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白酒什么工序最难,白酒里的大茶酒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1,白酒里的大茶酒是什么意思

白酒里面大碴酒(大茶酒),就是上次发酵投入粮食,称之为碴子,发酵后蒸酒,就是碴子酒。没投入粮食进行发酵称之为回糟,回糟蒸馏出的酒,就是回糟酒。
茶酒有茶香味,不过我总觉得,茶香味的白酒,喝了会舒服吗?有研究证明,喝完白酒喝茶是不好的呀,柯匡这种一起喝呢,,思考中,天金.村的白酒,芝麻香工艺最复杂,最难得。

白酒里的大茶酒是什么意思

2,我从来没有接触过酿酒请问学习酿酒技术难不难

酿酒的基本原理应该不难,许多农民都可以在自家酿造酒,但一旦上升到“职业”那就不一样了,就像写字不难,一旦上升到写“书法”那就难了,因为“技艺”是“上不封顶”的。
你好!酿酒的基本原理应该不难,许多农民都可以在自家酿造酒,但一旦上升到“职业”那就不一样了,就像写字不难,一旦上升到写“书法”那就难了,因为“技艺”是“上不封顶”的。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以前传统工艺简化为:原料粉碎→配料发酵→蒸馏出酒3道工序,将粮食加水下曲,发酵完成后,烧制一遍,即可完全出酒。可以去唐三镜有专业教师一对一教学,一学就会。

我从来没有接触过酿酒请问学习酿酒技术难不难

3,求酿酒的工艺

最古老的酿酒工艺   商代的甲骨文中关于酒的字虽然有很多,但从中很难找到完整的酿酒过程的记载。对于周朝的酿酒技术,也仅能根据只言片语加以推测。   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帛书<>和<>中可看到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酿酒工艺记载。   其中有一例"醪利中"的制法共包括了十道工序。   由于这是我国最早的一个较为完整的酿酒工艺技术文字记载,而且书中反映的事都是先秦时期的情况,故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大致过程如下:      药材→切碎→浸泡(煮)取汁→浸曲←(水)                 │  ↓                 │  混合←米饭←蒸煮←米                 └─→↓                    发酵                    ↓                    酒醪←药材                    ↓                好酒→继续发酵                    ↓                    药酒   从上可以发现先秦时期的酿酒有如下特点:采用了两种酒曲,酒曲先浸泡,取曲汁用于酿酒。发酵后期,在酒醪中分三次加入好酒,这就是古代所说的" 三重醇酒",即"酎酒"的特有工艺技术。

求酿酒的工艺

4,啤酒生产工艺和白酒生产工艺哪个简单

啤酒生产是采用发芽的谷物作原料,经磨碎,糖化,发酵等工序制得。按现行国家产品标准规定,啤酒的定义是:“啤酒是以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气、起泡的低酒精度饮料”。 白酒俗称烧酒,是一种触川鞭沸庄度彪砂波棘高浓度的酒精饮料,一般为50~65度。根据所用糖化、发酵菌种和酿造工艺的不同,它可分为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三大类,其中麸曲酒又可分为固态发酵酒与液态发酵酒二种。 1.啤酒生产是采用发芽的谷物作原料,经磨碎,糖化,发酵等工序制得。按现行国家产品标准规定,啤酒的定义是:“啤酒是以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气、起泡的低酒精度饮料”。 2.白酒俗称烧酒,是一种高浓度的酒精饮料,一般为50~65度。根据所用糖化、发酵菌种和酿造工艺的不同,它可分为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三大类,其中麸曲酒又可分为固态发酵酒与液态发酵酒二种。 原料配方 凡含有淀粉和糖类的原料均可酿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酿制出的白酒风味各不相同。粮食类的高粱、玉米、大麦;薯类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废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麸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头尾等,均可作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樱子等,也可作为代用原料。 我国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为固态发酵法,在发酵时需添加一些辅料,以调整淀粉浓度,保持酒醅的松软度,保持浆水。常用的辅料有稻壳、谷糠、玉米芯、高粱壳、花生皮等。 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辅料之外,还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产白酒时,淀粉需要经过多种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进行发酵的糖,这样才能为酵母所利用,这一过程称之为糖化,所用的糖化剂称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为主的原料做培养基,培养多种霉菌,积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种粗制的酶制剂。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曲(生产名酒、优质酒用),小曲(生产小曲酒用)和麸曲(生产麸曲白酒用)。生产中使用最广的是麸曲 我晕,应该成本很小,只需要必备的机器,原材料和包装什么的就行了,LZ你该不会是要做了出去卖吧?提醒下,这可是犯法的哦,把抓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原材料也不一样,发酵程度不一样。
白酒简单,想知道可以去你们当地的新华书店找《酿造工艺学》上边有详细的介绍。 啤酒小作坊,建议不要想:糖化锅、糊化锅、过滤槽(先进的是压滤机)、回旋沉淀槽、发酵罐、酵母暂存罐、清酒储存罐、制冷机、空气压缩机、水处理、洗瓶机、灌酒机、杀菌机、贴标机、还有各种管线等,一次下来要几百万的。白酒就好些,不需要那么多
不存在那个简单!做成初成品时间上差不多!但设备和工艺不一样!对于做小作坊的话,建议你做白的。啤酒用土方法做,生产成本高.主要是你要做到无菌发酵即单一酵母发酵的话,难!而且要建冷冻房!自己一点点都可以试下,自触川鞭沸庄度彪砂波棘己喝的.但要多的话建议不要弄.成本高不划算.很难卖出去!

