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五至尊白酒52度银钻浓香型白洒多少钱啊
洋河九五至尊是洋河镇美酒,此系列酒酒属于浓香型白酒,包装尊贵气派,是一款囊括低中高端白酒,具有入口绵柔醇香的特点,适合送朋友送长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3158名酒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洋河九五至尊酒价格表吧。洋河九五至尊酒价格表:45°洋河九五至尊A3浓香型500ml,零售参考价:¥138.0052°洋河九五至尊A9浓香型500ml,零售参考价:¥298.0052°洋河九五至尊2015新款浓香型500ml,零售参考价:¥138.00
你好!客至(杜甫)客至(杜甫)野望(杜甫)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2,五粮液酒厂地震受灾情况
5月16日消息, 四川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所在地四川宜宾有明显震感,但对公司生产经营无异常影响,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从五粮液公司证券事务部了解到,地震目前基本上还没有对公司造成直接的经济影响,但是间接的后续影响还有待观察。有关人士预计,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成本,柴油、汽油等运输成本的上涨或将出现;而且四川区域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点是进行灾后重建,可能区域性白酒消费将受一定影响,后续的市场销售或将比往年有减少。 但是,该人士也表示,目前公司还没有因此出台减产计划。
五粮液酒厂位于万里长江第一城——酒都宜宾。金沙江与岷江在此合而为一。号称“国之瑰宝”五粮液,正是在这片人杰地灵的沃土上孕育了她的芬芳和甘醇。五粮液酒厂占地六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酿酒企业。 从唐代杜甫赞美的“重碧酒”,到宋朝黄庭坚吟诵的“荔枝绿”、“姚子雪曲”,其间凝结了无数酿酒人艰苦卓绝的追求。明代初年,陈氏创建了老字号酿酒糟坊“温德丰”,并发明了恩泽后世的酿酒绝技“陈氏秘方”,至清代举人杨惠泉为其命名“五粮液”。1915年,陈氏传人邓子均将百罐美酒运到美国,勇夺“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从此“五粮液”蜚声中外,美名传扬。 五粮液酒厂历经数百年岁月,由酿酒糟坊发展至企业化管理,从历届评酒会上蝉联金奖到国际iso9002质量认证,追求完美、创造极品的精神在精彩纷呈的酒系之中得到体现。五粮液酒厂荟萃数百年酿酒智慧,精心酿制出五粮液酒系“龙晶玉液”酒五粮液厂区可以进去的..里面不要钱..可以去看看.~~ 里面挺好玩的.. 不过..厂区很大..!!~~很难得走就对了..大观楼没有公交车到的..你可以到南门桥头去坐2路车..坐到终点站就是五粮液了。我的答案你满意吗?
3,酒吧开了几个月关了几个月又开了几天又关了我现在想一个人从
首先找找原因,分析下就可以了
啊,这么说你的酒吧生意不怎么好,你和你应该有信心,继续干,还做好了。
酒吧开了几个月关了几个月,又开了几天,又关了。我现在想一个人从新开还能做下去吗 您好,开业前请风水师看看风水布局一下,在选个吉日开业是最好的。您开了又关肯定是风水不好或日子不行。您一切安排妥当后还是可以做下去的。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新丰主人储光羲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满酌香含北砌花,盈尊色泛南轩竹。云散天高秋月明,东家少女解秦筝。醉来忘却巴陵道,梦中疑是洛阳城。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少年行李白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客中行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戏问花门酒家翁岑参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高适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燕飞。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赠卫八处士杜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晨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重经巴丘张继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诗句乱随青草落,酒肠俱逐酒庭宽。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冥微梦一般。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风回首泪阑干。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皎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中对酌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
要看你那个酒吧,地理位置怎么样?既然这个酒吧开几个月又关几个月,可能不是太赚钱吧?
