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广东梅州白酒有多少度,客家娘酒的做法

1,客家娘酒的做法

入甑进锅蒸,相当于天然菌类;(4)冷却:黄酒选取糯米为原料,分离汁和酒糟,沸后再用文火,淀粉开始转化为糖份;(3)蒸米,冬天则用棉被或者稻草包裹坛子保温。(9)封坛饮用,制酒失败),坛内温度自然上升,黄酒将有残味,封好酒坛放置:自然冷却,先用大火加热;(2)浸泡,蒸米环节很重要,把酒汁盛入坛中:将蒸熟的米起锅摊开晾凉。梅州客家娘酒的制作步骤:把糯米浸泡一天左右,晚季稻更好:在糯米内拌入酒曲;(5)加入酒曲,阴火炙烤一天。(其实发酵两周左右就可以取酒客家酿酒是一种糯米酿造的甜酒,封好口放置两三个月,放置一周后。自然发酵七日左右后转入大缸中?(1)选料,把酒煮沸,保存稍久酒质会更好,夏天半天即可,既灭菌又让酒的口感更醇香,将米蒸熟蒸透,估计也就是15度左右;(6)发酵,以防杂物落入,据说这种酒曲演变自畲族:将拌好酒曲的糯米放入陶器坛中发酵,在客家地区的家庭十有七八都会自己酿造:在坛子四周围上谷糠或者稻草,由一二十种药材配制而成,黄酒又称蒸酒。(8)炙烤,而又不糊不焦(如果米粒焦糊:压榨酒糟,再用另一个碗反扣,用碗盖住,大约24小时后,但为了让糖份更好转化为酒精。)(7)取酒,淘汰沉淀物,待随时饮用,酒精度比较低

客家娘酒的做法

2,广东的米香白酒有哪些

广东比较有名的米香白酒有:九江双蒸酒是广东米酒的典范。由酒曲米香的斋酒为基础,经酒浸泡肥猪肉后形成具有独特的风格。晶莹鲜亮,豉香清雅,酒度低而不淡,醇厚甘润,诸味协调,余味爽净。五华长乐烧:长乐烧酒业坐落于梅州市五华县岐岭镇,偏居深山一隅潜心酿酒,素有“南粤佳酿”之称。长乐烧是著名的米香型白酒,也是国家级的优质酒。尽管长乐烧的配料只有大米,但确是最接近高粱酒和二锅头的烧酒,2013年长乐烧的制作技艺被列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乐烧选用新鲜糙米为原料,采用自制特种饼曲为糖化发酵剂,以玳瑁山下130米深的地下岩层的优质泉水酿制而成。因为本身是小曲酒,市场容量并不大,且之前主打低端酒市场,所以在省外名气不大。如果提到广东的高度酒,那必然要数长乐烧,长乐烧有不少酒都在50度以上,甚至有72度的“高度尊贵”米酒。长乐烧积极布局高端酒市场,推出了“长乐玉液”、“高度尊贵”酒等,完成了在次高端、高端产品的布局。一线天酒:广东一线天酒业位于梅州市蕉岭县,在2012年该厂的出品的一线天牌15年花开富贵酒被评为“广东十大名酒”。一线天酒业坐落于长潭国家生态公园,以"一线天"山泉水为酿酒水源,主要生产的还是客家米香型白酒。自2010年后一线天酒业接连推出53度、68度、73.8度等一系列高端米香型白酒,也打破了人们对一贯对米香酒低度的印象。
我在佛山这边住,比较了解的话就那几样咯,老牌子的话就九江双蒸,九江十二坊,还有本味寒造、领粤1821这些,其实广东米香白酒类型很多的,我觉得你也可以跟你广东的朋友问一下
不了解,郎酒的红花郎吧,可以到官方旗舰店购买,价格挺适中的,而且这个酒口感特别醇厚,酱香味很浓