5,谁知道白酒的酿造记术到那去学

白酒酿造及新型白酒工艺学作者:马荣山//张广新 市场价: ¥30 元 博库价:¥ 24元 折扣: 80折 立即节省:¥ 6 元 ISBN:7544127699 出版社:沈阳 2005-04-01 第1版 2005-04-01 第1次印刷 开 本:16开 平装 页 数:326页 类 别: 工业技术 -> 化工、轻工、手工业 -> 轻工业、手工业 内容提要 白酒酿造与新型白酒工艺学介绍了白酒的发展史、传统发酵及现代勾兑酒技术、大曲、小曲、麸曲白酒的制曲及酿造工艺、酒精白酒的发酵机理、风味物质的来源、白酒的风味化学。同时对白酒的稳定性,白酒降度用水、酒基、酒精的处理,新型白酒勾兑中香精香料的毒性及使用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本书还重点阐述了白酒香精香料的风味特征,不同香型白酒风味成分的量比关系,酒精勾兑中配方设计、白酒的品评方法、品评术语、露酒、白酒微生物学、己酸菌、丁酸菌、窖泥的培养、黄水及酒糟的综合利用,白酒酒度的换算,降度用水量计算等。 目录第一章 白酒的发展史/1第二章 白酒微生物学/10第三章 白酒的风味/38第四章 白酒的糖化剂/78第五章 大曲酒的生产工艺/101第六章 小曲酒生产工艺/115第七章 麸曲白酒生产工艺/132第八章 白酒的蒸馏方法/142第九章 生料酿酒技术/145第十章 酒精生产工艺学/160第十一章 白酒勾兑与调味酒工艺学/195第十二章 现代技术与白酒勾兑/230第十三章 白酒的品评/237第十四章 露酒/250第十五章 白酒中有害成分的性能与毒性/254第十六章 白酒的生产设备/261第十七章 白酒的有关计算/274第十八章 白酒勾兑中使用的香精香料/279附录一、白酒国家标准/289附录二、食用酒精国家标准/294附录三、无水酒精质量标准GB 678--90/295附录四、酒精度温度校正表(20度)/295附录五、1吨95%酒精兑制不同酒度酒的加水数/310附录六、53度、60度白酒降度不同酒度酒的加水数/310附录七、500克不同酒度酒的体积表/311附录八、各种酒度折算成65度酒的折算因子/312附录九、酒精密度、重量、体积百分比折算表/314[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导语 面对世界洋酒业的冲击,如何把中国白酒推向世界,是一个殛待解决的问题,仅靠传统的生产工艺很难实现。本书在研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对白酒工艺进行探讨,用新的观念理解中国传统白酒。简明、通俗、实用,本书帮你生产出世界酒类强林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优质中国白酒。 前言 近年来,白酒酿造与新型白酒勾兑技术发展十分迅速,酿造行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随着新工艺技术的应用及分析手段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白酒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传统技术还在继续延用,新观点正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白酒勾兑经过一个漫长的岁月,已被人们所认识。新菌种在酿酒行业广泛使用,一改以往酒与酒勾兑的传统方式,把酒精勾兑融人了白酒生产的工艺中。酒精勾兑是近几年提倡的白酒低度化后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目前白酒酿造在工艺上千变万化,从全国酒行业可以看出白酒行业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传统的名牌白酒厂已感到压力的巨大,在白酒行业"四川基酒大流通"这一现象给人们一种启示,未来的发酵酒完全有可能转变成新型的合成酒。人们使用"香料酒"、发酵酒做为酒基配以优质食用酒精进行白酒勾兑可随心所欲,能使白酒风味百花齐放,打破传统的风格界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白酒的要求已不再是一口辣的追求方式,对白酒的口味要求更高,重在品味,同时对白酒的营养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提高白酒勾兑技术及酿造新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勾兑技术是近几年发展的新技术,来势凶猛,发展平稳,也是酒厂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的一门新学科。 随着中国加入w110,白酒行业也必将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如何面对世界洋酒业的冲击,同时把中国白酒推向世界,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生产工艺是很难实现的,必须应用新工艺,并结合现代高科技手段于中国传统白酒的生产中,才能生产出在世界酒类强林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优质中国白酒。 本书在研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对白酒工艺进行探讨,目的在于用新的观念来理解中国传统白酒。本书主要介绍白酒的酿造及勾兑方法,从理论到实践,从传统发酵工艺到现代新型白酒工艺,详细介绍了白酒香精、香料的使用,供从事酒业技术人员参考,在编写过程中特别注重了简明、通俗、实用的原则,在理论上力求由浅人深。本书可作为大中专食品发酵专业教学用书及相关专业的参考书。 白酒勾兑是一门新的技术,在编写过程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马荣山2005.03.19于沈阳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白酒的起源 酒源于何时、何地、是怎么诞生的,无人知晓。古埃及人供奉的酒神是奥西里斯,古希腊酒神是狄奥尼索斯,古罗马酒神是巴克斯,中国的黄帝、杜康、仪狄,被认为是酒的发明者。酒源于自然,先于人类。 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关于酒的美丽传说,也是说不尽、道不完的。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无不把酒的传说作为生活的重要侧面加以描述。酒源之说也各不一致,自从人类发现了酒,就开始了对它的再创造,关于酒起源于何时,起源于何处,也都是通过古书籍的记载来加以推断的。明代文人李日华的《紫桃轩又缀》中有过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禾杂花果于石洼中,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野樵深入者工行偷饮之……"本段说明酒初造于猿猴。清代文人李调元的《粤东笔记》中记载"琼州(海南岛)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猿以稻米百花所造味最辣,然极难得"。《清稗类钞粤西偶记》中记载"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酝酒,樵子人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日猿酒"。猿猴造酒说从科学的观点出发具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野果堆积,自然发酵能产生一定量的酒精成分,也是原始的水果酒。当然人也好,猿也好,当时的酒只不过是一种神奇的液体。P1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购买此商品的顾客还购买过 用户评论 > 更多读者评论 > 我来参加评论 ↑TOP

