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怎么用白酒制作老酒,如何制作老酒糯米酒

1,如何制作老酒糯米酒

要先买酒饼,再买糙糯米.然后将糙糯用水泡半天再就是干蒸.蒸好后晾晾后撒上研未的酒饼,再就是入瓮待出粮.以上就是简单制作娘酒的步骤.酒饼的量卖酒饼的会大概告诉你的了.
最主要的还是要密封,还有就是现在天太热是不适合做老酒的。除非你成日开着空调。。。。
1般家里的老太太们会比较懂这个,年轻人懂的比较少了。。。大概步骤好明白,关键是火候难掌握
唉!我们这1代人都不懂怎么做老酒,有机会要好好学学

如何制作老酒糯米酒

2,绍兴老酒怎么做的

将米浸一下, 上蒸,加水,加酒糟(内含酿酒酵母,甜酒中酿也有), 用稻草保温,发酵(注:酵母最适温度,28度,实验室都用这个温度) 放水,即兑水,调整酒精度 这是25年前, 新酒的做法说简单很简单,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是因为它的做法同许多酒的做法如同一个模子里倒出来一般,无非是选原料(精白圆头糯米),经浸米——蒸饭——发酵(开耙)——压滤等程序。说复杂则是因为在开耙(充分发酵后到加水的过程)的时候,火候要控制的很好,什么时候可以加水,加多少水,加早了这米还没有充分发酵,加迟了水酒相互闹矛盾,水少了酒味苦,水多了酒易淡。一般人家在这时往往都不感轻易下手,弄不好就意味着你这缸酒从此就报废了,应该去请颇有经验的开耙师傅——绍兴人叫酒头。
绝对机密啊,这些要是泄露了,酒厂只要关门好了

绍兴老酒怎么做的

3,老酒是怎样制成的

以前的绍兴黄酒的原始材料是糯米,还有粟米,因为前者的出产量非常低,无法达到生产的需要,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间段,经过改善米饭的蒸煮方式,实现了用粳米和籼米来替代糯米的目的。酒的质量处于稳定的状态。八十年代,还成功的制作了玉米的黄酒和地瓜的黄酒。为减少生产的成本,加大原料的来源发挥了良好的功效。目前,用这些原料所酿制的黄酒的视觉标准和理化的标准都可以满足国家的要求了。米饭的蒸煮慢慢的通过柴灶变成了用锅炉的蒸汽提供热量。已经使用了洗米机器和淋饭机器,蒸饭的工具变成了机械化的蒸饭机器,原料米的输送达到了机械化。 以前的方法使用天然接种的传统酒曲,会消耗很多的粮食,而且是用手工进行操作的,劳动的强度非常大。如今,主要从两点进行了改革。一是对酿酒微生物的分离和筛选,从不同地方的酒曲当中分离到很多性能优异的酿酒微生物。二是制曲的技术的改善。以前制曲的方式很多都是用生的物料进行制作的,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使用了纯种的熟麦曲,令出酒的机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老酒是怎样制成的

4,墨藏老酒的制作工艺是什么

一丝不苟遵六法,精益求精把五关。要想酿出上乘老酒,除了优质原材料和严格遵循“黍米必齐、曲蘖必时、水泉必秀、陶器必良、湛炽必洁,火剂必得”古遗六法酿造工艺外,把“五关”成为最终老酒酿造的关键。黍米必齐:粮为酒之肉,选用颗粒饱满整齐、质地纯正、色泽均匀的优质大黄米(黍子去壳而成)做原料。曲蘖必时:曲为酒之骨,必须用中伏时节高筋优质小麦在清洁、通风、透光的室内踏制并陈放一年的麦曲做糖化发酵剂。水泉必秀:水为酒之血,好水才能酿好酒。采用的是水质最佳、水性成分指标合格的崂山麦饭石矿泉水作为原料。陶器必良:酿造老酒需要的多种容器,均选用质地优、无渗漏的陶器。湛炽必洁:酿造、陈储老酒使用的工具和容器必须加热烫洗,严格杀菌消毒,以达到预防污染、清洁卫生,保持酒味纯正之目的。火剂必得:严格讲究蒸米的火候,达到焦而不糊、红棕发亮,控制温度恰到好处煪糜:将大黄米冲洗干净,浸泡、烫洗后倒入锅中,生火加温,将米煮透后,边加温边用锅铲搅拌,并适时添浆,要使糜焦而不糊,呈棕红色时出锅。糖化:将出锅的糜在案板上摊凉,待降到适当温度时,按比例加入陈伏麦曲,反复摊搅,使混合均匀。发酵:将摊搅好的糜装入发酵缸内,在适当温度下酵母连续发酵,使其发酵成酒醪并产生对人体有益物质。压榨:将发酵好的醪酒装入木槽压榨取酒,用彻底灭菌的滤布进行过滤,榨出的酒澄红清亮。陈储:将榨出的酒放入储酒罐内,在恒温下陈储存放。

