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漳州什么白酒有名,漳州KTV漳州酒吧 有哪些推荐下

本文目录一览

1,漳州KTV漳州酒吧 有哪些推荐下

漳州酒吧KTV很多,你要去哪家?比较出名的就是:辉煌会所,老街坊,金源大酒店,阿gogo,天上人间,意难忘,彩虹天堂,就这些在漳州比较有名…我建议你去阿gogo那里环境很好设备齐全价格实惠锦绣一方好像有,欢乐迪ktv锦绣会所,星光大道酒吧入驻锦绣商业广场

{0}

2,青岛哪有好酒吧

青岛市南区澳门路136号.安吉丽娜酒吧不错的.外国人很多.气氛非常好.调酒师经验很丰富.做的鸡尾酒??特别有意思.推荐给大家.有时间可以过来喝一下第一是纽约吧, 位于香港中路丝绸大厦群楼的二楼,有外国乐队演出,装潢典雅,人气旺盛,交通方便,视野辽阔,适合高级白领和外地游客。 第二是街角爵士吧, 在闽江路软件大厦的对面一楼,不太醒目,这里没有演出,但有很好听的蝶片,人气旺盛,去晚了往往没有坐了,美女颇多,这里适合比较年轻的白领了,消费比纽约吧便宜些。 第三、feeling吧, 在香港花园的前排大楼的负一层,2004年开业的时候是青岛最大的酒吧,汇聚了很多的白领,小老板,其特色就是蹦迪和看钢管秀,这个酒吧是三吧合一,静吧,迪吧,和演出吧,当然最好的是迪吧.闽江路、燕儿岛路、漳州二路和香港中路青岛的酒吧一条街,为青岛酒吧聚集地。纽约吧 香港中路41号华侨国际饭店F2 西餐酒吧 有拉丁爵士乐队演奏BABYFACE 香港中路71号 清吧OLD JACK BAR 香港中路65号C 清吧 咖啡色调简单安静蝙蝠吧 香港中路9号香格里拉酒店 清吧 热歌劲舞,奇装异服挪威森林酒吧 燕儿岛路17号 清吧午夜阳光酒吧 燕儿岛路17号 演艺吧尖叫俱乐部 燕儿岛路6号 音乐吧单程票酒吧 燕儿岛路26号甲 演艺吧丹尼爵士吧 燕儿岛路17号福华园 清吧 弥漫着印度香的诡秘圣岛酒吧 漳州二路55号 清吧乐邦 漳州二路2号 清吧红灯酒吧 闽江路195 西餐酒吧街角爵士吧 闽江路153 清吧 总是人声鼎沸元吧 闽江路47号 清吧青岛海滨的酒吧,临海酒吧。普拉那酒吧俱乐部 澳门路12号音乐广场 演艺吧 动感拉丁音乐激情演绎 花式调酒维也纳酒店风情咖啡吧 澳门路9号音乐广场 清吧朗园酒吧 太平角2路9号三浴旁 八大关的一座小洋房金麦子咖啡酒吧 荣成路11号 八大关深处的一幢小楼

