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目前白酒技术是什么,酿酒技术几种白酒类型的区别你了解吗

本文目录一览

1,酿酒技术几种白酒类型的区别你了解吗

中国白酒与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金酒、朗姆酒并称为世界六大蒸馏酒,关于白酒的起源说法不一,但白酒距今至少也有约 1000 年的历史。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新版《还珠格格》中出现的杜康酒,还有中国很多家庭伦理剧中常在饭桌上出现的种种白酒,无不关悉中国的白酒文化。白酒的酿造方法多样,在原料,制曲(曲用于发酵酿酒原料)和蒸馏等环节上各不相同,目前对白酒有 4 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而市面上普遍的是以香型分类,由 1979 年全国第 3 届评酒会将白酒划分为 12 种香型,主要介绍以下 8 种。1、酱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也称茅香型白酒,以高粱为酿酒原料,用高温制得的大曲经多次发酵酿造而成。酒液微黄透明、香气优雅细腻、入口醇甜、绵柔,具有明显的酸味,回味悠长,其“空杯留香持久”是出名。典型代表:贵州茅台酒、四川郎酒2、浓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以高粱为主要原料,混蒸续糟,有“千年窖、万年糟”之称。酒质无色透明、芳香浓郁、清冽甘爽、回味悠长。典型代表:以泸州老窖五粮液洋河大曲。3、兼香型白酒兼香型白酒在香气和口感上兼顾了浓香和酱香型白酒的风味,有 2 种风格,或浓中带酱,或酱中带浓。典型代表:浓中带酱——黑龙江的玉泉白酒,酱中带浓——湖北的白云边酒4、清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也称汾香型白酒,以高粱为原料酿酒,采用大麦和豌豆制曲,生产工艺可简单概括为“清蒸二次清”。典型的清香型白酒无色、清亮透明,是喜欢伏特加的外国友人比较青睐的香型。代表产品:山西汾酒5、米香型白酒采用大米作原料,小曲发酵,具有晶莹剔透、香而不艳、头甘尾净的特点。代表产品:桂林三花酒6、凤香型白酒采用粳高粱为主要原料,以大麦、豌豆制曲,其风格“含有多层次的风味”,即酸、甜、苦、辣、香、但诸味协调,尾净悠长。典型代表:陕西凤翔西凤酒7、芝麻香型以高粱为主要原料,利用麦曲进行糖化发酵,老五甑工艺酿造。其酒体无色,香气淡雅,入口后有类似芝麻的香气,伴有轻微的酱香。典型代表:山东的景芝白干和一品景芝系列8、老白干香型以优质高粱为原料,采用纯小麦中温曲进行发酵和老五甑工艺法酿造,其典型的感官评语有“酒体协调、微带粮香、醇厚挺拔”。

{0}

2,中国白酒的酿造技术有哪些

白酒酿造的关键技术:1.制曲。曲是酒之魂,好曲才能出好酒。高温曲酒香但用曲量大,中低温制曲用量少酒香清淡。2.蒸煮糊化。蒸粮适当,土话就是八分熟,酥而不烂。3.发酵。掌握发酵技术是酿造白酒的基础工程,主要是实践得来的结果。前期缓升温,中期挺得住,后期缓降温。4.蒸馏出酒。掐头去尾,小火出酒,大火追尾。5.勾兑。如果自酿自饮,这一步就省了。自然的才是最好的。