广东的米香白酒有哪些

3,七九届初中同学聚会对联

上联:吾辈同学,平平凡凡,朴实不华。与世无争,没有掌声,鲜见红花。却也安安然然地踏入中年,这就是生活,生活。下联:月转星移,该走则去,需存则留。逝者如斯,不要牵挂,无需悔恨。这一切都来得那么地自然,心态当平和,平和。横批:卅的纪念上联:师生喜相逢,看笑脸张张,叹时光如箭,且抛开利禄功名。举杯中美酒,重唤起,壮志豪言,书生意气;下联:学友欣会聚,忆往事悠悠,感岁月如织,皆化作笑语欢歌。淌眼底波光,莫辜负,良辰好景,挚友亲情。上联:篝火旺野馐香三都胜地学友联谊何其乐也下联:笑语欢歌舞棒七夕佳期师生聚会不亦悦乎上联:同窗二载观文澜塔影披资水朝霞今日重逢寻旧梦;下联:毕业卅年探古道清幽品茶马神韵从此引吭放长歌。上联:同窗两载,手足诚挚,官厅阔别华年,曾感慨情怀似梦;下联:聚首卅年,师生谊深,古道相逢皓首,还细数往事如歌!上联:同窗虽只两载手足情深陶厅阔别正年少莫辜负满腔热血;下联:聚首己过卅年师生义重古道再逢近古稀只剩下一肩风尘!上联:教诲无涯梅州良师为舟楫下联:同窗有情雁湖学子挂风帆横批:廿年聚会上联:光阴似箭二十载转瞬即逝下联:日月如梭一辈子情谊尤新上联:博得十载寒窗谊,下联:畅叙万世师生情横批:欢乐今宵上联:忆往昔,一脸稚气,两袖清风,三十七人,四年寒窗,峥嵘岁月,恰同学少年下联:看今朝,一腔情愫,两眼泪蒙,卅十春秋,四方相伴,重逢时刻,叹沧桑巨变上联:忆往昔,人一个,书一箱,粗茶饭,布衣装,苦读书,度寒窗,同学情,最难忘下联:看今朝,家有口,发添霜,体发胖,心渐宽,大时代,敢担当,人生路,相扶帮上联:回眸湖北 热干面里饱食韬略经纶 上下铺间空叹风花雪月 高山流水无穷韵下联:聚首海南 千舟湾中倾诉酸甜苦辣 万泉河畔纵观俯仰沉浮 共贯同条不了情上联:忆往昔 倚寒窗 伴孤灯 穷研理化读史经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下联:看今朝 精管理 擅经营 搏击市场建奇功 创社会和谐 情谊更浓上联:想当年 倚寒窗 伴孤灯 穷研理化读史经 铸成友谊深似海下联:看今朝 精管理 擅经营 搏击市场建奇功 炼出豪气壮如虹
上联:十年叶绿花黄  下联:廿年育恩不忘  横批:思母校  上联:岁月如歌共忆同窗往事  下联:来日似锦再叙师生情缘  横批:好年华欢叙会  上联:欣闻学子故乡行  下联:梦绕情牵肺腑倾  横批:忆师长  上联:故土有缘闲人雅士举杯庆聚首  下联:伟业无边商贾达者畅饮贺相识  横批:友谊长存  上联:教诲无涯梅州良师为舟楫  下联:同窗有情雁湖学子挂风帆  横批:廿年聚会  上联:光阴似箭二十载转瞬即逝  下联:日月如梭一辈子情谊尤新  上联:博得十载寒窗谊  下联:畅叙万世师生情  横批:欢乐今宵  上联:梦绕魂牵,万事不如同学会  下联:情真意切,一心只为母校行  横批:聚会圆梦  上联:博得十载寒窗谊  下联:畅叙万世师生情  横批:欢乐今宵  上联:昔日窗友此齐聚  下联:今时同人为一堂  上联:光阴似箭二十载转瞬即逝  下联:日月如梭一辈子情谊尤新  上联:二十年人生风雨路  下联:九三届师生情同深  上联:千载难逢心心相同今相聚  下联:四处奔波天天向上效祖国  上联:遥想当年 青涩年华 曾感慨情怀似梦  下联:团聚今朝 光辉岁月 再细数往事如歌  上联:篝火旺野馐香三都胜地学友联谊何其乐也  下联:笑语欢歌舞棒七夕佳期师生聚会不亦悦乎  上联:同窗二载观文澜塔影披资水朝霞今日重逢寻旧梦  下联:毕业卅年探古道清幽品茶马神韵从此引吭放长歌  上联:同窗两载,手足诚挚,官厅阔别华年,曾感慨情怀似梦  下联:聚首卅年,师生谊深,古道相逢皓首,还细数往事如歌  上联:同窗虽只两载手足情深陶厅阔别正年少莫辜负满腔热血  下联:聚首己过卅年师生义重古道再逢近古稀只剩下一肩风尘  上联:今天聚会东西南北老友走南闯北来聚酒  下联:昨日同桌左右前后新朋瞻前顾后觅同窗  上联:喜相逢谈笑风生不见当年书生意气  下联:思离别辗转反侧只盼今天返老还童  上联:各走东西二十年遭遇暑热寒凉昨日我能向谁倾诉  下联:南北同归三两天品尝苦辣香甜今天你可与俺攀谈  横批:意切情真  上联:走入社会无论尊卑贵贱终归沧海一滴水  下联:返回故里不管苦乐贫富了却寒窗几多情  横批:情深义重

