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如何调制白酒有酱香味儿,酱香白酒勾调法

本文目录一览

1,酱香白酒勾调法

正规的就是用酒沟酒。即用一到七轮次的酒进行大勾兑再用所谓的调味酒来进行勾兑。有些用的就是在大型白酒勾兑的基础上使用香精、香料。即食用酒精、甲酸、乳酸、单宁等。还有一些就直接用酒精与香精、香料等进行勾兑从而以假乱真。

酱香白酒勾调法

2,酱香白酒怎么做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 回答 酱香酒的制作方法:2 先将粉碎后高粱的泼上占原料量百分之五十的9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泼水时边泼边拌,使原料吸水均匀。然后加入百分之七的母糟拌匀。先在甑篦上撒一层稻壳,将步骤1中的原料出甑后泼上85摄氏度的热水,为原料量的百分之十二。泼水后的原料进行摊凉,当温度降低到32摄氏度时,加入酒度为百分之三十的尾酒7千克,拌匀。加入大曲粉,加曲粉时应低撒扬匀。拌匀后收堆,温度为30摄氏度时,堆集4至5天,然后入窖发酵。将步骤4中的原料入窖,用木板轻压平醅面,撒上一薄层稻壳,用泥封窖4厘米,发酵30至33天,过滤即可。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1、准备材料:酒糟适量、木桶一个、大碗一个、铝锅一口、毛巾适量、水适量。2 2、首先准备一个干净无水的木桶,然后倒入适量的酒糟压平。3 3、酒糟放完后,再放入一个干净无水无油的大碗。4 4、把装酒糟的木桶放到锅中,然后用毛巾把木桶口围起来。5 5、在毛巾上放一口干净无水的铝锅,注意要让木桶内部密封不透气,不能漏气了。6 6、在铝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然后大火烧开,水有点烫手时换水。7 7、换水后再次烧至烫手,然后取出木桶里的大碗,这样白酒就做好了。 这个方法你看看 更多2条 

酱香白酒怎么做

3,怎样用香精调酱香型白酒

酒用香精适量添加于酒中能明显提高酒的口感、质量和档次。并且可以大量减少固态基酒用量,从而降低酒的生产成本。酒用香精的添加用量范围一般在1%~5%左右,而具体的用量应根据实际工艺和原料的质量进行试验调整。 酒用香精由主香剂、助香剂、定香剂组成。 1、主香剂 作用主要体现在闻香上,其特点是:挥发性比较高,香气的停留时间比较短,用量不多但香气特别突出。 2、助香剂 作用是辅助主香剂的不足,使酒香更为纯正、浓郁、清雅、细腻、谐调、丰满。在酒用香精的组成中,除主香剂用香料外,其它的多数香料主要起助香剂作用。 3、定香剂 其主要作用是使酒的空杯留香持久,回味悠长。如安息香香膏、肉桂油等香料均可作为酒用香精的定香剂。

