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北京盛唐酒业有限公司,冰琪棱来源以哪个国家

1,冰琪棱来源以哪个国家

早在3000多年前,聪明的中国人就已经利用天然冰在夏天消署。周朝的时候,政府里有专门负责取冰、用冰的官员——“凌人”。唐朝时,京城长安出现了专门靠冰发财的商人。一本叫《杜阳杂俎》的书里,详细记载了当时制造冷饮的方法。到了宋朝,冷饮的品种很多,比如“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等。这时还出现了果汁掺奶汁,再放上冰块制成的冷饮佳品。元世祖忽必烈时,政府开始了冰激凌的生产。为了保守制作工艺的秘密,王室以外的人禁止制造冰激凌。马可·波罗千方百计得到了制造冰激凌等冷饮的工艺方法,并将它带回意大利,随后传到英法等国。14世纪初期,欧洲也出现了雪糕等冷饮。

冰琪棱来源以哪个国家

2,司空见惯里的见惯到底是见惯了什么

唐朝时,著名的文学家刘禹锡的文章和诗都很出众,但是因为他的性格放荡不羁,生活不拘小节,又不会察言观色,因此受到京城得势小人的排斥,被贬到苏州做刺史。在苏州,他和另一位文学家李绅往来密切,两人有很深厚的友谊。 有一次,李绅邀请刘禹锡喝酒,请了几名歌女唱歌陪酒,两人饮酒畅谈。几杯酒下肚后,刘禹锡有些微醉,看着歌女美丽的面容,听着她们凄美的歌声,不禁诗性大发,他举着酒杯站起来,高声念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意思是指官位很大的李绅对这样的场景已经见得多了,但自己对此情此景却不得不大发感慨。 人们后来把它其中的“司空见惯”来形容经常见到,不足为奇的事物。

司空见惯里的见惯到底是见惯了什么

3,冰激凌最早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中国人 早在3000多年前,聪明的中国人就已经利用天然冰在夏天消署。周朝的时候,政府里有专门负责取冰、用冰的官员——“凌人”。唐朝时,京城长安出现了专门靠冰发财的商人。一本叫《杜阳杂俎》的书里,详细记载了当时制造冷饮的方法。到了宋朝,冷饮的品种很多,比如“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等。这时还出现了果汁掺奶汁,再放上冰块制成的冷饮佳品。元世祖忽必烈时,政府开始了冰激凌的生产。为了保守制作工艺的秘密,王室以外的人禁止制造冰激凌。马可·波罗千方百计得到了制造冰激凌等冷饮的工艺方法,并将它带回意大利,随后传到英法等国。14世纪初期,欧洲也出现了雪糕等冷饮。
中国发明了冰淇淋
最早是中国发明的啊,
当然是中国发明的啊
早在古罗马帝国时代

冰激凌最早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4,西塘和乌镇

北京到上海,然后从上海到嘉善,火车票价便宜一些,汽车方便一些。到嘉善后可以打车25—30元,也可乘公交、依维柯,3.5还是4元的吧,15分钟到。在西塘住一晚,看看夜景,再感受一下清晨,这是最好的时候。如果你想度假放松,可以住两三天足够。乌镇不建议去了,景色差不多,但是很商业化,没有生活气息,消费巨高。西塘是被称为活着的前年古镇。我去过数次,每次只待两天。那里有几家酒吧,我个人和唐朝的老板比较好,但是我仍然叛徒的给你推荐另一个酒吧“红庭”,首先声明我不是那里的托。因为那里的气氛比唐朝要好,而且老板算是北京人。 从嘉善到杭州也比较方便。西湖周边环境很舒服,但不管怎么说还是住一晚比较好,西湖虽没有想象中的好,但到了后估计也不会立刻走人,现在可能还有西湖印象,总得说还是很不错的。
先从北京到上海 然后在上海当地参加上海出发的到西塘和乌镇的一日游 参团价格很实惠的 上海忆江南旅游网参考下吧

