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争夺巴尔干地区
巴尔干半岛的11个国家共有面积大约是154.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亿。
其中,罗马尼亚面积23.7万平方公里,人口2320万;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的面积10.2万平方公里,人口1064万;希腊面积13.1万平方公里,人口1047万;保加利亚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843万,克罗地亚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469万;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面积5.1万平方公里,人口452万;阿尔巴尼亚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333万;马其顿面积2.5万平方公里,人口203万;斯洛文尼亚面积2万平方公里,人口197万。由于土耳其只有3%的领土位于巴尔干,所以一般不把土耳其包括进巴尔干国家的行列。除去土耳其,巴尔干地区的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人口7000多万。
巴尔干地区位于欧亚两洲的接壤处,是欧洲的下腹部,扼黑海、地中海的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同时,这里民族成份复杂,宗教多样。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欧洲的火药桶。
2. 巴尔干民族冲突的原因
因为巴尓干半岛当年是英国、法国与德国、奥匈帝国地缘政治斗争的中心地区。
3. 巴尔干势力
巴尔干半岛的10个国家共有面积大约是154.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亿。其中,土耳其面积为78万平方公里,人口6690万;罗马尼亚面积23.7万平方公里,人口2320万;南斯拉夫(包括塞尔维亚和黑山)面积10.2万平方公里,人口1064万;希腊面积13.1万平方公里,人口1047万;保加利亚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843万,克罗地亚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469万;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面积5.1万平方公里,人口452万;阿尔巴尼亚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333万;马其顿面积2.5万平方公里,人口203万;斯洛文尼亚面积2万平方公里,人口197万。由于土耳其只有3%的领土位于巴尔干,所以一般不把土耳其包括进巴尔干国家的行列。除去土耳其,巴尔干地区的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人口7000多万。
巴尔干地区位于欧亚两洲的接壤处,是欧洲的下腹部,扼黑海、地中海的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同时,这里民族成份复杂,宗教多样。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欧洲的火/药桶。
巴尔干地区长期是各大国觊/觎的对象,多次遭到大国的统治。14世纪下半期,奥斯曼帝国入/侵巴尔干;19世纪中期,奥匈帝国也开始将巴尔干的西北部地区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俄国自从15世纪以来一直打着解放“斯拉夫人”的旗号在巴尔干地区争夺势力范围。在这些帝国的统治之下的巴尔干各国人民长期受到民族歧/视和宗教压/迫,巴尔干人民的解放事业往往与民族解放和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民族解放和宗教信仰在巴尔干人民的争取独立的运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和宗教关系十分复杂,历史遗留问题更是难以解决,特别是领土问题。各个民族都想建立单独的民族国家,扩/大领土范围。
4. 巴尔干为什么那么多民族
1、巴尔干半岛包括:土耳其、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希腊、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阿尔巴尼亚、马其顿、斯洛文尼亚。
2、各国简介:
(1)巴尔干半岛的10个国家共有面积大约是154.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亿.
(2)土耳其面积为78万平方公里,人口6690万;
(3)罗马尼亚面积23.7万平方公里,人口2320万;
(4)南斯拉夫(包括塞尔维亚和黑山)面积10.2万平方公里,人口1064万;
(5)希腊面积13.1万平方公里,人口1047万;
(6)保加利亚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843万,
(7)克罗地亚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469万;
(8)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面积5.1万平方公里,人口452万;
(9)阿尔巴尼亚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333万;
(10)马其顿面积2.5万平方公里,人口203万;
(11)斯洛文尼亚面积2万平方公里,人口197万.