{1}

3,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出处以及全诗解释

这是出自北宋大诗人黄庭坚的著名诗句:“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它又常被称为“金盏银台”,是因为单瓣水仙的花瓣色泽洁白,形如圆盘,花心黄色,宛如酒盏,故有此美称。又因为水仙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之时仍能开花吐艳,所以人们深情地称它为“雪中花”。黄庭坚写过不少咏水仙诗.最有名的是《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说水仙乃多愁善感的洛水仙子所化,”凌波仙子”一语,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水仙的风韵。因此,自黄诗一出,”凌波仙子”这一水仙雅号美称,便一直流传至今。水仙有单瓣与复瓣两大品系,朱熹的”翠袖黄冠白玉英”诗句,写的是单瓣花:它的花朵白色,中央花芯黄艳,形似六棱白玉盘托起一盏金黄酒杯,故别名”金盏银台”。复瓣不生副冠,通体洁白如玉,故别名”玉玲珑”。明代诗人陈淳对它很赞赏,写道:”玉面婵娟小,檀心馥郁多。盈盈仙骨在,端欲去;麦波。”水仙花具有朴素高洁的品格,赢得无数名人的赞美。宋代姜特立诗云:”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是赞美水仙高出群品的清香。明代李东阳诗云:”澹墨轻和玉露香,水中仙子素衣裳。风鬟雾鬓无缠束,不是人间富贵妆。”这是赞水仙朴素无华的品行。近代女革命家秋瑾赋诗咏道:”瓣疑是玉盏,根是谪瑶台;嫩白应欺雪,清香不让梅。”赞颂水仙高洁的气质,不由得使人如见其美,如闻其香,耐人寻味。中国水仙以福建漳州水仙最为著名,每年有数百万粒花球远销日、美及东南亚各国,被誉为”中国宜春水仙花”。现代诗人郭沫若吟咏中国水仙品性在于”只凭一勺水,几柱石子过活”;当代诗人艾青对水仙深情咏道:“不与百花争艳,独领淡泊幽香”。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宋·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今译] 静坐在水仙花前,我的心呵,真个被它撩乱。起身走出门外,不觉一笑粲然。浩瀚横流的大江映入了我的眼帘。 [赏析] 黄庭坚在建中靖国元年(1101)五十一岁时一连写了四题八首咏水仙花的诗,以这首最著名。开头几句把水仙花拟为凌波仙子,最后紧接着就是这著名的“坐对”、“出门”两句。“被花恼”,客观上是因为鲜花太动人了,主观上来说诗人太动情了。出人意料的是,诗人忽然走出门来,不禁粲然一笑,原来,视野里出现了一个壮阔的境界:浩荡的大江就“横”在眼前。看是黄庭坚诗常见的特色。陈长方《步里客谈》说:“古人作诗断句,辄旁入他意,最为警策,如老杜云:‘鸡虫得失了无时,注目寒江倚山阁’是也,黄鲁直作水仙花诗,亦用此体。”这后一句,即“旁入他意”。用今天的电影术语来说,这是诗歌形象的“蒙太奇”。一个幽怨纤巧的特写,和一个明朗壮阔的全景剪接在一起,形成了全新的更为深远的意境。 [原作]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肯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参考资料:http://www.yl601.com/sc1/topic.cgi?forum=18&topic=735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宋 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2}