七九届初中同学聚会对联

4,盐局鸡怎么做

主料:走地鸡(1只,约2斤)、粗海盐(6包,每包1斤)、生菜(5片)、沙姜(半小块)、白纸(1张) 调料:精盐(1汤匙)、孜然粉(1/2汤匙) 做法1、洗净沙姜切成末,连同1汤匙盐、1/2汤匙孜然粉一起,均匀地抹在鸡身上,顺便帮鸡按摩几下。 2、铺平一张普通白纸,将鸡用纸包裹起来。 3、将2包粗海盐倒入锅内后倒1碗水,放进用纸包好的鸡,再倒入4包粗海盐。 4、盖上锅盖后,用大火煮10分钟,转中火再煮20分钟,然后熄火静置30分钟。 5、把洗净的生菜叶铺在碟边,舀出锅中的海盐,撕开鸡身上的纸,用筷子取出鸡放于碟中。 小诀窍1、用来包鸡的纸,最好用耐油、耐水性高的厨房纸,用厚一点的普通白纸也可以,不能用打印纸。 2、做盐焗鸡用的锅,最好用铝锅,千万别用不锈钢锅,因为盐的腐蚀性很强,高温时特别强。 2、除锅底被烧焦的粗海盐外,其余的海盐还可循环再用。 3、煮盐焗鸡时,锅盖一定要盖紧,可用重物压住锅盖,这会让鸡肉更加入味。 4、沙姜皮薄肉厚,质脆肉嫩,味辛辣带甜,含姜辣素高,用其入菜可增加食物的香味;生姜则是用来去除腥味的。 材料走地鸡半只(新鲜宰杀),盐,沙姜,洋葱(可换成土豆等)做法1.沙姜冼净去皮2.切碎3.鸡洗净控干水分,正反两面抹盐和沙姜4.量要稍大些,所有地方都要抹到5.装密封袋放冰箱冷藏腌制5小时以上6.取出腌好的鸡,用清水冲洗干净表面的沙姜粒7.彻底晾干水分,或用厨房纸擦干8.洋葱一个切片9.洋葱放入耐高温的器皿中铺在底部,放入完全晾干的鸡10.上面铺满洋葱11.入预热220度的烤箱12.烤15分钟后翻面烤10分钟,最后再次翻面再烤5分钟即可 材料土光鸡1只750克,料酒2茶匙,姜片10克,葱结25克,八角1只(拍碎),盐焗鸡粉1袋,沙姜粉1/4茶匙,老抽2茶匙,熟猪油5茶匙,纱纸3张,粗盐4千克 做法1、光鸡加入味料腌渍1小时; 2、再用老抽涂匀鸡的表皮,把纱纸扫上猪油,把鸡放纱纸上,包两层,第三层用没有扫猪油的纱纸包裹; 3、把粗盐炒至灼热,将鸡埋入加盖,保持小火焗15分钟,取出将另一面朝下再焗15分钟,拨去纱纸,斩件砌成鸡形即可。 材料新鲜的鸡一只 鹌鹑蛋适量(可有可无)沙姜粉 精盐适量,或者盐焗鸡粉,大粒盐/海盐8包,每包500克 纱纸2张(一种薄薄的纸,如果吃饭店的炖汤,盖在汤锅上,那种薄薄的纸,透气性好,如果市场买不到,就网购,名称:盐焗鸡的纱纸.其质量特点是具有极高的韧性、极好的吸水吸湿性、透气性,富有弹性,) 花生油和香油适量 做法1 用盐和沙姜粉把鸡里外全部抹遍,或者用盐焗鸡粉抹遍,一共抹3遍 2 然后把鸡放入冰箱1-3个小时,如果不着急,可以提前一天腌制,第二天焗 3 在铁炒锅里铺入海盐,这时把少量的花生油和香油的混合油,用手或者刷子,涂遍鸡的全身 4 用纱纸把鸡包裹好,我一般用2张 5 鸡的周围放入一些鹌鹑蛋,也可以放鸡蛋,我只是不想浪费空间 6 在包有纱纸的鸡上面铺上海盐,把鸡全部盖住,一只大约用8包海盐 7 大火5分钟,然后中火40分钟, 小火5分钟就可以了,如果鸡比较大,就自动增加时间 8 注意观察火,太旺了,就要小一点火 9 焗熟了,要去掉纱纸,然后把热盐盛在盘子或者沙煲里,把鸡放到上面。热盐可以给鸡保温 10 吃的时候用手把鸡撕开 备注:也可以不用盐焗,直接蒸制20-30分钟也可以,或者放到烤箱里,盖上铝箔纸烤制180度烤制1个小时,然后打开铝箔纸,把鸡皮烤制8-10分钟,拿出来食用
工具/原料 鸡一只 盐焗鸡粉 花生油、香油、生抽 步骤/方法 鸡洗净后放入盘内备用,鸡身上抹一层盐焗鸡粉,放入姜片,在锅中腌渍30分钟。 再把剩下的盐焗鸡粉加入香油,加点花生油,加点生抽,搅拌成糊状。 在鸡的身上均匀的将酱汁摸一层。 抹好的鸡放入蒸锅内,蒸10分钟左右。 将鸡端出,然后放上酱汁,切块装盘即可。 注意事项 1.用瓦煲效果比较好,因焗的过程会令鸡只的皮变脆,而且可以不用锡纸铺底。 2.一般焗10分钟左右已足够,盐的分量亦应与鸡只相等。
制作食材   鸡 1只 (约3斤) 粗盐 3斤 纱纸 1张 锡纸 1张  大茴香 少许  千里香10g  丁香18g  麻油 少许 甘草 少许  姜葱 各5克(一钱)  精盐 10克(二钱) 味精5克(一钱)  白糖 10克(二钱) 玫瑰酒 10克(二钱)  制作流程  正宗的梅州客家盐焗鸡做法。  1. 鸡洗净抹干,吊起风干至越干越好。  2. 将两只鸡脚从尾部插入肚内,用纱纸包好,以牙签穿过鸡颈及鸡尾固定位置,以防纱纸散开。  3. 锡纸裁至较所用的煲为大,铺于底部。  4. 镬烧热,放入粗盐至黄色。将约1/3粗盐平均铺于煲底,放入煲鸡只,将余下的粗盐铺面。盖煲以慢火焗6分钟,将鸡双反转,再焗6分钟,最后熄焗12分钟即成。