4,竹叶青酒价格
杏花村竹叶青酒汾酒和竹叶青酒是一对孪生姐妹,同产于山西杏花村汾酒厂。竹叶青酒以悠久的历史和色、香、味“三绝”的独特风格,赢得了古今中外饮者的赞誉。 竹叶青酒是汾酒的再制品,它与汾酒一样具有古老的历史。南梁简文席萧纲(公元503~551年)的诗中有:“兰羞荐俎,竹酒澄芳”的句子,说的就是竹叶青酒的香型和品质。北周文学家庚信(公元 513--581年)在《春日离合二首》诗中曰:“田家足闲暇,士友暂流连。三春竹叶酒,一曲 鸡弦。”可见,杏花村竹叶青酒,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就已成了著名的珍品。 最古老的竹叶青酒只是单纯加入竹叶浸泡,求其色青味美,故名“竹叶青”。而令的竹叶青酒是以汾酒作底酒,酿以广木香、公丁香、竹叶、陈皮、砂仁、当归、零陵香、紫檀香等十多种名贵药材和冰糖、白砂糖浸泡配制而成。竹叶青酒色泽金黄兼翠绿,酒液莹澈透明,芳香浓郁,酒香药香谐调均匀,入口香甜,柔和爽口,口味绵长。酒度为四十五度,糖分为10%。经专家鉴定,它具有养血、舒气、和胃、益脾、除烦、消食的功能。 竹叶青酒 功效:该酒是有养血、和胃、消食、除烦等功效。常年适量饮用,可以调和脏腑、疏气养血、消火消痰、解毒利尿、健脾滋肝。不仅可以保健身体,还可以防治关节炎、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在所有名酒中,竹叶青酒是最古老的带有传统药酒特色的药酒了。几乎历朝历代都有生产,为当时之名酒。该酒色泽金黄、略带微绿;有药材形成的独特而悦人的芳香;口味甜绵、微苦温和,饮后香甜爽口,无刺激性;酒度为45度。此酒为山西杏花村汾酒厂出品,是以汾酒为酒基,配以广木蚝、紫檀香、公丁香等十余种名贵药材和洒南竹叶,经浸泡等传统工艺,辅以科学勾兑技术,而制成了汾酒齐名的中国名酒——竹叶青酒。该酒是有养血、和胃、消食、除烦等功效。常年适量饮用,可以调和脏腑、疏气养血、消火消痰、解毒利尿、健脾滋肝。不仅可以保健身体,还可以防治关节炎、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该酒远销欧洲、东南亚、日本和朝鲜等国,并获得国家优质产品奖中的金奖。 历代文人墨客对竹叶青酒多有赞誉。例如:西晋张华写道:“苍梧竹叶青,宜城九酝酿。”南梁简文帝诗中有“兰羞、荐俎,竹酒澄芳”的名句。北周文学家庚信写道:“三春竹叶酒,一曲昆鸡弦。”唐代大诗人杜甫可谓阅历游历丰富,喝了竹叶青酒,吟道:“崖密松花熟,山杯竹叶青。”《水浒传》中多处提到饮用竹叶青酒,如:有“野店初尝竹叶青”、“三杯竹叶穿胸过,两杂桃花飞上来。”可见民间酿造和饮用竹叶青酒之广泛。实际上在宋代,杭州、泉州、成都都酿造竹叶青酒。由此可以看到,中医药与酒相结合,是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基础的。 竹叶青酒价格:此报价仅供参考! 45度牧童竹叶青酒 价格: ¥45.00元/瓶 竹叶青 净重 500(ml) 价格: ¥384.00元/箱 杏花村竹叶青价格: ¥400.00元/箱
5,杜甫和李白喝的酒 价钱差别怎么这么大
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斗酒诗百篇”和“乞酒缓愁肠”之说。由于诗人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唐代诗歌中不但写到了酒,还写到了酒价。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杜甫诗歌对酒价的叙述,成了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长安酒钱,斗价三百以为然者不乏其人。宋代刘邠《中山诗话》写道:“真宗问进臣:‘唐酒价几何?’莫能对。丁晋公独曰:‘斗直三百。’上问何以知之,曰:‘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也认为:“少陵诗非特纪事,至於都邑所出,土地所生,物之有无贵贱,亦时见于吟咏。如云:‘急须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这里“速须相就饮一斗”和“急须相就饮一斗”,皆为“速宜相就饮一斗”之误。不以为然者认为,杜甫诗中所谓的“三百青铜钱”之说,来自于前人的典故。北齐卢思道曾说过:“长安酒钱,斗价三百”,所以王嗣奭在《杜臆》中指出,杜甫诗歌中“‘酒价苦贵’乃实语,‘三百青钱’,不过袭用成语耳。”唐代的真正酒价那么唐代酒价究竟是多少呢?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建中三年,复禁民酤,以佐军费,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在古代容量单位中,一斛等于十斗,“斛直三千”也就是“斗直三百”。这样看来,似乎杜甫诗歌确实反映了现实生活,无愧于“诗史”的赞誉。但需要说明的是,“建中”是唐德宗的年号,这与杜甫生活的时代相距几十年了,所以不能以此作为坐实杜诗对于唐代酒价叙述的依据。唐代写到酒价的绝不只有杜甫,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写到了酒价问题。如李白“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崔国辅“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陆龟蒙“若得奉君饮,十千沽一斗”。