5,日本有什么地方好玩的

推荐景点一:大涌谷   大涌谷(Owakudani)是箱根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在绿树环抱的箱根中惟独此处山岩裸露,岩缝间喷出的地热蒸气雾气腾腾,令人感到地球的生命运动,尉为壮观。由此可眺望富士山和箱根群山的美丽景色。 推荐景点二:东京迪斯尼   东京迪斯尼有两大主题乐园,七座舒适的大饭店,以及其它购物娱乐设施所组成的欢乐世界。是大人找回童真,小孩寻找快乐的地方。 推荐景点三:东京铁塔   东京塔(Tokyo Tower)位于东京市内,建成于1958年,塔高333米,这座日本最高的独立铁塔上部装有东京都7个电视台、21个电视中转台和广播台等的无线电发射天线。在250米高的地方,也设有一个特别展望台。展望台四边都是落地的大玻璃窗,窗向外倾斜。 推荐景点四:富士山   富士山(Fuji Mountain)位于本州岛中南部,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日本人奉之为“圣山”,是日本民族的象征,距东京约80公里,跨静冈、山梨两县,面积为90.76平方公里。整个山体呈圆锥状,山顶终年积雪。 景点五: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Toshodai Temple)位于奈良市的唐招提寺是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亲手兴建的,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被确定为日本国宝。
京都 可以参观古迹 东京 上野公园赏樱, 涉谷购物 札幌 好像也有樱花的样子 去看yokoso Tokyo吧,介绍得很详细
北海道
富士山。北海道。东京都等。
富士山是日本最大最高的山 上面有日本珍惜的樱花 是日本两个世界遗产之一
迪斯尼,环球影城,樱花,温泉 就这些了吧?

6,二锅头为啥叫二锅头

二锅头酒是北京的传统白酒,属普通白酒。 “二锅头酒”的名称是怎么来的?这还得从北京酿制白酒的历史说起。 北京酿制白酒的历史悠久。金朝将北京定为“中都”,传来了蒸酒器,酿制烧酒。 到了清代中期,京师烧酒作坊为了提高烧酒质量,进行了工艺改革。在蒸酒时用作冷却器的称为锡锅,也称天锅。蒸酒时,需将蒸馏而得的酒汽,经第一次放入锡锅内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头”和经第三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尾”提出做其它处理,因为第一锅和第三锅冷却的酒含有多种低沸点和沸点的物质成分,所以只摘取经第二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故起为“二锅头”。 是一种很纯净的好酒,也是质量最好的酒。现在各地的白酒厂蒸酒时所采取的“掐头去尾”、“按质取酒”的方法就是沿承“二锅头”工艺原理而来的。清代末期,二锅头的工艺已传遍北京各地,颇受文人 墨客赞誉。吴延祁在诗中赞道,“自古人才千载恨,至今甘醴二锅头。”将二锅头比作“甘醴”。 二锅头酒是北京的传统白酒,属普通白酒。“二锅头酒”的名称 是怎么来的?这还得从北京酿制白酒的历史说起。 北京酿制白酒的历史悠久。金朝将北京定为“中都”,传来了蒸 酒器,酿制烧酒。 到了清代中期,京师烧酒作坊为了提高烧酒质量,进行了工艺改 革。在蒸酒时用作冷却器的称为锡锅,也称天锅。蒸酒时,需将蒸馏 而得的酒汽,经第一次放入锡锅内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头”和经 第三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尾”提出做其它处理,因 为第一锅和第三锅冷却的酒含有多种低沸点和沸点的物质成分,所以 只摘取经第二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故起为“二锅头”。 是一种很纯净的好酒,也是质量最好的酒。现在各地的白酒厂蒸酒时 所采取的“掐头去尾”、“按质取酒”的方法就是沿承“二锅头”工 艺原理而来的。清代末期,二锅头的工艺已传遍北京各地,颇受文人 墨客赞誉。吴延祁在诗中赞道,“自古人才千载恨,至今甘醴二锅头。” 将二锅头比作“甘醴”。 1949年,新中国建立,华北酒业专卖总公司北平酒业分公司,即 北京市糖业烟酒公司的前身,立即组建厂房,生产二锅头酒。二锅头 酒选用高粱为原料,还是以麸曲和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的 “老五曾瓦”工艺,经原料清蒸、辅料清蒸,低温入池,适当发醇, 缓火蒸馏,掐头去尾,贮陈精酿而成。由于二锅头酒的酒液清亮透明, 香气芬芳,酒质醇厚,入口甘润、爽洌,酒力强劲,后劲绵长,回味 悠长,因此备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二锅头品牌家族也日渐丰富,其 中“鑫星”牌二锅头酒,执行国家一级标准,采取电话、电码防伪, 上市两年来,已受到越来越多饮酒者的喜爱。正所谓“京城古酿二锅 头,历经沧桑美名传;传统工艺酒清洌,饮用鑫星陶然然”。 白酒的名称繁多。有的以原料命名,如:高粱酒、大曲酒、瓜干酒等,就是以高粱、大曲、瓜干为原料生产出来的酒。有的以产地命名,如:茅台汾酒、景芝白干、曲阜老窖、兰陵大曲等。有的以名人命名,如:杜康酒、范公特曲等。
这种酒实际上很久以前就出现了,直到唐朝时...因为旧时酿造酒用装冷水的大锅作为冷却设备,以换第二次冷水时流出的酒液味道最为纯正,故称"二锅头"... 所以二锅头自古代就流传开来,近代才大规模地造酒厂,于是二锅头便众所周知的了。