怎样用香精调酱香型白酒

4,白酒酱香味怎么调

都说仁怀酱香酒的香气,是最复杂的酒香。端午踩曲、重阳下沙、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粮、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100余道工序。以仁怀市为中心带动起来的酱香白酒产业链,在一代代酒匠坚守中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那么酱香酒为什么会那么贵呢?接下来酒网酒就给各位茅粉介绍一下酱香酒的酿造过程。以优质高粱为原料(不破碎或破碎20%以内),用小麦制高温大曲做糖化发酵剂。这种高粱是产于贵州本地的糯高粱,俗称红缨子高粱,颗粒坚实饱满,粒小皮厚,支链淀粉含量达88%以上的优质高粱,这种高粱的成本在4.5-6元/斤,5斤粮食能才够出一斤酒。酒曲的制造原料是小麦,而且还要原来剩余的酒曲加进去才行。小麦的成本在3-4元/斤。制曲的时间是在农历的五月初端午节前后,这个时候天气正热,各种微生物活跃,便于酒曲发酵形成。做好之后,用草包起来存放,让它再自行发酵。十几天后,拆开,翻翻面,再继续发酵。这个工艺过程叫“装仓”和“翻仓”。经过3-5个月几次折腾之后,就可以用了。酱香酒出酒的过程和其他蒸馏酒工艺最大的不同是,每次蒸馏出酒后都要把酒糟收起来,摊开、晾晾,再堆起来发酵。池外发酵完毕,再次放进窖池发酵。一批发酵成熟的混合物要经过7到9次这样的过程,才算出酒完毕。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溜酒”。九次出来的酒,味道也不一样。第一次出酒少,且味道酸、辣、涩都有。最后一次出酒,有焦糊的味道。中间几次出酒,味道是最好的,最纯净的。等最后出酒的时候,基本都到了第二年了。也就是说,基酒的完成,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但这个酒是不能直接喝的。经过几次蒸煮,出来了不同阶段的白酒,要按照出酒的轮次分开存放,头酒在一起,尾酒在一起,不能混淆。存放这些原酒,工艺叫贮存,需要的时间是三年。三年之后才能拿出来进行勾兑,到这里就是四年了。前面的生产工序,大部分酱酒企业都一样,已经成为了酱香酒生产标准。各个企业、品牌生产出来的酒味道的区别就在于最后一道工序:勾兑、调味。而酱酒的勾兑、调味是最核心的工艺,也是茅台酒厂最核心的机密之一,茅台酒之所以独一无二,就在于其独特的调酒技艺。调酒完成之后装坛封存,满一年,才算成熟,才能上机灌装,成为商品酒上市销售。算到这里,已经是五年后了。但是,五年就能喝上好的酱香酒吗?还是不可以的!我们现在调制的酱香酒,并不只是用这一批出的酒,还必须使用一定比例的老酒进行调味。所以一瓶好的酱香酒酿造的过程是需要花费很长的周期才能做好。

5,酱香型的白酒是怎么造的

酱香型白酒:亦称茅香型,以茅台酒、郎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其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澈透明,色泽微黄。以酱香为主,略有焦香(但不能出头),香味细腻、复杂、柔顺。含泸(泸香)不突出,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悠长,杯中香气经久不变,空杯留香经久不散(茅台酒有"扣杯隔日香"的说法),味大于香,苦度适中,酒度低而不变。酱香型白酒的标准评语是:无色(或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入口柔绵醇厚,回味悠长,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酱香型白酒:亦称茅香型,以茅台酒、郎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其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澈透明,色泽微黄。以酱香为主,略有焦香(但不能出头),香味细腻、复杂、柔顺。含泸(泸香)不突出,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悠长,杯中香气经久不变,空杯留香经久不散(茅台酒有"扣杯隔日香"的说法),味大于香,苦度适中,酒度低而不变。酱香型白酒的标准评语是:无色(或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入口柔绵醇厚,回味悠长,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6,酱香型白酒的年份酒是如何勾调出来的