5,怎样让新酒变得有陈年老酒的口感

百年陈酒十里香”,是说经过陈放多年的酒老熟香味浓郁甜味甘醇,饮时才能清口甘爽回味悠长。河北省平山县出土的一座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出现了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二只青铜酒壶。其中一只酒壶里面的酒是翡翠绿色,酒色清澈透明,如同现在的竹叶青酒;另一只壶里的酒呈黛绿色。如此甘醇奇香的陈酒是无与伦比的。 为什么陈放的酒比新酿造的酒味道芳香呢?回答这个问题还需了解酒的酿造。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懂得制酒了。果类和果汁暴露在大气中,微生物使果汁中的糖转化成酒精和其他物质。原始人偶然喝了这种经过发酵的果汁,味道芳香可口,便开始有意识的使果汁发酵,这就是最早的制酒了。据考证,远在有文字之前,人们就会酿造果酒了。 我国的酒是世界驰名的。名酒多以高粱、小麦、豌豆为原料,其中的淀粉用麦芽或麸曲作糖化剂,再经发酵,麦芽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变成了酒精。不过这种酒里酒精含量很低,经过蒸馏,便得到了含量较高的白酒了。 酒精与我们喝的白酒可大不相同。纯净的酒精水溶液几乎是没有香味的,而一般的白酒具有独特的香、味、色。这是因为白酒里除了含有酒精之外,还含有糖类、甘油、氨基酸、有机酯和多种维生素等。 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糖,所以用水果也能酿酒。红得发紫的葡萄,金黄悦目的桔子,青中泛红的苹果,岭南佳果荔枝都可以酿出美酒。 不论是果酒还是白酒,能散发芳香气味的功臣是乙酸乙酯。但新酒中乙酸乙酯的含量是微乎其微的。而酒中的醛、酸不仅没有香味,还有刺激喉咙的作用。所以新酿造的酒喝起来生、苦、涩不那么适口,需要几个月至几年的自然窖藏陈酿过程才能消除杂味,散发浓郁的酒香。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酿酒过程中逐步掌握了使酒陈化的经验。他们把新制的酒放在坛里密封好,长期存放在温湿度适宜的地方,使之慢慢地发生化学变化,酒里的醛便不断的氧化为羧酸;而羧酸再和酒精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具有芳香气味的乙酸乙酯,从而使酒质醇香,这个变化过程就是酒的陈化。但这种化学变化的速度很慢,需要的时间很长,有的名酒的陈化往往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或许你会认为,酒越陈越好吧?这话并不全对。使酒陈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使乙酸乙酯增多。如果酒坛不经密封或密封条件不好,温度湿度条件不当,时间长了不仅酒精会跑掉,而且还会变酸变馊,则酸败成醋了。这是因为空气中存在着醋酸菌,酒与空气接触时,醋酸菌便乘机而进入酒中,在醋酸菌的作用下,酒精则发生了化学变化而变成醋酸。尤其是啤酒、果酒更容易酸败成醋。 烧酒如茅台酒、西凤酒、汾酒等情况则不同。因为烧酒中酒精的含量为50%左右,这种浓度的酒精具有杀菌作用,醋酸菌无法在烧酒中生存和繁殖,酒精因此不会变成醋酸了。 所以,我们说酒越陈越好是有条件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酒的陈化时间。如利用辐射方法照射新酒,15天后品尝,酒的浓香、甘醇、回味等方面都有提高,杂味有所减少。经化学分析表明,乙酸乙酯的含量大大提高,散发浓郁的酒香可与自然陈化相比美。辐射的方法可以有效的缩短酒的贮存期,是新酒陈化的一种科学方法。最近,科学工作者,应用电子综合技术制成的新酒陈化设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非常适用于优质酒、果酒陈酿;各种新制酒在其中滞留八到十分钟即可获得半年到一年的陈酿效果。从而节省大量库房、容器和大量资金,为制酒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酱香白酒的新酒与陈年老酒的区别一、酱香白酒的感官: 一般新酒和杂酒酒体白色透明,而陈酒是带微黄色,越陈的酱香型白酒微黄色越浓且清晰。(自然的黄色才是好,有的不法商家通过加上色素让酒的黄色看起来很艳,这些是不好的,对人体不健康。 )二、闻香: 新酒和杂酒刺鼻、有异味,陈年酒闻香温和、不刺鼻,老味飘香、幽雅细腻。三、尝味: 新酒和杂酒刺舌尖,再品一点满口散,陈年酒是成“团”进口进喉,越陈越不散。四、感受: 当你一口喝到胃,胃的反应有燃烧感即是新杂酒,陈年酒是不会有刺激感的,而是胃慢慢有热感渐渐传遍至全身有温暖的感觉。五、空杯留香: 当杯中酒喝干,新杂酒在杯子里的留香很快消失,而陈年酒越陈在杯子里停留时间越长,陈年酒空杯留香时间长达两三天。六、体验: 新杂酒多指刚生产出来的酱香新酒,没有经过三到五年以上的贮藏,一些易挥发的物质还保留着,多喝会产生口干,想大量喝水。陈年酒则是经过五年以上的贮藏,容易挥发的物质已经挥发看很大一部分,所以酒体中保存的易挥发物质少。自然对人体的刺激少,京峰二锅头有得于健康,“不上头、不口干,醉后恢复快”。