4,五香卷怎么做

五香卷,它用一种专门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荠、葱等,包成如春饼的一条条,再放  下油锅炸成焦黄,切成几段,蘸佐料进食,香、酥、脆、鲜,妙不可言。五香卷在福建各地都有,但最为出名的,要属厦门和漳州龙海石码的五香卷。  (1)厦门五香卷做法:  原料:三层肉250克,葱白120克,马蹄(荸荠)100克,鸡蛋2个。  调料:地瓜粉50克,盐少许,味精10克,五香粉少许,豆皮3张。  制法:1、三层肉洗净切成丁,葱白切丁,马蹄。  2、取圆盘一个,把上述配料放在盆中,下味精、盐、鸡蛋、五香粉拌匀。  3、豆皮去掉边角,平放砧板上,放入拌好的配料,卷成圆形。  4、放蒸笼蒸15-20分钟,出笼冷却。  5、将锅烧热,下清油,待油温六成热时,放入蒸好的五香卷,炸至呈金黄色熟透时捞起沥干油,然后切掉头尾,再切成5厘米左右长的小段,摆入盘中,(配辣椒酱)即可上桌。  特点:香酥适口,外焦里嫩。  (2)石码五香卷做法:  “石码五香”是漳州龙海地区的传统名小吃。长期来,每逢过年过节、婚寿喜庆,家家户户必备卤面,配以五香条来招待亲朋好友,这已成了石码的传统民俗。  “石码五香”的主要原料是:猪瘦肉、淀粉、洋葱、精盐、味精、砂糖、五香粉等。  石码五香具体做法是:先把猪瘦肉切成小块,加上适量淀粉、葱花、精盐、味精、砂糖、五香粉等,用适量的水调制成焰,以豆腐衣为外皮,裹成直径约2至3厘米的长条状的“五香生坯”。食用时,先在油锅中放入适量油,中火至油五成热后,放入“五香生坯”炸3-5分钟,待五香条成为金黄色浮上后,即可取出,切成若干小段,配上蕃茄汁或辣椒酱、酸萝卜片等,趁热食之,外酥内嫩、醇香可口、回味无穷。   现在石码制作五香条的店、摊不下三、四十间(摊),原料基本相同,配料略有差异,因而也形成各具特色的风味。闽南特色五香卷,外皮酥脆,肉馅嫩滑原料:三层肉250克,洋葱120克,马蹄(荸荠)100克,青葱50克,扁鱼1条,鸡蛋2个。调料:地瓜粉50克,面粉50克,盐少许,味精10克,白糖50克,五香粉少许,豆皮3张。制法:1、三层肉洗净切成丁,洋葱切丁,马蹄、青葱要小粒。扁鱼用油炸过,碾成末待用。2、取圆盘一个,把上述配料放在盆中,下味精、盐、鸡蛋、白糖、扁鱼末、五香粉拌匀。3、豆皮去掉边角,平放砧板上,放入拌好的配料,卷成圆形。4、将锅烧热,下清油,待油温六成热时,放入卷好的五香卷,炸至呈金黄色熟透时捞起沥干油,然后切掉头尾,再切成5厘米左右长的小段,摆入盘中,(配辣椒酱)即可上桌。特点:香酥适口,外焦里嫩。牛肉一斤,五香桂皮少许,姜三片葱一棵,酱油、酒糖适量。制作方法:   牛肉洗净过水沥干,烧红锅,下油,爆香牛肉,加酒,五香桂皮及水,旺火烧滚再转文火烧至熟透。取出。   洗净锅,烧热,放油,爆香放入牛肉加酱油、糖、料酒滚后转中火其间不断翻动牛肉以免粘锅,直至卤汁收干。取出牛肉待凉后切成薄片便可供食用。五香肉卷 材料:*夹心肉(猪前腿肉)1/2斤*豆腐皮3张*葱末1/2碗调味料:*酱油2大匙*糖3/2大匙*五香粉1大匙*味精少许*盐1/2小匙*太白粉2 大匙作法:1.将肉切成小条状,加调味料拌匀腌30 分钟,使其入味。2.包之前,再加入葱末(腌肉时加入,会冒太多的水分)及太白粉拌匀。3.摊开豆腐皮,将肉馅包成长筒状,依序包之。4.油锅烧至七分热转小火,缝口朝下,投入肉卷,炸至金黄色。5.取出炸好的肉卷,沥去油渍,切成斜段排盘。你可以用其他肉或者不用肉来做:)