{1}

3,白酒制造的现代白酒酿造技术进展

我国的白酒发酵技术虽源于黄酒,相对于黄酒历史而言,白酒的生产技术还很不完善,故现代对白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五六十年代,影响最大的改革是全面总结了“烟台操作法”,这个操作方法借鉴了酒精工业的麸皮曲及酒母制作两个关健技术,并结合传统的白酒工艺,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的操作法。当时总结了其特点是:“麸曲酒母、合理配料、低温入窖、定温蒸烧”十六个字。由于浓香型酒在名优酒中的产量最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许多工厂和研究机构对浓香型大曲酒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研究控制低温发酵,对发酵温度曲线进行部结,提出了前期缓升,中期挺坚,后期缓落的策略。此外还采用回醅发酵,即长期反复发酵的酒醅,配加在新酒醅中,以老醅带新醅,进行发酵的措施。或采用回糟发酵。有的也采用回酒发酵,成品酒依次分为头级酒,二级酒,三级酒。二级酒倒回酒新酒醅中,再次入窖发酵,再次蒸馏,可将二级酒变为头级酒。 陈酿法:贮存老熟,一般用陶瓷坛陈酿效果好.勾兑:这是决定酒质的重要环节,以往都是由富有经验的老师傅担任这项工作。现在利用计算机的勾兑技术也正在研究发展之中。配加混合香酯(新工艺白酒)的研究:现在能够生产混合香酯。这是以硫酸为催化剂,将酒精和醋酸人工合成为乙酸乙酯,用酒精和高级脂肪酸合成相应的高级脂肪酸酯.然后蒸馏分馏,净化处理后,进行毒性实验,证明无毒,可供食用,于是进一步制成混合各酯分的混合香酯,作为调香剂加入到一般质量的白酒中。可提高白酒的质量。酒香气成分的研究:白酒中的香气成分极为复杂,除了酒精(乙醇)之外,还含有数百种化学成分。白酒中的主要成份分为四大类:醇类物质、酯类物质、酸类物质和醛酮类物质。不同香型的白酒,其主体香气成分是不同的。如汾香型白酒中,乙酸乙酯是最主要的香气成分,乳酸乙酯的含量约为乙酸乙酯含量的30%,而己酸乙酯的含量较低。泸香型白酒中,主体香成分是己酸乙酯及适量的丁酸乙酯。而米香型白酒中的乳酸乙酯的含量比乙酸乙酯的含量较高。 从古代到本世纪四十年代,白酒的生产都是人工操作,劳动强度非常大,如踏曲、翻曲、粉碎、酒醅的入窖和出窖都是靠人力。新中国成立后,在白酒生产的机械化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在许多方面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如用粉碎机代替了牲畜拉磨,将蒸馏器的“天锅”改为冷凝器,免去了人工经常换水。大曲的踏制改为曲坯成型机,人工推车送料改为皮带输送或桁车抓斗。陶坛贮酒也改为大容器贮酒,减少了酒的损耗,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白酒的包装设备也普遍实现了洗瓶、灌装、压盖、贴标流水线。摘要基本信息内容简介图书目录微信文章新闻动态《白酒酿造技术》内容主要包括白酒工业的发展、白酒生产原辅材料、白酒生产微生物、制曲技术、大曲白酒生产技术、小曲酒生产技术等,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同时还着重介绍了白酒生产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快速导航微信文章图册集锦基本信息书名 :白酒酿造技术作者 :罗惠波类型 :烹饪美食与酒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 :2012年9月1日页数 :154页语种 :简体中文开本 :16isbn :7564319445, 9787564319441品牌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白酒酿造技术》可供高等职业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发酵工程专业、酿酒工程专业的师生使用,也可作为酿酒企业职工培训教材,还可供从事白酒生产、管理、营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营销人员参考。图书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白酒的起源第二节白酒工业发展史第三节白酒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第四节白酒工业发展趋势第二章白酒分类第一节世界蒸馏酒第二节白酒的分类第三章白酒酿造过程中的物质变化第一节白酒酿造过程中的物质分解第二节白酒酿造过程中的物质生成第四章制曲第一节白酒酿造微生物及其特性第二节制曲原料第三节大曲生产技术第四节小曲生产技术第五节麸曲生产技术第五章白酒生产工艺第一节酿酒的原辅料第二节大曲酒酿造工艺及特点第三节大曲酒生产工艺第四节小曲酒生产工艺附录附录a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gb2757—2012)附录b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gb/t10781.1—2006)附录c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gb/t26760—2011)附录d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gb/t10781.2—2006)附录e米香型白酒国家标准(gb/t10781.3—2006)附录f凤香型白酒国家标准(gb/t14867—2007)附录g食用酒精国家标准(gb10343—2008)附录h无水酒精质量标准(gb/t678—2002)