6,酒是怎么酿的

酒 精 强 化 葡 萄 酒 的 酿 造 过 程   1,采收:   通常用来制作此类葡萄酒的葡萄会特意等到葡萄成熟度较高时才采收。部份产区采收后先经日晒提高葡萄的糖份,然后再进行榨汁。   2,发酵:   酒精强化葡萄酒发酵前的准备和发酵过程和一般的红白葡萄酒没有太多的不同,唯一不同的是酒精发酵未完成即加酒精终止。   3,加酒精停止发酵:   酒精发酵如果中途停止,尚未发酵成酒精的糖份就留在酒中,所以大部份的酒精强化葡萄酒都是甜的。一般甜酒是透过添加二氧化硫而能停止发酵,酒精强化葡萄酒则是添加酒精使酒精浓度提高到15%以上,发酵便可中止。因为当酒中酒精超过15%之后,酵母菌就没有办法再继续存活,发酵自然中止。添加酒精的时刻因酒的种类而异。白酒通常直接加在发酵酒槽,口味较淡型的甜红酒则是在发酵中途榨汁后再添加酒精。至于口味浓郁,结构紧密的甜红酒则是加在正进行发酵和浸皮程序的发酵槽中,发酵停止后,葡萄皮还会再浸泡一阵子才会进行榨汁的程序,由于酒精有助单宁释入葡萄酒中,所以这个阶段可释出许多单宁。   4,橡木桶中的培养:   添加过酒精之后葡萄酒的结构变得比较稳定,不像普通干白酒那么脆弱,较不易被氧化,因此不需要使用全新的橡木桶,桶中培养的时间也不限在两年以内。依据橡木桶培养时间的长短,可区分两种类型的酒精强化红葡萄酒,一种是作长期的橡木桶培养(从2-3年到7-8年不等,有时更长),培养的过程葡萄酒逐渐氧化,装瓶时酒的颜色已变淡且转成砖红色系,香味浓厚常有干果及果酱等老酒的酒香。另一种类型则是作较短暂的橡木桶培养即装瓶,颜色经常深黑,单宁重,适合长期的瓶中培养。为了使酒的品质及风味稳定,此类葡萄酒经常于装瓶前混合不同年份和产区的酒以达到均衡丰富的口味。   5,酒槽中的培养   6,装瓶 生料免蒸酿酒技术是指直接将生料(大米、玉米、高梁、稻谷、红薯等)加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发酵6~8天就可蒸馏制成优质白酒。 一、原料处理 酿酒的原料要求经过粉碎,(大米不必粉碎),一般细度要超过80目,粉碎机底筛直径在1mm以下。只有达到这样细度的颗粒,才能被水充分浸泡才能使霉菌广泛的与淀粉接触、酶解,使淀粉的糖化率达到95%以上。 二、配料 在配料顺序上,应采用先水后粮再加曲的方法较好,粮水比应控制在1:3,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用量为原料总量的0.6%~0.7%。先按比例把40℃的水倒入缸中,然后把粉碎好的粮食逐渐的倒入缸内,边倒边搅拌,再加入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下曲时温度不要超过40℃。 三、发酵 酿酒的关键在于发酵,发酵搞好了,酒的质量、产量都会得到提高。生料酿酒的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上和40℃以下,高于40℃者易产酸,甚至曲种死亡,低于20℃者,生料难以发酵。最佳发酵温度是25~35℃。 发酵缸应加盖或用塑料薄膜盖上拴牢,采用密封式方法发酵。发酵开始时,每天要充分搅拌一次,以保证原料发酵完全、彻底。一般来说,发酵温度在20~25℃时,发酵期为15~20天;发酵温度在25~30℃时,发酵期为12左右;发酵温度在30~38℃时,发酵期在7天左右。 