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百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20斤黄豆放多少卤水和白酒,一斤大豆能做多少卤水豆腐

1,一斤大豆能做多少卤水豆腐

3.5---4.5之间~~~~~~~~

一斤大豆能做多少卤水豆腐

2,一斤黄豆需要多少克l卤

出两斤半,口感最好,再出过多就成豆腐脑了.
搜一下:一斤黄豆需要多少克l卤

一斤黄豆需要多少克l卤

3,请问卤水豆腐1斤黄豆用多少卤水

这个不一定的,水质、豆子品种、环境温度、点浆温度、做老豆腐还是嫩豆腐等等这些都会决定添加卤水的量。如果是做卤水老豆腐,排除其他因素的话,理论数据应该是十斤豆子加二两到二两半卤片。不过卤水豆腐最好不要照本宣科,多跟有经验的师傅交流下比较好
一斤黄豆可以出2斤左右卤水豆腐,做法如下:  主料:黄豆500克  辅料:盐卤8克,水适量  步骤:  1.干豆拣去杂质和不饱满的豆,用清水浸泡一夜,使之膨胀至完全泡发,夏天需要放冰箱冷藏室;准备清水适量,豆浆机带的滤缸一缸即可,取半碗泡好的黄豆加入料理机中,再放入料理机桶高3分之二的水,打成豆浆;打好的豆浆用棉布过滤,滤出的豆渣放入冰箱保存,可以用来蒸馒头、烙饼等。  2.然后放在比较厚点的锅里烧开;烧开后撇掉浮沫,再烧2分钟左右关火。  3.盐卤用4倍的水化开,等豆浆凉到80-90度左右时开始点卤。  4.点卤的时候边搅拌边一滴一滴的加入卤水,直到有出现豆花停止。  5.豆腐模具铺好打湿的棉布,把豆花舀进模具中,用布把豆花包好。  6.模具加好盖子,上边放重物,这样更有利于使豆腐成型,压20分钟左右,打开模具盖子脱模即可。

请问卤水豆腐1斤黄豆用多少卤水

4,一斤黄豆要多少囱水

50g就可以了。这里有豆花的做法。原料配方 干黄豆750克 盐卤水50克 郫具豆瓣150克 豆豉35克 蒜泥10克 芝麻酱50克 葱花25克精盐7.5克 麻油50克 红油(辣油)50克 菜油150克 花椒粉、味精少许制作方法 1.将黄豆洗净,分两次用水泡胀后,磨成浆,再加入沸水2.5千克,沥出浆(豆渣去掉)。2.用菜油开锅烧至六成熟,放入豆瓣(剁碎),炒出香味,加豆豉(剁茸)、盐炒几下,盛入碗内冷却后,放入花椒粉、芝麻酱、蒜泥、麻油、辣椒油、味精调成味汁,用小碟盛起,撒上葱花。3.将沥出豆乐倒入锅内烧沸(要始终保持沸而不腾),约过10分钟,舀出1千克豆浆放好,同时将锅离炉火,并不停地拨动锅内豆浆,再慢慢倒入盐卤水,使之均匀地渗入豆浆内,待豆浆凝结成花时,停止下盐卤水,至豆浆变成清亮不浑时,将豆花面上多余的水(约有1~1.5千克)舀出,再用平底筲箕慢慢往下压,待其已成为整块时,用竹刀划成方形块,再将舀出的1千克豆浆倒入锅内即在。食时,将豆花盛入碗内,与味碟同时出菜。 原料:豆花2000克 猪肉片100克 火腿肠片100克 猪肚片100克 鸡?菌50克 金针菇100克 玉兰片100克 番茄片50克 泡青菜100克 姜片25克 蒜片25克 大葱段50克 精盐、味精、料酒、胡椒粉、湿淀粉各适量 鲜汤2500克 化猪油150克 红油味碟每人1个 制法: 1,豆花捞入一火锅盆内;泡青菜切碎;猪肉片用精盐、味精、料酒拌匀码味,再用湿淀粉抓匀上浆。 2,炒锅上火,放入化猪油烧热,下入姜片、蒜片和泡青菜炒香,掺入鲜汤,烧沸后下入猪肉片、肚片、火腿肠片、鸡?菌片、金针菇、玉兰片等,用精盐、味精、胡椒粉调好味,烧至锅中原料熟透后,起锅倒入装有河水豆花的火锅盆内,撒上葱段和番茄片,上桌点燃底火,随味碟由客人蘸食,即成。 红油味碟的调制: 每个味碟里调入红油海椒25克、香油3克、豆豉茸5克、蒜泥3克、酥黄豆15克、大头菜粒20克、熟芝麻5克、葱花5克及适量的精盐,上桌后,再调入荤豆花锅中的汤汁,即可。 注意: 1,荤豆花可供煮的原料较多,如牛肉、羊肉、海鲜及各种时令鲜蔬,丰俭由客人自便。 2,味碟还可调制成鲜椒味碟、麻酱味碟、蒜泥味碟、香油味碟等,食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调制吧