{2}

4,白酒技术白酒的三种发酵方式

众所周知,中国白酒文化几千年,渊源流传。时至今日,白酒酿造依然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饮酒习惯也千姿百态。因此,白酒酿造在全国各地也各有特点。但是,白酒的酿造主线是不变的,原料--发酵--蒸馏为白酒酿造的三部曲,也是白酒酿造流程的基础。所以要掌握白酒的基本知识其实并不是很难,在酿酒的三部曲当中,最为关键的是第二步--发酵。接下来就由林老师给大家介绍目前白酒酿造工艺中发酵方式最普及的三大发酵方式。? 一、固态法发酵 指采用固态糖化、固态发酵及固态蒸馏的传统工艺酿制而成的白酒,如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混曲酒等;此发酵工艺的特点是,微生物易生长,酶活力高,酶系丰富,发酵过程粗放,不需严格无菌条件。酿造出来的酒香味浓郁,口感饱满。但是,操作比较繁琐,出酒率偏低,口感和产量不稳定。此方法采纳较多的多有历史有文化沉淀的大中型酒厂,以及散落在农村家庭式酿酒的传统酿酒师傅。二、半固态法发酵 指采用固态培菌、糖化、加水后,于液态下发酵、蒸馏的传统工艺酿制而成的白酒。比如桂林三花酒、湘山酒、玉冰烧等;此发酵工艺较固态发酵在产量方面有明显提高,香味协调,口感细腻。操作和成本方面占优,但是,在相同情况和条件下,固态法白酒要比半固态法白酒的质量要更好,目前在中国西南地区和南方地区较为习惯半固态法酿造的白酒。三、液态法发酵 指主要采用液态糖化、液态发酵、液态蒸馏制成的白酒,如传统液态法白酒、串香白酒、固液勾兑白酒、调香白酒等。液态法白酒在目前中国白酒市场上所占份额最大,销量也最多。此法酿造的白酒融合度高,香味和口感非常丰富多样,操作较为简单,缩短发酵时间,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可观。但在相同情况下,和固态法及半固态法白酒相比,品质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多为大路货,但是也有少数优质的白酒是用此法酿造。总体而言,中国市场上的白酒都是有这三种发酵方式酿造的,每种方式酿造出来的白酒也是千姿百态,各领风骚。而国人喜欢将某些事物放在一起对比,认为固态白酒要比液态白酒好,液态白酒不如半固态白酒好这样的论调其实还是值得商榷的。并不完全是,白酒的酿造是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某个环节的条件改变都会对白酒的品质造成影响。

5,酿白酒技术

因为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将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蘖也含有许多这样的酶,具有糖化作用。可以将蘖本身中的淀粉转变成糖分,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再转变成乙醇。同时, 酒曲本身含有淀粉和蛋白质等,也是酿酒原料。 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酒曲中所生长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 对霉菌的利用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创造。日本有位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坂口谨一郎教授认为这甚至可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相媲美,这显然是从生物工程技术在当今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推断出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古代人民所创立的方法将日益显示其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酒曲的种类 酒曲的起源已不可考,关于酒曲的最早文字可能就是周朝著作<< 书经·说命篇>>中的"若作酒醴,尔惟曲蘖"。从科学原理加以分析, 酒曲实际上是从发霉的谷物演变来的。酒曲的生产技术在北魏时代的<<齐民要术>>中第一次得到全面总结,在宋代已达到极高的水平。主要表现在:酒曲品种齐全,工艺技术完善, 酒曲尤其是南方的小曲糖化发酵力都很高。现代酒曲仍广泛用于黄酒,白酒等的酿造。在生产技术上,由于对微生物及酿酒理论知识的掌握,酒曲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原始的酒曲是发霉或发芽的谷物,人们加以改良,就制成了适于酿酒的酒曲。由于所采用的原料及制作方法不同,生产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异,酒曲的品种丰富多彩。大致在宋代,中国酒曲的种类和制造技术基本上定型。后世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改进。以下是中国酒曲的种类: 一 酒曲的分类体系 按制曲原料来分主要有小麦和稻米。故分别称为麦曲和米曲。用稻米制的曲,种类也很多,如用米粉制成的小曲,用蒸熟的米饭制成的红曲或乌衣红曲,米曲(米曲霉)。 按原料是否熟化处理可分为生麦曲和熟麦曲。 按曲中的添加物来分,又有很多种类,如加入中草药的称为药曲, 加入豆类原料的称为豆曲(碗豆,绿豆等)。 按曲的形体可分为大曲(草包曲,砖曲,挂曲)和小曲(饼曲),散曲。 按酒曲中微生物的来源, 分为传统酒曲(微生物的天然接种)和纯种酒曲(如米曲霉接种的米曲,根霉菌接种的根霉曲,黑曲霉接种的酒曲)。 二 酒曲的分类 现代大致将酒曲分为五大类,分别用于不同的酒。它们是: 麦曲,主要用于黄酒的酿造; 小曲,主要用于黄酒和小曲白酒的酿造; 红曲,主要用于红曲酒的酿造(红曲酒是黄酒的一个品种); 大曲,用于蒸馏酒的酿造。 麸曲,这是现代才发展起来的,用纯种霉菌接种以麸皮为原料的培养物。可用于代替部分大曲或小曲。目前麸曲法白酒是我国白酒生产的主要操作法之一。其白酒产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 酒曲生产技术的演变 一 原始的酒曲 我国最原始的糖化发酵剂可能有几种形式:即曲,蘖,或曲蘖共存的混合物。 在原始社会时,谷物因保藏不当,受潮后会发霉或发芽, 发霉或发芽的谷物就可以发酵成酒。因此,这些发霉或发芽的谷物就是最原始的酒曲,也是发酵原料。 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发霉的谷物和发芽的谷物是不加区别的, 但曲和蘖起码在商代是有严格区别的。因为发芽的谷物和发霉的谷物外观不同,作用也不同,人们很容易分别按照不同的方法加以制造,于是,在远古便有了两种都可以用来酿酒的东西。发霉的谷物称为曲,发芽的谷物称为蘖。 二 散曲到块曲 从制曲技术的角度来考察,我国最原始的曲形应是散曲,而不是块曲。 散曲,即呈松散状态的酒曲,是用被磨碎或压碎的谷物,在一定的温度, 空气湿度和水分含量情况下,微生物(主要是霉菌)生长其上而制成的。散曲在我国几千年的制曲史上一直都沿用下来。例如古代的"黄子曲",米曲(尤其是红曲)。 块曲,顾名思义是具有一定形状的酒曲, 其制法是将原料(如面粉)加入适量的水,揉匀后,填入一个模具中,压紧,使其形状固定,然后再在一定的温度,水分和湿度情况下培养微生物。 东汉成书的<<说文解字>>中有几个字,都注释为“饼曲”。东汉的<< 四民月令>>中还记载了块曲的制法,这说明在东汉时期,成型的块曲已非常普遍。 到北魏时代,以<<齐民要术>>中的制曲,制蘖技术为代表, 我国的酒曲无论从品种上,还是从技术上,都达到了较为成熟的境地。主要体现在:确立了块曲(包括南方的米曲)的主导地位;酒曲种类增加;酒曲的糖化发酵能力大大提高。 我国的酒曲制造技术开始向邻国传播。 散曲和块曲不仅仅体现了曲的外观的区别, 更主要的是体现在酒曲的糖化发酵性能的差异上。其根本原因在于酒曲中所繁殖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异。 从制曲技术上来说,块曲的制造技术比较复杂,工序较长, 而且制曲过程中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请问:您需要那一档次白酒的酿造技术,可与“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轻工系”联系。他们在白酒生产技术培训方面很有经验的。

