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鲁将酒业,山东有名的白酒厂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1,山东有名的白酒厂有哪些

山东闻名酒厂山东景芝酒厂曲阜孔府家酒业济南趵突泉酿酒有限责任公司古贝春集团浮来春集团云门春酒业集团花冠集团孟尝君酒业兰陵集团“强恕堂”酒坊简介山东景芝酒厂1948年创立,中国第一家国营企业,1993年改为股份制企业,中国白酒生产50强企业,最大的芝麻香型白酒生产企业。曲阜孔府家酒业前身为孔府自家私酿酒坊,有2000多年酿酒历史,是山东省白酒行业首家通过双认证企业。济南趵突泉酿酒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958年成国有企业,1999年改制为民营企业,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名牌。古贝春集团始建于1952年,全国纯粮食酒重点生产厂家。浮来春集团下设20余个子公司,涉及房地产、新能源、生物化工、酿酒等。云门春酒业集团1948年成立,2009年与茅台郎酒共同制定中国酱香白酒技术标准,山东省国家纯粮固态发酵酱香型白酒技术规范唯一制定者,2010年,季克良考察云门酒业,题词“茅台云门友谊长存”。花冠集团1958年建厂,1981年注册“花冠”商标,中国驰名商标、苏鲁豫皖四省金奖、山东省十大名酒。孟尝君酒业2007年荣获“十大自主创新品牌”、山东省商业名牌、2008年获百姓喜爱的山东十大白酒品牌,2009年,3。15名优企业形象,消费者满意单位,明星民营企业等。兰陵集团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摘得金质奖章;1954年,周总理将兰陵美酒作为“国酒”招待各国首脑,中国名优食品、中国白酒著名创新品牌。“强恕堂”酒坊满清举人王国锡在1922年创办,山东省最早和连续近百年不间断酿酒企业,现发展成为山东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白酒十大知名品牌、山东省免检产品。

山东有名的白酒厂有哪些

2,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谁

是笛福。笛福生于英国伦敦,本姓福(foe)。笛福后来在自己的姓前面加上听起来如同贵族的“de”的前缀,形成笛福(defoe)这一笔名。笛福的父亲詹姆斯·福从事屠宰业,双亲都是长老会教徒,不信仰英国国教,笛福自己也在长老会的学校里接受中等教育,但没有上过大学。笛福曾经从商,但是遭到失败,甚至于1692年破产。随后他为了谋生,干过各种工作,如政府的情报人员等,同时从事写作。1696年他成为了一家伦敦砖瓦厂的经理。 丹尼尔·笛福,英国作家。生于伦敦。父亲经营屠宰业。笛福只受过中等教育,信奉不属于英国国教的长老会教派。二十多岁时,笛福已是伦敦一个体面的商人,经营过内衣、烟酒业等等,到过欧洲大陆。1692年经商破产,不得不以其他方式谋生。他给政府当过情报员,设计过开发事业。他还从事写作,早年以写政论文和讽刺诗著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1698年他发表了《论开发》,建议修筑公路,开办银行,征收所得税,举办水火保险,设立疯人院,创办女学等。1702年他在政论文《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中用反语讽刺政府的宗教歧视政策,由于文笔巧妙,开始未被识破,发觉后被捕入狱6个月,并受枷刑示众。他受枷刑时散发了他的长诗《枷刑颂》,讽刺法律的不公,围观的伦敦市民把他奉为英雄。1704年至1713年,他为哈利主办《评论》杂志,制造舆论,搜集情报。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孙飘流记》,大受读者欢迎。接着出版了《鲁滨孙飘流续记》。1720年他又写了《鲁滨孙的沉思集》。此后还相继发表了《辛格尔顿船长》(1720)、《摩尔·费兰德斯》(1722)、《杰克上校》(1722)和《罗克萨娜》(1724)等长篇小说以及《彼得大帝》(1723)等传记笛福不信仰英国国教,这使得他在政治上拥护信仰新教的威廉三世。1702年笛福发表了一本小册子《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用反讽手法猛烈抨击托利党当局迫害不同教派,被逮捕。经过审判,笛福被判入狱六个月,并从1703年7月31日起带枷游行三天。笛福则在狱中针锋相对写了诗歌《枷刑颂》。这使得在他游行过程中,民众将其当英雄看待,向他投来的不是石块而是鲜花,并且为他的健康干杯。辉格党首领罗伯特·哈利非常欣赏笛福的才华,在他干涉下,笛福获得了释放。哈利希望笛福办杂志以争取民众对自己的苏格兰-英格兰联合政策的支持。笛福在哈利支持下于1704年创办了《法国时事评论》。1708年哈利失势,笛福继续支持其继任者戈多尔芬直到1713年杂志中断。 1719年笛福根据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一部分经历和自己构思,完成了自己最著名的作品《鲁滨逊·克鲁索他是男(Robinson Crusoe),中文翻译为《鲁滨逊漂流记》。小说讲述一个在海难中逃生的水手在一个荒岛上通过自己智慧与勇气,战胜险恶的自然环境,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故事。小说大受欢迎,一年之内竟然出了四版。至今仍在被世界各地人阅读。笛福的其他主要小说作品有1720年完成的《辛格尔顿船长》和1722年的《摩尔·弗兰德斯》。笛福还写了大量小册子与新闻报道,1722年法国马赛发生瘟疫,笛福出版以1665年伦敦大瘟疫为内容的《大疫年纪事》,迎合了当时市民的关注,颇受欢迎。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年-1731年4月24日)英国小说家,新闻记者,小册子作者。其作品主要为个人通过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情节曲折,采用自述方式,可读性强。