5,杨万里是什么朝代的人

杨万里(1127-1206年),南宋,汉族,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宋朝杰出的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其勉励与教诲。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乾道六年(1170年)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十二年 (1185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十四年(1187年),迁秘书少监。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年),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等于退休)而归,从此不再出仕,朝命几次召他赴京,均辞而不往。 开僖二年(1206年),因痛恨韩侂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 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他在给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诋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不扰百姓,当时的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江东转运副使任满之后,应有余钱万缗,但他均弃于官库,一钱不取而归。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此始终不得大用。实际上他为官也不斤斤营求升迁,在作京官时就随时准备丢官罢职,因此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路费,锁置箱中,藏于卧室,又戒家人不许买一物,怕去职回乡时行李累赘。后来赋闲家居的十五年中,还是韩侂胄柄政之时,韩新建南园,请他作一篇“记”,许以高官相酬,万里坚辞不作,表示“官可弃,‘记’不可作。”以止数事,可以想见其为人。诗人葛天民夸他“脊梁如铁心如石”(见《南宋群贤小集.葛无怀小集》),并非谥美之辞。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一生力主抗金,与范成大、陆游等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诗人南宋著名的诗人(1127—1206),留存诗作四千多首。杨万里 (1127~1206) 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至秘书监。主张抗击金人,收复失地。以正直敢言,累遭贬抑,晚年闲居乡里长达15年之久。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大家。今存诗作4200余首,不少抒发爱国情思之作。其《初入淮河四绝句》、《舟过扬子桥远望》、《过扬子江》、《雨作抵暮复晴》等诗,抚今追昔,即景抒怀,思想性和艺术性都相当高。也写过一些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如《竹枝歌》七首写纤夫雨夜行船,《圩丁词十解》写筑堤圩丁,以及《插秧歌》、《悯农》、《悯旱》、《农家叹》、《秋雨叹》等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对农民艰难生活的同情。杨万里初学江西诗派,重在字句韵律上着意,50岁以后诗风转变,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形成独具特色的诚斋体。诚斋体讲究所谓“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檄风伯》:“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就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特色。所著《诚斋诗话》不专论诗,也有一些文论。所作赋,以《浯溪赋》、《海赋》为有名。所作词今存仅15首,风格清新,富于情趣,颇类其诗。又精于《易》学,有《诚斋易传》,以史证《易》,为经学家非议。所著《诚斋集》133卷(包括10种诗集及各体文章),有《四部丛刊》本;《杨文节公诗集》42卷,有乾隆间刻本;《诚斋易传》20卷,有曝书亭影宋本;《诚斋诗话》1卷,有《历代诗话续编》本。

