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江3中的介绍,图片,环境?
1.在风景优美的甘棠湖畔,绿树红墙掩映着一座幽静清新的校园,这就是江西省重点中学——九江三中。近半个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三中人在这方教育的沃土上艰苦创业,取得了累累硕果,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优秀的传统。
2. 观念是行动的向导,学校把“转变观念,迎接挑战,增强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作为学校的首要目标,让全体教职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必须站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前沿,才能改革创新,继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在第六届教代会上,我校制定了《九江三中2001-2005年改革和发展规划》,指出用五年时间实现“江西省一流名校”的宏伟目标,并在实现中摸索出“三个一切”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使学校的教育教学面貌焕然一新。
3. 特色是学校的生命,以特色兴校,是九江三中办学的一贯思路。为了体现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特色,该校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教学改革,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技术支撑,我校语文组织举办的谷雨诗会,利用多媒体声、像优势,传播学生的作品,学生自己操作,为作品配音、配乐,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高雅艺术的创造能力。
4. 除了抢占现代教育技术制高点,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外,九江本中还充分发挥本校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新组建的体育训练中心,正致力于俱乐部体制的探索。
5.学生铜管吹奏乐团、民族乐团、小天鹅合唱团、锣鼓队、舞蹈队、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武术队、书法队、美术班和文学社,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6.由于体育特色浓郁,我校被国家教委评为体育先进学生、江西省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我校足球队打入“华晨杯”全国中学生足球联赛,获第六名的好成绩,改写了江西足球从未进入全国联赛前十名的历史,校铜管乐队多次承担市政府的接待任务,在社会影响颇大,其他如舞蹈队、篮球队、书画社等学生获奖数不胜数。
7. 学校的声誉和质量,着键在教师。九江三中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推行“在岗进修,换岗轮修”的继续教育,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优化教师队伍。
8.为使广大教师逐步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和技能,九江三中还制定了教师培训计划和考核体系。目前,30%的教师能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业务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9.该校还在启动“一二三”园丁工程,不久的将来,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教有风格的高素质,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将成为九江三中树立品牌,提升办学层次的小流砥柱。
10.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世纪的九江三中将乘素质教育的东风,求新思变,建立新机制,开明开放,解决新问题,以卓越的办学思想,高远的追求境界,一流的教育管理,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实现三中新的跨越式发展。
11. 九江市第三中学成立于1956年。伴随着几代教师的辛勤耕耘和历届学生的成长,取得了累累硕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优秀的传统,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家长的信赖和学生的热爱,1979年跻身于省级重点中学行列,为高等院校输送了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毕业生。
12. 学校地处风景秀丽的甘棠湖畔,占地65亩,教学设施齐全,有一流的体育馆和运动场,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等主体建筑和学生生活用房总建筑面积共5万平方米;计算机教室、多媒体大型投影教室,和耗资250万元的校园网络系统,为构建现代教育模式提供技术支撑,并实现新的跨越。
13.由政府投资800万新建一座7000多平方米综合性科技大楼,即将上马。学校拟在校园南面建造一幢容纳300人学生的公寓,改建400米跑道的体育运动场,并投资200万铺上塑胶跑道。
14. 学校群众体育运动工作有历史传统,多次获国家教育部、国家体委、团中央、省政府、省教委的表彰。是江西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也是江西省唯一的足球试点学校。
15.足球、田径等传统项目具有较高的水准;田径队多次代表九江市参加全省中学生运动会;足球队一直保持江西省中学生足球联赛冠军地位,2000年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中学生足球联赛获第六名,2002年再一次进入全国16强。
16.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着眼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全校教职工总数197人,其中专任教师186人,70%的教师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水平,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30%以上。
17.有国家特级教师1 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国家级骨干教师7人。老师们把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已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培养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18. 现在,全校有51个教学班,其中初中26个班,高中25个班,在校生总数达3000余人。学校致力于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倡和鼓励创新精神,致力于规范和科学的管理,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践“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思想。
19.建设“合作竞争,求实创新”的校园文化,挖掘人文底蕴。学校培养学生八种素质,即“素质八宝”:成绩优秀、勇于创新、合作竞争、毅力坚韧、观念明朗、健康坦荡、情趣高尚、自律自强。
二.沔阳三蒸是那三蒸?