(12)由于土耳其只有3%的领土位于巴尔干,所以一般不把土耳其包括进巴尔干国家的行列.除去土耳其,巴尔干地区的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人口7000多万
5. 巴尔干争端
俾斯麦全部外交政策,看似在大国之间腾挪斡旋、眼花缭乱,其外交方针用六个字就可以概括:阻止法、俄结盟。
读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欧洲史的人经常抱怨,俾斯麦搞出了极其复杂的条约体系,这些条约又互为条件,搞不清谁和谁是什么关系。
其实看懂这幅复杂的“图画”并不难,对德国来讲,所有外交关系的枢纽就是德、俄关系。
德、俄交好则德国安,就不进“坑”;德、俄交恶则德国危,就开始了“进坑”的节奏。
而达成德、俄交好的最重要工具就是三帝同盟(德国、奥匈帝国和俄国)俾斯麦最重要的谋划,可以说就是创造这个同盟、维护这个同盟。
三帝同盟有两次,第一次是在1873年,过程比较顺利,达到了孤立法国的目的。
但是1877-1878年俄国和土耳其的战争打乱了俾斯麦的谋划。
俄国战胜了土耳其,在决定战争成果的国际会议上,由俾斯麦充当调解人。
欧洲国家担心俄国在近东的势力太大,主张加以抑制,而俄国也觉得没有得到德国的帮助,和德国的关系于是就疏远。
之所以说俾斯麦在智慧上是一个不世出的人物,是因为他能非常准确地分析对手。
德意志帝国的道路从它第一天就设定了,既然和法国结了梁子,法国人超级骄傲、超级记仇,跟它和好很困难,那结交俄国就成了唯一可选的道路。
可是俾斯麦又知道,如果一味地讨好沙皇又是达到目标最糟糕的办法,沙皇从来都是把恭顺的盟友当成附庸看待。
所以俾斯麦第一个结盟的对象是奥匈帝国,对此威廉一世非常有意见,因为他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是甥舅关系,亚历山大二世是他的外甥,两人的私人关系又很好,威廉一世早就多次向外甥表达了两国交好的意图了。
先和奥匈帝国结盟让皇上很没脸,似乎是他背叛了自己的好友兼外甥,俄国和奥匈帝国正在巴尔干竞争。俾斯麦是反复讲明利害,威廉一世才勉强同意。
1879年德、奥先签订了同盟。结果不出俾斯麦所料,沙皇一看自己的竞争对手先在柏林拔得了头筹,果然主动投向德国的怀抱。
1881年俄国正式加入了朋友圈,德、奥、俄签订《柏林条约》,就是俗称的“三帝同盟”。
条约的第一条规定,三国里任何一国与第四国发生战争,剩下的两国都应该保持善意中立,并且使战争局部化。这里的“第四国”当然就是指法国,也就是法、德如果起了冲突,沙皇你只能袖手旁观,所谓“善意中立”、就是连经济和外交上支援法国都不能有。也就是断绝了法、俄结盟两线夹击德国的念想。
同时这里的第四国也可以指英国,也就是英国一旦与俄国起了冲突,德国和奥匈帝国也得中立,这是沙皇想要的结果。
条约第二条就是俄国承认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地位,另外附有秘密条款,俄国和奥匈划分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
俾斯麦一手促成三帝同盟,让德国一举成为大国间的仲裁者,他深刻地理解了曲线、而不是直线,才是现实中最近的道路这条真理。
第二次三帝同盟正式维持的时间只有六年,主要是条约的第二条没能维持,奥匈帝国的巴尔干政策最终无法让俄国接受,所以俄国在条约第二次三年期满以后不再续约,但是主动提出和德国维持友好关系——不跟奥匈帝国一起“玩”,但还愿意和德国在一个朋友圈。
这就促成了1887年德、俄之间的《再保险条约》,这个条约的第一条和“三帝同盟”完全一样,仍然是:缔约国任何一方与其他国家开战,另一缔约国都要善意中立,只要阻止俄、法结盟的目的达到,它的功能就和三帝同盟一样了。
有了三帝同盟为基础,意大利、罗马尼亚、西班牙都向德国靠拢,西班牙国王亲自向俾斯麦保证,如果德法之间开战,西班牙一定帮助德国。俾斯麦还不满足,1887年又间接发起了一个“地中海同盟”,缔约国是英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可是德国自己不加入。
发起这个同盟的目的是为了在地中海同时抑制俄国和法国,德国自己不加入又是不想和俄国闹翻。
德国的目的就是要让现状的平衡明显对俄国不利,从而让沙皇觉得宁可要德国这个朋友,而不要增加这个敌人;德国得迫使野心勃勃的沙皇谦卑,这是才能赢得俄国这种国家友谊的正确办法。
很多人抱怨俾斯麦把外交搞得过于复杂,从而难以维持。笔者认为这种责备过于苛刻,俾斯麦的目标是持盈保泰,维持现状,以当时的国际关系就没法不复杂。