这个酱香型白酒得先陈酿后才能勾调,陈酿必须要在陶坛中才能实现,这也是大家看到远明酱酒都是用大坛子装着的原因,因为陶坛的透气性好,空气中的氧气能进入坛内,与酒产生微氧循环,加速酒的酯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有效排除醛类、硫化物^等物质,辛辣味减少,增加酒的芳香,陈酿过程总甲醇等有害物质被有效挥发,酒体变得醇和,空气与酒通过陶坛融合,产生陈年老香。经过三年以上的陈酿过程后,酱香型白酒才能进入勾调过程。勾兑是指把窖贮到一定期限的各轮次酱香、窖底、醇甜、混合四大类型的单型酒恰到好处地掺合到一起,使它们的各自的微量成份从中得到补充、抵销、转换,从而形成酱香型白酒应当具有的独特风格。酱香型的白酒的勾调具体如下:一、选酒∶1、轮次酒酱香型白酒轮次酒包括1-7轮次酒,其中1、2轮次酒闻香为生粮香,放香好,勾调时适当添加能提高放香、喷香,过量则会影响酒体的酱香风格。3、4、 5轮次酒,具有酱香突出,酒体醇厚。6轮次酒,具有典型的焦香。第7轮次酒又称追糟酒,有糊香,但同时有枯糟味,涩苦味较重,勾兑时量不宜过多。2、调味酒类型酱香型白酒调味酒包括酱香调味酒、窖底香调味酒、醇甜调味酒、陈香调味酒、特酸调味酒、曲香调味酒、药香调味酒、青草香调味酒、木亦卸亦养,呵护敏弱肌,逐本天然植萃卸妆油,直播间领券最高减29广告逐本查看详情香调味酒、高酯调味酒等。调味酒的作用可分为添加作用、化学反应作用和平衡作用。酱香型白酒中酸有大酸、微酸、苦酸、涩酸、舒适酸;甜有醇甜、甘甜、果甜、酱甜、鲜甜、回甜; 苦有丁口苦、陈味苦、苦涩、臭味苦、醇陈苦、麻苦;辣有刺激辣、麻辣、苦辣、涩口辣、燥辣;涩有苦涩、霉涩、糊口涩、香涩、甜涩等。不同程度的酸、甜、苦、涩、辣味等都应当在调味的过程中得到恰到好处的应用。二、小型勾兑按照质量标准把不同轮次、不同香型、不同酒度、不同酒龄的基酒样品进行组合,通过小样评审后,形成勾兑方案。通过试样试验,弄清各基酒之间的最佳搭配比例。确定最佳配方,避免大批量勾产生败造成损失。三、正式勾兑正式勾兑也就是对小样勾兑的一个比例放大过程,在扩大勾兑样品的配方基础上,根据使用基酒的使用量和比例进行基酒的掺兑,将小样勾兑确定的大宗酒,用酒泵打入勾兑罐搅拌均匀后,取样尝评。如香味发生了变化,可进行必要的调整,直到合格为止。四、验证与微调大批量勾兑后,经搅拌均匀,取出少量与小样勾兑试验的样品进行对照品评验证。如有出入,应分析原因,做出必要的调整,使之达到感官和理化标准。整个酱香型白酒勾调过程是以酒勾酒,以酒调酒。最终要求其色为无色、清亮、清澈透明,无浮悬物,无浑浊,无沉淀,不显雾色,微黄。其香酱香浓郁,酱香突出,放香好,陈香典型, 芳香悦人,显曲香突出,芳香优雅。其味入喉甘, 尾净余香,酒体醇厚,后味怡畅,香味协

7,酱香型白酒是如何勾兑与调味的

产自茅台镇的缘得酱香白酒,采用贵州当地的红高粱,精选优质的小麦,取自赤水河的水,俗称美酒水。由茅台镇百年酒厂酿造,且出厂由品酒师层层把关,承诺不添加一滴酒精,
请正确理解“勾兑”一词的含意。“酱香“是指类似酱油(不同于酱油)的香气,一般认为来自原料经高温大曲(糖化发酵剂)在泥窖中长期发酵,多次续渣,多种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发酵转换成多种香味成分,再加上长期陶坛陈储,精心勾兑,形成了酱香。 以酱香型国酒茅台为例,不同的酿酒车间酿造的原浆酒特点不一样,不同班组酿造的原浆酒不一样,同一班组不同的窖池出的酒不一样,同一窖池窖面、窖面、窖底出的酒不一样,不同轮次出的酒不一样,为了将这同类型的不同特点的酒,按特定标准进行掺和平衡,以调整白酒主要香型成份的比例,使不同生产期,不同批次的酒达到同一效果,将不同酒质、不同特点酒以不同的比例勾兑在一起,使分子间重新排列组合、补充、协调、平衡、烘托出主体香的产品风格,因此需要勾兑。白酒勾兑工艺是酿造工艺的下游环节,合理的、科学的勾兑的可以促使出厂酒达到同一种风格、促使酒质的提高,但酿造出优质的原浆酒(也称基酒)是至关重要的,勾兑仅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生产是每个白酒企业的根本。无论是餐饮行业的勾兑,还是白酒行业的勾兑,勾兑一词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勾兑出来的产品是否优质,是否对消费者有危害。