1.沔阳是江汉平原上的一个大县,历史上包括今洪湖市,近年改制为仙桃市。这一带水面较多,物产丰富,为鱼米之乡。
2.人民爱吃蒸菜,有"无菜不蒸"的食俗,被称为蒸菜之乡。三蒸即三样蒸菜,有的说指蒸鱼、蒸肉、蒸鸡,有的说指蒸鱼、蒸肉,蒸丸子,有的说指粉蒸肉、蒸珍珠丸子、蒸白丸。
3.曾专门赴仙桃考察沔阳三蒸现状的中国烹饪大师孙昌弼表示,“三蒸”最早指的就是蒸鱼、蒸肉、蒸蔬菜。目前,在当地人家仍非常流行。
4. 珍珠丸子是用肥瘦均匀的猪肉和鱼肉做主料,剁成茸拌上鸡蛋清,配胡椒粉、姜末等六七种佐料与湿淀粉调匀,用手挤成直径五分钱大小的肉丸,放入筛内滚粘糯米后装进小笼屉,在沸水锅上用旺火蒸。
5.蒸出的丸子色泽晶莹洁白,米粒竖起似珍珠透明,肉丸软糯松泡,味道鲜美。蒸白丸,以瘦猪腿肉和鱼作主料,更注重火功,其色泽乳黄,丸质软嫩,油润松软。
6.历史典故 “沔阳三蒸”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与沔阳是水乡泽国有关。据记载,当时沔阳是:“一年雨水鱼当粮,螺虾蚌蛤填肚肠。
7.”平民百姓吃不起粒粒如珠玑的大米,只有用少许杂粮磨粉,拌合鱼虾,野菜、藕块投箪而蒸,以此充饥。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了驰名湖北的传统名菜。
8.“三蒸”之一的蒸菜,以蒸筒蒿为上品。在民间有一个传说,说“沔阳三蒸”起源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他主管后勤的妻子潘氏(一说为罗氏)非常体察军情(起义军常行军打仗吃夹生饭、盐水菜,多有患消化道病症者),在起义军攻陷沔阳县城后,为犒劳兵士,她亲自下厨,别出心裁,将肉、鱼、藕分别拌上大米粉,配上佐料,装碗上甑,猛火蒸熟。
9.蒸出的肉、鱼、藕味美质融,兵士啧啧称赞。起义军吃上这样好的饭菜后,士气大振,经常常打胜仗,柴桑一战,大挫元军,促成了陈友谅在九江称王之举。
10. 还有的传说讲,清乾隆游江南,品尝到了民间三蒸,蒸莱便进入御膳坊,既而诞生了珍珠丸、珍白九等名贵蒸菜,这是“三蒸”的大发展。
11.清代、民国,武汉三镇不少餐馆挂“沔阳三蒸馆”招牌。后来,“三蒸”发展到了北京。北京虎跑坊有餐馆悬牌“湖北三蒸馆”。
12.据符号老人讲,一日,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在护卫簇拥下,途经虎跑坊,见“湖北三蒸馆”,不知何谓“三蒸,便进馆品尝,大饱口福后题联:一尝有味三拍手 十里闻香九回头。
13. 据介绍,早在清代,武汉三镇就有不少餐馆挂“沔阳三蒸馆”的招牌,后来还把店开到了北京等其他城市,成为全国叫得响的“湖北三蒸”。
14. “蒸菜大王、独数沔阳,如若不信,请来一尝”的歌谣就曾广为传诵。后来沔阳三蒸制作越来越精细、高档,诞生了蒸珍珠丸、蒸白丸等名贵蒸菜,进入全国各地大小餐馆。
15.反倒是其传统做法逐渐消失,除了仙桃及周边小部分地区农家还保留外,餐馆几乎不做,而专门的“沔阳三蒸馆”早在上世纪末就几近绝迹。
16. 沔阳三蒸传统做法 将五花肉和青鱼切成长5厘米见方的厚片,用布搌干水分,加精盐、酱油、红腐乳汁、姜末、绍酒、鸡精、白糖,一起拌匀,腌渍十分钟。
17.再将蔬菜(可选苋菜、芋头、豆角、南瓜、萝卜、茼蒿、藕)等洗净切段或切块,和鱼、肉一起拌上粗米粉,与米饭入一竹甑蒸,米饭放在最下面,蔬菜均匀铺在其上,鱼块、肉片又次第放于蔬菜上。
18.盖紧甑盖,旺火蒸40分钟左右。做法(一)原料:五花肉,草鱼,粳米,青菜(根据季节不同,口味不同,自由调配),盐、酱、红腐乳汁、姜末、绍酒、鸡精、白糖、桂皮、丁香、八角各适量。
19.步骤:粳米洗净控干,放入炒锅,在微火上炒三分钟,微黄时,加桂皮、丁香、八角,再炒三分钟出锅,磨成鱼子大小的粉粒。
20.将五花肉和草鱼切成长5厘米见方的厚片,用布搌干水分,加精盐、酱油、红腐乳汁、姜末、绍酒、鸡精、白糖,一起拌匀,腌渍十分钟。
21.将青菜(可选苋菜、芋头、豆角、南瓜、萝卜、同蒿、藕)等洗净切段,或切块,和鱼、肉一起拌上五香米粉,与米饭入一甑蒸,蒸具是杉木小桶。
22.米饭放在最下面,蔬菜均匀铺在其上,鱼块、肉片又次第放于蔬菜上。盖紧甑盖,旺火蒸40分钟左右。 做法(二)原料:精选猪五花带皮肉(最好是五花三层),先将肉皮烧除猪毛后清洗干净备用。
23.精选鲩鱼起肉备用。白萝卜切丝备用。步骤:将洗净后的五花带皮肉改刀成10公分长,0。5公分的厚片,用流水冲漂2小时以上,沥干备用。
24. 将生姜末,红腐乳卤,味粉,蚝油,料酒,胡椒粉,甜面酱,美极鲜酱油拌匀备用。 将调好的蒸肉米粉用少许热水泡发后与备用的五花肉充分拌匀,上笼蒸约90分钟,扣盘即成,上面撒少许葱花。
25.(蒸肉因为所需时间长,可以提前蒸好备用。) 鲩鱼则可以出品时拌匀调好的米粉蒸好一同出品。
三.湖北什么三蒸?读什么音
是 沔阳三蒸沔阳拼音:[miǎn yáng]释义:仙桃原名沔阳,是湖北省江汉地区三个直管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