5,盐焗鸡是怎么制成的

食品用料   鸡 1只 (约3斤) 粗盐 3斤 纱纸 1张 钖纸 1张 大茴香 少许   千里香10g   丁香18g   麻油 少许 甘草 少许   葱姜 各5克(一钱)   精盐 10克(二钱) 味精 5克(一钱)   白糖 10克(二钱) 玫瑰酒 10克(二钱)做法一   正宗的梅州客家盐焗鸡做法。   1. 鸡洗净抹干,吊起风干至越干越好。   2. 将两只鸡脚从尾部插入肚内,用纱纸包好,以牙签穿过鸡颈及鸡尾固定位置,以防纱纸散开。   3. 锡纸裁至较所用的煲为大,铺于底部。   4. 镬烧热,放入粗盐至黄色。将约1/3粗盐平均铺于煲底,放入煲鸡只,将余下的粗盐铺面。盖煲以慢火焗6分钟,将鸡双反转,再焗6分钟,最后熄焗12分钟即成。   心得:   1. 用瓦煲效果比较好,因焗的过程会令鸡只的皮变脆,而且可以不用锡纸铺底。 盐焗鸡制作过程(20张)   2. 如鸡的重量在2斤左右,焗10分钟已足够。盐的分量亦应与鸡只相等。   正宗盐焗鸡制法较为费时费事。下面亦介绍改良焗制法:   先将宰好的鸡用细盐涂抹鸡体内外,然后将鸡用明火隔水蒸熟,再将鸡斩件。   另用猪油或花生油,调味粉拌和原蒸鸡的汁煮滚成稠汁,盛大碗内,将斩好鸡块逐件沾香料油汁,砌放盘内。 做法二   将鸡拔净绒毛,斩去鸡爪,开膛,取出内脏,洗净。将大茴香、甘草、葱、姜、盐、糖、味精、玫瑰酒、麻油调和,抹在鸡身上,剩下的葱、姜等香料塞在鸡腹内,放在深碗内,上笼用大火蒸熟(约需半小时)   取出鸡,起下鸡肉,剥下鸡皮,斩下鸡头、翅膀、鸡骨。再将鸡骨斩块放在盘内,鸡肉切条话放在鸡骨上,鸡皮切成方块排在鸡肉上,再装上鸡头、翅膀,恢复原鸡形状,最后将蒸鸡的原汁烧热,浇在鸡面上即成。 做法三   材料:三黄鸡(1只)、沙姜(1小块)、香菜(2棵)   调料:米酒(1/2杯)、粗海盐(3包,共3斤)   工具:厨房纸(4张)、深底瓦煲(1只)    1、沙姜洗净刮去外皮,剁成细末;香菜去头,洗净沥干水待用。   2、三黄鸡洗净去内脏,斩去头、脖子和鸡脚,用厨房纸吸干水分。   3、用米酒和沙姜末涂抹鸡身,腌制5分钟,将剩下的米酒倒入鸡腹里。   4、用厨房纸将三黄鸡包住,一定要包得严实。   5、先在瓦煲底部洒入1.5袋粗海盐,放入包好的鸡,再倒入1.5袋粗海盐盖住鸡身。   6、 盖上瓦煲的盖子,铺上一块湿方巾,开小火煮60分钟左右。   7、煮至湿方巾变干,说明鸡已熟,揭盖舀出鸡身上的粗海盐。   8、取出煮熟的鸡,撕去厨房纸,将鸡置入碟中,放上香菜做点缀,即可上桌。   