并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闻名于世,鲁滨逊也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因此他被视作英国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主要作品 -------------------------------------------------------------------------------- 《鲁滨逊漂流记》 .笛福和《鲁宾孙漂流记》笛福(约1660—1731) 英国作家,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生于商人家庭,早年经商,1692年破产后,从事写作。早年以写政论和讽刺诗著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1719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同年又写了续篇。1712年,英国航海家渥地士·罗吉斯的《环球巡航记》披露一件奇闻:一个水手被抛在距智利海岸五百海里的荒岛上,孑然一身,竟能生活了四年多。这件奇闻就成为笛福写作《鲁滨孙漂流记》的题材来源。2.《鲁宾孙漂流记》赏析笛福塑造的鲁滨逊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 鲁滨逊出身于中产阶级,他父亲常用知足常乐的哲学教育他,要他满足现状,不要出海。但海外的新世界像一股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诱惑着他,他雄心勃勃,决心舍弃安逸舒适的平庸生活出海远航。第一次出海他几乎淹死。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盗掳去,逃出后在巴西发了财。但他仍不死心,经别人提议,再次出航,结果滞留海岛。28年的孤岛生活阻止不了他的继续冒险。这种勇于进取的冒险精神,表现了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足于现状,要开拓世界、占有世界的欲望。 故事中关于鲁滨逊在荒岛上经历的描写是全书的精华。作者把鲁滨逊描绘成充满劳动热情的人。他凭着自己顽强不息的劳动与大自然作斗争,表现出惊人的毅力。鲁滨逊一到荒岛,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观绝望情绪后,立即投入了征服大自然的斗争,这种征服自然的无限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实干精神使鲁滨逊的形象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作者借此歌颂了资产阶级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冒险进取精神,强调了个人的聪明和毅力。 鲁滨逊是个劳动者同时又是资产者和殖民者,因此具有剥削掠夺的本性。他几次出海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到非洲贩卖奴隶。鲁滨逊顽强不息地与自然作斗争,既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占有财富和土地。在岛上还没有其他人出现的时候,鲁滨逊就踌躇满志地说:“这里的一切都是我的。”如果有可能,他要传给他的子孙。当岛上有了“星期五”的父亲和那个西班牙人后,他为自己“像个国王”、“我的百姓完全服从我”而满心高兴。即使回到英国后,他又去“视察”他的“领地”,把岛上的土地分租给新去的居民。鲁滨逊身上的两重性,充分体现了作者自身的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 《辛格尔顿船长》 《摩尔·弗兰德斯》 《大疫年记事》《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 名言:用另一种囚禁生活来描绘某一种囚禁生活,用虚构的故事来陈述真事,两者都可取。 ——丹尼尔·笛福做父母的对子女的早年交易决不是一种无效劳动。虽然在某些年月时,好像被教育者处于沉睡状态,没有见到效应;但是,到后来终有一天,会看见大有好处的。 ---丹尼尔·笛福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鲁滨逊漂流记1719年笛福根据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一部分经历和自己构思,完成了自己最著名的作品《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中文翻译为《鲁滨逊漂流记》。小说讲述一个在海难中逃生的水手在一个荒岛上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勇气,战胜险恶的自然环境,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故事。小说大受欢迎,一年之内竟然出了四版,至今仍在被世界各地的人阅读。笛福的其他主要小说作品有1720年完成的《辛格尔顿船长》和1722年的《摩尔·弗兰德斯》。笛福还写了大量小册子与新闻报道,1722年法国马赛发生瘟疫,笛福出版以1665年伦敦大瘟疫为内容的《大疫年纪事》,迎合了当时市民的关注,颇受欢迎。 1.课文简说。《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长篇小说,本课内容由梗概和精彩片段组成。《鲁滨孙漂流记》叙述十七世纪有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航海中遇险,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为了战胜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点生产和生活资料,同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凭着艰苦的劳动,成功地在荒岛上建起了房舍,开垦了农田,营造了羊圈,使荒岛面貌有了改变,他的生活也有了改变。