8,酱香白酒怎么做

酱香型白酒“987”酿造工艺概括为: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工艺过程:茅台镇为酱香型白酒生产集中地,选用当地优质高梁为原料,严格按照节气,端午采曲、重阳投料。基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共分清蒸下沙、混蒸糙沙共二次投料,一至七个烤酒轮次,概括为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由于其生产周期长,资金占用巨大,在茅台镇能够严格按照这一传统工艺生产的企业屈指可数!两次投料工艺流程:1、清蒸下沙――采用总投料量的一半,经润粮→配料→上甑蒸粮→下甑泼水→摊凉→洒酒尾→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醅为清蒸下沙工艺流程;2、混蒸糙沙――采用总投料量的另一半,经润粮→配料(加入一次清蒸下沙后的醅料)→上甑蒸粮蒸酒(这次蒸出的酒不作正品,泼回酒窖重新发酵)→下甑泼水→摊凉→洒酒尾→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醅为混蒸糙沙工艺流程。九次蒸煮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混蒸糙沙后的醅料→上甑蒸酒为第三次蒸煮,第三次蒸煮后的醅料为熟糟,熟糟经摊凉→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醅→上甑蒸酒六个轮次循环过程中有六次蒸煮,共九次蒸煮。八次发酵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熟糟→上甑蒸酒六个轮次循环过程中有六次封窖发酵,每加曲入窖发酵一个月,共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指:混蒸糙沙上甑蒸酒后第一次取酒,熟糟→上甑蒸酒六个轮次循环后取六次酒,共七次取酒。经七次取酒后的酒糟为丢糟。各轮次酒质量各有特点,分质贮存,三年后进行盘勾。盘勾后再贮存一年,经微调后出厂。每轮次蒸馏得到的酒还可分为三个典型体,即窖底香型、酱香型和醇甜型。1.窖底香型一般产于窖底而得名,己酸乙酯为主要成分。2.酱香是构成酱香型白酒的主体香,对其成分目前还未能全部确认,但从分析结果看,其成分最为复杂。3.醇甜型也是构成酱香型白酒特殊风格的组成分,以多元醇为主,具有甜味。酱香型白酒酒液具有纯净透明、醇馥幽郁的特点,是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它在酿制过程中从不加半点香料,香气成分全是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的酒度一直稳定在52°~54°之间。在调配时,从不加一滴水,都是以酒勾酒。
1.原料粉碎酱香型白酒生产把高粱原料称为沙。在每年大生产周期中,分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称下沙,第二次投料称糙沙,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每次发酵一个月左右,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左右。由于原料要经过反复发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较粗,要求整粒与碎粒之比,下沙为80%比20%,糙沙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占投料总量的50%。为了保证酒质的纯净,酱香型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不加辅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细来调节。2.大曲粉碎酱香型白酒是采用高温大曲产酒生香的,由于高温大曲的糖化发酵力较低,原料粉碎又较粗,故大曲粉碎越细越好,有利糖化发酵。3.下沙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每甑投高粱350kg,下沙的投料量占总投料量的50%。(1)泼水堆积 下沙时先将粉碎后高粱的泼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热水(称发粮水),泼水时边泼边拌,使原料吸水均匀。也可将水分成两次泼入,每泼一次,翻拌三次。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然后加入5~7%的母糟拌匀。母糟是上年最后一轮发酵出窖后不蒸酒的优质酒醅,经测定,其淀粉浓度11~14%,糖分0.7~2.6%,酸度3~3.5,酒度4.8~7%(V/V)左右。发水后堆积润料10h左右。(2)蒸粮(蒸生沙) 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层稻壳,上甑采用见汽撒料,在lh内完成上甑任务,圆汽后蒸料2~3h,约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应过熟。出甑后再泼上85℃的热水(称量水),量水为原料量的12%。发粮水和量水的总用量约为投料量的56~60%左右。出甑的生沙含水量约为44~45%,淀粉含量为38~39%,酸度为0.34~0.36。 (3)摊凉 泼水后的生沙,经摊凉、散冷,并适量补充因蒸发而散失的水分。当品温降低到32℃左右时,加入酒度为30%(V/V)的尾酒7.5kg(约为下沙投料量的2%左右),拌匀。所加尾酒是由上一年生产的丢糟酒和每甑蒸得的酒头经过稀释而成的。(4)堆集 当生沙料的品温降到32℃左右时,加入大曲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10%左右。加曲粉时应低撒扬匀。拌和后收堆,品温为30℃左右,堆要圆、匀,冬季较高,夏季堆矮,堆集时间为4~5天,待品温上升到45~50℃时,可用手插入堆内,当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酒味时,即可入窖发酵。(5)入窖发酵 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经拌匀,并在翻拌时加入次品酒2.6%左右。然后入窖,待发酵窖加满后,用木板轻轻压平醅面,并撒上一薄层稻壳,最后用泥封窖4cm左右,发酵30~33天,发酵品温变化在35~48℃之间。