6,谁知道白酒的酿造工艺

我国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为固态发酵法,在发酵时需添加一些辅料,以调整淀粉浓度,保持酒醅的松软度,保持浆水。常用的辅料有稻壳、谷糠、玉米芯、高粱壳、花生皮等。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辅料之外,还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产白酒时,淀粉需要经过多种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进行发酵的糖,这样才能为酵母所利用,这一过程称之为糖化,所用的糖化剂称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为主的原料做培养基,培养多种霉菌,积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种粗制的酶制剂。
白酒酿造及新型白酒工艺学作者:马荣山//张广新 市场价: ¥30 元 博库价:¥ 24元 折扣: 80折 立即节省:¥ 6 元 isbn:7544127699 出版社:沈阳 2005-04-01 第1版 2005-04-01 第1次印刷 开 本:16开 平装 页 数:326页 类 别: 工业技术 -> 化工、轻工、手工业 -> 轻工业、手工业 内容提要 白酒酿造与新型白酒工艺学介绍了白酒的发展史、传统发酵及现代勾兑酒技术、大曲、小曲、麸曲白酒的制曲及酿造工艺、酒精白酒的发酵机理、风味物质的来源、白酒的风味化学。同时对白酒的稳定性,白酒降度用水、酒基、酒精的处理,新型白酒勾兑中香精香料的毒性及使用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本书还重点阐述了白酒香精香料的风味特征,不同香型白酒风味成分的量比关系,酒精勾兑中配方设计、白酒的品评方法、品评术语、露酒、白酒微生物学、己酸菌、丁酸菌、窖泥的培养、黄水及酒糟的综合利用,白酒酒度的换算,降度用水量计算等。 目录第一章 白酒的发展史/1第二章 白酒微生物学/10第三章 白酒的风味/38第四章 白酒的糖化剂/78第五章 大曲酒的生产工艺/101第六章 小曲酒生产工艺/115第七章 麸曲白酒生产工艺/132第八章 白酒的蒸馏方法/142第九章 生料酿酒技术/145第十章 酒精生产工艺学/160第十一章 白酒勾兑与调味酒工艺学/195第十二章 现代技术与白酒勾兑/230第十三章 白酒的品评/237第十四章 露酒/250第十五章 白酒中有害成分的性能与毒性/254第十六章 白酒的生产设备/261第十七章 白酒的有关计算/274第十八章 白酒勾兑中使用的香精香料/279附录一、白酒国家标准/289附录二、食用酒精国家标准/294附录三、无水酒精质量标准gb 678--90/295附录四、酒精度温度校正表(20度)/295附录五、1吨95%酒精兑制不同酒度酒的加水数/310附录六、53度、60度白酒降度不同酒度酒的加水数/310附录七、500克不同酒度酒的体积表/311附录八、各种酒度折算成65度酒的折算因子/312附录九、酒精密度、重量、体积百分比折算表/314[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导语 面对世界洋酒业的冲击,如何把中国白酒推向世界,是一个殛待解决的问题,仅靠传统的生产工艺很难实现。本书在研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对白酒工艺进行探讨,用新的观念理解中国传统白酒。简明、通俗、实用,本书帮你生产出世界酒类强林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优质中国白酒。 前言 近年来,白酒酿造与新型白酒勾兑技术发展十分迅速,酿造行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随着新工艺技术的应用及分析手段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白酒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传统技术还在继续延用,新观点正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白酒勾兑经过一个漫长的岁月,已被人们所认识。新菌种在酿酒行业广泛使用,一改以往酒与酒勾兑的传统方式,把酒精勾兑融人了白酒生产的工艺中。