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白酒怎么样式烧酒,烧酒是什么是把白酒烧开么好像很好喝的样子

1,烧酒是什么是把白酒烧开么好像很好喝的样子

烧酒是韩国的白酒 事实是酒精兑的水 酒精度是24度左右 喝起来像水没有味道 但是后劲很大 普通人喝一两瓶完全断片 酒量大的能喝五六瓶 但第二天直接报废
烧酒是白酒的另一个名字
。。自己去拿来喝就知道了
历史,工艺,年代,原料,种类,防伪,经营,韩国烧酒远远不如中国的白酒啊。
烧酒有点辣,要看个人喜好,韩国著名的烧酒真露
烧酒就是白酒。各地方叫法不同而已

烧酒是什么是把白酒烧开么好像很好喝的样子

2,白酒酿制过程

糖化是将淀粉转化成糖,发酵是将糖分转化为酒精。不同香型不同曲种不同工艺发酵时间不同。不需要密封。
淀粉→糖→酒 拿我们做的浓香型白酒说吧,入窖温度控制在18°±3° 发酵45天 温度升到30多度正是糖化酒的理想温度,到40多就产酸了 还有固态发酵的话 一定要密封的!
糖化: 淀粉加水分解成甜味产物的过程。是淀粉糖品制造过程的主要过程。也是食品发酵过程中许多中间产物的主要过程。   糖化的方法,视要求产物的甜度以及相应的理化性质而定,基本上分为三类。   (1)酸法。系以无机酸作催化剂,使淀粉水解,先生成中间产物糊精、麦芽糖等类低聚糖——寡糖,最终生成葡萄糖等单糖。有批量作业的加压罐法和连续作业的管道法。   (2)酶法。系采用淀粉酶进行淀粉的水解。淀粉先经液化酶液化生成糊精等中间产物,再经糖化酶糖化生成麦芽糖以至葡萄糖。这样,由于全用酶水解故称全酶法。用液化酶和糖化酶,也称双酶法。   (3)酸酶结合法。采用酸法液化,酶法糖化,互相结合的方法。由淀粉糖化制取的产品为淀粉糖品。通常以水解程度或糖化程度,按葡萄糖当量计值(简称de值)为淀粉糖品的特征指标。淀粉糖品有糖浆、糖浆粉、结晶糖等。除高纯度结晶糖品外,多为各以葡萄糖、麦芽糖或果糖等为主的混合糖品。可直接作甜味剂食用,或用作食品工业的配料,作医药工业中工业发酵的糖原基料。 发酵:   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发面、酿酒等都是发酵的应用。也作酦酵。   汉词“发酵”作为名词表示一个过程,作为动词表示一种行动。   微生物生理学严格定义的“发酵”:   有机物被生物体氧化降解成氧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统称为生物氧化。   微生物生理学把生物氧化区分为呼吸和发酵,呼吸又可进一步区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因此,发酵是生物氧化的一种方式。   发酵是这样一种生物氧化方式:在没有外源最终电子受体的条件下,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细胞对能源有机化合物的氧化与内源的(已经经过该细胞代谢的)有机化合物的还原相耦合,一般并不发生经包含细胞色素等的电子传递链上的电子传递和电子传递磷酸化,而是通过底物(激酶的底物)水平磷酸化来获得代谢能atp;能源有机化合物释放的电子的一级电子载体nad,以nadh的形式直接将电子交给内源的有机电子受体而再生成nad,同时将后者还原成发酵产物(不完全氧化的产物)。   细胞中的nad是有限的,如果作为一级电子载体的辅酶nad不能得到再生,就不能被回用,有效的电子载体就会愈来愈少,脱氢反应就不能持续进行下去了。因此辅酶nad的再生是生物氧化(包括发酵)继续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 主要区别:糖化属于化学反应,而发酵是生物化学反应。