贴士:   1、做盐焗鸡用的瓦煲,应选较深一点的,以便能装下海盐;由于瓦煲使用一次就丢弃,因此不宜选购太贵的。   2、做完盐焗鸡后,只要将锅底变黑色的海盐刮去,白色的海盐还可以留着下次使用。   3、三黄鸡,又名湛江鸡,鸡肉质嫩滑,皮脆骨软,脂肪丰满和味道鲜美。也可以选购清远鸡来入菜,但不宜选购饲料鸡,否则吃起来鸡味不浓。   4、瓦煲底部的海盐,要高于两节食指,铺的海盐太浅的话,会将鸡身上的厨房纸烧焦,鸡皮会发黑难吃。   5、包鸡用的纸,可以用草纸、牛皮纸或专用盐焗纸,如果购买不到,也可以用厨房纸代替。   6、给瓦煲盖铺上湿方巾,待方巾变得干身,就说明锅内的鸡已熟。   盐焗鸡“三法”说   广州的盐焗鸡好吃,人人都知道,但盐焗鸡的“三法”恐怕就不那么清楚了。所以“三法”者,是一种盐焗鸡中的三种制法和吃法,即盐焗法、水焗法和气焗法三种。不同的制法都各有不同特色,但仍保持其盐焗鸡的基本风味,只是能更使不同口味食客的各适其适罢了。 铁锅版盐焗鸡   主料: 鸡 花椒 八角 姜   制作步骤:   1、鸡最好隔夜风干,将玉米等不太出水的东东塞入鸡肚内;   2、用牙签别好头和屁股两洞口,用纸包好鸡   3、在盐里放十几二十粒花椒,五六颗八角,几片姜,把盐炒热   4、在锅底放1--2厘米的盐,放入鸡只,再倒入其余的盐,好让盐均匀的埋住鸡   5、放入烤箱,350--400F,烤20--25分钟左右,再拿出鸡只来翻身;   6、用上述的方法埋好鸡,再烤20--25分   7、烤好后拆包,用刷子刷去掉在鸡表面的盐,大功告成,手撕或斩件随你。
家庭版盐焗鸡的做法 原料:童子鸡1只,盐焗鸡配料1袋,葱姜蒜适量。 做法: 1.全鸡退冰,处理干净备用。 2.取出后剃掉鸡大腿中的骨头,如果鸡比较大的话,简易鸡翅骨也剃掉。 3.盐焗鸡配条。我用的鸡是500克,所以用了2/3的样子。 4.把盐焗鸡粉均匀的涂抹在光鸡表面,无需加入其它料汁腌制一夜。如果想更好的去腥就放点花雕酒即可。 5.葱姜蒜切片,部分放入鸡腹中,部分放在锡纸中。 6.用锡纸包裹严密,放入预热200度的烤箱中层 约1个半小时左右即可。 电饭锅盐焗鸡的做法 材料: 鸡腿1个,盐,料酒,五香粉,椒盐粉或者盐焗鸡粉,姜 做法: 1、鸡腿拆骨,用盐将鸡腿抹一遍,再用五香粉和盐焗鸡粉,分别再抹一遍,倒少许料酒,加姜,腌一夜或者更长时间 2、将腌好的鸡腿用锡纸紧紧地卷起来,一定要卷紧,别像我这样卷得太松 3、电饭锅中倒入一整袋盐,将包好的鸡腿放进来,按煮饭按钮,跳起来之后,歇个十分钟,再按一次,跳起来之后,再闷个十五分钟左右即可。也可闷时间长一点。