9,白酒知识白酒的各种香型如何调制

白酒的香型主要取决于生产工艺、发酵、设备等条件。也就是说用什么样的生产工艺、发酵方法和什么样的设备,就能生产什么样香型的酒。如:酱香型白酒是采用超高温制曲、凉堂、堆积、清蒸、回沙等酿造工艺,石窖或泥窖发酵;浓香型白酒是采用混蒸续渣工艺,陈年老窖或人工老窖发酵;清香型白酒是采用清蒸清渣工艺和地缸发酵;米香型白酒是采取浓、酱两种香型酒的某些特殊工艺酿造而成;其他香型的酒如西凤董酒、景芝白干等,其生产工艺也各有千秋。酱香型白酒:亦称茅香型|,以茅台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其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澈透明,色泽微黄。以酱香为主,略有焦香(但不能出头),香味细腻、复杂、柔顺。含泸(泸香)不突出,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悠长,杯中香气经久不变,空杯留香经久不散(茅台酒有“扣杯隔日香”的说法),味大于香,苦度适中,酒度低而不变。浓香型白酒:亦称泸香型、五粮液香型,以泸州老窖特曲及五粮液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其特点可用六个字、五句话来概括:六个字是香、醇、浓、绵、甜、净;五句话是窖香浓郁,清冽甘爽,绵柔醇厚,香味协调,尾净余长。浓香型白酒的种类是丰富多采的,有的是柔香,有的是暴香,有的是落口团,有的是落口散,但其共性是:香要浓郁,入口要绵并要甜(有“无甜不成泸”的说法),进口、落口后味都应甜(不应是糖的甜),不应出现明显的苦味。浓香型酒的主体香气成分是窖香(乙酸乙酯),并有糟香或老白干香(乳酸乙酯),以及微量泥香(丁乙酸等)。窖香和糟香要谐调,其中主体香(窖香)要明确,窖泥香要有,也是这种香型酒的独有风格,但不应出头,糟香味应大于香味,浓香要适宜、均衡,不能有暴香。清香型白酒:亦称汾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它入口绵,落口甜,香气清正。清香型白酒特点的标准是: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清香纯正就是主体香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搭配谐调,琥珀酸的含量也很高,无杂味,亦可称酯香匀称,干净利落。总之,清香型白酒可以概括为:清、正、甜、净、长五个字,清字当头,净字到底。米香型白酒:亦称蜜香型,以桂林象山牌三花酒为代表,属小曲酒类。小曲香型酒,一般以大米为原料。其典型风格是在“米酿香”及小曲香基础上,突出以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与B-苯乙醇为主体组成的幽雅清柔的香气。一些消费者和评酒专家认为,用蜜香表达这种综合的香气较为确切。概括为: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甘冽,回味怡畅。即米酿香明显,入口醇和,饮后微甜,尾子干净,不应有苦涩或焦糊苦味(允许微苦)。其他香型酒:亦称兼香型、复香型、混合香型、属大曲酒类此类酒大都是工艺独特,大小曲都用,发酵时间长。凡不属上述四类香型的白酒(兼有两种香型或两种以上香型的酒)均可归于此类。此酒的代表酒――国家名酒董酒、西凤酒。口感特点:绵柔、醇甜、味正、余长,其特有风格突出。