酒精勾兑是近几年提倡的白酒低度化后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目前白酒酿造在工艺上千变万化,从全国酒行业可以看出白酒行业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传统的名牌白酒厂已感到压力的巨大,在白酒行业"四川基酒大流通"这一现象给人们一种启示,未来的发酵酒完全有可能转变成新型的合成酒。人们使用"香料酒"、发酵酒做为酒基配以优质食用酒精进行白酒勾兑可随心所欲,能使白酒风味百花齐放,打破传统的风格界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白酒的要求已不再是一口辣的追求方式,对白酒的口味要求更高,重在品味,同时对白酒的营养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提高白酒勾兑技术及酿造新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勾兑技术是近几年发展的新技术,来势凶猛,发展平稳,也是酒厂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的一门新学科。 随着中国加入w110,白酒行业也必将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如何面对世界洋酒业的冲击,同时把中国白酒推向世界,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生产工艺是很难实现的,必须应用新工艺,并结合现代高科技手段于中国传统白酒的生产中,才能生产出在世界酒类强林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优质中国白酒。 本书在研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对白酒工艺进行探讨,目的在于用新的观念来理解中国传统白酒。本书主要介绍白酒的酿造及勾兑方法,从理论到实践,从传统发酵工艺到现代新型白酒工艺,详细介绍了白酒香精、香料的使用,供从事酒业技术人员参考,在编写过程中特别注重了简明、通俗、实用的原则,在理论上力求由浅人深。本书可作为大中专食品发酵专业教学用书及相关专业的参考书。 白酒勾兑是一门新的技术,在编写过程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马荣山2005.03.19于沈阳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白酒的起源 酒源于何时、何地、是怎么诞生的,无人知晓。古埃及人供奉的酒神是奥西里斯,古希腊酒神是狄奥尼索斯,古罗马酒神是巴克斯,中国的黄帝、杜康、仪狄,被认为是酒的发明者。酒源于自然,先于人类。 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关于酒的美丽传说,也是说不尽、道不完的。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无不把酒的传说作为生活的重要侧面加以描述。酒源之说也各不一致,自从人类发现了酒,就开始了对它的再创造,关于酒起源于何时,起源于何处,也都是通过古书籍的记载来加以推断的。明代文人李日华的《紫桃轩又缀》中有过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禾杂花果于石洼中,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野樵深入者工行偷饮之……"本段说明酒初造于猿猴。清代文人李调元的《粤东笔记》中记载"琼州(海南岛)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猿以稻米百花所造味最辣,然极难得"。《清稗类钞粤西偶记》中记载"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酝酒,樵子人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日猿酒"。猿猴造酒说从科学的观点出发具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野果堆积,自然发酵能产生一定量的酒精成分,也是原始的水果酒。当然人也好,猿也好,当时的酒只不过是一种神奇的液体。p1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购买此商品的顾客还购买过 用户评论 > 更多读者评论 > 我来参加评论 ↑top