6,关于豆制品的种类和简单制作方法

看观一样 ~~~
油炸豆制品 制作方法 按照制豆腐的方法制出的豆坯,通过切刀切割成各种菱角形、方块形、条形等形状。使用600×30×30毫米木条模板纵横打刀,可切成30×30毫米的方形豆腐块,换用600×15×15毫米木条模板可切成豆腐丁,但要将原豆腐坯压制成15毫米厚度,这种薄的豆腐坯还可分别改刀制出豆腐条和炸素虾。所有改刀盛开的豆腐坯原料在油炸前,都要进行排气,品温要降到30℃以下。 油炸后的豆制品,要经过排酸才能出厂,或继续进行卤制加工。 油炸当中新陈油要混合使用,油温达150℃时,再将豆腐坯下锅,油温高时可多下些,反之少下些,油温过低不得下坯炸。 为使油泡发大,放下锅后应勤翻动,使外壳散热,促使内瓤起伏,炸到定型时,捞出另放80℃油锅中炸透,取出摊放在竹帘下或案板上进行排酸,成品色泽金黄,内瓤松软。 有条件的用两个锅作定型炸,一个锅作加热炸透。锅内油量最好保持容积的2/3以上。 油炸其它豆制品,如炸丸子、炸素虾和炸鹅脖等,需先将豆腐坯料进行加工,用调味辅料增味。 实例 1.炸丸子将豆腐坯料拌入葱丝、姜末、精盐、味精、淀粉和酱油,再用花椒、大料、桂皮和茴香煮水搅拌,装入成模机压制后入150℃油锅内炸制,未炸硬前不要忙于翻动,沾连一起的要搓开,成品色泽黄褐。 2.炸素虾的豆腐坯料事前制成40×15×15毫米的条状或菱形,炸至八成捞出,另用豆粉、虾油和五香料水调成糊,经挂粉后二次入锅油炸即成。 3.炸鹅脖是用薄干豆腐片裹入干豆腐馅炸制成的,干豆腐馅是干豆腐边搅碎,调入淀粉、五香料水、味精、精盐和葱姜末等搅拌均匀制成的。包馅的薄干豆腐片为200×60毫米。裹好馅后用面粉糊封口。下锅油炸时,油温要低于130℃,炸透呈淡黄色,出锅立即用刀顺斜角切断,圆直径30毫米,长50毫米。
看观一样.
要 一种菜汁豆腐及豆制品的制作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黄豆与水按1∶10—13重量比例制成豆浆;用含有可溶性钙盐的蔬菜制取菜汁、菜汁的pH值为5.5—7.0;按下述要求点浆成脑:豆浆温度不小于85℃,菜汁温度40—60℃,重量百分比为:豆浆50—90,菜汁5—50,采取倒浆方法。本发明的优点是不用卤水或石膏作凝固剂,食用对人体无任何不适,经强化营养成分充分,花色品种多,生产工艺比较简单,卫生洁净。   主权项 一种菜汁豆腐及豆制品的制作方法,包括大豆挑选、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浆成脑、蹲脑和成型,其特征是:将黄豆与水按1∶10-13重量比例制成豆浆;用含有可溶性钙盐的蔬菜制取菜汁,菜汁的PH值为5.5-7.0;按下述要求点浆成脑:豆浆温度不小于85℃,菜汁温度40-60℃ ,重量百分比为:豆浆50-90,菜汁5-50,采取倒浆方法。  
三鲜豆腐 配料: 主料: 豆腐500克   辅料:熟火腿50克、蘑菇25克、冬笋25克、葱花10克、胡椒面1克、精盐6克、味精1克、鲜汤250克、芝麻油10克、清猪油50克 制作方法: 1)豆腐切成2.5*2.0*0.7厘米的片,放入沸水中烫一下捞起,同时加精盐1克,然后将豆腐漂入清水中;   2)熟火腿、蘑菇、冬笋均切成小薄片;   3)炒锅置中火上,下猪油烧至八成热,放入沥干水分的豆腐片、熟火腿、蘑菇、冬笋、鲜汤、精盐、胡椒面、味精,烧沸后用湿淀粉勾芡,加葱花,淋入芝麻油,推匀起锅即可。 特色: 营养丰富,好吃好看 功德豆腐 配料: 主料: 南豆腐250克   辅料:冬菇10个约50克、蘑菇10个约5克、绿樱桃12个、香菇12个 制作方法:   1)豆腐切圆形,香菇洗净,蘑菇去根,樱桃切两片;   2)豆腐下7成热油中炸至金黄色,放酱油、料酒、白糖、味精、盐、素鲜汤烧入味;   3)汤浓后勾芡码在豆腐顶部,先码冬菇再码蘑菇,最后码樱桃即成。 特色: 入口即化,其味鲜香 金玉满堂 配料: 主料:虾胶150克、豆腐250克、菜胆500克   辅料:盐5克、味精2克、淀粉10克、蛋液50克、绍酒20克、生油50克、葱姜水10克、胡椒粉0.5克、上汤适量 制作方法:   1)将豆腐皮去老皮片成5厘米长的厚片,撒上干淀粉,抹虾胶后再盖一层豆腐,粘匀干淀粉,再蘸鸡蛋液,下入七成热油锅内炸至金黄色捞出控油;   2)将菜胆用油盐水飞水,码放盘中;   3)锅内留底油,下葱姜水,上汤,绍酒,盐,胡椒粉,下入炸好的豆腐烧入味,将豆腐铲出码放在菜胆上;   4)锅内汁加味精用湿淀粉勾芡,包尾油,浇在豆腐及菜胆上即成。 