酱香型白酒:亦称茅香型|,以茅台酒为代表,属大曲酒 类。其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 澈透明,色泽微黄。以酱香为主,略有焦香(但不能出 头),香味细腻、复杂、柔顺。含泸(泸香)不突出, 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悠长,杯中香气经久不 变,空杯留香经久不散(茅台酒有“扣杯隔日香”的说法) ,味大于香,苦度适中,酒度低而不变。浓香型白酒:亦称泸香型、五粮液香型,以泸州老窖特 曲及五粮液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其特点可用六个字、 五句话来概括:六个字是香、醇、浓、绵、甜、净;五 句话是窖香浓郁,清冽甘爽,绵柔醇厚,香味协调,尾 净余长。浓香型白酒的种类是丰富多采的,有的是柔香 ,有的是暴香,有的是落口团,有的是落口散,但其共 性是:香要浓郁,入口要绵并要甜(有“无甜不成泸”的说 法),进口、落口后味都应甜(不应是糖的甜),不应 出现明显的苦味。浓香型酒的主体香气成分是窖香(乙 酸乙酯),并有糟香或老白干香(乳酸乙酯),以及微 量泥香(丁乙酸等)。窖香和糟香要谐调,其中主体香 (窖香)要明确,窖泥香要有,也是这种香型酒的独有 风格,但不应出头,糟香味应大于香味,浓香要适宜、 均衡,不能有暴香。清香型白酒:亦称汾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属大曲 酒类。它入口绵,落口甜,香气清正。清香型白酒特点 的标准是: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 。清香纯正就是主体香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搭配谐调, 琥珀酸的含量也很高,无杂味,亦可称酯香匀称,干净 利落。总之,清香型白酒可以概括为:清、正、甜、净 、长五个字,清字当头,净字到底。米香型白酒:亦称蜜香型,以桂林象山牌三花酒为代表 ,属小曲酒类。小曲香型酒,一般以大米为原料。其典 型风格是在“米酿香”及小曲香基础上,突出以乳酸乙酯、 乙酸乙酯与b-苯乙醇为主体组成的幽雅清柔的香气。一 些消费者和评酒专家认为,用蜜香表达这种综合的香气 较为确切。概括为: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甘冽, 回味怡畅。即米酿香明显,入口醇和,饮后微甜,尾子 干净,不应有苦涩或焦糊苦味(允许微苦)。其他香型酒:亦称兼香型、复香型、混合香型、属大曲 酒类此类酒大都是工艺独特,大小曲都用,发酵时间长 。凡不属上述四类香型的白酒(兼有两种香型或两种以 上香型的酒)均可归于此类。此酒的代表酒――国家名酒 董酒、西凤酒。口感特点:绵柔、醇甜、味正、余长, 其特有风格突出。