这些诗人虽然分布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但他们的诗歌却普遍地说到唐代的酒价乃每斗十千钱。为何李杜所说差异如此之大那么,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也许有读者认为,李白、王维等人所说的乃是美酒的价格。这话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十千沽一斗”之说也是渊源有自。曹植在《名都篇》中曾经写道:“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尽管“他人所道,我则引避”,但曹植才高八斗,其于文章,“譬人伦之有周孔,麟羽之有龙凤”,因此他的叙述便成为一种难以撼动的范式。唐代诗人受曹植的影响,不排除在诗歌中对这一典则的普遍追摹和袭用。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了不少误读,初看是诗人的意图意义和读者的解释意义之间出现了龃龉,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王夫之曾幽默地讥诮这种诗史不分的情况说:“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邪?”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与历史差别很大,历史要求具有实录精神,而诗歌则不然,“诗之不可以史为,若口与目之不相为代也。”
没有不同
6,唐朝酒价知多少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杜甫的这首描述李白的诗,一直是我们心目中为之动情、超乎完美的故事,不需要过多的想像,大家都会被大唐时代诗人们,那种白衣飘飘豪爽畅饮的氛围所倾倒,惊叹酒仙的超俗才气和过人的酒量,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误解和后人虚构的成分。通过之前的考证,证实了李白的酒量并不大,同时又思考了另一个问题,唐朝时的酒价是多少呢?
据《玉壶清话》卷1记载,宋真宗宴请百官,问起唐朝酒价,大臣丁谓说:“唐朝一升酒卖三十钱。”真宗问有什么凭据。丁谓说:“我读过杜甫的诗,早来就饮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一斗是10升,一斗卖300钱,一升自然卖30钱。”宋真宗听了很高兴,夸丁谓有学问,脑子好使。杜甫那首诗题目叫《逼仄行》,末尾两句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早来就饮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不过仅凭杜甫两句诗,就断言唐朝一升酒30钱,实在有些武断,李白跟杜甫是同时代的人,也有诗提到唐朝酒价:“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斗酒十千,跟杜甫喝的300钱一斗比起来,足足贵了30多倍,如果丁谓读的是李白的诗,他大概就会认为唐朝一升酒卖1000钱了。那么到底孰是孰非呢,唐朝的酒价到底是多少呢?
笔者查阅史料发现,唐朝酒名甚多,荥阳有土窟春、富平有石冻春、剑南有烧春、郢州有富水酒、乌程有若下酒、岭南有灵溪酒、宜城有九酝酒、长安有西市腔酒,还有从波斯进口的三勒浆、从大食进口的马朗酒等等,(参见《唐国史补》卷中)。其中剑南烧春、富平石冻春在唐传奇中屡屡出现,当属国产名牌,近似今天畅销的名牌茅台和五粮液,李白说“斗酒十千”,或许就是指的这类酒,而杜甫说的“斗酒三百”,应该是比较普通的牌子。白居易《闲赋诗》云:“共把十千共一斗,相看七十见三年。”,李白《行路难》“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其《将进酒》亦云:“斗酒十千恣欢喜”,还有王维的“新丰美酒斗十千”,权德与的“十千斗酒不知贵”陆龟蒙的“若得奉君欢,十千沽一斗”,这么多的诗人笔径一至,当然不是无稽之谈了。由此可见,那些人一般都是达官贵人,享用的当然是上等好酒了。
李白诗曰:“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这首诗既说明了葡萄酒的诞生,也说明了葡萄酒的珍贵,它像金叵罗一样,可以作为少女出嫁的嫁妆。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杜甫的“早来就饮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的含义了,也就能证明杜甫用三百铜钱买的,都是当时很普通的米酒之类的酒,可见杜甫诗中没有表露浪漫情怀,甚至还泄露出他当时囊中羞涩的窘境。
换个角度想,如今的现实生活中,物价都会不稳,那么唐朝历史悠久,就算是同一个牌子的酒,时代变了,酒价也会跟着变。唐德宗建中三年(782),政府酿酒专卖,每斗米酒的批发价是300钱,到了贞元二年(786),还是政府酿酒专卖,还是同一种米酒,每斗已经降到了150钱。这才四、五年工夫,酒价就降了一倍。唐《食货志》记载:“德宗建中三年,酒价每斛三千钱,正元二年,酒价每斗一百五十钱。”每斛为十斗,前后价格相当,而与前朝相比,显然差距确实不小,从中可以看出,整个唐朝将近二百九十多年的历史,酒价的上下起伏可想而知。其实无论酒价多少,那些陶醉在酒中的高风亮节无价,我们欣赏的是诗人们忧国忧民的胸怀,是何等的悲壮!
