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家就是做豆腐的,那时候的豆腐纯粹的石磨。使用的是石膏做卤水。就是把整块的石膏先在石敦里砸碎成末,用的时候加水稀释,至于用量多少我就不知道了。
做豆腐是个体力活,更是技术活。先将豆子头条晚上泡在水里,第二天上午开始磨。原来家里穷,买不起毛驴什么的,都是靠人工推磨。将泡发好的豆子放在石磨上,石磨上面有两个拳头大小的眼,上面吊着一个水桶,底下钻了小口。随着磨的转动,豆子一点点下去,水也在规则的流。
磨好了浆,还要过滤。那时候因为条件限制,都是整几根棍栽起来,上面搭着架子。串一个铁环下来,再用两根棍在铁环处做十字排列,拿细布做的滤网。将磨好的浆水倒入滤网,人在旁边不停的左右晃动滤网。底下锅里的是豆腐汤,滤网上面就是豆腐渣了。
过滤后把浆水倒入大铁锅烧开,时间具体多少记不清了,但是父母都知道这个流程,绝不会把握不好时间的。烧开后再把浆水倒入一口大缸。这时候卤水就该派上用场了。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喝那个刚出锅的豆浆,每次妈妈都会先舀出来一两碗,里面放着事先准备好的盐和葱花,搅几下再加点香油,真是我记忆中最好的美味。可惜那时候家里穷,并不舍得让我喝过瘾。就这还是我这样的小孩才能喝,大人连这个都不舍得。
别以为豆腐渣就是没用的,烧好浆水后锅里还有很高的温度,锅底下的柴还有很多。这时候会把豆腐渣放锅里加热,焙熟了喂猪。而锅边那一圈黄金色的锅巴,就属于我了。吃一口满嘴都是香的。
倒入缸里的豆浆要趁热用卤水点,倒多少,点多少下都非常有讲究。多两下,这一缸豆腐就点老了,又苦又涩。少几下,又太嫩,包不起来也不行。看似简单,实则很神奇的,点多少下关键看点豆腐人的经验,一点马虎不得。
点好豆腐,就要包了。有几个自己钉的木框子,放上布,四边都归置好,把点好的豆腐倒进去,将布包好了,放上几块砖头石块的压一晚上。这一天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难怪现在的豆腐不好吃,都是机器打的,跟过去那种肯定不会是一样的感觉。
第二天早上我还没起床上早自习,父亲和哥哥就每人骑了自行车要去卖豆腐。因为我们家附近做这个的太多,所以都是跑二三十公里外。大冬天的四五点就出发,骑车一个小时左右,赶在早饭结束前要卖完才行,否则就只能再带回家,真是非常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