阻止法俄结盟就一定要交好俄国,可是又要避免卷入到俄国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争端里去;又要避免因为和俄国的关系亲密而得罪了英国,因为俄国从黑海向地中海扩张直接威胁到苏伊士运河,英、俄两国不对付。
出于这一系列顾及,俾斯麦的外交设计就不可能简单得了,这也是老成谋国的难处。
如果俾斯麦是诸葛亮,那1888年即位的德皇威廉二世肯定不是刘阿斗,他如果是阿斗还好,坏就坏在“眼高手低”这四个字上,他竟然认识不到德、俄关系是德国外交关系基石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当这个基点出现偏差,“德国进坑”就难以避免了,威廉二世怎么进坑的,我们下回再聊......
6. 巴尔干地区发生过的战争
巴尔干半岛,一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也许你听过这个地方,“欧洲火药桶”,但你说不出它在哪里,甚至,你可能不清楚它是一个国家还是一片地区。
如果问你南斯拉夫,你可能还有点印象,至少,它在1945年的时候与我们一样,同处于社会主义阵营。
那么巴尔干半岛与南斯拉夫是什么关系?笼统地说,巴尔干半岛就是前南斯拉夫。
准确一点地说(其实至今都无法对它做出绝对的地理解释),巴尔干半岛包括11个国家,塞尔维亚,黑山,波黑,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马其顿,斯洛文尼亚、希腊,土耳其在欧洲的部分。
因地处亚非欧三大陆的交汇处,主权问题、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等纷争不断,巴尔干半岛浩浩几千年历史,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简单来说,就是前南斯拉夫各诸侯国互相吞并,陆陆续续独立的故事,直到2008年塞尔维亚科索沃地区宣布独立,整个巴尔干半岛的局势这才稳定下来。
现在的巴尔干半岛,早已变身欧洲旅游最佳去处!
论物价,多数低于西欧国家;论治安,也比西欧更令人放心;论风景,绝对不逊于欧洲的任何一个国家。
7. 欧洲列强为什么争夺巴尔干地区
最先统治者:罗马人。 巴尔干半岛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较早发祥地之一。南部是古希腊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2世纪以后,曾先后被罗马、拜占廷(东罗马帝国)、奥斯曼土耳其等帝国所统治。公元4到7世纪,匈人,阿瓦尔人,伦巴第人,保加利亚人,罗马人以及斯拉夫各民族对半岛的统治权进行过激烈的争夺。
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长达500余年,其间半岛人民曾进行了一系列反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斗争。
8. 一战为什么争夺巴尔干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
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围堵法国。
他本来使德国与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皇同盟”,可是后来俄国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
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
9. 为什么争夺巴尔干地区经济
地理:巴尔干半岛地形复杂,山脉纵横(喀尔巴阡山脉)。将半岛分割成许多部分。造成国家林立历史:该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众多大国争夺的要地。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沙俄,英国等人文:民族众多(塞尔维亚族,黑山族,克罗地亚族,波斯尼亚族等),宗教众多(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
10. 为什么争夺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自14世纪以来,这一地区一直处于土耳其殖民统治和奴役之下。
因而巴尔干各族人民迫切要求摆脱土耳其的奴役,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