检验是否发酵或发酵是否完毕,可用手在水面搅一搅,上面是水,下面是玉米,水清、颜色为深棕色,即为发酵好了。也可把打火机点着,放入缸内靠近水面,火熄了就是发酵好了,反之亦然。 四、设备选用 生料免蒸酿酒技术所用的酿酒设备和传统技术所用的酿酒设备略有不同,传统固态酿酒设备,冷却部分可用,蒸馏部分需另购或改装;传统液态法酿酒设备,可用于生料酿酒,但设备的材料要符合国家食用器皿要求的材料标准,否则使用寿命短,且较容易粘锅、糊锅。 针对传统酿酒设备的粘锅、糊锅问题,可采用以下几种解决办法:①适量多放些压锅水;②先将发酵液中稀的部分投入锅内,待要开锅时再投入其余的发酵液;③在开锅前搅拌数次,重点是使沉入锅底的固态物质悬浮;④使用最新研制的“xsm型家用小型酿酒设备”。 五、烧酒 每100斤原料放压锅水50斤,用吹风机把水烧开,然后把发酵好的原料放入烧锅内搅一次,中间搅一次,开锅之前搅一次。 用水把烧锅封好,酒头去掉一斤。当出5斤酒时把吹风机点上,用稳火烧酒,当酒稍微有点混时,把吹风机开大,用大火烧酒,酒清时,把吹风机关上。当第一个桶里白酒酒精度平均达到50°时,换第二个桶接酒尾,同时打开吹风机,当流酒口流出的酒的酒精度达10°时,把火灭掉,整个烧酒过程完成。 运用生料酿酒技术酿酒,可比传统工艺提高出酒率35~50%以上,一般百斤大米可产优质白酒90~100斤,百斤玉米可产优质高并白酒70斤;百斤鲜红薯可产优质高度白酒25斤(均以酒精度50°计)。 酿出的白酒味美纯正,香醇可口,酒糟除可作为精饲料外,并可变废为宝,生产优质香醋、酱油、食用菌,使副产品大幅度升值,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适合在农村各家各户推广应用
酿酒 酿酒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精饮料的过程。 由于酿酒用的原料不同,所用的微生物和酿造过程也不一样。以白酒、啤酒、葡萄酒为例加以说明: 白酒:多以含淀粉物质为原料,如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碗豆等,其酿造过程大体分为两步:首先是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称为糖化过程;第2步由酵母菌再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白酒中的香味浓,主要是在发酵过程中还产生较多的酯类、高级酯类、挥发性游离酸、乙醛和糠醛等。白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60度以上。 啤酒:以大麦为原料,啤酒花为香料,经过麦芽糖化和啤酒酵母酒精发酵制成。含有丰富的CO2和少量酒精。由于发酵工艺与一般酒精生产不同,啤酒中保留了一部分未分解的营养物,从而增加了啤酒的香味。啤酒中酒精含量一般为15度,或更低。 葡萄酒:以葡萄汁为原料,经葡萄酒酵母发酵制成。其酒精含量较低(约9~10%)较多的保留着果品中原有的营养成分,并带有特产名果的独特香味。在工艺上葡萄酒的酿制要经过主发酵和后发酵阶段,后发酵就是在上述主阶段酿成后要贮藏1年以上继续发酵的过程。
用粮食发酵酿的