经过二十八年多的孤苦生活,他终于脱险,返回故乡。梗概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遇险岛上”“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突出了鲁滨孙恶劣的生存环境,表现了他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特点。精彩片断写的是鲁滨孙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片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鲁滨孙在岛上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初到岛上,鲁滨孙由于缺乏纸笔,就用刀子刻在柱子上记录时间;从船上虽得到了不少东西,但缺少的东西还不少;工具的缺乏使他建木栅栏围墙的工作非常吃力;每天要为自己寻找食物。后半部分,是鲁滨孙对自己目前的情形和环境的理性思考:他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好处和坏处公正地排列出来,找到了值得感谢的东西,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好感,然后开始知足安命,一心一意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鲁滨孙在严酷环境中心里的斗争,是这个片段的重点,这也是他身处绝境能知足安命、勇敢地生活下去的力量所在。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外国名著的内容,了解人物遇到的困难及战胜困难的办法,关注人物的命运,体会人物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二是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教学重点是了解名著大意,体会人物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2.词句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①鲁滨孙给他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鲁滨孙救下野人的时间正好是星期五,所以他给野人取名“星期五”。这个名字,与鲁滨孙一贯对时间的重视是有关的。在原著中,有很多关于时间的记录,他记得是“9月30日”来到海岛,上岛十一二天后,想到用刀子在大柱子上刻斫痕来记录年月日……所以给野人用时间取名字,也在情理之中了。②现在我要开始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这句话正是鲁滨孙孤岛生活的写照。他所要过的生活是从未听说过的,他的心情是忧郁和寂寞的。一人置身于孤岛,可以说,鲁滨孙面对的困难除了吃穿住的窘迫,还有孤寂和绝望。如何战胜心灵上忧郁和失望,是他能否在岛上活下去的关键。③我并不想它替我衔什么东西,也不想它替我做个什么伴,我只想它同我说说话,它却办不到。在孤岛上有一只狗在身边,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伴儿。鲁滨孙这样说,是他极度寂寞的表现。人是需要交流的,这种想法太强烈以后,就希望身边的狗能开口说话。这也反映出鲁滨孙的孤寂和无奈。难怪后来鲁滨孙遇见“星期五”时,有这样的描写:“但是,此刻那头一个被击昏的人苏醒过来了,我就指着他,让被救的野人看。这个人马上对我说了一串我听不懂的话,我感到说不出的亲切,因为这是我来到荒岛上二十五年以来头一回听见人说话的声音。”④总起来说,事实证明,我当前的不幸处境,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可是,即使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这段话要结合前文鲁滨孙把流落荒岛的“幸”和“不幸”排列出来来理解:孤身一人,流落荒岛,艰险重重,是大不幸,是消极的东西,可是,比起葬身大海的伙伴,还是幸运的,毕竟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所以应该心存感激。这句话是鲁滨孙“知足安命”思想的集中体现。⑤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这句话是鲁滨孙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集中体现。他之所以能孤身荒岛28年,跟他这种生活态度有密切的关系。他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从而得到内心的安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对于处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2)对词语的理解畜养:饲养动物。圈养:放在圈里饲养。本文指鲁滨孙把山羊放在圈里饲养。教化:用伦理道德等约束和引导人,使人受到教育和感化。本文指鲁滨孙教“星期五”说英语和学习文明人的生活习惯等,试图把“星期五”从野人变成文明人。知足安命:对已得到的感到满足,安于命运对自己的安排。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二、教学目标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三、教学建议1.本文是略读课文,篇幅较长。