7,敲门砖真的存在

存在敲门砖指拣砖头敲门,门开后即弃砖。比喻谋求名利的手段 。宋,曾敏行 《 独醒杂志》卷五:“一日, 冲元自窗外往来, 东坡问:‘何为?’ 冲元曰:‘绥来。’ 东坡曰:‘可谓奉大福以来绥。’盖冲元登科时赋句也。 冲元 曰:‘敲门瓦砾,公尚记忆也!’”后以“敲门砖”比喻士人借以猎取功名的工具,一达目的,即可抛弃。在说敲门砖之前,先说说敲门的事情。一、史上最有名的一次敲门长庆三年,也就是公元823年的六月,唐穆宗李恒升任韩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其中的京兆尹相当于首都的市长。一向飞横跋扈的神策军,也就是京师卫戍部队,上上下下在知道这个消息后,都不敢在京师地面上犯法了。他们一致认为韩愈这个人不得了,是一个不信邪的狠角色,在信佛拜佛的本朝,竟然敢建议宪宗先皇帝,将供奉的佛骨放在水里火里销毁。由此可见,他对由凡人肉胎组成的神策军,根本就不放在眼睛里了。这一年,在国家的层面上,没有什么值得记载的大事情发生。这一年的秋天,在京城长安,有一个叫贾岛的人,有一天下午,正在自家院中的一棵树下闲坐,看见落地的树叶在秋风中旋转,心中顿生一种秋风起兮思故人的念头,猛然想起了一个叫李凝的好朋友,已经有好多天没有见面了,不知道他的近况如何?就决定到他的住处去看看他。说去就去,贾岛趁兴就在家门口附近的一个饭店里,雇了一头毛驴,顺便买了两块胡麻饼,又将从店里借来的一只装满水的葫芦,挂在驴的脖子上,然后翻身上驴,拍了一下驴屁股。毛驴在贾岛的引导下,贾岛在凭着的记忆里,顶着阵阵卷起的秋风,晃晃悠悠的穿过长安城的西门开远门,迎着落日的余晖,来到了城外的西郊。道路是越来越偏僻了,由于人迹稀少,两旁的野草纷纷向路中央生长,农家也是越来越少了,几乎看不见袅袅炊烟。天开始暗了下来,一弯残月慢慢的升向中天。夜风阵阵的吹着,云彩时不时的在月亮下面飘过。当他走过了一座无名小桥,终于看到了李凝居住的庭院。庭院东院墙的边上,长着一棵柳树,朝南开的两扇柴门,紧紧的关闭着。在庭院的西面,有一个很是方正状的池塘,池塘的岸边,也同样长着几棵大大小小的柳树。池塘的西面,是一座寺庙,有一个夜归的僧人,正在一会儿明一会暗的月光下,轻轻的敲着山门。贾岛推开庭院的柴门,径自来到李凝的房门外,先是轻轻的敲着,后是越敲越重,敲门声惊动了栖息在柳树上的鸟儿,在渣渣的叫了几声后,很快的又恢复了平静。李凝不在家。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激发了贾岛的创作灵感,他在沉思了好长的时间后,慢悠悠的写出了下面的一首诗: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第二天早上,在李凝家的灶间里,胡乱的睡了一夜的贾岛,醒来后看着杳无人声、又没有多少烟火气息的屋子,心中很是落寞,禁不住的自言自语道:李凝真会玩哪,找了这么一个鬼都不上门的居处。他想起了昨天晚上写的那首诗还没有诗题,不如就称作《题李凝幽居》吧。他吃完了昨天剩下来的半块胡麻饼后,将李凝家庭院的柴门重新关上,然后就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城了。一路上的他,都在想着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题李凝幽居》的五言律诗。