6,现代白酒技术介绍

我国生产白酒技术有固态法、半固态法、液态法。固态法是指纯粮食固态醅发酵,固态蒸馏;半固态法是指固态醅发酵,液态蒸馏;液态法是指液态发酵,液态蒸馏(有熟料液态发酵,也可生料液态发酵)。传统酿酒也叫小曲酿酒,是指用整粒粮食为原料,使用小曲为糖化发酵剂酿造的蒸馏酒。传统的酿造工艺:原料→浸泡→初蒸→焖粮→复蒸→摊晾→加曲→装箱培菌→配糟→入窖→蒸馏→成品酒。酿酒蒸煮粮食,是中国人酿酒的其中一道程序,把浸泡的粮食经过蒸煮后,取出摊凉,再拌入准备好酒曲,更有利于发酵。在传统工艺中,蒸熟的粮食出锅后,要铺撒在地面上,这是酿酒的第二道程序,也就是搅拌、配料、堆积和前期发酵的过程。酒窖里进行的是酿酒的第三道程序,对原料进行后期发酵。经过窖池发酵熟的酒母,酒精浓度还很低,需要经进一步的蒸馏和冷凝,才能得到较高酒精浓度的白酒,传统工艺采用地锅、天锅的蒸馏来完成的;传统工艺工艺复杂,经过这么一个酿酒过程耗费很多的精力。 蒸馏技术的提高,是提高酒质的重要环节,新技术采用缓慢蒸馏,量质摘酒,分批入库,串香法等措施。同时对蒸馏锅进行改革设计。现经过社会不断的发展,白酒技术在传统工艺上经过经过改进,技术不断得到新的发展,同时新工艺操作比较简单,主要取决于酒曲(新工艺酒曲可以直接生料发酵,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时间、燃料费、人工费),下面,我们就用大米的比例来发酵。100斤大米,酒曲 0.8斤,水280斤,熟料配比:100:0.6:100-200第二步:为什么要选择大米呢?要想酿出的酒产量高,质量好,必须选择淀粉含量高的粮食,而大米正是粮食中淀粉含量最高的粮食,选择的粮食还必须无发霉、无虫蛀、无杂质、无污染等酿出的酒质量最佳,那么水也是最关键的,好山出好水,好水出好酒,山泉水加酿酒是最佳的,如没有山泉水可用井水、自来水都可以的。第二步:把准备好的大米放入熟料桶内,加入准备好的酒曲,搅拌均匀(注意:酒曲不能放太多,也不能放太少,太多酿出的酒苦,太少粮食则发酵不完全)。把水按照比例放入桶内搅拌均匀。第三步:发酵期间的管理,一般发酵8-12天即可蒸馏成品酒即可(前三天每天搅三次,后三天每天两次,第七天加胶袋密封,以后每隔一天搅一次。发酵时室温应保持在25-30度之间,温度太底发酵慢不完全,温度高容易酸败)。第四步:发酵好的标准,无气泡产生,无爆裂声;物料分层,液面青黄色透明;用火接近液面不熄灭,手抓物料不发粘,测物料的品温基本与室温相同。用低度酒度计测量大米酒度达到8-12度,杂粮2-5度。眼看:大米茶青色,高粱红,玉米黄色,小麦灰白色,表面无浮梁,无气泡。鼻闻:酒香浓郁;品尝:酸而不甜;手摸:有空洞感; 只有拿发酵完全的酒醅来蒸馏才能确保产量和质量。发酵好的酒醅用酿酒设备蒸馏出香醇柔和的米酒啦,度数可根据当地去接到自己想要的度数即可, (注意控制火候的大小:大、中、大;蒸酒分三个阶段,按掐头去尾取中间)。