教学过程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先让学生阅读梗概,整体把握梗概内容,简单讲述一些梗概中鲁滨孙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浏览精彩片段,交流精彩片段的精彩之处,以及自己对鲁滨孙的评价或读后的感受。2.教学本课,要使学生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他在荒岛上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熟悉鲁滨孙战胜各种困难的经历,尤其是应该让学生读精彩片段中的后半部分,体会他内心斗争中传递出来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3.学完课文,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激发学生整部书的兴趣。如果有学生读过这本书,可以请他们讲讲其中的精彩片断;如果学生没有读过这本书,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梗概猜测具体的故事情节,或提出自己的疑问,比如,种出了粮食,他怎样做成食物?野人野蛮的宴会是什么样的?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讲述自己读原著的体会。4.如果有条件,要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摘录感受深刻的句子,组织召开读书交流活动。课后提示语的编排就体现了编者的这个意思。学生可以就精彩片断来交流,可以就内容来交流,可以就摘录的句子来交流,可以就这部书给人的启示来交流,可以就写法来交流,当然也可以就鲁滨孙这个人物形象进行评价。 5.“鲁滨孙”在有的译本中翻译成“鲁滨逊”或“鲁宾逊”,学生可能会有疑问,教师只需给学生讲明这是人名的不同译法即可。6.本课中有些多音字要提醒学生读正确,“畜养”的“畜”读xù,“圈养”的“圈”读juàn,“处境”的“处”读chǔ。

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谁

3,关于鲁滨孙漂流记的简介

鲁滨逊漂流记(英文原名:Robinson Crusoe,又译作鲁宾逊漂流记,直译作鲁宾逊·克鲁索)是一本由丹尼尔·笛福59岁时所著的第一部小说,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这本小说被认为是第一本用英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小说,享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头衔。 《鲁滨孙漂流记》(《鲁宾逊漂流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实主义回忆录式冒险自传体小说,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受一个苏格兰水手海上遇险的经历启发写成的。笛福在书中塑造了一个勇于面对自然挑战的新型人物——鲁滨孙·克鲁索。他不屑守成,倾心开拓,三番五次地抛开小康家庭,出海闯天下。在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上以后,他运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世外桃源",并且救了一个野人“星期五”。他在海外冒险多年,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回到了英国,完成了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的创业历程。为此,笛福搏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称号。本文的姊妹篇是《困》,也是笛福所著。《鲁滨逊漂流记》给笛福带来了巨大成功并帮他还清了部分债务。此后,他还陆续写成了《莫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及另外两本写鲁滨逊的小说,但债主总是跟着他追债。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笛福体弱多病,无人陪伴,债主不断上门,孩子们也狠心的对他撒手不管。1731年4月26日,丹尼尔·笛福死去,终年71岁。 作者生平   笛福丹尼尔·笛福(Daniel·Defoe 1660—1731),英国作家,小册子作者。英国荒岛文学代表作家,是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为个人通过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情节曲折,采用自述方式,可读性较强。并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其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闻名于世,鲁滨逊也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模范,因此他被视作英国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生于英国伦敦,本姓福。笛福后来在自己的姓前面加上听起来如同贵族“de”的前缀,形成笛福——defoe这一笔名。笛福的父亲詹姆斯·福从事屠宰业,双亲都是长老会教徒,不信仰英国国教,笛福自己也在长老会的学校里接受中等教育,但没有上过大学。   笛福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他一生的经历与冒险,比起小说中主人公也毫不逊色。他出身小商人家庭,在为不信国教者设立的学院中学习。他没有遵从父愿当牧师,而是当了内衣经销商,也经营烟酒和羊毛批发,他因商务到过西班牙、法国、荷兰、意大利。