7,如何酿造老酒

老酒就是黄酒,也称为米酒(ricewine),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一、什么叫黄酒 黄酒是以稻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麦为主要原料,经蒸煮、加曲、糖化、发酵、压榨、过滤、煎酒、贮存、勾兑而成的酿造酒。(突出纯粮、酿造。) 二、什么叫绍兴酒(绍兴黄酒、绍兴老酒) 绍兴酒是以优质糯米、小麦和在绍兴特定地域内的鉴湖水为原料,经过独特工艺发酵酿造而成的优质黄酒。(目前只有15家企业真正使用绍兴黄酒、绍兴老酒的证明商标,只有6家企业真正属于绍兴酒原产地域保护企业,中粮绍兴酒业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 三、 绍兴酒的原料 主要原料及辅料:(一)糯米 (二)小麦 (三)鉴湖水 (四)酒母 (一) 糯米比喻为“酒之肉”。为什么酿制绍兴酒一定要采用糯米,而不是用粳米或籼米。 1)糯米几乎都是支链淀粉存在,而支链淀粉分子形状不规则,分子间的排列较疏松,吸水快,容易蒸煮糊化,有利于糖化、发酵。 2)糯米中的淀粉分枝点上糖化比较困难,所以最后在酒中残留的糊精和低聚糖较多,因此糯米酒的口味比较醇厚。 3)糯米含蛋白质、维生素、灰分比较小,因此用糯米酿成的酒杂味少。 4)粳米支链淀粉为83%,直链淀粉为12%,籼米支链淀粉为60-70%,直链淀粉为30-40%。 糯米强调它的精白度 1)糙米表面是一层粗纤维,较多的皮层组织,皮层含有粗蛋白14.8%,粗脂肪18.0%,粗纤维9%,而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多,是黄酒异味的来源,会影响到成品酒的质量。 2)糙米和粗白米酿黄酒,植物组织的膨化和溶解受到限制,米粒不易浸透,蒸煮的时间长,出饭率低,糊化和糖化的效果较差。 3)色、味不佳。饭粒发酵不彻底,糠层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又易导致生酸和产生异味。 所以,酿造绍兴酒的糯米,需标准一等以上的糯米。 (二) 小麦 小麦是制曲的原料,小麦制成的麦曲比喻为“酒之骨”。一般要求小麦为红皮硬质小麦。含水量在12.5%左右,容重在770g/l以上,杂质在1.0%以下,麦曲的作用——糖化剂,促使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三) 酿造用水 鉴湖水喻为“酒之血”。没有好水是酿不出好酒的,因此佳酿出处必有名泉。绍兴酒之所以晶莹澄澈,馥郁芬香,成为酒中珍品,除了用料讲究和有一套由悠久酿酒历史积累起来的传统工艺外,重要的还因为它是用得天独厚的鉴湖水酿制的。 鉴湖水有它特别之处: 1)经研究分析水源地区的地质结构得知,在基岩、风化壳、底泥中,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含量较低,且处于收敛状态。同时含有适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含有钼、硒等微量元素对人体特别有益。 2)鉴湖水作为酿造用水基本符合我国生活用水的标准。 3)盐分低,硬度适中(硬度过高不利于发酵,硬度太低,又会使酒味不甘冽而有涩味。)PH值显中性,无沉淀,无悬浮物和杂质。 (四) 酒母 用淋饭法生产的绍兴酒半成品,拥有大量的酵母菌,可作为发酵剂,使半成品中的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四、 绍兴酒的生产工艺 鉴湖水 鉴湖水 ↓ ↓ 糯米→浸泡→蒸煮→鼓风冷却→落缸→糖化发酵→灌坛后酵→压滤→ ↑ 麦曲、酒母 煎酒→灌坛陈化→灌装→瓶酒成品 工艺特点:传统工艺、手工酿造、纯粮制作、纯天然发酵。 