7,浓香型白酒与酱香型白酒制作工艺流程有哪些详细区别

浓香型白酒发酵结束后,蒸馏后取酒;酱香型白酒需要八次蒸馏后取酒,另外他们的原料、曲药等等有很大不同。
酱香型白酒 一年一个生产周期 二次投料 九次蒸煮 八次发酵 七次取酒 所以我们酱香型白酒 在生产工艺上比较复杂 所以价格比其他香型的高那么一点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望采纳
浓香型白酒新工艺浅析   浓香酒生产工艺传承至今,总体分为三大类型:浓香清蒸清烧工艺、浓香混蒸混烧原窖工艺、混蒸混烧大跑窖工艺。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把这三套工艺在同样的窖池、同样的发酵期、同样的投料情况下,运行了整整13年。每年每个轮次的母糟都进行了化验分析,并对半成品进行理化和口感鉴定,通过分析对照,三套工艺母糟的总酸、总酯差距较大,口感和理化指标也差距明显。  生产技术人员通过对产品和工艺的总结和分析,取三套工艺各自所长,研发了混蒸小跑窖工艺,混蒸小跑窖工艺通过三年的试运行,不断改进,已全面完善,并于2008年在古贝春公司全面推广,采用该工艺,百斤原料出酒率提高了0.72%,取优率提升了6.3%,理化指标己酸乙酯的含量提高0.87mg/100mL,口感品评平均比规定标准提升了0.12分,总用糠量降低了21%,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浓香清蒸轻烧工艺优劣分析  清蒸轻烧工艺特点就是把发酵好的酒醅从窖内取出,加熟糠拌合,单独上甑蒸馏,把取完酒的糟醅再和粮粉拌合均匀,再装甑蒸粮,然后出甑、鼓风晾茬、加曲加浆,入池发酵。其工艺特点是原料清蒸,排出了低劣粮食的杂味,酒醅单独清蒸,使酒体绵净清柔。  其缺点有:  1、用糠量大,总用糠量比混蒸混烧小跑窖工艺多21%,使酒体糠味过浓。  2、层次不分,混挖混配,不能做分层蒸馏。分层分级摘酒,更做不到分层入池发酵,影响到了整个酒体的丰满醇厚。  3、双轮酒醅在蒸酒后作为丢糟扔掉。双轮酒醅含酸高、酯高是上层酒醅的两倍还要多一点,变为丢糟实在可惜。酿酒专家徐占成老师说过,“北方许多厂家把双轮变为丢糟,把上层应该丢掉的母糟下压,参与下一轮的配比和发酵,造成了丢车保卒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整个母糟和老窖的老熟。”  4、粮食和蒸酒后的母糟拌合后单独蒸煮,最大的不足是不能把粮食的复合香气融入酒体之中,这也是清蒸清烧工艺的半成品酒酒体寡淡,没有粮食的复合香气的主要原因。  浓香混蒸混烧原窖工艺优劣分析  使用浓香混蒸混烧原窖工艺的厂家在全国都比较多,北方地区的浓香工艺中,混蒸混烧原窖工艺法占到了90%以上。各地区都根据自己的历史传承、自然环境,形成了个性风格,但万变不离其宗。  浓香混蒸原窖工艺的优点包括:  1、采用出一口窖,当班入一口窖,避免了敞窖时间过长,能减少窖池水分和酒分的流失,更减少了杂菌感染的机会。 2、粮粉和母糟同时蒸馏和蒸煮,增加了酒体中的粮食复合香气和酒体的丰满程度。  3、本工艺和清蒸清烧工艺相比,总用糠量减少了21%,降低了成本,减少了酒体中的糠杂味。  4、粮粉和酒醅同时蒸馏和蒸煮,缩短了用气时间,节约了气、煤、设备、人工的成本。  混蒸原窖工艺缺点分析:  1、本工艺窖底黄水很难滴净,双轮和下部母糟含酸过高。