白酒酿制过程

3,酿白酒技术

因为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将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蘖也含有许多这样的酶,具有糖化作用。可以将蘖本身中的淀粉转变成糖分,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再转变成乙醇。同时, 酒曲本身含有淀粉和蛋白质等,也是酿酒原料。 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酒曲中所生长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 对霉菌的利用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创造。日本有位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坂口谨一郎教授认为这甚至可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相媲美,这显然是从生物工程技术在当今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推断出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古代人民所创立的方法将日益显示其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酒曲的种类 酒曲的起源已不可考,关于酒曲的最早文字可能就是周朝著作<< 书经·说命篇>>中的"若作酒醴,尔惟曲蘖"。从科学原理加以分析, 酒曲实际上是从发霉的谷物演变来的。酒曲的生产技术在北魏时代的<<齐民要术>>中第一次得到全面总结,在宋代已达到极高的水平。主要表现在:酒曲品种齐全,工艺技术完善, 酒曲尤其是南方的小曲糖化发酵力都很高。现代酒曲仍广泛用于黄酒,白酒等的酿造。在生产技术上,由于对微生物及酿酒理论知识的掌握,酒曲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原始的酒曲是发霉或发芽的谷物,人们加以改良,就制成了适于酿酒的酒曲。由于所采用的原料及制作方法不同,生产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异,酒曲的品种丰富多彩。大致在宋代,中国酒曲的种类和制造技术基本上定型。后世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改进。以下是中国酒曲的种类: 一 酒曲的分类体系 按制曲原料来分主要有小麦和稻米。故分别称为麦曲和米曲。用稻米制的曲,种类也很多,如用米粉制成的小曲,用蒸熟的米饭制成的红曲或乌衣红曲,米曲(米曲霉)。 按原料是否熟化处理可分为生麦曲和熟麦曲。 按曲中的添加物来分,又有很多种类,如加入中草药的称为药曲, 加入豆类原料的称为豆曲(碗豆,绿豆等)。 按曲的形体可分为大曲(草包曲,砖曲,挂曲)和小曲(饼曲),散曲。 按酒曲中微生物的来源, 分为传统酒曲(微生物的天然接种)和纯种酒曲(如米曲霉接种的米曲,根霉菌接种的根霉曲,黑曲霉接种的酒曲)。 二 酒曲的分类 现代大致将酒曲分为五大类,分别用于不同的酒。它们是: 麦曲,主要用于黄酒的酿造; 小曲,主要用于黄酒和小曲白酒的酿造; 红曲,主要用于红曲酒的酿造(红曲酒是黄酒的一个品种); 大曲,用于蒸馏酒的酿造。 麸曲,这是现代才发展起来的,用纯种霉菌接种以麸皮为原料的培养物。可用于代替部分大曲或小曲。目前麸曲法白酒是我国白酒生产的主要操作法之一。其白酒产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 酒曲生产技术的演变 一 原始的酒曲 我国最原始的糖化发酵剂可能有几种形式:即曲,蘖,或曲蘖共存的混合物。 在原始社会时,谷物因保藏不当,受潮后会发霉或发芽, 发霉或发芽的谷物就可以发酵成酒。因此,这些发霉或发芽的谷物就是最原始的酒曲,也是发酵原料。 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发霉的谷物和发芽的谷物是不加区别的, 但曲和蘖起码在商代是有严格区别的。因为发芽的谷物和发霉的谷物外观不同,作用也不同,人们很容易分别按照不同的方法加以制造,于是,在远古便有了两种都可以用来酿酒的东西。发霉的谷物称为曲,发芽的谷物称为蘖。 二 散曲到块曲 从制曲技术的角度来考察,我国最原始的曲形应是散曲,而不是块曲。 散曲,即呈松散状态的酒曲,是用被磨碎或压碎的谷物,在一定的温度, 空气湿度和水分含量情况下,微生物(主要是霉菌)生长其上而制成的。散曲在我国几千年的制曲史上一直都沿用下来。例如古代的"黄子曲",米曲(尤其是红曲)。 块曲,顾名思义是具有一定形状的酒曲, 其制法是将原料(如面粉)加入适量的水,揉匀后,填入一个模具中,压紧,使其形状固定,然后再在一定的温度,水分和湿度情况下培养微生物。 东汉成书的<<说文解字>>中有几个字,都注释为“饼曲”。东汉的<< 四民月令>>中还记载了块曲的制法,这说明在东汉时期,成型的块曲已非常普遍。 到北魏时代,以<<齐民要术>>中的制曲,制蘖技术为代表, 我国的酒曲无论从品种上,还是从技术上,都达到了较为成熟的境地。主要体现在:确立了块曲(包括南方的米曲)的主导地位;酒曲种类增加;酒曲的糖化发酵能力大大提高。 我国的酒曲制造技术开始向邻国传播。 散曲和块曲不仅仅体现了曲的外观的区别, 更主要的是体现在酒曲的糖化发酵性能的差异上。其根本原因在于酒曲中所繁殖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异。 从制曲技术上来说,块曲的制造技术比较复杂,工序较长, 而且制曲过程中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
请问:您需要那一档次白酒的酿造技术,可与“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轻工系”联系。他们在白酒生产技术培训方面很有经验的。