黄酒常规制作四法: 1淋饭法 2喂饭法 3摊饭法 4机械化法 五、 绍兴酒的种类 以含糖高低分以下四种类型: 1)干型黄酒。 含糖量15.0g/l以下, 代表酒:绍兴元红酒。 2)半干型黄酒。含糖量在15.1~40.0g/l, 代表产品是绍兴加饭(花雕)酒。 3)半甜型黄酒。含糖量40.1~100.0g/l, 代表产品是绍兴善酿酒。 4)甜型黄酒。 含糖量在100.0g/l以上,代表产品是绍兴香雪酒。 四种类型的绍兴酒的差异: 1)含糖量不一样 2)生产工艺上有所不同。 3)原料上有所不同。 元红和加饭发酵前加水,而善酿以元红酒代替酿造用水,香雪酒是以45%糟烧代替酿造用水。 4)元红和加饭不同之处是 A含糖量不一样 B加饭的出酒率低于元红酒,相对而言,加饭酒的肉质较醇厚,元红酒相对单薄一点。 六、 绍兴黄酒的沉淀现象 黄酒的沉淀一般分两种:1生物沉淀;2非生物沉淀。我们所看到的一般属第二种。俗称黄酒有“千重脚”,瓶装黄酒遇冷混浊、沉淀,货架寿命不长,一直困扰着各黄酒企业。以往采用了各种办法,效果总不理想。近来我司对此沉淀已经采取了目前黄酒项业最先进的冷冻过滤技术,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瓶装黄酒贮存时间长了还是会出现沉淀现象,一般合理的解释是酒内一种高分子(蛋白质等)物质凝结而成,一般不影响内在酒质。 注:1、一般在冬季瓶装黄酒遇冷变浊,加热到30-40度左右时又重新溶解,又称冷混浊,是一种可逆性混浊。 2、冷混浊过久,加热黄酒,混浊物不能复溶,又称氧化混浊或永久性混浊。一般认为冷混浊物是氧化混浊的前体物质,两者虽然分子大小,物理性质和各成份的含量有些不同,但所含的基本成份是相同的,都含有高分子蛋白质,多酚物质,糖类,重金属和一定量的钙镁矿物盐。只是冷混浊物经过进一步氧化聚合作用后,形成的氧化混浊物的分子结构更为复杂。 七、绍兴黄酒的品评 绍兴黄酒是一种以满足人们味觉为主的享用性食品。鉴别其品质好差的方法,总的来说可分为理化卫生指标分析检验和感官品评二种。 理化、卫生分析检验是用各种仪器和生物化学分析的方法进行,它能够精确地测定出黄酒中的各项指标,但不能全面反映黄酒的风味品质。因黄酒风味品质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各种成份数量的多少,还决定于各种成份之间的平衡、协调、衬托、缓冲、掩盖关系,所以说常见两个酒样的理化分析数据十分接近,但在酒的风味上却有可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对黄酒的品质鉴定,不但要进行理化卫生分析测定,同时还必须进行感官品评才能全面地反映出黄酒风味品质的整体面貌。 感官品评内容为四项;1外观 2香 3味 4格 1)外观应是橙黄色,清亮透明,有光泽,允许瓶底(坛)底有微量聚集物。 2)香应是具有绍兴酒特有的醇香,随着年份的增长,醇香应随之浓郁,不得有异香,异气 3)味醇厚、柔和、鲜爽、无异味,年份越高醇厚度越高,俗称肉质越厚。 4)格即风格,酒体协调具有绍兴酒的独特风格,即糖、酸、酒之间比例协调。 品评黄酒的顺序: 一看其色,二闻其香,三尝其味,四对风格综合评介。 注:机械化生产黄酒与手工酿制的黄酒的不同之处 机械化生产黄酒利用纯种发酵,发酵的周期比较短,发酵期间太旺盛,内容物含量比较少,肉质相对比较淡薄,反之,手工酿制的黄酒利用纯天然自然发酵,发酵的周期比较长,一般要80~90天,残留的内容物比较丰富,肉质比较醇厚。 