6,苏州四大名菜指什么

苏州菜没有具体分四大,或者是多少大,下面随便奉上部分做法  1:松鼠鳜鱼  古诗有云——桃花流水鳜鱼肥!鳜鱼最有名的做法,自然是苏州的特色菜松鼠鳜鱼~~~~~~这道菜的名满天下,则是得益于曾七下江南的风流天子乾隆皇帝,话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来到苏州松鹤楼,当时松鹤楼并无现在之规模,只是一家普通小饭店,皇帝走的又累又饿,于是走了进去。 四下观看之时,发现在堂前的供桌上,供奉着一条红色的活鲤鱼,鲜活极了,看到这条鱼,皇帝不禁起了尝鲜之意,于是命令厨子将这条鱼当场烹制,厨子见来了贵客,不敢怠慢,但这条鲤鱼乃是祭品,恐怕烹之不利,正在焦急之时,突然灵机一动,觉得鱼头的形状恰似松鼠的头,于是立刻用鲤鱼出骨,并在鱼肉上雕刻菱状花纹,加调味稍腌后,拖上蛋黄糊,入热油锅嫩炸成熟后,浇上熬热的糖醋卤汁,浇汁之时,发出“吱吱”的声音,仿佛松鼠的叫声,又因为形状似松鼠,故名,此菜外脆里嫩,酸甜可口,乾隆皇帝吃后很满意。后来苏州官府传出乾隆在松鹤楼吃鱼的事,此菜便名扬苏州。 此菜开始虽是用鲤鱼制作,但后来却改良为鳜鱼,因鳜鱼鱼肉肥美,肉多刺少,现在这道菜也是苏州一绝!  鼠鳜鱼的做法如下—— 原料:鳜鱼 750克 胡萝卜 15克 冬笋 20克 豌豆 15克 菠萝 40克 香菇 15克 辅料:葱、姜、蒜、糖、盐、胡椒粉、酒、白醋、油、番茄汁适量 做法:1、鱼先用调料腌透后,剔去中骨,片去肚刺,切蓑衣花刀。 2、蘸薄水淀粉,再用干淀粉裹均匀,在8成油中炸二次,外焦里嫩,再用糖醋、番茄汁勾芡浇上。  2:冰糖莲心羹  春秋末年吴越相争,越王勾践大败,作为人质在吴受尽凌辱。获赦回国后,起用范蠡为相国,决心东山再起,报仇雪耻。范蠡献计,一面用金帛美女迷惑吴王,一面生聚教训,富国强兵,伺机再起。勾践同意后,便派范蠡出发寻找美女。  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范蠡在诸暨苎萝山下的浣纱溪边果然发现了为寄托三年前亡国之耻而穿孝的美女西施。在他的说服下,西施接受了越王之命,愿意离开故土去吴,洗雪“会稽之耻”。范蠡亲自护送她前往苏州。  行行复行行,谁知走到嘉兴南湖,体质柔弱的西施竟病倒了,龙船只好在这里停泊。范蠡一面传医诊治,一边煎汤送药,不敢怠慢。一个月后,西施病体仍未复原,范蠡心里十分焦急。这时,忽见一个丫头采来几支莲蓬,说是莲心可治姑娘的病。范蠡大喜过望,立即剥了莲实给西施吃,姑娘吃后觉得很受用,胃口渐开。又有乡人来说,用莲子煮烂成羹,加上冰糖,常吃可以补脾养心,清热泻火,有利西施姑娘的病体。范蠡依言,煮成冰糖莲心羹,每天早晚让西施吃下去,果然不久便康复上路了。  范蠡高兴地慨叹道:“冰糖莲心,连着西施姑娘爱国爱乡的玉洁冰心啊!”从此,冰糖莲心羹便成了杭、嘉、湖和苏州民间一道著名甜点.  3:【巴肺汤】苏州木渎石家饭店的传统名菜。巴肺汤,腹白,背青灰,有斑纹,可鼓气如球浮于水面,故又名摪哂銛或撆菖萦銛,是苏州特产。此鱼每年秋季上市,肉质细腻。巴肺汤用鱼肝及鱼肉烹调而成,汤清鲜美,鱼肝肥嫩,配以火腿、笋片、绿叶菜等,香醇鲜美,慕名前来的客人络绎不绝。  4:【碧螺虾仁】在苏式菜肴中用河虾制作的菜颇多,如油爆虾、盐水虾、碧螺虾仁等等,其中螺虾仁为吴门传统名菜。 碧螺是指洞庭东、西山特产碧螺春茶叶。碧螺虾仁用新碧螺春的清香茶汁作调料,与河虾仁一起烹调而成。入口后不仅有河虾的鲜味,而且有名茶的清香,别具韵味。上桌时如以茶叶点缀围边,则色香味俱全,益臻苏州菜肴特色。  5:【响油鳝糊】黄鳝营养丰富,烹调方法也有烧、炒、爆等几种。爆鳝丝、炒鳝片和响油鳝糊等都是苏式菜肴中炙人口的名菜。 响油鳝糊,因鳝糊上桌后盘中油还在辟叭作响而得名。制作响油鳝糊除掌握烹调技术关键外,外须上桌及时,否则,油降温后浇到鳝糊上没响声,那响油鳝糊就名不符实了。松鼠桂鱼、碧螺虾仁 、 响油鳝糊 、 银鱼莼菜汤。上面是从哪里抄的吧。苏州名菜我只知道“松鼠桂鱼”,别的真比知道了。阳澄湖大闸蟹现在也很出名。