酿白酒技术

4,如何酿制糯米白酒

你弄的是醪糟吧利用糯米酿造白酒的制作方法一种利用糯米酿造白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①选择优质糯米,用水清洗,直至呈全白色;②蒸熟糯米,使其保持松散干爽不糊状,不夹心,风凉到糯米不烫手;③选用甜香菌种和发酵菌种,接菌种温度:冬天30~33℃,夏天28~30℃,接菌种数量:冬天1.5~2.0%,夏天1.0~1.5%,糖化温度32~40℃,糖化时间20~30小时,发酵温度30~38℃,蒸馏酒的温度:夏天33~35℃,冬天35~40℃;④冷却蒸馏酒,进行过滤,使酒精清亮透明;⑤进仓储存三个月以上,然后按不同储存期的酒,不同的比例进行勾兑。
糯米酒,又称江米酒、甜酒、酒酿、醪糟,主要原料是糯米,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在一些菜肴的制作上,糯米酒还常被作为重要的调味料。 [编辑本段]【营养功效】  中医:糯米酒甘甜芳醇,能刺激消化腺地分泌,增进食欲,有助消化。糯米经过酿制,营养成分更易于人体吸收,是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补气养血之佳品。用糯米酒炖制肉类能使肉质更加细嫩,易于消化。糯米酒还有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进血液循环、润肤的功效。对下列症状也有一定作用: 面色不华、自汗;或平素体质虚弱、头晕眼眩、面色萎黄、少气乏力、中虚胃痛、便清等症。  西医:米酒是糯米或者大米经过根霉(还有少量的毛霉和酵母)发酵后的产品,化学成分以及物理状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的淀粉转化为小分子的糖类,蛋白部分分解成氨基酸和肽,脂类的变化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资等结合状态的变化都为它的营养功能的提高产生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它的营养功能也正是基于这种化学和物理变化而产生的。而且,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风味物质对于它的口味也有很大的提高。  一、糖的分析:大米中的淀粉转化成单糖和低聚糖,这更有利于它快速补充人体的能量,以及改变口味。主要的单糖和双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异麦芽糖。  二、酸的分析:酸对于米酒的口味以及刺激消化液的分泌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些有机酸大部分是大米淀粉在发酵过程中由根酶发酵产生的。所含的有机酸主有乳酸、乙酸、柠檬酸等。  三、蛋白质和氨基酸:大米中大部分的蛋白质是不溶于水的(谷蛋白【主要成分】、醇溶蛋白、清蛋白【溶于水】、球蛋白),经过发酵的过程有多少会被分解成为游离氨基酸和多肽类物质,这对于它的营养提高很有帮助。  四 、生素和矿物质:这些物质大部分都是大米中本身含有的,主要是他们的结合形式产生了变化,以及根酶在发酵时也会产生一些维生素。主要要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E,多种矿物质。 [编辑本段]【饮用】  适合所有人食用。温中益气、补气养颜。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更加适合。糯米酒酒精含量低,但“后劲”足,不可贪杯。在糯米酒中打个蛋花或加入适量红糖滋补效果更佳。口服。每次服50-100毫升,日服l-2次。阴虚火旺者忌服(引自《药酒汇编》)。 [编辑本段]【储存】  糯米酒不宜久存,冬季注意保暖,3-4天后也可食用;夏天在酒中加少许水煮沸,可延长贮存时间。 [编辑本段]   【配方与做法】  配料:糯米4000克、冰糖500克,水2000毫升,甜酒粉(酒曲)适量。  做法:1.选米淘洗:选上等糯米,清水浸泡。水层约比米层高出20厘米。浸泡时水温与时间:冬、春季15℃以下14小时,夏季25℃以下8小时,以米粒浸透无白心为度,夏季更换1~2次水,使其不酸。   2.上甑蒸熟:将米捞入箩筐冲清白浆,沥干后投入甑内进行蒸饭。在蒸饭时火力要猛,至上齐大汽后5分钟,揭盖向米层酒入适量清水。再蒸10分钟,饭粒膨胀发亮、松散柔软、嚼不沾齿,即已成熟,可下甑。   3.拌曲装坛:米饭出甑后,倒在竹席上摊开冷却,待温度降至36~38℃不烫手心时,即可撒第一次红曲,再翻动一次,撒第二次红曲,并拌和均匀,用曲量为米量的6~7%。温度控制在21~22℃左右,即可入坛。按每100千克原料加净水160~170千克的比例,同拌曲后的米饭装入酒坛内搅匀后加盖,静置室内让其自然糖化。   4.发酵压榨:装坛后,由于内部发酵,米饭及红曲会涌上水面。因此每隔2~3天,要用木棒搅拌,把米饭等压下水面,并把坛盖加盖麻布等,使其下沉而更好地发酵。经20~25天发酵,坛内会发出浓厚的酒香,酒精逐渐下沉,酒液开始澄清,说明发酵基本结束。此时可以开坛提料,装入酒箩内进行压榨,让酒糟分离。   5.澄清陈酿:压榨出来的酒通过沉淀后,装入口小肚大的酒坛内,用竹叶包扎坛口,再盖上泥土形成帽式的加封口。然后集中在酒房内,用谷皮堆满酒坛四周,烧火熏酒,使色泽由红逐渐变为褐红色。再经30天左右,即可开坛提酒。储存时间越久,酒色就由褐红色逐渐变为金黄色,成为酿美酒。每100千克糯米可酿造米酒200千克。 [编辑本段]【产品特点】  黄色或褐红色、清晰透明、香味浓馥、某美醇厚、风味独具。 [编辑本段]【食用方法】  作好的米酒可以生吃。但对肠胃有些刺激。最好羼水煮来吃,味道就柔和多了,既不会甜得发腻,酒味也不太浓。在糯米酒中打个蛋花或加入适量红糖滋补效果更佳;有时也将汤圆(以小圆子为佳)下入米酒中,再打蛋花做成醪糟汤圆食用。 [编辑本段]【特别提示】  1、糯米酒酒精含量低,但“后劲”足,不可贪杯。  2、如果发酵过度,糯米就空了,全是水,酒味过于浓烈。  如果发酵不足,糯米有生米粒,硌牙。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  拌酒曲的时候,如果水洒多了,最后糯米是空的,也不成块。一煮就散。  3、做糯米酒的关键是器皿干净,绝不能有半点油花。   米出绿、黑霉,要不得。如米面上有点白毛,属正常,可煮着吃。  4、拌酒曲一定要在糯米凉透以后。否则,热糯米就把灰霉菌杀死了。结果要么是酸的臭的,要么就没动静。  5、一定要密闭好。否则又酸又涩。  6、温度低也不成。三十摄氏度(80华氏度)左右最好。