在商务成功的同时,他对政治也很感兴趣。1685年,他参加了试图将蒙茅茨公爵推上王位的活动。1688年,他加入了威廉三世的军队。3年后,他经商破产,数年内六度涉讼。但不久他又东山再起,经营砖瓦生意,并涉足政治。他的小册子《略谈各种计划》(1698),提出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改革意见,诸如倡导养老金、所得税、保险和救济、设立妇女学院等,在小册子里赞成辉格党的重商政治。他的政治讽刺诗《土生英国人》(1701)反驳对威廉王是外国人的非议,攻击英国贵族氏族世系,大获成功,使他成为政府商业等事务的非正式顾问。   二十多岁时,笛福已是伦敦一个体面的商人,经营过内衣、烟酒业等等,到过欧洲大陆。1692年经商破产,不得不以其他方式谋生。他给政府当过情报员,设计过开发事业。他还从事写作,早年以写政论文和讽刺诗著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1698年他发表了《论开发》,建议修筑公路,开办银行,征收所得税,举办水火保险,设立疯人院,创办女学等。笛福不信仰英国国教,这使得他在政治上拥护信仰新教的威廉三世。1702年他在政论文《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中用反语讽刺政府的宗教歧视政策,猛烈抨击托利党当局迫害不同教派,由于文笔巧妙,开始未被识破,发觉后被捕入狱6个月,并受枷刑示众游行三天。笛福则在狱中针锋相对写了诗歌《枷刑颂》,讽刺法律的不公。围观的伦敦市民把他奉为英雄。向他投来的不是石块而是鲜花,并且为他的健康干杯。辉格党首领罗伯特·哈利非常欣赏笛福的才华,在他干涉下,笛福获得了释放。哈利希望笛福办杂志以争取民众对自己的苏格兰-英格兰联合政策的支持。笛福在哈利支持下于1704年创办了《法国时事评论》。1708年哈利失势,笛福继续支持其继任者戈多尔芬直到1713年杂志中断。   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人教版译为《鲁滨孙漂流记》),大受读者欢迎。接着出版了《鲁滨逊漂流续记》。1720年他又写了《鲁滨逊的沉思集》。鲁滨孙漂流记图书图片(20张)此后他还相继发表了《辛格尔顿船长》(1720)、《摩尔·费兰德斯》(1722)、《杰克上校》(1722)和《罗克萨娜》(1724)等长篇小说以及《彼得大帝》(1723)等传记。   1719年3月笛福根据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一部分经历和自己构思,完成了自己最著名的作品《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中文翻译为《鲁滨逊漂流记》。小说讲述一个在海难中逃生的水手在一个荒岛上通过自己智慧与勇气,战胜险恶的自然环境,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故事。小说大受欢迎,一年之内竟然出了四版。至今仍在被世界各地人阅读。其作品主要为个人通过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情节曲折,采用自述方式,可读性强。并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他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笛福的其他主要小说作品有1720年完成的《辛格尔顿船长》和1722年的《摩尔·弗兰德斯》。笛福还写了大量小册子与新闻报道,1722年法国马赛发生瘟疫,笛福出版以1665年伦敦大瘟疫为内容的《大疫年纪事》,迎合了当时市民的关注,颇受欢迎。编辑本段翻译  第一个中国译本的翻译者是林纾,选入人教版课文《鲁滨孙漂流记》的《精彩片段》部分的为徐霞村翻译的版本。编辑本段小说梗概(第三人称自述)  从前,有一个人叫鲁滨孙,是个英国人。他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wèi)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   有一次,鲁滨孙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遇上大风,船上的桅(wéi)杆吹断了,船也翻了,同伴们都死在海里,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海岛边。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他又冷又饿.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   第二天,太阳出来了,海面上也平静下来。等到潮水退了,鲁滨孙看到那翻了的船,有一半浮在海面上,离岸并不远。他就找了一些木头做成木筏,划到船边。在船舱里,鲁滨孙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陆续续的搬到岸上,还带回没有淹死的一条狗、两只猫,这使他在凄凉中感到一丝安慰。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现在首先需要一个容身的地方,以避日晒雨淋。鲁滨孙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阴、又可以防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lòu)的帐篷。那儿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见过往的船只,以便请求救援。   鲁滨孙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他没有更高的要求,但是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很快吃光了,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   他每天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并且把捕到的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把它们撒到围墙里,不久长出了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十八年过去了。