特色: 风味独特 雪花豆腐羹 配料: 主料:嫩豆腐500克   辅料:水发香菇10克、蘑菇10克、松子10克、熟火腿10克、熟鸡脯肉10克、虾40克、盐、酒、高汤、生粉、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   1)豆腐去皮修净,片成薄片,切碎后放入碗中,用热水烫一下,去除豆腥味;   2)将香菇、蘑菇、松子仁、熟火腿都切成小粒状;   3)将锅置火上,倒入高汤,放入上述主料,用勺不断搅动,并加入调料,待烧滚时用生粉勾芡,淋油,再滚透后起锅;   4)起油锅,虾仁拉油,烹酒,调妥味后放入豆腐之中。 特色: 口感细腻,鲜味独特 麻婆豆腐 配料: 石膏点制的豆腐 500克 牛肉 150克 清蒜 50克 郫县豆瓣 40克 胡椒面 1.5克 豆豉 20克 酱油 30克 料酒 20克 精盐 5克 味精 2克 姜末 3克 水淀粉 40克 清油 125克 清汤 250克 制作方法: 1、豆腐切成1.3厘米见方的块,放入锅内,加盐汆透。不要用沸水煮,保持温度就可以了。 2、牛肉切末,青蒜洗净,切成1厘米长的短节。豆瓣、豆豉剁细。 3、锅内油烧至六成热,下牛肉末,煸干水分,待酥时烹入料酒。下豆瓣酱炒出红色,下辣椒面、姜末、豆豉炒香,加汤,放豆腐、酱油、精盐,用微火将豆腐烧透入味,待汤略干即下味精、青蒜、水豆粉,轻慢收汁至浓亮油,轻轻装入碗内,撒上花椒面即成。 制作时注意:豆腐下锅烧开后,应用微火慢烧,使内外的味道一致。由于豆腐较嫩,在整个操作的过程中,动作都要轻,使成菜后的豆腐保持完整。汁要浓,以突出麻辣味厚,咸鲜而香的特色。 特色: 此菜源于晚清同治初年,成都北郊万福桥头,有一个卖小吃的无名小店,店主陈氏是位麻面中年妇女,人称陈麻婆。她烹制的豆腐又辣、又麻、又香、又烫,独具风味,生意越做越兴隆,远近闻名。顾客为了区别于其他的烧豆腐,遂赐其名为“麻婆豆腐”。后来,为了招揽更多的顾客,该店干脆取名为“陈麻婆豆腐店”。此菜早已受到众人的青睐而驰名中外。 成菜麻、辣、咸、烫、酥、嫩、鲜,风味独特,具有增进食欲的作用。 客家酿豆腐 配料: 板豆腐、瘦肉、鱼肉、虾米、咸鱼肉、白菜、葱、姜、麻油、胡椒粉等。 制作方法: 1、瘦肉、鱼肉分别剁烂,虾米浸软切幼,咸鱼切幼,葱切粒。将各材料放大碗中,加入调味料搅至起胶待用; 2、白菜摘好洗净,放入油、盐、滚水中灼熟盛起; 3、豆腐冲洗滴干,一开四件,用匙羹挖去少量豆腐,洒上少许生粉,酿入鱼肉,放入油镬中煎至微黄色盛起; 4、烧热瓦锅,下油一汤匙爆香姜片,加入上汤煮滚,放入白菜、豆腐滚片刻,下芡汁炒煮,滚即可原煲上桌。 特色: 千年古城梅州,有“客都”之称,中原人“衣冠南迁”到这里,不但带来了读书皆上品的风气,也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客家菜。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炸成金黄色,把猪肉、鱼肉做成的馅“酿”入其中,放进葱花、香油,盛在鸡汤瓦煲内焖着,直到香气四溢。想来到了梅州的客家人一时无麦可包饺子,才创出如此美味。 什锦豆腐 配料:    主料:嫩豆腐200克。 熟鸡肉15克、熟火腿15克、浆虾仁25克、净鸡肫15克、水发海参25克、熟猪肚15克、净瘦猪肉15克、熟笋肉15克、水香菇15克、熟青豌豆15克、熟猪油500克(约耗75克) 辅料:葱段5克。清汤400克、绍酒25克、精盐5克、白糖15克、味精25克、湿淀粉15克。 制作方法:   1)、豆腐切成13厘米见方的丁,鸡肉、鸡肫、猪肉、猪肚、火腿、香菇均各切成0.6厘米厚、1)、3厘米见方的丁。海参用沸水汆过、切同样大小的丁;   2)、炒锅置旺火上烧热,下猪油至八成热(约176℃)时,将豆腐丁入锅,炸至结壳呈金色时。倒入漏勺沥去油,待油温降至四成热(约88℃)时,把虾仁、腕丁、肉丁下锅划熟,盛起待用;   3)、锅中下猪油25克,下葱段略煸,把肚、鸡、笋、香菇等丁入锅一偏炒,放入绍酒、精盐、白糖。清汤,再下海参,然后把炸过的豆腐丁从锅的一侧放入(与鸡丁等配料分开);   4)、在中火上约炆5分钟,待汤汁收浓至1/3时,放入炒熟虾仁、肫丁、猪肉丁和火腿丁、青碗豆等。加味精,转动锅子,用湿淀粉勾芡,淋上猪油25克,出锅时先盛豆腐丁,再将鸡、火腿、虾等料盖在豆腐上即成。 特色: 豆腐黄亮,用料精细,色泽美观,鲜美多味。
18个小时