5,怎么样做白酒

1、酿酒用的粮食不一定非要经过蒸煮,将淀粉糊化后才能用于发酵酿酒。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能够糖化发酵生淀粉的菌种已经完全能够很好的扩大培养,用于大生产。 2、粮食含一定数量的淀粉,如能将大部分淀粉转化为酒精,则粮食的出酒率会相当高。 3、科学技术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科学技术的更新,首先是人的观念的更新。 增香型生料酿酒高产技术 是我所采用国际先进的微生物工程技术历经 10 年开发的研究成果。是对几千年传统酿酒方式的重大突破,经国家法定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检测,酒质达到国家优级品标准。评酒专家对酒的口感和整体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技术自正式面向全国推广以来,社会各界反映异常强烈,每天来人、来函、来电络绎不绝,均要求对该技术及设备和涉及到该技术的其他问题作进一步的了解。对此,我们针对客户提出的带普遍性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作统一性的答复: 一、你们为什么要开发这项新技术? 1、我国有广阔的白酒销售市场。酿酒是一项千古不衰的永恒产业。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的销量也在不断增长,据国家轻工总会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白酒总产量已达 780 万吨。这种广阔的白酒销售市场能为成千上万的酿酒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注重酿酒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也是很值得作的一篇大文章。 2、传统的酿酒方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由于传统的酿酒方式需经过泡粮、蒸粮、焖粮、摊凉、培菌等多道复杂工序。工人劳动强度大,出酒率不高,且能源浪费严重。而采用增香型生料酿酒高产技术可减轻劳动强度60%以上,节约能源70%以上,增加出酒率40%以上。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给各酿酒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和效益。 3、高品质、低价格的酿造酒一直是人民所追求的目标。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成品酒有酿造酒和勾调酒。传统方式酿酒出酒率低、劳动强度大、市场成本高、效益低。用食用酒精进行串香勾调,虽然产量大,但由于勾调水平的因素,一般酒质量较差,不太受欢迎。而增香型生料酿酒则粮食不蒸不煮,直接利用高科技生物发酵方式进行酿造,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香精、香料,不需任何勾调即可达到国家优级标准。且出酒率高、酒质纯正、香味浓郁、醇厚悠长、饮后不上头、不口渴、不伤身体。因系纯粮酿造,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4、酿酒企业即要讲质量、也要讲效益。目前,中国每个县市有酿酒小作坊几百到几千家,其生产方式仍采用复杂的的传统工艺,劳动强度大、能耗高、出酒率低、酒质受技术因素制约大。成本很高售价却很低,利润很微薄。甚至有的厂家还在亏本经营,而增香型生料酿酒工艺简单、操作简易、酒质极佳、成本极低、每斤酒成本仅0.7~0.8元,在市场销售中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二、增香型生料酿酒的前景如何? 增香型生料酿酒技术、工艺路线是切实可行的,是生物技术飞跃发展的产物,是酿酒工艺的一项技术突破。与传统工艺相比,工艺简单,节约场地,降低劳动强度,操作卫生安全,不受季节限制,投资省,见效快。出酒率同比提高40%以上,降低能耗70%以上,生产的白酒符合市场要求。 该酿酒技术顺应现代酒业发展潮流,特别适合中、小酒厂。目前,酒类生产和消费两极分化现象日趋明显,一方面以名酒为中心组建的名酒企业集团,依靠独特的历史沉淀酒文化,精湛的酿酒技艺,独树一帜的风格,形成了固有的消费圈,占据了酒类生产消费的半壁江山,带动、影响、引导着酒类消费潮流和时尚,是酒界的支柱脊梁。他们的生产是在传统固有的生产方式上的继承与发展,是一定要坚持和发扬的,是不可彻底改变的。另一方面,是规模小、分布广、技术力量弱的遍布乡镇的小酒厂,他们地产地销,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白酒,占有相当的市场分额。增香型生料酿酒技术很适合这些酒厂,它操作简便、 出酒率高、成本低,同时大量的酒糟属糖化高蛋白精饲料,可养猪、牛等畜禽,基本可达到“烤酒只需原料钱,喂猪不花饲料钱”。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将对这部分酒厂的生存和发展,对促进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的经济发展,对非食用粮食转化,发展庭院经济和畜牧业生产,脱贫致富奔小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增香型生料酿酒技术的成熟程度如何? 增香型生料酿酒技术经我所多年的研究,通过小试、中试和规模生产, [ 其中四川耕之灵酒业公司(酒研所生产实验培训基地) 可日产 2 吨优质白酒, ] 已经完全取得成功并推向社会,接产单位反映很好,其技术的成熟性完全可靠。自从该技术推广以来,已成功转让数百家,我所的宗旨是:转让一家,扶持一家,成功一家。并可签订技术转让合同,进行公证,达不到要求者负责赔偿一切经济损失。 四、增香型生料酿酒具有哪些优势? 1、粮食不蒸不煮,直接发酵,工艺操作极为简便。直接将粮食加水加曲药发酵烤酒,发酵时间10天左右,冬天发酵时间稍长。与传统工艺相比,减轻劳动强度60%以上,节约能源70%以上,传统工艺每天生产200斤酒,需2至3个工人,现在1个人半天时间就可轻轻松松完成。 2、酒质极佳,用该工艺生产的白酒不需任何勾调, 即香味浓郁,绵甜爽净,余味悠长,无杂味、焦糊味、爆辣味、有后劲、不上头。我所研制的 增香型 更属国内首创,比其它生料酒更具浓郁香气。此外,在蒸馏时,从蒸馏开始到结束,始终清澈纯净,绝不混浊。配合我所专有技术产品——尾酒回收器。基本上不存在尾酒,酒质更加甘冽芳香,是名符其实的优级品。 3、成本低、利润高: 用增香型生料酿酒工艺酿造一斤优级白酒只需0.7元左右,而传统工艺酿造一斤优级白酒成本需1.3-1.4元,每斤酒可降低0.6-0.7元左右成本,在同等条件下,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在同等售价上,利润更高。 4、酒糟饲料,配合养猪可谓一举两得。增香型生料酿酒的酒糟价值跟白酒一样重要,它比固态法的酒糟具有更高的营养成分,生料法酒糟色鲜香浓味美,对畜禽具有很好的适口性,除了可以直接喂养畜禽外,还可以通过澄清、过滤、烘干(晒干)、造粒制成 DDGS 饲料,酒糟除含有大量蛋白质外,还 富含核黄素、硫胺素、生长素、胆碱、核糖核酸等微量有益成分,这些营养成分是谷物饲料所不能代替的,它完全可以替代鱼粉、豆饼等蛋白饲料。从另一方面讲,酒糟的价值甚至可以超过白酒。 5、占地面积少: 生料酿酒工艺,设备简单,只需一套蒸馏设备和数口发酵缸,设备占地面积3平方米左右。发酵缸的数量视生产规模而定,一般小型酒厂仅需30多平方米即可生产。 6、投资小: 一般家庭利用普通工具投资几百元或在我所购一套中小型设备即可生产,总投资 4000多元即可。包括技术转让费在内,如老酒厂技术革新,只需改变工艺流程,不再增加生产型设备,固定投资仅为传统工艺的五分之一。 五、能不能算一算生料酿酒的经济效益? 该项目之所以被广大的投资者看好,除了它本身的技术含金量以外,还因为投资少、见效快、利润大。只需努力,没有风险。 本项目特别适合于城乡家庭办厂,老酒厂技术更新及乡镇企业投资。
5谷