江 苏 菜简称苏菜,主要以南京、扬州,苏州三种地方菜组成。早在二千多年前,吴人即善制炙鱼、蒸鱼和鱼片。一千多年前,鸭为已金陵美食。南宋时,苏菜和浙菜同为"南食"的两大台柱。苏菜擅长炖、焖、蒸、炒,重视调汤,保持原汁,风味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南京菜口味和醇,玲珑细巧;扬州菜清淡适口,刀工精细;苏州菜口味趋甜,清雅多姿。其名菜有烤方、水晶肴蹄、清炖蟹粉狮子头、金陵丸子、黄泥煨鸡、清炖鸡孚、盐水鸭(金陵板鸭)、金香饼、鸡汤煮干丝、肉酿生麸、凤尾是、三套鸭、无锡肉骨头、陆稿荐酱猪头肉、沛县狗肉也没有明确规定说是四大名菜的.另外省的有:广 东 菜简称粤菜。源于西汉。《淮南子》载:"越人得蚺蛇以为上肴"。南宋《岭外代答》也说越人"不问鸟兽虫蛇,无不食之"。宋末王朝南迁,众多御厨骤集羊城,促成了粤菜的长足发展。今粤菜已名播中外,有"吃在广州"之说。粤菜主要由广州、潮州、东江三种地方菜组成。擅长爆、炒,多变化,配料丰富,讲究鲜、嫩、爽、滑。潮州菜以烹制海鲜见长,汤菜更具特色。刀工精细,口味清纯。东江菜,朴实大方,有乡土味,下油重,味偏咸。粤菜对鱼虾、禽兽、野味等烹制均有特长,尤其对蛇的制作,更有独到之处。其名菜有豹狸烩三蛇(俗名龙虎斗)、片皮乳猪、潮州冻肉、东江盐焗鸡、满坛香、鼎湖上素、大良炒牛奶、炒田螺等。安 徽 菜简称徽菜,由皖南、沿江、沿淮三种地方风味所组成。相传起于汉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以烹制山珍野味著称,重油,重酱色、重火工。多用砂锅木炭煨炖,故有"吃徽菜,要能等"之说。皖南菜擅长烧、炖,芡大油重,朴素实惠。沿江菜善烹河鲜、家禽,讲刀工,重形色,尤以烟熏技术见长。沿淮菜咸中带酸、汤汁浓重。徽菜名菜有无为熏鸭、符离集烧鸡、徽州丸子、腌鲜鳜鱼、毛峰熏鲥鱼、清蒸鹰鱼、奶油肥王鱼、蜂窝豆腐等。北 京 菜简称京菜,由本地菜与山东菜、宫廷菜融合发展而来。它从元、明、清宫廷御厨和王府家厨逐步流传演变而成。元代,由于其符合蒙古王公口味,一跃而登大雅之堂。入明以后,其势不衰。到清代蔚为大观,以满汉全席为京菜高峰。做法以烤、爆、炸、溜、炒为主,兼用烧、烩。菜肴质地讲究酥、脆、鲜、嫩。选料广泛,刀法精细,烹调讲究,造型美观。主咸,兼合其他口味。名菜有烤鸭和涮羊肉等,有"国菜"之誉。四 川 菜简称川菜,以成都风味为正宗,包含重庆菜、东山菜、江津菜、自贡菜、合川菜等。相传汉魏六朝,川菜即具特色,至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以小煎、小炒、干烧、干煸见长,以味多、味广、味厚著称。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誉。调味多用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味重麻、辣,麻味为其他地方菜所少有。其名菜有回锅肉、鱼香肉丝、灯影牛肉、夫妻肺片、水煮牛肉、清蒸江团、干煸鱿鱼网、宫保鸡丁、麻婆豆腐、怪味鸡块等。浙 江 菜 简称浙菜,由杭州、宁波、绍兴三种地方风味菜所组成,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南宋时在"南食"中占主要地位,明清时更大为发展。杭州菜以爆、炒、烩、炸为主,工艺精细,清鲜爽脆。宁波菜以"鲜咸合一",蒸、烤、炖制海味见长,讲究嫩、软、滑。绍兴菜长于烹制河鲜、家禽,入口香酥绵糯,汤味浓重,富有乡村风味。浙菜名菜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赛蟹羹、香酥焖肉、丝瓜卤蒸黄鱼、三丝拌蛏、两湖莼菜汤、油焖春笋等。福 建 菜简称闽菜。由福州、漳州、厦门、泉州等地方菜所组成。以清汤、干炸、爆炒为主,调味常用红糟,味重甜酸。名菜有佛跳墙、闽生果、七星丸、桔烧巴、太极明虾、烧生糟鸡、高丽海蚌、梅开三度、白炒鲜竹蛏、菊花鲈鱼球、干炸三肝花卷、淡糟炒鲜竹、桔汁加吉鱼、雪花鸡。