除了在想诗的平仄和字的韵脚,有没有可以进一步斟酌以外,想得更多的是这首诗的颔联。总觉得这一联诗中的“僧推月下门”句,存在着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犹豫:到底是僧在推门好呢?还是僧在敲门好呢?进入了长安城里,走在了朱雀大街上,贾岛还是在驴背上,分别用两只手,先后在半空中,来回比划着敲门的动作和推门的动作。就在这个时候,那些在路上行走得好好的行人和马车,突然纷纷的向两边回避。沉浸在苦思冥想中的贾岛,全然不知道京兆尹韩愈出巡的车队,正迎面向他浩荡而来。路上的行人,都紧张的看着贾岛,他们知道韩愈对不守规矩的人,处罚起来是很严厉的。五代十国时的何光远,在《鉴诫录》一书中写道:“时韩吏部权京尹,意气清严,威振紫陌,经第三对呵唱,岛但手势未已,俄为宦者推下驴,拥至尹前,岛方觉悟(贾忤旨条)”。骑在毛驴上的贾岛,耳朵里根本没有听见鸣锣开道的公差喝道声,在不知不觉中,冲撞了京兆尹韩愈行进中的车队。于是他立刻就被一众公差,七手八脚的从驴背上强行的拽了下来,并被押送至韩愈面前问罪。韩愈一看是认得的,是已经有好几年没见面的贾岛。他记得这个贾岛,在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他因为向宪宗皇帝上了一篇《谏迎佛骨表》的奏表,因为其中有“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的内容,从而触怒了一心礼佛的唐宪宗,被从京官刑部侍郎的位置上,一下子贬到了八千里之外的苦寒之地潮州当刺史。还是这个贾岛,为他被贬一事,不怕政治打击,曾专门写了一首《寄韩潮州愈》的诗给他,开首的“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两句诗,很是给他一种雪中送炭的温暖。韩愈在问明了事情的缘由后,不但没有惩罚贾岛擅闯车队的不法行为,反而在路中央索性停住了乘坐的马车,在皱着眉头想了很长的时间后,用肯定的口气对贾岛说:“要我看啊,还是用‘敲’字好啊”。何光远的原文是这样写的;“韩立马良久思之,谓岛曰:‘作敲字佳矣。’”二、古人笔下的种种敲门1、用拳头敲门的鲁智深同样是敲门,唐人贾岛作为一个文人,最终确定夜归的僧人,在月下之夜,是用翘起兰花指的手指,对着庙门文文雅雅的敲门。经过韩愈的首肯,敲门敲出了一段流传千古的“推敲”佳话,这真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啊。  宋朝曾经有一个军官,却是把手指攥成拳头恶狠狠地敲门,尽显一介武夫的草莽本色。在《水浒传》第三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书中,施耐庵绘声绘色地描写了那个军官的敲门细节:门子听得半山里响,高处看时,只见鲁智深一步一颠,抢上山来。两个门子叫道:“苦也!前日这畜生醉了,今番又醉得不小可。”便把山门关上,把拴拴了。只在门缝里张时,见智深抢到山门下。见关了门,把拳头擂鼓也似敲门。两上门子那里敢开。智深敲了一回,扭过身来,看了左边的金刚,喝一声道:“你这个鸟大汉,不替俺敲门,却拿着拳头哧洒家!俺须不怕你!”一句描写敲门动作是“拳头擂鼓也似”的比喻,极简极形象的勾勒出鲁智深不拘小节的率性和任性,一声对金刚“你这个鸟大汉,不替俺敲门,却拿着拳头哧洒家”的怒喝,顿时将鲁智深这个莽撞汉子的性格,入木三分的写活了。