八、绍兴黄酒的色、香、味及来源 绍兴黄酒的色、香、味主要来自原料、辅料、糖化剂。在酿制过程中各类微生物的代谢物和贮存过程中的陈化反应等。 (一)色的来源 1)黄酒的色主要来自原料的自然色、糖化发酵剂的色泽(麦曲带来淡黄色,红曲有红色素使酒色黄黄中带红) 2)麦曲酒中加入适量的焦糖色来增加酒色 3)贮存过程中酒中的糖分与氨基酸相结合发生氨基羰基反应,产生的黑精物质,引起酒色褐变(焦糖化反应)。 (二)香的来源 黄酒的香气,不是指某一种化合物的突出香气,而是一种复合香。 1)原料中所含的淀粉、糖类、氨 基酸及其他天然香味物质,经发酵过程中的酵母和酶及多种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而生成香味物质。 2)麦曲带来的香气(每种曲都有特有的香气,因麦曲生产过程中由于升温较高,使小麦中的蛋白质衰老死亡的微生物残体自溶转化为氨基酸等物质而产生曲香。 3)贮存陈酿老熟过程中有机酸与醇的酯化反应生成各种酯类而产生的特有香气。贮存较长的甜型黄酒,应发生焦糖化反应,形成类黑精,也具有一种焦香味。黄酒的香气物质,综合分析资料证明有三类 a)酯类。较集中的是乳酸乙酯,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丙酸乙酯和已酸已酯,它们共同形成一种香气,也就是黄酒越陈越香的气味。 b)醛类。主要是乙醛,少量的异丁醛,异戊醛,以及乙醛与乙酸缩合成的乙缩醛,具有一种清醇的果香味。 c)醇类。主要是苯乙醇、异丁醇、异戊醇,仲丁醇等。尤其是含量较多的苯乙醇,具有清甜蜜样的香气。 (三)味的来源 黄酒中的风味物质非常丰富,以大量的感官品评和理化分析得出,主要由甜、酸、苦、辣、涩、鲜六味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醇和柔和、丰满、浓郁、醇厚、悠长的感觉形象。 1)甜味物质 黄酒中的甜物质主要来自米和麦曲中的淀粉。经淀粉酶的水解作用而生成的糖类、残糖、低聚糖、糊精。二是发酵过程中脂肪水解产生的甘油。三是分解蛋白质产生的甜味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氨酸等。 2)酸味物质 酸是黄酒中的主要品味物质,它在黄酒中有增加浓厚感和减少甜味的作用。酸在陈酿过程中与乙醇作用生成酯类使酒更香。乳酸、挥发酸能增加酒味浓厚感是构成黄酒风味的重要因素。酸具有缓冲作用,能协调其它品味物质。黄酒中酸主要是乳酸和琥珀酸、焦谷氨酸、拧檬酸、酒石酸、葡萄糖醛酸等。 黄酒中常规分析的是总酸和挥发酸,陈化过程中总酸普遍有所增加,原因a)醇类氧化,使酸度增加。b)是酸、醇等物质的分子综合,保留了一定的有机酸。c)是陈年黄酒的氨基酸含量增加,增加了酸的含量。 3)鲜味物质 鲜味主要是氨基酸,氨基酸味是中国黄酒区别于各种酒类的一大特点。氨基酸中的谷氨酸、天门谷氨酸、赖氨酸以及蛋白质水解所生成的多肽和含氮碱,这些物质均是鲜味。 4)苦、涩、辣味 苦味物质主要是氨基酸、肽、酪酸、5-甲硫基腺苷和胺类物质。此外,用曲量多及贮存时间长的话也会带来苦味。黄酒中的苦味在极其轻微的情况下使酒刚劲爽口,但苦味过重则破坏酒的协调。 涩味物质主要是乳酸、氨酪酸、缬氨酸和亮氨酸等物质,此外有的酒(半成品)酸度较高而加放石灰过量而产生涩味。某些曲质量差也会给酒带来涩味。 辛辣味物质主要是乙醇、高级醇和醛类成份。一靓新酒较明显,经贮存后,由于酒精与其它成份相亲和,能使酒质变得柔和、爽适、酒体完善协调。