7,李白到底能喝几两酒
人们谈阮籍必离不开酒,《晋书》记载他一口气“饮酒二斗”,且“醉六十日”没醒。王绩在《醉后》诗中写道:“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晋书·阮籍传》也记载:“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我们暂不考究阮籍是否是冲着三百斛酒去当步兵校尉的,但他爱酒是肯定的,阮籍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浸泡在酒里。 陶渊明的诗则几乎“篇篇有酒”,且常用酒作题目写诗,如《连夜独饮》、《述酒》、《止酒》等等,苏东坡“白衣送酒侮渊明,急扫风轩洗破觥”说的就是陶渊明有一年重阳节苦于无酒,菊篱久坐,欣逢江州刺史王弘送来一壶酒,便立地尽醉而归。还有,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也是一样,也在酒中浸泡,令人尤为神迷、泪落。 李白的一生更是离不开酒,“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有了酒,天子在他眼中也就那么回事。在李白这儿,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酒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让他过着“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的生活,逍遥无比。以至“李白斗酒诗百篇”成了中国人心目里一个最为动情和完美的故事。那么“李白斗酒诗百篇”中的“斗酒”到底有多少酒?古代的文人们这么喜欢喝酒,究竟有多能喝? 古代中国,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一钟为六斛四斗。南宋末改五斗为一斛,二斛为一石。也就是说,宋前一斛和一石重量相当,大概是现在四十斤左右。东汉每斗两千毫升,建武十一年大司农斛人还把一百粒黍的重量,作为一铢的标准重量。但是一铢究竟有多重,古人也是说法不一的。有人说,一铢是96粒黍的重量。也有人说,是144粒粟的重量。24铢重为一两。十六两重为一斤。唐代以后,两以下不用铢,改用十进制的钱、分、厘等单位。一两等于十钱,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古代将圭也作为重量单位,一圭等于十粒粟的重量。一铢等于十圭。换句话说,一铢是一百粒粟的重量。 旧制一市斤等于十六两。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克。按此算来,李白算是比较能喝的了,但古代酒的酒精含量、酒的纯容量没有现在这么高,所谓斗酒之量不算太惊人。
说起酿酒,最早的还是两河流域,公元前6000年就有写在黏土板上的啤酒制作配方---这块土板现在应该还在芝加哥大学的oriental institute,那里囤积了不少两河流域的文物。而在中国,大致在公元前5000到3000年的仰韶文化可能已经出现了谷物酿酒,中国的酿酒技术和西方一直不同, 仰韶、龙山时期的古人应该是用蘖酿的酒,蘖就是发芽的谷粒,酿出的是黄酒。后来古人们逐渐掌握了用酒曲酿酒的方法,秦汉时虽然仍然用蘖造酒,但是大量的造酒开始用酒曲,前阵子还在《汉书·食货志》上读到: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那位有兴趣模仿一下古酒可以试一试:)事实上,用蘖酿出的酒被称为“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所以古人才说“小人之交甘若醴”,而用曲酿造出来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酒的味道因为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所有不同。但是醴和那时的酒都是黄酒。 南北朝时,制酒曲的工艺日益完善,当时的一部奇书《齐民要术》上记载了很多种制曲的方式,这些方式现在有不少还用在造高粱酒里。唐宋时有了红曲,酿造出来了“红酒”,不知道古书里说的女儿红是不是就是这种就,不过绍兴的状元红应该不是,那酒俺喝过,其实不红,颜色是橙黄色的 前面说到曲酿酒只能得到酒精度是10%到18%的酒,古人曾经想用酒代水再酿酒以希望得到更高的浓度,可是不成,因为酒精是酵母菌糖代谢的产物,对酵母菌的发酵有一定抑制作用,当酒精成分达到10%左右时,酵母菌就停止繁殖,发酵过程也就随之放慢。