2、用马鞭敲门的薛嵩使者《太平广记》里有一则“红线”故事:说的是在唐朝代宗的时候,代宗皇帝在平定安史之乱后,为了笼络安史旧部,将再次归唐的安史旧将田承嗣,重新任命为魏博节度使。这个田承嗣拥兵自重,在住所地的魏城,表面上听命于李唐朝廷,实际上却将管辖之地搞成了割据之地,自任官吏自组军队自取赋税自管司法,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田承嗣肺部患有疾病,天冷还好,但只要天气一热,病情就会加重,常常是喘不过气来。因此他就对人常常说道:“山东天气比较凉快,我若能驻守山东,还能多活几年。”他不但是这样说的、这样想的,还准备这样做,他从他10万人马的部队中,精心挑选了三千勇士,组成了特种部队,准备选一个好日子,出兵吞并潞州。当时的潞州节度使是薛嵩,薛嵩虽然是大名鼎鼎的薛仁贵的孙子,却没有祖上薛仁贵那样的威武霸气。他在知道这个消息后,日夜忧愁却无良策。薛嵩家的一个名叫红线的婢女,在一天夜里,知道了这件事情后,马上就对薛嵩说:“这事好办,何必犯难?不如这样吧,这件事情交给小女子今晚去办吧。在小女子临走之前,请您现在就准备好一个使者、一匹快马、一封书信,书信的内容要这样写”,说完她就一字一句的口授了起来。话说下半夜的魏城城内,已经是乱成了一锅粥,到处都是军人,到处都是火把,正在挨家挨户的搜捕偷盗田承嗣府中金盒的窃贼。“红线”故事接下来的原文是:“使者以马棰挝门,非时请见。承嗣遽出,使者乃以金合授之”。使者用马鞭敲田承嗣府第的大门,看门人认为在这非常时刻求见田承嗣,一定是有紧要的事情。田承嗣闻讯后,急急忙忙的披着衣服出来了。手里提着马鞭的使者,看见田承嗣后,就把一只金盒给了他,同时还给了他一封薛嵩亲手写的信:“昨晚有人从魏州来我这里,这个人说从您床上的枕头边上拿走了一个金盒。因为是你的东西,所以我不敢留下来。现在特派专使连夜送还,敬请你查收。”田承嗣看到这里,不由得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还好脖子上的脑袋还在。在惊出了一身冷汗之后,他给了使者很多赏赐,又专门派人送了许多许多的厚礼给薛嵩,并且对薛嵩说,多亏他宽宏大量不记私仇,否则的话我已经是头颅不保了。3、用拐杖敲门的潘老人下面这个“潘老人”的故事,也是出自于《太平广记》:嵩山少林寺,元和中,常因风歇,有一老人杖策扣门求宿。说的是在唐朝宪宗的元和(806年 - 820年)年间,有一天晚上,有一个老人,在大风刚刚停止的时候,来到了嵩山少林寺的山门前,用拄着的拐杖,叩门请求住宿。寺里的僧人听到叩门声后,一面以庙门已经关闭要到天明才好开为理由,拒绝了老人开门的要求,一面告诉说寺门外面有两间空房子,请老人自行进去睡觉吧。二更天以后,有一个僧人起床,要外出小便。忽然发现庙门外面非常明亮,犹如白天一样,这可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就感到非常的奇怪,于是就想上前看个明白。他悄悄地打开一条门缝,只看见老人所住的那个空空如也的房间里,地上已经铺设了床垫子,床垫子上是翠绿色的帐幕,看上去很是美丽光彩,又看见床垫子上放着不少的菜肴,这个老人端坐在床垫子上,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神态安然的吃着喝着,还不时的打着饱嗝呢。