5,一斤黄豆要多少一卤水

豆腐制作工艺工艺流程 采购 >> 洗涤 >> 浸豆 >> 磨豆 >> 煮浆 >> 放浆 >> 点卤 >> 蹲缸 >> 成品 1. 采购: 东北优质大豆,要无虫豆、霉豆、黑豆,及杂质。2. 洗涤: 黄豆浸泡之前用清水洗净。 3. 浸豆: 1斤黄豆加4斤水浸泡。浸泡时间春天为8-10小时,夏天6-8小时,冬天12 小 时。(如用温 水泡豆,温度不要超过35度。)豆胀后豆子不得露出水面。(豆劈开两片时呈片状,有凹心 意味着没有浸透。有泡沫意味浸过头)4. 磨豆: 第一磨加水量适中,水流¢8-10毫米,加入14公斤湿黄豆(约6公斤干豆)豆腐的加水比例 1:6即36公斤生豆浆(豆浆加水比例为1:8到1:10)。豆浆量小于40公斤。 注:(第一遍磨完后,再将豆渣加水调成糊状,再磨一次加入浆中。)5. 煮浆: 煮浆至80度左右加入消泡剂(比例为8克/40公斤)用长勺均匀搅拌至泡沫消失,至98度时熄 灭。(豆浆会以余下的热量加热到103度。可减少耗电量)6. 放浆:
一斤干豆对多少水和对多少卤水
二两说明(1)这个不一定的,水质、豆子品种、环境温度、点浆温度、 做老豆腐 还是嫩豆腐等等这些都会决定添加卤水的量。如果是做 卤水老豆腐 ,排除其他因素的话,理论数据应该是十斤豆子加二两到二两半卤片。不过 卤水豆腐 最好不要照本宣科,多跟有经验的师傅交流下比较好。(2)洗涤: 黄豆浸泡之前用清水洗净。 3. 浸豆: 1斤黄豆加4斤水浸泡。浸泡时间春天为8-10小时,夏天6-8小时,冬天12 小 时。(3)(如用温 水泡豆,温度不要超过35度。)豆胀后豆子不得露出水面。(豆劈开两片时呈片状,有凹心 意味着没有浸透。有泡沫意味浸过头)4. 磨豆: 第一磨加水量适中,水流¢8-10毫米,加入14公斤湿黄豆(约6公斤干豆)豆腐的加水比例 1:6即36公 。(4)做卤水老豆腐一般一斤黄豆可以出3斤,装到袋子里不会出水,做东北卤水大豆腐,一般3.5斤以上,可以用手拿装袋,装袋后会有少量出水。
卤水点豆腐,只要一点点即可
现在用卤水的少了,都用石膏