7,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

古诗《小池》  《小池》 宋·杨万里 泉 眼 无 声 惜 细 流 , 树 阴 照 水 爱 晴 柔 。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一生力主抗金,与范成大、陆游和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其勉励与教诲。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杨万里为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乾道六年(1170年)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现改知常州。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十二年 (1185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十四年(1187年),迁秘书少监。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年),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杨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等于退休)而归,从此不再出仕,朝命几次召他赴京,均辞而不往。 开禧二年(1206年),因痛恨韩侂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  编辑本段诗词作品  今存诗作4200余首,不少抒发爱国情思之作。其《初入淮河四绝句》、《舟过扬子桥远望》、《过扬子江》、《雨作抵暮复晴》等诗,抚今追昔,即景抒怀,思想性和艺术性都相当高。也写过一些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如《竹枝歌》七首写纤夫雨夜行船,《圩丁词十解》写筑堤圩丁,以及《插秧歌》、《悯农》、《悯旱》、《农家叹》、《秋雨叹》等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对农民艰难生活的同情。杨万里初学江西诗派,重在字句韵律上着意,50岁以后诗风转变,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形成独具特色的诚斋体。诚斋体讲究所谓“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檄风伯》:“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就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特色。所著《诚斋诗话》不专论诗,也有一些文论。所作赋,以《浯溪赋》、《海赋》为有名。所作词今存仅15首,风格清新,富于情趣,颇类其诗。又精于《易》学,有《诚斋易传》,以史证《易》,为经学家非议。所著《诚斋集》133卷(包括10种诗集及各体文章),有《四部丛刊》本;《杨文节公诗集》42卷,有乾隆间刻本;《诚斋易传》20卷,有曝书亭影宋本;《诚斋诗话》1卷,有《历代诗话续编》本。 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他在给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诋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不扰百姓,当时的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江东转运副使任满之后,应有余钱万缗,但他均弃于官库,一钱不取而归。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此始终不得大用。实际上他为官也不斤斤营求升迁,在作京官时就随时准备丢官罢职,因此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路费,锁置箱中,藏于卧室,又戒家人不许买一物,怕去职回乡时行李累赘。后来赋闲家居的十五年中,还是韩侂胄柄政之时,韩”,许以高官相酬,万里坚辞不作,表示“官可弃,‘记’不可作。”以止数事,可以想见其为人。诗人葛天民夸他“脊梁如铁心如石”(见《南宋群贤小集.葛无怀小集》),并非谥美之辞。 杨万里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也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如《悯农》、《农家叹》、《秋雨叹》、《悯旱》、《过白沙竹技歌》等写出农民生活的艰难和疾苦,《歌四时词》、《播秧歌》等 写出农民艰辛和欢乐,《望雨》、《至后人城道中杂兴》等写出对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喜悦和盼望,都具有比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编辑本段正文与注释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① 无声惜② 细流 , 树阴照水爱晴柔③ 。 小荷④ 才露尖尖角⑤ , 早有蜻蜓立上头⑥。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花。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花的尖端。 ⑥.头:上方  编辑本段今译  小池 泉眼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 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 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编辑本段诵读  ①内容浅析:诗人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初夏小荷花池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热爱之情。 ②写作特点:将蜻蜓拟人化,增添了诗的情趣。 ③朗诵指导: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要突出“惜”、“晴柔”、“尖尖”、“立”等词。 其中“惜”、“爱”、“尖尖”在读的时候应拉长一点声,体现出那种意境来; 最后“立上头”应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使听者回味无穷。  编辑本段简析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古诗今译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荷叶,未展开的荷叶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今译] 小小的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儿,早有一只蜻蜓停歇在上面。 [赏析] 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所以王国维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人间词话》)  编故事的话,可以充分联想,小荷为什么只露尖尖角?为什么蜻蜓马上就立在上面等,编出一定的原因,充分想象但需要联系生活实际来写作O(∩_∩)O~,  我是第一个,给我精彩好么?不行的话起码也留下言,提提意见,  谢谢!!!!!!!!!!!!!!!!!!!!!!!!!!!!!!!!!!!!!!!~泉水从泉眼静静地流淌出来,那么细小,好像泉眼爱惜它,舍不得它流走似的;岸边的绿树把阴影映洒在水面上,似乎是喜爱那一池晴和柔美的碧波。新长出的荷叶还卷着,刚刚在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早就有一只蜻蜓轻盈地立在上面,不愿飞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