其原因是混蒸原窖工艺每出一口窖、同入一口窖,每口窖从底层的一角留一方坑或一口小缸,上盖有缝木板,用一根塑料管从坑(缸)内直通窖的上顶,上口密封,在发酵到期的前两天,开始抽出窖底黄水,由于窖顶封窖用泥巴密封,上下气流不同,所以很难将黄水抽尽滴干,造成了靠黄水母糟和双轮的酸度过高,影响发酵的物质成分增高。许多厂家把双轮母糟蒸酒后做为丢糟,也有的厂家只用小部分双轮参与配比,大部分双轮作为丢糟,把这样的优质母糟变为丢糟,实在可惜。此外,还把上层低酸低酯的酒醅下压参加下轮配比,造成粮糟总酸总酯过低,使母糟和老窖难以尽快老熟的恶性循环。  2、上中下三个层次混挖混配,层次不分清,造成了三个层次的混乱发酵,根本做不到分层蒸馏和分级取酒。恶性循环的配比很难使母糟尽快老熟,更不能达到以酒养窖、以窖养醅、逐渐提高取优率的目的,也是造成半成品酒口感、理化指标都低于分层发酵和分层蒸馏工艺的主要原因。  浓香混蒸混烧跑窖工艺优劣分析  混蒸跑窖工艺源于南方地区,北方很少采用此工艺。因为南方气候温和,冬夏温差很小,湿度高,更适应混蒸混烧跑窖工艺;北方地区风多风大,气候干燥,冬夏温差达到50度至60度,自然条件所限,多年来,在北方几乎没有人敢涉足浓香混蒸跑窖工艺,据了解,山东只有梁山酿酒厂和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在做混蒸跑窖工艺。  古贝春采用混蒸跑窖工艺从1996年开始,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的实际情况,古贝春借用五粮液的工艺之长,采用冬冷季延长发酵期,夏暖季缩短发酵期的措施,敞开窖两层塑料覆盖,增粮减糠降酸,车间防风、保湿,绿化厂区、人造环境等17项工艺改革,形成自己的北方混蒸跑窖工艺。古贝春混蒸跑窖工艺运行了15年,通过总结,也有它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能够准确地做到分层蒸馏、分级摘酒和分层入窖发酵,用糠量低,母糟黄水滴淋较净,母糟降酸到位,使双轮母糟参与下轮配比和循环发酵,促进了粮糟的酸和呈香、味物质的丰富,更促进了母糟和老窖的老熟速度。粮食和母糟同时蒸馏和蒸煮,节约了蒸汽资源成本,促进了酒体的丰满和醇厚,增加了酒体的粮食复合香气。  缺点:本工艺的最大不足是敞开窖过多,正常时每天要有三口敞开窖,情况特殊时每天要有四口窖敞开,一口窖有时达到60个小时。在南方生产车间的敞开窖只在母糟上搭一层塑料布,窖池的上半部全部裸露,虽然气候平和,湿度高,但是窖池的水分和酒分也有一定的损失;北方地区在敞开窖的母糟上盖了一层塑料布,又在窖池上口加盖了一个木框塑料盖,密封较严,但是,每口窖池每天要多次滔黄水,塑料封盖要多次打开,因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风多风大,窖池和母糟更有可能流失水分和酒分,也给杂菌留下了侵入的机会,这是北方地区做混蒸跑窖工艺的很大的不利因素。  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技术人员自2005年开始,总结本公司的这三套工艺的优劣,同时也对其他厂家三套不同工艺进行研究和总结,取长补短,开创了混蒸小跑窖工艺,2008年在全公司推广后,成效显著。浓香混蒸混烧小跑窖新工艺流程和要求  1、本工艺设计每口窖窖容12立方米,投料900kg,每口窖池做九甑(做六甑粮糟,一甑双轮,两甑面糟),每甑容量1.8立方米,每甑投粮150kg,呈阶梯式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投粮可根据三个层次的淀粉需求调节,每两甑粮糟为一个层次。  