有一天,鲁滨孙忽然发现海边沙滩上有人的脚印。他恐惧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陆地上的野人留下来的。他担心这些野人会来吃掉他,于是在住所前的空地上插下杨柳桩子,又将羊群分成几个地方圈养。他在这种不安的心情下又生活了两年。后来,鲁滨孙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这使他联想到他们野蛮的宴会。鲁滨孙在恐惧之中开始考虑怎样对付这可能出现的野人。他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六年之后,终于看到三十多个野人乘着小木船上岸了。他们拖出两个倒霉的同伴,杀了其中一个人,另一个则挣扎着逃跑。他逃的方向正是鲁滨孙住所的方向。鲁滨孙决心救下这个逃跑的野人,于是他开枪打死了追赶的两个野人。鲁滨孙给他救下的野人取名尾“星期五”。他开始教导“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并渐渐学会了说话。他们愉快地生活在岛上,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又增加了几个羊圈,晒了更多的葡萄干。他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去。   有一天清晨,鲁滨孙被“星期五”喊醒,原来有一艘英国船只在附近停泊着。他发现这艘船上发生了哗变,水手们绑架了船长。鲁滨孙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船长愉快地答应带他们回英国去。鲁滨孙乘这艘船在海上航行半年后,终于回到了英国。编辑本段写作背景  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南美洲大西洋中,离智利400英里之遥的安·菲南德岛上达4年4月之久,四年后他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当他被救回英国时已成了一个野人。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滨逊”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他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塞尔柯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他和鲁滨逊都被说成有捕山羊和以羊皮为衣的经历,也都被猫骚扰过;他们也都驯养过山羊和同猫作伴,还都抽时间向上帝祈祷过。但鲁滨逊在其他方面并未借助赛尔科克的经历。本书成书于1719年左右,在作者年龄快60时创作了这部妙趣横生、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传记体小说,为自己博得了“英国小说和报纸之父”的美誉。 亚力山大·赛尔柯克的经历给了笛福的灵感  这是一部流传很广大,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主人公鲁滨逊十分乐观,充满了斗志,体现了自我奋斗的精神,他的创造性劳动及成果也体现了人类智慧的无穷魅力。如果一个人遭遇困境,而无人解救就必须学会乐观地去改变现状,而这需要像鲁滨逊那样有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我们阅读完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所能体会到的。   星期五   星期五是被族人当成祭祀品带回到原来的部落。随着这段朝夕相处的日子,鲁滨逊因这个土著而改变了自己。也由于他们之间的友谊他才得以存活下去,并回到了家乡。星期五是一个朴素的人,忠诚的朋友,智慧的勇者。他知恩图报,忠诚有责任心,适应能力强,他和鲁滨逊合作着施展不同的技能在岛上度过了多年。星期五的到来让鲁滨逊圆了总督梦,自己则做了鲁滨逊的奴仆。事实上,如果没有星期五的帮助鲁滨逊根本就不可能离开荒岛,再回到英国的主流社会编辑本段精彩语段  1.我完全不顾父愿,甚至违抗父命,也全然不听母亲的恳求和朋友们的劝阻。我的这种天性,似乎注定了我未来不幸的命运。   2.我这个不孝之子,背弃父母,不尽天职,老天就这么快惩罚我了,真是天公地道。   3.唉!人在恐惧中所作出的决定是多么荒唐可笑啊!凡是理智提供他们保护自己的种种办法,一旦恐惧心占了上风,他们就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办法了。    4.尤其是,在这种不幸的境遇中,上帝指引我认识他,乞求他的祝福,这给了我莫大的安慰。这种幸福足以补偿我曾经遭受的和可能遭受的全部不幸还有余。   5.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若不是预先计算一下需要多少代价,若不是预先对自己的力量做一个正确的估计,那真是太愚蠢了。   6.我经常怀着感激之心坐下来吃饭,敬佩上帝的好生之德,因为他竟在荒野中赐以我丰富的美食。我已经懂得去注意我的处境中的光明的一面,少去注意它的黑暗的一面;多去想到我所享受的,少去想到我所缺乏的。这种态度有时使我心里感到一种衷心的安慰,简直无法用言语表白。……我觉得,我们对于所需要的东西感到不满足,都是由于人们对于已经得到的东西缺乏感激之心。   7.……可见,我们一般人,非要亲眼看见更恶劣的环境,就无法理解原有环境的好处;非要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不懂得珍视自己原来享受到的东西。   8.我在海上漂流了这么多天,实在够了,正好安安静静地休息几天,把过去的危险回味一下。   