6,怎样调酒最好喝

调制鸡尾酒,有许多讲究、技巧和经验。如果能将它们一一了解并熟练掌握,那么对于您调酒水平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调制鸡尾酒所用基酒及配料的选择,应以物美、价谦为原则。选用价格昂贵的高级品是一种浪费。 初入此道的新手,在制做鸡尾酒之前,要学会使用量酒器,以保证酒的品味纯正。对于经验老到的调酒师,不用量酒器也未尝不可,因其眼力和手上的功夫足以使下料的准确性不差分毫。 下料程序要遵循先辅料、后主料的原则,这样如在调制过程中出了什么差错,损失不会太大,而且冰块不会很快融化。 倒酒时,注入的酒距杯口要留深1/8的距离。太满会给人的饮用造成一定的困难,太少又会显得非常难堪。 调制热饮酒:酒温不可超过78℃,因酒精的蒸发点是78℃。 调酒所用的奶、蛋、果汁等材料要新鲜,特别是冰块,应尽是选用新鲜的。新鲜的冰块质地坚硬,不易融化。 在调酒中所使用的糖块、糖粉,要首先在调酒器或酒杯中用少量水将其溶化,然后再加入其他材料进行调制。 在调酒中“加满苏打水或矿泉水”这句话是针对容量适宜的酒杯而言,根据配方的要求最后加满苏打水或其他饮料。对于容量较大的酒杯,则需要掌握加的多少,一味地“加满”只会使酒变淡。 追水:指为稀释高酒精度的酒,而追加饮用水。 水果如果事先用热水浸泡过,在压榨过程中,会多产生1/4的汁。 制做糖浆:糖粉与水的比例(重量)是3:1。 鸡尾酒中所使用的蛋清,是为了增加酒的泡沫和调节酒的颜色,对酒的味道不会产生影响。 ============================= 以下为楼主介绍几种鸡尾酒的调制方法 迈泰 蓝色香槟 草莓龙舌兰 短吻鳄 享受调酒 果汁、汽水加上一点想像力,很容易就可以把烈酒和糖浆变成好喝的调酒。每一杯饮料的味道都和其成分的品质息息相关,所以请选择优质的果汁糖浆。 一个家庭酒吧的基本配备包括琴酒、伏特加、白色或褐色的兰姆酒、白兰地或干邑酒、龙舌兰酒和产自巴西的甘蔗酒。若再加上甜酒类,其酒种就更丰富了。 为了让鸡尾酒保持冰凉,杯里别忘了放冰块,而如果加上碎冰的话,就更有职业水准了。您马上就可以尝尝这些冰凉可口的饮料。 如何挑选合适的工具 图中用具:冰桶和冰夹、制冰机、果汁机、榨汁机、调酒壶、 有刻度的调酒杯、木制研杵、隔冰器、计量杯、搅拌长匙、刀子及砧板、香槟酒瓶塞。 初学者:不需要马上购买专业的调酒用具。要想偶尔在家调一杯鸡尾酒,只需要调酒壶、果汁机、隔冰器和计量杯就够了。 好用的调酒壶:调酒壶分两截和三截两种。使用两截调酒壶时,冰块和材料都放在上层;使用三截调酒壶时,冰块和材料都放在下层。另外有一种实用的不锈钢制计量杯,一端可以量20毫升的分量,另一端则可以量40毫升的分量。 刀具:此外您还需要一个砧板、一把锋利的小刀,刀刃最好是锯齿状而有两个刀尖。还有一个木制的研杵,可以用来磨碎薄荷之类的东西。 专业调酒用具:如果您在家里调制鸡尾酒的话,在购买调酒壶、果汁机或榨汁机时务必挑选品质高的品牌。也值得买一部制冰机,可以快速制出碎冰。 一些聪明的小道具:一些小工具可以简化调酒的工作:用有刻度的调酒杯和搅拌长匙可以让您以专业水准来调制饮料;香槟专门的瓶塞可以让含气泡的酒类在开瓶后数小时仍不跑气,并保持原味;冰桶和冰夹也很有用处。 制作小窍门 如何削柠檬皮 1、把柠檬彻底洗净后沥干。用一把锋利的小刀把柠檬皮削成螺旋状。 2、皮尽可能削薄一点,上面不要有果肉。请尽量挑选没有瑕疵、未喷过农药的水果。 如何制作碎冰 1、把冰块用一块干净的布包起来,放在一个坚实的平台上,用锤肉棒敲到布里只剩下碎冰为止。 2、把碎冰放进杯子或碗里,用汤匙把沾在布上的碎冰刮下来,然后放进冷库里待用。 如何使用调酒壶 1、把冰块放进两截式调酒壶的上层,放进其余的材料,阖上调酒壶后,以水平方向用力摇动约8秒钟。 2、透过隔冰器把调好的酒倒进杯里,视情况,事先在杯里放进碎冰。 如何使用果汁机 1、把彻底洗净的水果加上冰块和其他材料一起放进果汁机,需要香槟的饮料则另外加进40毫升的香槟。 2、用果汁机打6-8秒钟,直到完全打匀为止。倒进事先冰镇过的酒杯里,视需要再倒进香槟,然后稍微搅匀。
一、冰杯  冰镇的杯子可保持鸡尾酒的风味。最简易的冰杯方法就是事先把酒杯放入冰箱冰,而如果来不及冰杯,也可用冰块装满杯子,加入清水至满,然后倒掉即可。 二、时间  搅拌及摇荡的时间影响一杯酒的可口。一般鸡尾酒约需搅拌八圈左右使酒材融合,在家中调制时可以不需另外购买搅拌器具,如刻度调酒杯及滤冰器,以摇酒器的底杯代替即可搅拌,次数不可太多,易造成冰块过度融化而破坏风味。摇荡法约八至十下左右,至摇酒器外部结霜即可。 三、杯子  酒杯需考虑酒谱的份量,某些鸡尾酒有专属的杯子。一般来说,鸡尾酒杯份量较小,是盛装不含冰块的饮料,若酒谱中含有果汁、碳酸类等无酒精饮料,杯子中会加入冰块;因此需要选择容量较大的杯子,杯子的材质以玻璃较佳,可以完整呈现鸡尾酒美丽的颜色。 