6,10斤豆子用多少水和卤水的比例

90度左右就可以的!卤水点豆腐最主要的是要慢,千万不能着急的!
一、卤水的制作 一?配方 1 八角25克 2 桂皮15克 3 小茴15~25克 4 甘草10克 5 三奈10克 6 甘菘3~5克 7 花椒20克 8 砂仁10克 9 草豆蔻5克 10 草果15克 11 丁香5~15克 12 生姜100克 13 大葱150克 14 绍酒100克 15 冰糖350~500克 16 味精15克 17 精盐350~500克 18 鲜汤5000克 19 精炼油50克 20 纱布袋2个 二?调制 1、将八角、桂皮、小茴、甘草、三奈、甘菘、花椒、砂仁、草豆蔻、草果、 丁香等分成两份,分别装入宽松的纱布袋中并用细绳扎紧袋口;姜洗净拍 破;葱连根须洗净挽结。 2、将大块的冰糖先在火上炙烤一下,然后放在菜板上轻轻敲碎,再与精炼油一同入锅,用小火炒至呈深红色时,掺入500克沸水搅匀,即成糖色。 3、锅置火上,掺入鲜汤5000克,放入姜葱,调入精盐、味精和糖色,再放入香料包,烧沸后改用小火慢慢地熬至香味四溢时,即成新鲜卤水。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炒糖色时,必须用小火慢炒,且糖色应稍嫩一些,否则炒出的糖色有苦味。 2、按传统方法调制的卤水通常都不加味精,但由于新鲜卤水大都鲜味不足,加之近年来人们对鲜味的要求似乎已越来越高,所以在调制的过程中也可适量加入的味精。需要说明的是,在卤水中加入味精并不会起副作用.,因为味精在160℃以上的温度中才会产生焦谷酸钠从而失去鲜味,而卤水沸腾时的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5℃。 3、卤水中一般应加入嫩糖色,如此才会使卤水有回甜味。而加入了嫩糖色以后,便可以不再加甘草。但从药物性能角度看,甘草有调和诸味及提鲜的作用。因此,在加了糖色以后,卤水中仍可考虑加少许甘 4、丁香中含有丁香油酚,其味甚浓,使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量。一般来说,5000克鲜汤中丁香用量应控制在5~15克之间。 5、用于制作卤水的大葱应保留其根须,那样可使卤水的味道更香。这可是一位多年制作卤水的老师傅传授给笔者的经验。 6、上述卤水配方中加有糖色,且色呈棕红,称为红卤,若去掉配方中的糖色便成了白卤。另外有人爱在卤水中加入干辣椒,那样就变成辣卤了。 二、卤水的使用及保管方法 一?卤水的使用 1、凡动物性原料在卤制前均需先做氽水处理,否则原料直接下锅后,会导致卤水急剧减少,从而造成菜品口味过咸。 2、一锅上好的卤水,应经常卤制鲜味较浓的动物性原料,这样才能增加卤水的鲜香味。有一句行话叫做“卤水越老越好”,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3、猪肉和鸡、鸭、鹅、兔这类鲜香味较浓的原料,应与异味较重的牛、羊肉及各种动物“下水”?如肥肠?原料分开使用卤水,以保证卤水和卤制菜品的质量。 4、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卤水的色泽、香味、咸度以及汤汁是否充足等,一旦发现某方面有所减少应及时补上,即我们常说的“缺啥补啥”。 二?卤水的保管 1、卤水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会留下少数原料或香料的残渣,这时便需要进行过滤,以此来保证卤水的质量。 2、卤水经反复使用后汤汁会变得比较浓稠,虽经过滤,但还需“清扫”,即用干净的动物血液与清水混合后,徐徐加入到烧沸的卤水中,这便是利用蛋白质的吸附和凝固作用,吸去卤水中的杂质,以使卤水变得清澈,讲究一些的还要用瘦肉茸对卤水进行“清扫”。但需注意,每锅卤水清扫的次数不能过多,以免卤水失去鲜香味。 3、卤水中浮油要经常打掉,最好使卤水表面只保留薄薄的一层“油面子”。否则,油脂过多,容易使卤水变质?脂肪氧化变质所致?。 4、卤水在不使用时,应烧沸后放入搪瓷桶内,令其自然冷却,且不要随意晃动。另外,桶底还应垫上砖块,以保持底部通风。若是夏天,卤水必须每天烧沸,如果有条件,还可放入冷库中存放。卤水在长期不用时,也应时常从冷库中取出烧沸,冷却后再放入库中。
不用比例。你直接点就是。等结块了就行。(慢慢点。边点边看,都这样点的)望采纳