即墨老酒是选用大黄米、陈伏麦曲、崂山(麦饭石)矿泉水,按照黍米必齐、曲蘖必时、水泉必秀、陶器必良、火剂必得的古代造酒六法酿制而成(“古遗六法”),经自然发酵后压榨所得的原汁而成。具有色泽瑰丽、气味馥郁、香型独特、性质温馨、质地醇厚等特点,是理想的营养饮料。酒中的糖、酒、酸、色、香、味全为天然所得,不添加任何成分,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即墨老酒的营养成分比较齐全,含有糖分、糊精、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甘油、高级醇、维生素、无机盐等。1984年,吉林大学化学系对即墨老酒检测:这种酒氨基酸含量每公斤为1万毫克以上,达17种之多。定量常饮,能滋补身心,增进健康,振奋精神;配制中药服用,可增强脾胃,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对产妇尤有补血化淤之特殊功能。其中赖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等八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另外,还含钙、镁等无机盐及锌、铜、锶、锰等16种微量元素,因此被营养学家称为“液体蛋糕”、“营养酒王”。即墨老酒有着良好的保健功效,适量常饮可以改善人体微循环,舒筋活血,健脾和胃,抗衰益寿,乌发美容,实为滋补健身之佳酿,对关节炎、腰腿疼及妇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历来被中医用作“药酒”。千百年来,即墨的酿酒师傅(大公)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许多酿造老酒的“决窍”,主要是要“守六法、把六关”。这“六法”,就是人们常说的“古遗六法”,它是酿造老酒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黍米必齐”——酿造老酒必须用米中之王,颗粒饱满整齐、色泽金黄均匀的优质大黄米(黍子去壳而成)做原料,这是即墨老酒与其它黄酒的根本区别。“曲蘖必时”——酿造老酒的曲种,必须选用三伏天用优质小麦在透风采光、温度适宜的室内踏成并陈放一年的麦曲做糖化发酵剂,即中医所用之“神曲”。“水泉必香”——这水是酒中之血,好水才能酿好酒。即墨酿造老酒,采用的是甘甜爽口的崂山麦饭石矿泉水,当然与众不同了。“陶器必良”——酿造老酒的容器,要选用质地优良、无渗漏的陶器或无毒无味的其它现代容器。“湛炽必洁”——酿造、陈储老酒的器具必须严格杀菌消毒,防止杂菌污染。“火齐必得”——酿造老酒的火候必须调剂适度,使温度能升能降,散热均匀,恰到好处。达到了以上“六法”之要求,只是为酿造老酒准备了基本原料和设施,要酿出老酒,还必须把好以下六个工艺关口:“煪糜”——将大黄米冲洗干净,浸泡均匀,倒入锅中,生火加温,待将米煮透后,边加温边用锅铲搅拌,并适时添浆,要使糜焦而不糊,“煪”到呈棕红色时出锅。“糖化”——将煪好的糜在案板上摊凉,待降到适当温度时,按一定比例拌入加工好的曲面,再反复摊搅(打耙),使之混合均匀。“发酵”——将摊搅好的糜装入发酵罐(缸)内,在适当温度下酵母连续发酵,达到一定天数,再倒入二次发酵罐内继续发酵,直到彻底发酵完毕,成为酒醪。“压榨”——将发酵好的酒醪装入榨酒机内压榨取酒,滤布、盛酒盘应冲洗干净,灭菌彻底,榨出的酒应澄红清亮。“陈储”——将榨出的原酒放入储酒罐内,在恒温下陈储存放待用,要特别注意防止酸酒。“勾兑”——取陈储好的原酒按产品标准要求勾兑并包装出厂。按以上所述工艺操作,可以酿出老酒,但要酿出上好的老酒,就全凭酿酒大师们多年积累的经验了。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