9.一个人时时期待着祸事,比遭遇到祸事还要苦些,尤其是当一个人无法摆脱这种期待,这种担惊受怕的心情的时候。   10.在人类的感情里,经常存在着一种隐秘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一旦被某种看得见的目标吸引,或是被某种虽然看不见,却想象得出来的目标所吸引,就会以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推动着我们的灵魂向那目标扑过去,如果达不到目标,就会叫我们痛苦得受不了。   11.一般人往往有一种通病,就是对于上帝和大自然替他们安排的生活环境经常不满。照我看来,他们的种种苦难,至少有一半是这种通病造成的。   12.造物主在统治人类的时候,把人类的认识和知识局限于狭隘的范围,实在是无上的好事。   13.当我们遇到坏事时,我们应当考虑到其中包含的好事。   14.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是个绝对真理。   15.在最不幸的困境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把好处和坏处对照一下。   16.我心里最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我曾经后悔过出海,后来又定下出海的决心,这种害怕十倍于对丧命的恐惧。   17.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拿来使用之外,没有别的好处。   18.一个人在明白事理以后,就会觉得,被上帝从罪恶中救出来,比被上帝从患难中救出来,幸福更大。   19.事情总是这样的,对危险的恐惧,比起亲眼所见的危险本身来,往往要吓人万分。   20.我现在开始觉得,我如今的生活,虽然是简陋不堪,而与以前的那种邪恶可鄙的生活相比,却已不知道强多少倍,我现在不以过去之忧为忧,也不以过去之乐而乐了。   21.我已学会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东西。这种态度使我内心感到由衷安慰。   一、对句子的理解    1.给他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鲁滨逊救下野人的时间正好是星期五,所以他给野人取名“星期五”。这个名字,与鲁滨逊一贯对时间的重视是有关的。在原著中,有很多关于时间的记录,他记得是“9月30日”来到海岛,上岛十一二天后,想到用刀子在大柱子上刻斫痕来记录年月日……所以给野人用时间取名字,也在情理之中了。   2.现在我要开始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   这句话正是鲁滨逊孤岛生活的写照。他所要过的生活是从未听说过的,他的心情是忧郁和寂寞的。一人置身于孤岛,可以说,鲁滨逊面对的困难除了吃穿住的窘迫,还有孤寂和绝望。如何战胜心灵上忧郁和失望,是他能否在岛上活下去的关键。   3.我并不想它替我衔什么东西,也不想它替我做个什么伴,我只想它同我说说话,它却办不到。   在孤岛上有一只狗在身边,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伴儿。鲁滨逊这样说,是他极度寂寞的表现。人是需要交流的,这种想法太强烈以后,就希望身边的狗能开口说话。这也反映出鲁滨逊的孤寂和无奈。难怪后来鲁滨逊遇见“星期五”时,有这样的描写:“但是,此刻那头一个被击昏的人苏醒过来了,我就指着他,让被救的野人看。这个人马上对我说了一串我听不懂的话,我感到说不出的亲切,因为这是我来到荒岛上二十五年以来头一回听见人说话的声音。”   4.总起来说,事实证明,我当前的不幸处境,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可是,即使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   这段话要结合前文鲁滨逊把流落荒岛的“幸”和“不幸”排列出来来理解:孤身一人,流落荒岛,艰险重重,是大不幸,是消极的东西,可是,比起葬身大海的伙伴,还是幸运的,毕竟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所以应该心存感激。这句话是鲁滨逊“知足安命”思想的集中体现。   5.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这句话是鲁滨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集中体现。他之所以能孤身荒岛28年,跟他这种生活态度有密切的关系。他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从而得到内心的安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对于处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二、对词语的理解   畜养:饲养动物。   圈养:放在圈里饲养。本文指鲁滨孙把山羊放在圈里饲养。   教化:用伦理道德等约束和引导人,使人受到教育和感化。本文指鲁滨逊教“星期五”说英语和学习文明人的生活习惯等,试图把“星期五”从野人变成文明人。   知足安命:对已得到的感到满足,安于命运对自己的安排。   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三、鲁滨逊共救了多少人    答:星期五、星期五的父亲、西班牙人、船长。   四、鲁滨逊在小岛第一次和谁说话   答:鹦鹉   五、鲁滨逊在孤岛生活了多久   答:二十八年两个月19天编辑本段精彩读后感赏析如果我是他——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英国小说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描述了主人公漂流海岛,战胜困难,艰苦创业的传奇故事,小说写得真实自然,富有传奇色彩,主人公在孤岛上种庄稼,搭木屋,千辛万苦地生存下来,但想回人间的心切,使他着迷般地只想到如何走出这个鬼地方,结果还是失败了,最后于1687年回到阔别28年的英国。   