7,卤水豆腐的制作方法卤水跟黄豆的比例是多少

普通卤水豆腐制作技术和做法:(一)原料配方制作豆腐的主要原料为大豆黄豆,以颗粒整齐、无杂质、无虫眼、无发霉变质的新豆为好。其次还需要一些凝固剂和消泡剂。制作豆腐用凝固剂,一般使用盐卤氯化镁,用量占原料3%左右固体,用时兑水稀释1∶2,波美度16~18°,过滤后使用。石膏在使用前按1∶1.5比例加水磨细,再加水调成5倍悬浮液体,割底使用。制作豆腐用的消泡剂,可用油脚或植物油加氢氧化钙按10∶1搅均,发酵成稀膏后使用,用量1%。也可以使用乳剂的硅有机树脂和液状的泡敌。(二)制作技术和方法1.泡料。大豆经过严格验收、检查后第一个工序就是将大豆投入料池中加水浸泡。泡料时间应根据大豆本身质量、含水量、季节、室温和不同的磨口区别对待,不能一切切。在北方地区,一般春秋季节可浸泡12~14小时,夏季6~8小时,冬季14~16小时。第一次冷水浸泡3~4小时,水没料面150毫米左右,大豆吸水,水位下降料面以下60~70毫米时,再继续加水一至二次,使豆粒继续吸足水分,使浸泡后的大豆增重一倍即可。夏季可浸泡至九成开,搓开豆瓣中间稍有凹心,中心色泽稍暗。冬季可泡至十成开,搓开豆瓣呈乳白色,中心浅黄色,pH值约为6。如使用砂轮磨磨浆,浸泡时间还应缩短1~2小时。2.磨料。磨料是制作豆腐的第二个工序,浸泡好的大豆上磨前应经过水选或水洗,使用砂轮磨需要事前冲刷干净,调好磨盘间距,然后再滴水下料。初磨时最好先试磨,试磨正常后再以正常速度磨浆。磨料当中滴水、下料要协调一致,不得中途断水或断料,磨糊光滑、粗细适当、稀稠合适,前后均匀。使用石磨时,应将磨体冲刷干净,按好磨罩和漏斗,调好顶丝。开磨时不断料不断水。磨料应根据生产需要,用多少磨多少,保证磨料质量新鲜。遇有临时停电、停水或机械故障不能短期连续生产时,应将豆料立即起出,摊晾在水泥地面上,大批量需将水抽出,注意通风。临使用前还需用冷水冲洗1~2遍,以免影响豆腐成品质量。3.过滤。过滤是保证豆腐成品质量的前提,现时各地豆制品厂多使用离心机。使用离心机不仅大大减轻笨重体力劳动,而且效率高、质量好。使用离心机过滤,要先粗后细,分段进行。尼龙滤网先用80~100目,二三次用80目,滤网制成喇叭筒型过滤效果较好。过滤中三遍洗渣、滤干净,务求充分利用洗渣水残留物,渣内蛋白含有率不宜超过2.5%,洗渣用水量以“磨糊”浓度为准,一般0.5公斤大豆总加水量指豆浆4~5公斤左右。离心机是豆制品厂重要机械设备,运行中严格执行机电安全操作规程,并做好环境卫生。4.煮浆。煮浆对豆腐成品质量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通常煮浆有两种方式,一为使用敞口大锅,一为设备比较现代化的密封蒸煮罐。使用敞口锅煮浆,煮浆 要快,时间要短,时间不超过15分钟。锅三开后立即放出备用。煮浆开锅应使用豆浆“三起三落”,以消除浮沫。落火通常采用封闭气门。 三起三落”,以消除浮沫。落火通常采用封闭气门,三落即三次封闭。锅内第一次浮起泡沫,封闭气门泡沫下沉后,再开气门。二次泡沫浮起中间可见有裂纹,并有透明气泡产生,此时可加入消泡剂消泡,消泡后再开气门,煮浆达97~100℃时,封闭气门,稍留余气放浆。值得注意的是开锅的浆中不得注入生浆或生水,消泡剂使用必需按规定剂量使用,锅内上浆也不能过满,煮浆气压要足,最低不能少于3公斤/厘米2,此外,煮浆还要随用随煮,用多少煮多少,不能久放在锅内。