10,酱香型白酒是如何酿造的

  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母糟 大曲→粉碎→曲粉 ↓ ↓ 高粱(下沙) →粉碎→配料→蒸酒蒸料→摊凉→加曲→ ↓ ↓ 酒尾 原酒→贮存→勾兑→再贮存→ →翻拌→堆积→入窖→发酵→出窖酒醅→高粱粉(糙沙)   编辑本段工艺说明   1.原料粉碎 酱香型白酒生产把高粱原料称为沙。在每年大生产周期中,分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称下沙,第二次投料称糙沙,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每次发酵一个月左右,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左右。由于原料要经过反复发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较粗,要求整粒与碎粒之比,下沙为80%比20%,糙沙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占投料总量的50%。为了保证酒质的纯净,酱香型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不加辅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细来调节。 2.大曲粉碎 酱香型白酒是采用高温大曲产酒生香的,由于高温大曲的糖化发酵力较低,原料粉碎又较粗,故大曲粉碎越细越好,有利糖化发酵。 3.下沙 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每甑投高粱350kg,下沙的投料量占总投料量的50%。 (1)泼水堆积 下沙时先将粉碎后高粱的泼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热水(称发粮水),泼水时边泼边拌,使原料吸水均匀。也可将水分成两次泼入,每泼一次,翻拌三次。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然后加入5~7%的母糟拌匀。母糟是上年最后一轮发酵出窖后不蒸酒的优质酒醅,经测定,其淀粉浓度11~14%,糖分0.7~2.6%,酸度3~3.5,酒度4.8~7%(V/V)左右。发水后堆积润料10h左右。 (2)蒸粮(蒸生沙) 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层稻壳,上甑采用见汽撒料,在lh内完成上甑任务,圆汽后蒸料2~3h,约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应过熟。出甑后再泼上85℃的热水(称量水),量水为原料量的12%。发粮水和量水的总用量约为投料量的56~60%左右。 出甑的生沙含水量约为44~45%,淀粉含量为38~39%,酸度为0.34~0.36。 (3)摊凉 泼水后的生沙,经摊凉、散冷,并适量补充因蒸发而散失的水分。当品温降低到32℃左右时,加入酒度为30%(V/V)的尾酒7.5kg(约为下沙投料量的2%左右),拌匀。所加尾酒是由上一年生产的丢糟酒和每甑蒸得的酒头经过稀释而成的。 (4)堆集 当生沙料的品温降到32℃左右时,加入大曲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10%左右。加曲粉时应低撒扬匀。拌和后收堆,品温为30℃左右,堆要圆、匀,冬季较高,夏季堆矮,堆集时间为4~5天,待品温上升到45~50℃时,可用手插入堆内,当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酒味时,即可入窖发酵。 (5)入窖发酵 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经拌匀,并在翻拌时加入次品酒2.6%左右。然后入窖,待发酵窖加满后,用木板轻轻压平醅面,并撒上一薄层稻壳,最后用泥封窖4cm左右,发酵30~33天,发酵品温变化在35~48℃之间。 4.糙沙 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二次投料称为糙沙。 (1)开窖配料 把发酵成熟的生沙酒醅分次取出,每次挖出半甑左右(约300kg左右),与粉碎、发粮水后的高梁粉拌和,高梁粉原料为175~187.5kg。其发水操作与生沙相同。 (2)蒸酒蒸粮 将生沙酒醅与糙沙粮粉拌匀,装甑,混蒸。首次蒸得的酒称生沙酒,出酒率较低,而且生涩味重,生沙酒经稀释后全部泼回糙沙的酒醅,重新参与发酵。这一操作称以酒养窖或以酒养醅。混蒸时间需达4~5h,保证糊化柔熟。 (3)下窖发酵 把蒸熟的料醅扬凉,加曲拌匀,堆集发酵,工艺操作与生沙酒相同,然后下窖发酵。应当说明,酱香型白酒每年只投两次料,即下沙和糙沙各一次,以后六个轮次不再投入新料,只将酒醅反复发酵和蒸酒。 (4)蒸糙沙酒 糙沙酒醅发酵时要注意品温、酸度、酒度的变化情况。发酵一个月后,即可开窖蒸酒(烤酒)。因为窖容较大,要多次蒸馏才能把窖内酒醅全部蒸完。为了减少酒分和香味物质的挥发损失,必须随起随蒸,当起到窖内最后一甑酒醅(也称香醅)时,应及时备好需回窖发酵并已堆集好的酒醅,待最后一甑香醅出窖后,立即将堆集酒醅入窖发酵。 蒸酒时应轻撒匀上,见汽上甑,缓汽蒸馏,量质摘酒,分等存放。酱香型白酒的流酒温度控制较高,常在40℃以上,这也是它“三高”特点之一,即高温制曲、高温堆集、高温流酒。糙沙香醅蒸出的酒称为“糙沙酒”。酒质甜味好,但冲、生涩、酸味重,它是每年大生产周期中的第二轮酒,也是需要入库贮存的第一次原酒。糙沙酒头应单独贮存留作勾兑,酒尾可泼回酒醅重新发酵产香,这叫“回沙”。 糙沙酒蒸馏结束,酒醅出甑后不再添加新料,经摊凉,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匀堆集,再入窖发酵一个月,取出蒸酒,即得到第二轮酒,也就是第二次原酒,称“回沙酒”,此酒比糙沙酒香,醇和,略有涩味。以后的几个轮次均同“回沙”操作,分别接取三、四、五次原酒,统称“大回酒”,其酒质香浓,味醇厚,酒体较丰满,无邪杂味。第六轮次发酵蒸得的酒称“小回酒”,酒质醇和,糊香好,味长。第七次蒸得的酒为“枯糟酒”,又称追糟酒,酒质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较浓。第八次发酵蒸得的酒为丢糟酒,稍带枯糟的焦苦味,有糊香,一般作尾酒,经稀释后回窖发酵。 酱香型白酒的生产,一年一个周期,两次投料、八次发酵、七次流酒。从第三轮起后不再投入新料,但由于原料粉碎较粗,醅内淀粉含量较高,随着发酵轮次的增加,淀粉被逐步消耗,直至八次发酵结束,丢糟中淀粉含量仍在10%左右。 酱香型白酒发酵,大曲用量很高,用曲总量与投料总量比例高达1:1左右,各轮次发酵时的加曲量应视气温变化,淀粉含量以及酒质情况而调整。气温低,适当多用,气温高,适当少用、基本上控制在投料量的l 0%左右,其中第三、四、五轮次可适当多加些,而六、七、八轮次可适当减少用曲。 生产中每次蒸完酒后的酒醅经过扬凉、加曲后都要堆集发酵4~5天,其目的是使醅子更新富集微生物,并使大曲中的霉菌,嗜热芽孢杆菌、酵母菌等进一步繁殖,起二次制曲的作用。堆集品温到达45~50℃时,微生物已繁殖得较旺盛,再移入窖内进行发酵,使酿酒微生物占据绝对优势,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这是酱香型白酒生产独有的特点。 发酵时,糟醅采取原出原入,达到以醅养窖和以窖养醅的作用。每次醅子堆积发酵完后,准备入窖前都要用尾酒泼窖。保证发酵正常、产香良好。尾酒用量由开始时每窖15kg逐渐随发酵轮次增加而减少为每窖5kg。每轮酒醅都泼入尾酒,回沙发酵,加强产香,酒尾用量应根据上一轮产酒好坏,堆集时醅子的干湿程度而定,一般控制在每窖酒醅泼酒15kg以上,随着发酵轮次的增加,逐渐减少泼入的酒量,最后丢糟不泼尾酒。回酒发酵是酱香型大曲白酒生产工艺的又一特点。 由于回酒较大,入窖时醅子含酒精已达2%(V/V)左右,对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起到积极的作用,使产出的酒绵柔、醇厚。 酱香型白酒代表茅台酒生产用窖是用方块石与粘土砌成,容积较大,约在14m3或25m3左右。每年投产前必须用木柴烧窖,目的是杀灭窖内杂菌,除去枯糟味和提高窖温。每个窖用木柴约50~l00kg之间。烧完后的酒窖,待温度稍降,扫除灰烬,撒小量丢糟于窖底,再打扫一次。然后喷洒次品酒约7.5kg,撒大曲粉15kg左右,使窖底含有的己酸菌得到营养,加以活化。经以上处理后,方可投料使用。 由于酒醅在窖内所处的位置不同,酒的质量也不相同。蒸馏出的原酒基本上分为三种类型,即醇甜型、酱香型和窖底香型。其中酱香型风味的原酒是决定茅台酒质量的主要成分,大多是由窖中和窖顶部位的酒醅产生的,窖香型原酒则由窖底靠近窖泥的酒醅所产生;而醇甜型的原酒是由窖中酒醅所产生的。蒸酒时这三部分酒醅应分别蒸馏,酒液分开贮存。 为了勾兑调味使用,酱香型酒也可生产一定量的“双轮底”酒,在每次取出发酵成熟的双轮底醅时,一半添加新醅、尾酒、曲粉,拌匀后,堆集,回醅再发酵,另一半双轮底醅可直接蒸酒,单独存放,供调香用。 5.入库贮存 蒸馏所得的各种类型的原酒,要分开贮存容器中,经过三年陈化使酒味醇和,绵柔。 6.精心勾兑 贮存三年的原酒,先勾兑出小样,后放大调合,再贮存一年,经理化检测和品评合格后,才能包装出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