四、水果  调制鸡尾酒时并不一定要新鲜的水果比较好,可以尝试着比较其中的差异。酒谱中之「扭转」(Twist)是要用一段切好的柠檬皮或柳橙皮,在杯口扭转一下,再轻轻的抹在杯口一圈,接着把皮放入酒杯中,以增加此杯饮料之风味并做为装饰物。 五、速度  以摇荡法或搅拌法开始调制一杯鸡尾酒至完成,约花费四十秒钟的时间较适当,因此调制鸡尾酒前须先将所有的器具材料准备完成,再开始动作。若一边调制一边找东西,饮料完成时冰块也已经化光了。 六、点缀  多利用柠檬、柳橙、菠萝、红绿樱桃、薄荷叶等装饰物,可为鸡尾酒画龙点睛,增加色彩。完整呈现鸡尾酒的特色,适当的装饰是需要的,也可以使用花叶或小道具帮忙。  所谓鸡尾酒,简单来说,就是混合两种以上不同的材料后形成的一种新的口感,搭配上适当的酒杯,利用水果或花、叶装饰,就成为一杯鸡尾酒。  调制鸡尾酒一定要认识琴酒、伏特加、兰姆、威士忌、白兰地和龙舌兰酒等六大基酒,最简单的懒人调酒就是选择一种基酒,加上果汁或汽水等无酒精饮料。把握住这个原则,家中准备一、两种基酒,应该可以变化出十多款了。这种调制法可以很弹性的随各人喜好加减基酒的份量。  其实主要是根据当时自己的心情 喝的感觉不一样 所以 随便加材料 也没有什么不行的
调酒就像烹饪。告诉你同样的做法同样的火候你却做不出同样的味道。我个人喜欢喝鸡尾酒。红酒加雪碧,加柠檬汁,柠檬汁要稍微多一些。雪碧要少一些。外加大大的冰块。太爽了。
鸡尾酒的调制 鸡尾酒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闲暇时间在酒吧喝点鸡尾酒,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鸡尾酒的世界也是非常的多彩多姿的,在我们看来,总觉得它是那样的微妙,不同的酒配搭起来,变换出那么多的色彩,拥有那么多美丽动听的名字,其实鸡尾酒虽然千变万化,却有一定的公式化可循,只要备齐以下基本材料,就有可能成为吧台后面的调酒高手!到这个时候,在家中,静静地调一杯鸡尾酒,慢慢地品尝,一种很惬意的感觉,就在身边慢慢飞扬…… 六大基酒和香甜酒 琴酒(Gin) 伏特加(Vodka) 兰姆酒(Rum) 龙舌兰(Tequila) 威士忌(Whisky) 白兰地(Brandy) 香甜酒(Liqueur) 五大汽水 苏打汽水(Soda Water) 通宁汽水(Tonic Water) 姜汁汽水(Ginger Water) 七喜汽水(7-UP) 可乐(Cola) 重要配料 红石榴汁(Grenadine) 柠檬汁(Lenmon) 莱姆汁(Lime) 鲜奶油(Gream) 椰奶(Pina Colada) 鲜奶(Milk) 蜂蜜(Honey) 蓝柑汁(Blue Curacao Syrup) 薄荷蜜(Peppermint Syrup) 可尔必思(Calpis) 葡萄糖浆(Grape Syrup) 重要果汁 柳橙汁、凤梨汁、番茄汁 葡萄柚汁、葡萄制、芭乐汁 苹果汁、小红莓果汁 运动饮料、杨桃制、椰子汁 备用配料 杏仁露、豆蔻粉、芹菜粉 红樱桃、绿樱桃、香草片 洋葱粒、橄榄粒、辣椒酱 辣椒油 鸡尾酒分为短饮和长饮。 短饮,意即短时间喝的鸡尾酒,时间一长风味就减弱了。此种酒采用摇动或搅拌以及冰镇的方法制成,使用鸡尾酒杯。一般认为鸡尾酒在调好后10-20分钟饮用为好。大部分酒精度数是30度左右。 长饮,是调制成适于消磨时间悠闲饮用的鸡尾酒。对上苏打水、果汁等,长饮鸡尾酒几简全都是用平底玻璃酒杯或果汁水酒酒杯这种大容量的杯子。它是加冰的冷饮,也有加开水或热奶趁热喝的热饮,尽管如此,一般认为30分钟左右饮用为好。与短饮相比大多酒精浓度低,所以容易喝。依制法不同而分若干种。 长饮的类型 果汁水酒 Collins 烈性酒中加柠檬汁和砂糖或糖浆,再加满苏打水的类型。著名的有约翰克林酒、汤加连酒等。 清凉饮料 Cooler 是烈性酒中加柠檬、酸橙的果汁和甜味料,再加满苏打水或姜麦酒的类型。Cooler,即清凉饮料之意,不一定非用吸管不可,也有以葡萄酒为基酒的无酒精的类型。 香甜酒 Flip 在葡萄酒、烈性酒中加鸡蛋、砂糖的类型。喜欢的话最后撒上点肉豆蔻,有冷热两种。 餐后饮料 Pousse-Cafe 把任何种类的烈性酒,甜露酒、鲜奶没按密度的大小依次倒进杯子,使之不混合在一起的类型。重要的是事先了解各种酒的密度。同种酒厂家没其密度也有差,须加注意。 宾治 Punch 以葡萄酒、烈性酒为基酒,加入各种甜露酒、果汁、水果等制成的。作为宴会饮料,多用混合香甜饮料的大酒钵调制,够几个人喝的。几乎都是冷饮,但也有热的。Punch据说是梵语“五个”(Pancha)之意,源于印度人的语言Punch。它是在印度喝的用亚力酒、水、柠檬汁、香料等5种材料混合而成的饮料。 酸味鸡尾酒 Sour 酸味鸡尾酒是在烈性酒中加柠檬汁、砂糖等甜东西和酸东西的类型。此酒在美国原则上不用苏打水。其他国家有用苏打水和香槟酒的。Sour就是酸味的意思。在日本用酸东西或甜东西对人烧酒的酸味鸡尾酒很欢迎。