密封阶梯式溢流蒸煮罐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蒸煮设备,它可自动控制煮浆各阶段的温度,精确程度较高,煮浆效果也较高。使用这种罐煮浆,可用卫生泵乳汁泵将豆浆泵入第一煮浆罐的底部,利用蒸汽加热产生的对流,使罐底部浆水上升,通过第二煮浆罐的夹层流浆道溢流入第二煮浆罐底部,再次与蒸汽接触,进行二次加热,经反复5次加热达到100℃时,立即从第五煮浆罐上端通过放浆管道输入缓冲罐,再置于加细筛上加细。各罐浆温根据经验,1罐为55℃,2罐为75℃,3罐为85℃,4罐为95℃,5罐为100℃。浆温超过100℃,由于蛋白质变性会严重影响以后的工艺处理。5.加细。煮后的浆液要用80~100目的铜纱滤网过滤,或振动筛加细过滤,消除浆内的微量杂质和锅巴,以及膨胀的渣滓。加细放浆时不得操之过急,浆水流量要与滤液流速协调一致,即滤的快流量大些,滤的慢流量小些,批量大的可考虑设两个加细筛。   6.凝固。凝固是决定豆制品质量和成品率的关键,首先应掌握豆浆的浓度和pH值,正确的使用凝固剂,以及打耙技巧的熟练。根据不同的豆制品制作要求,在豆浆凝固时的温度和浓度也不一样。比如北豆腐温度控制在80℃左右,浓度在11~12°乳度汁20℃测定。半脱水豆制品温度控制在85~90℃之间,浓度在9~10°;油豆腐温度70~75℃左右,浓度7~8°。凝固豆浆的最适pH值为6.0~6.5。在具体操作上,凝固时先打耙后下卤,卤水流量先大后小。打耙也要先紧后慢,边打耙,边下卤,缸内出现脑花50%,打耙减慢,卤水流量相应减小。脑花出现80%停止下卤,见脑花游动缓慢并下沉时,脑花密度均匀停止打耙。打卤、停耙动作都要沉稳,防止转缸。停耙后脑花逐渐下沉,淋点卤水,无斑点痕迹为脑嫩和浆稀,脑嫩应及时加卤打耙。防止上榨粘包,停耙后在脑面上淋点盐卤,出现斑点痕迹为点成。点脑后静置20~25分钟蹲脑。7.成型。蹲脑后开缸放浆上榨,开缸用上榨勺将缸内脑面片到缸的前端,撤出冒出的黄浆水。正常的黄浆水应是清澄的淡黄色,说明点脑适度,不老不嫩。黄浆水色深黄为脑老,暗红色为过老,黄浆水呈乳白色且混浊为脑嫩。遇有这种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加盐卤或大开罐浆。上榨前摆正底板和榨模,煮好的包布洗净拧干铺平,按出棱角,撤出黄浆水,根据脑的老嫩采取不同方法上榨。一般分为片勺一层一层,轻、快、速上,脑老卧勺上,脑嫩拉勺上,或用掏坑上的方法。先用优质脑铺面,后上一般脑,既保证制品表面光滑,又可防止沾包。四角上足,全面上平,数量准确,动作稳而快,拢包要严,避免脑花流散,做到缸内脑平稳不碎。压榨时间为15~20分钟,压力重量按两板并压为60公斤左右。豆腐压成后立即下榨,使用刷洗干净的板套,做到翻板要快,放板要轻,揭包要稳,带套要准,移动要严,堆垛要慢,开始先多铺垛底,再下榨分别垛上,每垛不超过10板,夏季不超过8板。在整个制做豆腐过程中,严格遵守“三成”操作法,即点脑成,蹲脑成,压榨成,不能贪图求快。正常情况下是每人操作6板榨膜,备4个脑缸,保技3缸有脑每缸容量4板,厚薄一致。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