看见这个场景的僧人,就急忙将他看到的场面,告诉了其他还在睡觉的僧人,于是这些僧人就全部起来了。这些僧人一面对老人如此神秘的表现而感到惊讶,一面又不敢开门上前去问个究竟。只是默默地聚在一起,默默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到了五更天以后,吃饱喝足的老人,睡了一觉以后起来了,在一番洗漱完毕后,就伸手从怀中取出一个葫芦,这个葫芦有拳头那么大。只看见这个老人,把床垫子、帐幕、以及所有他用过的物品,一样一样的全部放进了这个葫芦里,而这个拳头般大小的葫芦,也真的是很奇怪,把所有的这些东西,也一样一样的吸纳进去了。装完东西以后,这个老人又把葫芦重新揣进怀里。这个房子又恢复了原来空空如也的老样子。这些僧人们个个感到非常的诧异和惊异,他们就打开庙门,上前去询问这个老人。但是这个老人,除了对他们表示感谢以外,什么也没有说。僧人们纷纷要求老人住到庙里来,但老人坚决不肯。他们又问老人的姓名,老人只是淡淡的回答说他姓潘,是从南岳来的,昨天途经此地,今天要往北面的太原去。从那以后,还有人看见过这个潘姓老人。4、最有诗情画意的敲门最有诗情画意的敲门,是宋朝人苏东坡写的。他在《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其二再用前韵》的一首诗中,有这么两句描写敲门的精彩诗句:抱丛窥我方醉卧,故遣啄木先敲门。看见我喝酒喝多了,醉卧在梅花树下,就想把我抱起来,送进房间内去休息休息,因为实在是腾不出手来,所以就叫啄木鸟先去敲门。苏东坡写的这首《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其二再用前韵》诗,是根据柳宗元的传奇小说《龙城录》中,一则名为“赵师雄醉憩梅花下”的故事而来的:隋朝开皇年间,有一个名字叫赵师雄的人,要到位于今天广东省博罗县的罗浮山去。在寒冷的一天傍晚时分,由于又冷又饿,加上长时间得不到好好的休息,赵师雄身体极度疲惫。就在他精神恍恍惚惚之时,猛然看见了路旁边的松树林里有一家酒店,于是他就将马车停下来休息。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淡妆素服的女子,衣裙飘飘的向他迎了上来。赵师雄发现与他说话的这个女子,身上散发者一股袭人的香气,而且说话的语言非常清丽,在满心喜欢之下,身不由己的就跟着这个女子,敲开了路边的酒家之门。他和他两人频频举杯,连饮数杯,言笑晏晏,把酒言欢。不一会的功夫,来了一个身穿绿色衣服的小孩子,在他们面前载歌载舞又跳又唱。很快的赵师雄就醉酒睡着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赵师雄在一阵刺骨的寒风中醒来,睁开眼睛一看,这时才发现天已经亮了,自己一个人正睡在一棵硕大的梅花树下。梅花树的树枝上,有绿色的小鸟,正在欢快的跳跃鸣叫。开始泛红的天空上,月亮已经西沉,星星也渐渐隐去。赵师雄站在梅花树下,很是一番莫名的惆怅,梦中所见的那个淡妆女子呢、那个绿衣童子呢,现在都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三、世上真有敲门砖耶1、敲门最早是用瓦子的北宋朝有一个法号叫怀深的大和尚,曾经写过这四句佛经唱词:“黄叶止啼知即已,敲门瓦子亦休留。