翻开书的第一页:“以此书奉献给那些时时处处依赖父母,依赖学校的青少年朋友们,”我从扉页上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便对这本书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反感,任性,娇气,依赖性强而动手能力差,这的确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缺点,但我们不甘心承认这些,我们不也希望做得更好吗?可为什么,周围的人总要给我们戴上这顶“帽子”呢? 当我郑重地翻过最后一页,读完了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时,我想我真的被震撼了,那是一种心灵上的震动,一个个问号不由地萦绕在我的心头,如果我是鲁宾逊。如果我是他,当船在暴风雨中失事的时候,我会像他那样不向命运低头继续远航吗?不,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不会去接受那充满困难和挫折的生活,因为我没有那份自信,如果我是他,当独自一人置身于荒岛之上,我会像他那样不是自暴自弃,而是重燃生的希望吗?不,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因时顺变,积极自救,因为我没有那种能力,如果我是他,当看到野人用自己的同类开宴会时,我会像他那样勇敢地站起来,在仅有一个助手的情况下同他们搏斗吗?不,我宁可躲得远远的,祈祷他们永远不要发现我,因为我没有那种胆量,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软弱,从呱呱坠地到背上书包,父母,学校为我们铺设了成长的道路,我心安理得地在这条平坦的大道上走过了一年又一年,没有挫折,没有风浪,而我还整天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其实我根本没有咀嚼过生活中的苦涩,我是幸福的,然而幸福中的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能吃饱穿暖,背上书包去上学,每天接受家人们的关爱,社会的关注是一种莫大的快乐。   读完《鲁滨逊漂流记》这本精彩的小说后,一个高大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孙。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了自己航海的梦想。    第二篇。   这个假期我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获益匪浅。   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一个人在一次航行中上遇到了可怕的风浪,翻了船,除他之外无一人生还。他流落到了孤岛上。凭着他惊人的毅力与勇气,二十八年后,他依靠自己的智慧逃出了孤岛,这个人就是倒霉而又幸运的鲁滨逊·克罗索。   在荒芜人烟的孤岛生活了28年啊!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可见鲁滨逊是何等的勇敢。初到孤岛的他是绝望的,他说:"我整天悲痛着我这凄凉的环境,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没有出路,没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兽所吞,就是被野人所嚼......"但是,慢慢地,他独特的个性体现了出来,对生活充满希望,不再整天沉浸在自己设计的悲观中,开始一心一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建了小房子;做了桌子、小匣子;捕了小羊、小狗;种了小麦、稻子......   鲁滨逊还是坚毅的人。他曾经这样说道:"我的脾气是要决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决不放手的","我要尽全力而为,只要我还能划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他没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经验,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大的劳力,费好长的时间。连做一块木版都要四十二天。他做的许多事情都是白费力气,没有成功,但他从来不灰心失望,总是总结了失败的经验又重新开始。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令人欣慰的回报,他最后变得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有种植园,有牧场,有两处较"豪华"的住所...... 这些没有一件不是费了很多力气、克服了许多困难才得来得的。   读完之后,我不禁反省自己:如果我流落到孤岛,能活几天?一天?两天?我又能干些什么?会劈柴?会打猎做饭?我连洗自己衣服还笨手笨脚的呢!再说了,没有一个人讲话,多孤单呀!我准会憋死的!可见鲁滨逊是多么乐观向上!我觉得人应该学习他这种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坚强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争取,决不能放弃!我们要像鲁滨逊那样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凭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

关于鲁滨孙漂流记的简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