7,怎样制酒要有具体过程

家庭制啤酒 原料配方:大麦芽500克,水2.5公斤,鸡蛋清1~2个,酒花35~40克,白糖50克,酵母泥若干 制作方法: 1.麦芽汁的制取。将500克大麦芽粉碎,加2.5公斤水搅拌均匀,放在水浴锅中(即用热水进行加热),徐徐加温至55~65℃,保持3小时左右。中间每隔半小时搅拌一次,温度不可忽高忽低。经3小时后,每隔10分钟取出一点麦芽汁用碘酒一滴进行检查,若无蓝色出现,说明淀粉已转化成麦芽糖,糖化操作已完成。 用纱布过滤除去残渣,残渣可加入少量热水浸泡、冲洗,再过滤后扔掉。将两次过滤所得滤液混合在一起(约2500毫升,若不足可加白糖水补充)。为了有利于麦汁的澄清,将蛋清先用筷子搅起大量泡沫后加入麦汁中,另加酒花35到40克,白糖50克,如无酒花,可用25克柚子皮或桂皮代替。麦汁加热煮沸30分钟,然后经沉淀、过滤制得澄清透明的汁液,冷却至10~12℃备用。 2.前发酵。前发酵分为两步进行:(1)酵母的添加与繁殖。家制啤酒所用的酵母最简单的办法是取含有酵母菌的桶装生(鲜)啤酒作菌种,其用量为麦汁量的10%,或使用啤酒厂的副产品—酵母泥,用量为麦汁计量的0.5%左右。在一个消毒过的容器内,先将麦汁250毫升和生啤酒250毫升(或啤酒酵母泥12.5)混合均匀,用已杀过菌的棒子搅拌均匀,在20~25℃的温度下培养12~24小时(酵母的添加量越多,起发时间越短),经常搅拌,等发酵旺盛后,再倒入较大的溶器中,加入所有的麦汁进行发酵。(2)主发酵。在麦汁中添加酵母18~24小时后,液面开始有白色的泡沫升起,称为起泡,经过2到3天后,泡沫越来越多,称为高泡期,可延续2到3天,以后泡沫逐渐下降,称为落泡。 主发酵的品温应控制在8到12℃为宜,发酵时间约经过5~7天左右。落泡之后,口尝发酵液,喝到口中感到醇厚柔和,其有麦芽的香味,饮后杀口,不应有酸味或其它怪味,这就是嫩啤酒了。此时已有60~70%的糖分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3.后发酵。主发酵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的,二氧化碳不易保持。为了完成残糖的最后发酵,促进酒的成熟和酒液澄清并增加啤酒的稳定性和二氧化碳含量,需将嫩酒密封贮藏,又称为后发酵。方法是将前发酵的嫩啤酒沉淀之后,用棉细布过滤,装入啤酒瓶(一般瓶子经不起啤酒的压力,故不能用)。在低温下(0~10℃)再经过10~15天密封发酵,打开瓶盖,倒入杯中有泡沫升起,这就是清香爽口和酒味柔和的啤酒了。 注意事项:在制啤酒过程中,所用工具和容器,都要经过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使用。 玉米胚芽油饼制酒 用玉米胚芽油饼平均每100公斤可酿制21公斤白酒,出酒率达21%。经测定其度数可达60度。 原料配方:玉米胚芽油饼750公斤,快曲70公斤,酵母140公斤,稻壳125公斤 主要设备:发酵池、蒸酒锅、冷凝器。 制作方法:将玉米胚芽油饼和稻壳掺拌均匀后,装入蒸锅,加热蒸30分钟左右出锅,放在料台上翻晾,待料温降至20℃,将酵母掺入拌匀,随之装入发酵池内,经过6天左右的发酵,再将原料出池装入蒸酒锅,用蒸汽升温,蒸发出的汽,通过冷凝器,变为液体流出,即成白酒。
元代以来,蒸馏烧酒开始普及,很大一部分麦曲用于烧酒的酿造。 因而传统的麦曲中分化出一种大曲,虽然在原料上与黄酒用曲基本相同,但在制法上有一定的特点。到了近现代,大曲与黄酒所用的麦曲便成为两种不同类型的酒曲。明清时期,河南,淮安一带成了我国大曲的主要生产基地。 大曲是从麦曲中分化出来的,故在古代酒的文献资料中大曲的概念并不明确。一般指曲的形体较大的麦曲。这里所说的大曲,是指专门用于蒸馏酒酿造所用的麦曲。大曲与黄酒所用的麦曲的主要区别在于制曲原料,曲型和培养温度这三个方面。 1 制曲原料 大曲的原料为豌豆,小麦和大麦。其配比也随各地而有所不同。 豌豆在原料中占30%-50%。因此豆类原料的广泛使用,对于大曲中的微生物种类, 相对数量,对曲香,酒香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制曲工艺 大曲的形体较大。如<<天工开物>> 所描述的当时淮郡所造的曲是打成砖片。这种曲形延续至今。 大曲的生产工艺流程: 小麦→润水→堆积→磨碎→加水拌和→装入曲模→踏曲→入制曲室培养→翻曲→堆曲→出曲→入库贮藏→成品曲 砖块式的大曲,是由专门的制曲工人踏制的。 踏曲是一项即辛苦又有趣的工作。颇有讲究。首先是其严密的组织形式及相互配合的工作方式,往往有一监工,由曲坊主人或有经验的人担任。制曲工人有严密的分工,有人专门量原料和水,有的专门拌料,有的专事搬运,曲面装入木模,由踏曲工踏实。踏曲工有十几人甚至数十入之多。每人规定踏几脚,如第一人连踏三脚,第二人接过去,同时即翻一面,再踏三脚,第三人又接下去,最多时一块曲需经过60人的踏制。然后由专入取出木模,还有专门的人从事曲块边边角角部位的踏制,有人负责修曲,使曲块平滑。由数人搬至曲室。这样严密的踏曲组织系统,其目的是为了踏制高质量的块曲。踏曲最重要的是要使曲块紧密,一方面是为了减少曲块在搬运过程中曲块的破碎,更重要的是曲块的紧密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酒曲中所繁殖的微生物。制块曲所用的曲模,采用砖形,这大概也是数百年的经验积累下来,人们认为这是一种最佳的几何形状。前面说过,较原始的曲模较小,有园形,扁方形,而长方体的砖形则是综合了各种因素之后所确定的最佳几何形状。这些因素大致包括:曲面的粘性, 曲块水分的蒸发需要,散热的需要,踏制时的力量大小,曲块堆积的需要,搬运的需要。 3 培养温度 曲块成型后,送入曲房,微生物菌体是由多种渠道自然接种的。 在密闭的曲房内,微生物开始繁殖,并散发热量,温度的升高又加速水分的蒸发,使整个曲房内温度和湿度都上升。从培菌过程的操作来说,大曲与黄酒麦曲并无显著差异,翻曲,通风,堆曲等仍是必要的操作步聚。但关键的区别是培菌温度。大曲向高温曲方向变化。 大曲的培养温度可达50-60℃。各地的做法也有所不同。如民国时期唐山地区的培养温度为52℃,茅台酒的酒曲培菌温度可达60℃。翻曲的工人往往裸体进入曲房进行操作,也不免汗流浃背。 