虚空讲得真经后,解笑当年石点头”《安正阇梨求偈》。由此可以知道,最早用来敲门的是瓦子而不是砖。又由此可以知道,瓦子是破碎的瓦片,瓦是完整的瓦片。所谓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2、敲门也可用瓦砾的南宋朝的曾敏行写了一本《独醒杂志》的书,在该书的卷五中,记录了一则苏东坡的逸事:东坡多雅谑,尝与许冲元、顾子敦、钱穆父同舍。一日,冲元自窗外往来,东坡问何为。冲元曰:“绥来。”东坡曰:“可谓奉大福以来绥。”盖冲元登科时赋句也。冲元曰:“敲门瓦砾,公尚记忆耶?”有一天,一位叫许冲元的人,从门外走了进来。苏东坡就问他:“你来时一路上怎么样啊?”许冲元回答说:“路上一路平安。”苏东坡就笑着说道:“平安地到达,可以说是托上天的福分。”苏东坡说的这句话,原来就是许冲元曾经说过的话。他的这一句话,最早是出现在他参加科举考试时,写在一篇赋文里的一句文言文。许冲元也笑着说道:“这种为了应付登科考试而写的句子,你怎么到现在还记得啊?”3、敲门终于用到砖了从字源的角度来讲,瓦这个文字的出现,最早见于战国。先秦的无名氏,在一首名叫《琴歌》的诗里,就唱道“百里奚、百里奚、母已死。葬南溪,坟以瓦”。而砖这个文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根本就没有出现过,所以说这个字出现得很晚,因此和敲门组词而成的敲门砖,有时候也写作敲门甎,那就出现得更晚了。明朝人田艺蘅,在其代表作《留青日札摘抄四非文事》中写道:“又如锦囊集一书,人所罕覩。得其片纸只字,不啻大贝南金率以厚赂。购至抄录七篇,偶凑便可命中,子孙秘藏以为世宝。其未得第也,则名之曰撞太岁;其既得第也,则号之曰敲门砖。”说的是参加科举的考生,因为科举考的是八股文,所以考生要熟悉八股文的套路,就能够在考场上举一反三。如果背熟了《锦囊集》一书中规定的七篇范文,就可以去参加考试了。如果考到了七篇中的类似题型,就可以照样模仿,就能够登科及第。这七篇范文,就是敲开科举及第大门的敲门砖啊。清朝人陈恒庆说得更是直截了当,在他的《谏书稀庵笔记》中,有一则名为“敲门砖”的笔记,开篇就写道:“科场时代,俗谓八股文为‘敲门砖’,门开则砖抛而不用”。4、敲门有时也可以用石头清朝人沈复写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中,其中第四记《卷四浪游记快》中有这么一段文字:余乃返至墙下。小门深闭,门隙窥之,短篱曲径,绿竹猗猗,寂不闻人语声,叩之亦无应者。一人过,曰:“墙穴有石,敲门具也。”余试连击,果有小沙弥出应。我于是返回到墙边。小门紧紧的关闭着,透过门缝可以看到,有矮矮的竹篱笆,插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两旁,绿色的竹林片片相连,静静的听不到有人说话的声音,拍了几下门,也没有回答的声音。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经过的路人对我说:“墙上的洞里头有块石头,这块石头是用来敲门的。”我于是在门边上的墙洞里,找到了一块石头,于是就拿着这块石头,连续的敲了几下门,果然有一个小和尚出来应答了。世上真的有敲门砖耶,古之人不余欺也。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