乐荷",评委们都是村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他们的评选既挑剔又自然,既要看姑娘的身材容貌,又要看她们的穿着打扮;还要看她们平时对待父母长辈的孝顺之心;更重要的是根据她们平时的道德品行和勤劳声誉来判断。为了赋予彝族火把节"选美"文化新的内涵和时代气息,使这项活动既有传统性又有时代性,2004年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选美"活动,为了调动观众参与,专门设立了最美的观众奖,使八方来客也能在场上一展自己风采。同时,不仅有专家评委选出的美女、美男,在场的观众也有机会投上一票,让鲜花成为观众的代言人,选出自己最喜爱的美女和美男。

  彝族火把节·力的角逐

  草坪上,进行着彝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斗牛----一声洪亮的牛角号响起,两头公牛怒目圆睁,相向而来,一声低吼,两对特意削尖的牛角猛然相撞。四周观众呐喊助威,牛得到刺激和鼓励,犟性大发,时而边疆猛攻,时而力敌相峙,时而血花飞溅,时而伺机反攻。胜利的牛头颈披红戴花,由主人牵着绕场一周,由此身价倍增,好不风光。

  斗羊----斗羊比赛有一种幽默感和滑稽感。两只公羊旁若无人高昂着头颅跚跚而来,当发现敌手后飞奔向前,"嘭"的一声随即分开,无事一般。如此再来几次,斗到最后,两只羊在昏头昏脑的情况下挨挨擦擦,握手言和,不分胜负,真是别有一番风趣。

  还有赛马、斗鸡等全是雄性力的角逐,是民族内在活力的勃发,是进取的火与酒的碰撞,是拓荒的倔强与聪敏的雕塑。

8. 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仪式。

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打牛宰羊杀猪,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妇女还要赶制荞馍、糌粑面,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一起围着火塘喝自酿的酒,吃坨坨肉,共同分享欢乐和幸福。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由毕摩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由家庭老人从火塘里接点用蒿杆扎成的火把,让儿孙们从老人手里接过火把,先照遍屋里的每个角落,再田边地角、漫山遍野地走过来,用火光来驱除病魔灾难。最后集聚在山坡上,游玩火把,唱歌跳舞,做各种游戏。

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高潮。天刚亮,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煮熟的坨坨肉、荞馍,聚集在祭台圣火下,参加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组织赛马、摔跤、唱歌、选美、爬杆、射击、斗牛、斗羊、斗鸡等活动。姑娘们身着美丽的衣裳,跳起“朵洛荷”。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黑体拉巴勤劳勇敢、英俊潇洒的形象选出美男子。选出像妮璋阿芝那样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美女。当傍晚来临的时候,上千上万的火把,形成一条条的火龙,从四面八方涌向同一的地方,最后形成无数的篝火,烧红天空。人们围着篝火尽情地跳啊唱啊,一直闹到深夜,场面盛大,喜气浓烈,因此享有"东方狂欢节"的美誉。当篝火要熄灭的时候,一对对有情男女青年悄然走进山坡,走进树丛,在黄色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彝族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的第三天,彝语叫“朵哈”或“都沙”,意思是送火。这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尾声。这天夜幕降临时,祭过火神吃毕晚饭,各家各户陆续点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约定的地方,聚在一起,搭设祭火台,举行送火仪式,念经祈祷火神,祈求祖先和菩萨,赐给子孙安康和幸福,赐给人间丰收和欢乐。人们舞着火把念唱祝词,"烧死瘟疫,烧死饥饿,烧死病魔,烧出安乐丰收年"以祈求家宅平安、六畜兴旺。这时还要带着第一天宰杀的鸡翅鸡羽等一起焚烧,象征邪恶的精灵和病魔瘟神也随之焚毁了。然后找一块较大的石头,把点燃的火把、鸡毛等一起压在石头下面,喻示压住魔鬼,保全家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牛羊肥壮。最后,山上山下各村各寨游龙似的火把聚在一起,燃成一堆大篝火,以示众人团结一心,共同防御自然灾害。

9. 彝族四川火把节

火把节在彝族称为都则。

火把节,为彝族的传统节日,日期为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

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选美等,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早上,人们要杀牲祭祖;晚上,要举着火把在庄稼地中转游,意为烧死害虫,祈求庄稼丰收。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