即使是耐酒精能力很强的酵母菌,耐酒精度也不会超过18%,所以就是以酒代水二次发酵,也得不到度数更高的酒了。 到了元朝,出现了蒸馏酒也就是烧酒,把酒曲发酵酿造的酒再蒸馏一下,得到度数更高的酒,大致酒精度有50%,这和现在的酒比较相似了,如果想感受一下,去个北方小城(最好是山西的)要二两“两毛烧”,体会一下古酒的味道。小作坊两毛烧的做法和古法差不多,不过现在可能不止“两毛”那么便宜了吧:)说烧酒是元朝时才有的,是依照李时珍的纪录,不过在白居易等人的诗里已经有了“烧酒”一词,并且对山西汾酒历史的考证似乎说明早在元以前的南北朝时就有烧酒了,因此武松三碗不过岗有可能是早期的烧酒吧,不然十几度的酒不会有那么大的力量。 总结一下,用蘖酿的酒度数非常低,味道也很甜,宋应星说“后世嫌醴味薄,遂至失传”;用曲酿造的酒度数大致在十几度,味道因酒曲的制作工艺不同而不同,因为酒曲中一般加入的有草药,不够味道要更辛辣些,比较类似现在的绍兴黄酒;蒸馏后的烧酒度数很高,大约有50% 左右,所以就更辣了,呵呵,现在仍有烧酒,不妨一试。 古人喝的酒是低度酒。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相当于是二斤56度的二锅头。 古代的酒度数较低,所以酒具多数比较大,到现则度数高,酒具也精致小巧。 古代的酒,度数很低,为了表示豪爽,一饮而尽也是常见的。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李适之饮酒的风貌是「饮如长鲸吸百川」,这何止是一饮而尽?因此关键是酒的度数。现在的宴席上常以「干杯」劝酒,实际上喝高度数的酒是很难做到「干杯」的。
人们谈阮籍必离不开酒,《晋书》记载他一口气“饮酒二斗”,且“醉六十日”没醒。王绩在《醉后》诗中写道:“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晋书·阮籍传》也记载:“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我们暂不考究阮籍是否是冲着三百斛酒去当步兵校尉的,但他爱酒是肯定的,阮籍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浸泡在酒里。 陶渊明的诗则几乎“篇篇有酒”,且常用酒作题目写诗,如《连夜独饮》、《述酒》、《止酒》等等,苏东坡“白衣送酒侮渊明,急扫风轩洗破觥”说的就是陶渊明有一年重阳节苦于无酒,菊篱久坐,欣逢江州刺史王弘送来一壶酒,便立地尽醉而归。还有,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也是一样,也在酒中浸泡,令人尤为神迷、泪落。 李白的一生更是离不开酒,“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有了酒,天子在他眼中也就那么回事。在李白这儿,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酒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让他过着“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的生活,逍遥无比。以至“李白斗酒诗百篇”成了中国人心目里一个最为动情和完美的故事。那么“李白斗酒诗百篇”中的“斗酒”到底有多少酒?古代的文人们这么喜欢喝酒,究竟有多能喝? 古代中国,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一钟为六斛四斗。南宋末改五斗为一斛,二斛为一石。也就是说,宋前一斛和一石重量相当,大概是现在四十斤左右。东汉每斗两千毫升,建武十一年大司农斛人还把一百粒黍的重量,作为一铢的标准重量。但是一铢究竟有多重,古人也是说法不一的。有人说,一铢是96粒黍的重量。也有人说,是144粒粟的重量。24铢重为一两。十六两重为一斤。唐代以后,两以下不用铢,改用十进制的钱、分、厘等单位。一两等于十钱,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古代将圭也作为重量单位,一圭等于十粒粟的重量。一铢等于十圭。换句话说,一铢是一百粒粟的重量。 旧制一市斤等于十六两。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克。按此算来,李白算是比较能喝的了,但古代酒的酒精含量、酒的纯容量没有现在这么高,所谓斗酒之量不算太惊人。
古代的酒,最多酒精度数超不过25度 我觉得李白怎么着也喝它10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