7,白酒酿造技术

我国生产白酒方法有2113固态法、半固态法和液态5261法。固态法是指固4102态醅发酵、固态蒸馏;半固态法是指固态醅发1653酵、液态蒸馏;液态法是指液态发酵、液态蒸馏。 一般情况下用传统工艺则要把粮食浸泡、初蒸、焖粮、复蒸、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糟、装桶发酵、蒸馏、成品酒。新工艺酿酒则直接用生粮食+水+酒曲发酵、蒸馏、成品酒。新工艺比较简单,主要取决于酒曲(新工艺酒曲可以生料发酵,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时间、燃料费、人工费) 新工艺第一步:按配比粮食+酒曲+水(标准配比:100:0.8:280;熟料配比:100:0.6:100-200;甜酒配比:100:0.6) 第二步:发酵7-15天(前三天每天搅三次,后三天每天两次,第七天加胶袋密封,以后每隔一天搅一次。发酵时室温应保持在21-26度之间,温度太底发酵慢不完全,温度高容易酸败。发酵好的标准为:无气泡产生,无爆裂声;物料分层,液面青黄色透明;用火接近液面不熄灭,手抓物料不发粘,测物料的品温基本与室温相同。用低度酒度计测量大米酒度达到8-12度,杂粮2-5度) 第三步:蒸酒(注意控制火候的大小:大、中、大;蒸酒分三个阶段。原料配方 凡含有2113淀粉和糖类的原料5261均4102可酿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酿制出的白酒风味各不相同。粮食类的高粱1653、玉米、大麦;薯类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废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麸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头尾等,均可作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樱子等,也可作为代用原料。 我国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为固态发酵法,在发酵时需添加一些辅料,以调整淀粉浓度,保持酒醅的松软度,保持浆水。常用的辅料有稻壳、谷糠、玉米芯、高粱壳、花生皮等。 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辅料之外,还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产白酒时,淀粉需要经过多种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进行发酵的糖,这样才能为酵母所利用,这一过程称之为糖化,所用的糖化剂称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为主的原料做培养基,培养多种霉菌,积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种粗制的酶制剂。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曲(生产名酒、优质酒用),小曲(生产小曲酒用)和麸曲(生产麸曲白酒用)。生产中使用最广的是麸曲。 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转化为酒精等物质,即称之为酒精发酵,这一过程所用的发酵剂称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质为培养基,将酵母菌经过相当纯粹的扩大培养,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养液。生产上多用大缸酒母。 我国的白酒生产有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两种,固态发酵的大曲、小曲、麸曲等工艺中,麸曲白酒在生产中所占比重较大,故此处仅简述麸曲白酒的工艺。 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2.配料。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要看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适当,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6~0.8、润料水分48~50%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将原料和发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时进行,称为"混蒸混烧",前期以蒸酒为主,甑内温度要求85~90℃,蒸酒后,应保持一段糊化时间。若蒸酒与蒸料分开进行,称之为"清蒸清烧"。 4.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扬渣或晾渣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 5.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视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为酿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养酒母用)。为了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拌醅时应加水(工厂称加浆),控制入池时醅的水分含量为58~62%。 6.入窖发酵。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装好后,在醅料上盖上一层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层糠。 发酵过程主要是掌握品温,并随时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残留量的变化。发酵时间的长短,根据各种因素来确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当窖内品温上升至36~37℃时,即可结束发酵。 7.蒸酒。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蒸馏时应尽量把酒精、芳香物质、醇甜物质等提取出来,并利用掐头去尾的方法尽量除去杂质。希望能帮到你!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