2、圆排操作的第一天,第一号窖打开后,先取出两甑面糟,蒸酒后作为丢糟,再取出上层两甑母糟,再取出中层一甑母糟,加糠拌合后上甑蒸馏,然后成一甑回糟入池发酵,三甑母糟要做成四甑回糟,不能入满另一口窖,可两班合入一口窖。所用母糟取出后,要及时挖好黄水坑,要做到滴窖勤掏。24小时滴尽黄水,夜间要设专人值班掏黄水,保证黄水滴净、降酸到位,这也是本工艺的关键所在之一,每次掏完黄水要及时盖好塑料布和上口盖,确保母糟和裸露窖壁水分和酒分少蒸发流失,同时减少乳酸菌、青霉菌等杂菌感染的机会。  3、第二天上班后,先将原粮粉大气清蒸10分钟,时间不可过长,排除杂味,保持粮香,降温后再和母糟配比。  4、第二天是本工艺的正常流程运行,先取出窖内的一层中层母糟,再取出下层母糟和双轮,下层的一甑母糟要留作下一轮的双轮糟,然后用下层的一甑母糟为基础,加双轮母糟配比出两甑下层母糟,不足部分可加入中层母糟,然后加入粮粉拌合均匀,盖好孰糠,进行润料50分钟后,再把粮糠母糟翻拌两遍后进行装甑操作。  5、在下层两甑粮糟翻拌和装甑的同时,要打开第二口窖,取出顶层面糟单独存放,再取两甑上层母糟和一甑中层母糟,先把两甑中层母糟加粮粉拌匀,再把两甑上层母糟加粮粉拌匀,盖熟糠;剩余的上层母糟加糠拌合做成面糟。需注意的是,二号池挖出中层一甑母糟后,要及时打好黄水坑,开始滴掏黄水。  6、为了合理调整酸度配比,下层配比剩余的双轮母糟,可适量配到中层,出池母糟水份低于60%时,要适量加入润料浆,保证粮粉吃足水分,便于蒸料到位,出池母糟水分达62%以上,不必再加润料浆。  7、保证充足的润料时间才能开始上甑,先装下层,次装中层,后装中层,再装面糟,最后装丢糟,本工艺要求必须先装先入池,下、中、上层次依序排列,确保层次分清,分级取酒更要层次分清,级别分清。  8、一口窖取完酒醅后,要及时清理窖底和窖壁的残糟,然后用酯化好的黄水5kg和18°的酒尾8kg搅匀后均匀喷洒窖壁和窖底,再用大曲粉5市斤均匀撒在窖池四壁和窖底,然后放入留用的下层母糟做双轮,放竹隔相隔,下层两甑粮糟入完后,再用黄水和酒尾保养窖壁一次, 入完中层两甑粮糟再保养一次,入完上层两甑粮糟后再保养一次,保养是为了增加老窖微生物的养分和水分,增补梭状芽孢杆菌、放线菌等有益菌的数量,促进老窖的成熟,达到以窖养醅和以醅养窖的目的。  9、入满窖后,要封10cm厚的封窖泥,做好跟窖和保养,保持窖皮泥湿润,严防漏气。  10、本工艺要求装甑汽压0.02Mpa,馏酒汽压0.01Mpa,蒸粮汽压0.1Mpa,蒸粮的要求是熟而不粘无生心,熟透不起疙瘩。  11、本工艺发酵设定60天,原粮粉碎为4瓣、6瓣、8瓣,细粉用20目时孔径0.9毫米过筛,冬季不能超过27%,其他季节不能超过25%。入池水分下层53,中层55,上层56—57;入池酸度下层1.7—1.8,中层1.5—1.6,上层1.4—1.5。用偏中高温包包曲23%—25%;用糠量24%—25%。  12、新工艺混蒸小跑窖3年的平均结果和传统工艺平均结果对照表(见下表)。 13、大曲要求使用偏中高温包包曲,储存期必须达到3个月以上,糖化力360mg葡萄糖/g曲.h;液化力1.3—1.5g淀粉/g曲.h;蛋白酶活力55u/g—60u/g;发酵力0.55—0.58gCO2/10g曲.48h。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