大曲向高温曲的方向发展,客观原因之一, 可能是曲室内堆积的曲块数量增加,导致曲房内温度上升速度快,幅度大(前面已说过, 这是由于品字形堆曲法的采用所造成的),明清时期,制曲成为一门手工业,曲坊专门从事酒曲生产, 为尽量利用空间,曲房内的块曲数量有可能尽量增加。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人们意识到高温曲所酿造的酒香气较好。其机理虽未完全阐明,但有一条是较为肯定的,即酒曲上生长的高温菌与低温菌的的比例随培养温度而变,高温菌代谢产物对酒的香气成分具有一定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大曲,培养时期的最高温度有所不同。 大致有三种类型:中温曲,高温曲和超高温曲。中温曲以清香型白酒汾酒所用的大曲为代表,最高温度为50℃ 以下。其培养过程的特点是:制曲着重于曲的排列,曲房的窗户昼夜两封两启,温度则两起两落。控制热曲和凉曲温度较为严格,热凉升降幅度较大,小热大凉,适合于多数中温性微生物生长,以白色曲较多。中温曲的糖化力,液化力和发酵力最高。高温曲以浓香型白酒所用的大曲为代表。制曲时期最高温度大于50℃,制曲期间,以曲的堆积为主,复盖严密,以保潮为主。培养期间温度的掌握主要靠翻曲来实现,只有当最高温度超过工艺要求的极限时,才进行翻曲,放潮降温。工艺特点为多热少凉。曲的糖化力,液化力和发酵力均不及中温曲。超高温曲以酱香型白酒所用大曲为代表。如茅台酒所用的大曲,制曲时着重于曲的堆积,复盖严密,以保温保潮为主,每当曲温升至60-65℃时,才开始翻曲。超高温曲的糖化力,液化力和发酵力均最低。故曲的用量最大,茅台酒用曲,曲粮比高达1:1。 现代的白酒生产,优质酒和国家名酒都采用传统法制作的大曲。 为减轻制曲工人的劳动强度,曾应用过机械化制曲。 [编辑本段]六 红曲生产技术 红曲,顾名思义,其色泽红艳,在古代除了用于酿酒外, 还广泛用于食品色素,防腐剂。现代还发现红曲中有一些药用成分,如可用于治疗高血压,腹泻。 红曲的主产地历来在南方,尤其是浙江,福建,江西等省。 又以福建的古田为最著名。红曲的品种又分为库曲,轻曲和色曲三大类。库曲的单位体积较重,多用于酒厂酿酒;轻曲体轻,一般用于酿酒或用作为色素;色曲曲体最轻,色艳红,多用于食品的染色。 1 红曲的由来 红曲在宋初有记载。但详细制法在元代及以后的文献中才得以所见。 如元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明代的<<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 2 红曲的传统制法及技术进步 古代制红曲,必先造曲母。曲母实际上就是红酒糟。 该红酒糟是用红曲酿成的。红曲相当于一级种子,红酒糟是二级种子。曲母的酿法与一般酿酒法相同。现代可以直接采用红曲粉或纯培养的红曲霉菌种接种。 著名的福建红曲传统制法是: 曲种(曲粉+醋) ↓ 洗米→蒸饭→摊饭→拌曲→入曲房培养→堆积→平摊→浸曲→堆积→→翻拌 →第一次喷水→第二次喷水→出曲→晒干→成品曲→包装 红曲所生长的微生物属于红曲霉菌,其种类很多。其生长特点是耐酸。 从古代起,人们就掌握了这一规律,在接种时及培养过程中,加入醋酸或明矾水调节酸度。红曲培养的好坏与否,还与温度有关,故在培养过程中,堆积或摊开就是一种调节温度的方法(这和其它制曲时的方法相同)。培养过程中,湿度和水分含量更是非常关健的。水分太高或太低均不利,调节水分或湿度的方法有多种,如喷水,或短时间的浸曲。红曲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开始时还是雪白的米饭培养数天后,米饭粒上开始出现红色的斑点,随着培养时间的延续,米饭上的红斑点逐渐扩大,一般在7天左右,全部变红,如果继续培养,颜色会变成紫红色。 现代除了传统的制曲方法外, 还发展了厚层通风法制红曲工艺和红曲的液态法培养工艺。厚层通风法制曲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空间。液态法制曲,可以利用更为廉价的原料,如玉米制红曲。原料的利用率也得以提高。 除了红曲外,我国一些地区还有乌衣红曲和黄衣红曲。乌衣红曲中的微生物除了红曲霉菌外,还有黑曲霉菌;黄衣红曲中的微生物不仅有红曲霉,还有黄曲霉菌。这些曲可以酿制各种不同风格的酒。 [编辑本段]七 麸曲和酒母 白酒酿造中麸曲的使用是中国酿酒业的一次重大改革。自从1955 年确立了以麸曲,酒母为核心的<<烟台酿酒操作法>>以来,这一方法得到了大力的推广, 现在已成为我国白酒生产的主要操作方法之一。其主要优点是麸曲的糖化发酵力强,酿酒原料的利用率比传统酒曲提高10%-20%左右;麸曲的生产周期短, 而且便于实现机械化生产。液态法白酒也是在麸曲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麸曲法生产的白酒香气香味等方面较为欠缺。不少厂家则采用多种微生物发酵(如添加生香酵母,己酸菌等)加以弥补。 麸曲是采用纯种霉菌菌种, 以麸皮为原料经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培养而成的,它主要起糖化作用。酿酒时,需要与酵母菌(纯培养酒母)混合进行酒精发酵。 麸曲生产的主要方法有:盒子曲法;帘子曲法;通风制曲法。 制曲工艺分为固体斜面培养,扩大培养,曲种培养和麸曲培养四个阶段。实际是逐步扩大培养的过程。 现代酒母虽然从本质上来说与古代的酒母是相同的, 但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酒母是纯种培养的酵母菌,而古代的酒母(如<<北山酒经>>中所提到的)实际上是用于作种子的酒醅。 酒母的培养也是一个纯种逐级扩大培养的过程。先采用试管培养, 然后是烧瓶培养,再用卡氏罐培养,最后是种子罐培养。 [编辑本段]八 酶制剂 传统的酒曲,其本质之一就是粗酶制剂。 但传统的酒曲的最大缺点是酶活较低。现代,由于酶制剂工业的发展,在酒的生产过程中,适当加入一部分酶制剂以代替部分传统酒曲。目前所使用的酶制剂主要是液化酶和糖化酶两大类。酶制剂的使用可降低酒的生产成本,但所产生的问题是酒的香味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一些名酒厂,传统的酒曲仍是必不可少的。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