7,历史上杀头的讲究为什么要在午时三刻开刀问斩

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午时三刻,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人们迷信的看法,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以及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抑制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古人习惯在“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3]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 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3] 然而也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这样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有体谅犯人的考虑。 [
?午时三刻指的是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午时三刻,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人们迷信的看法,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以及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抑制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古人习惯在“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然而也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这样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有体谅犯人的考虑。2 行刑相关 编辑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在旧小说和戏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或听到在处决犯人时,朝廷的那些命官们的总会这样说:“午时三刻,推出去斩了”!尤其是犯人被押送在法场,如果时辰不到“午时三刻”,还得等,等时辰一到,才开刀问斩。为什么当时行刑总是选在“午时三刻”?其实这个还是有一定讲究的。这个得从中国古代的计时办法说起。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古时的时辰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方便记。具体划分如下: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古代除了用圭表、日晷计时外,还以漏刻计时。这种计时方法分一昼夜为一百刻(一刻相当于今天的14.4分钟)。“漏刻”中的“漏”指漏壶;“刻”指刻剑。漏刻是一种比日晷用途更大的计时器,它可以用来计时、守时,而且不受夜晚和天气变化的限制。最早的漏壶很简单,就是一把带提梁的壶,在壶的下边留一小孔,箭秆上有刻度。看水退到哪一刻度就知道是什么时间。经过不断改进,漏刻的结构日臻完善。中国目前现存最完整的一件古代计时漏刻,是元代所造,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这套漏刻由四个漏壶组成,安放在阶梯式的坐架上,高2.64米。由上而下,最上层的漏壶叫做日壶,第二层的叫做月壶,第三层的叫做星壶,最下层的叫做受水壶。日、月、星壶的下部都有一个滴水龙头,水依次沿龙头下滴。在受水壶铜盖中央,插着一把固定的铜尺,自上而下刻有子到亥时,共十二时辰。另外还有一个木质的浮箭,固定在浮舟上,紧靠铜尺,指向时辰刻度。漏刻在中国古代计时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到近代西方钟表传入并在中国推广,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古代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子时是夜里十一点到凌晨一点,那么午时应该在中午的十一点到一点之间,午时三刻应该是在十一点44分左右。午时三刻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正当空,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此时,正是大气、地表、云层等接收了太阳辐射,从而使周围环境温度大幅上升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等和他被处死有关连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在旧小说和戏文中才多出现“午时三刻”问斩的画面和场景。“午时三刻”问斩犯人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往往呈现昏昏欲睡的状态,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在被砍头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如此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也有一些体谅犯人的考虑,体现了古代严酷法治下尚存的一丝人道主义。3 古代时间表示方法 编辑在不同的时代,时刻搭配的习惯并不相同。从《元史历法志二》的日食月食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表述白天时间:三国到唐初期,使用的是“地支+刻数”格式,比如“未五刻”。其中,刻数表示时,“初”、“一”有别,比如“未初刻”并不等于“未一刻”唐中期到北宋,兼用的是“地支+刻数”和“地支+初/正+刻数”两种表示法,比如“辰正一刻”。南宋以后,使用的是“地支+初/正+刻数”格式,比如“午正三刻”、“申初三刻”。其中,刻数表示时,“初”、“一”有别,比如“巳初一刻”并不等于“巳初初刻”表述夜晚时间:宋代以前,使用的是更点制。比如“四更五点”宋代以后,使用的是时刻制,并采用“地支+刻数”格式,比如“酉七刻”。由此可见“午时三刻”,并不规范,要么是午三刻,要么是午初三刻,要么是午正三刻。这样的词,应该是后人写小说的时候,三字词演化成四字词的结果。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为一百刻)。“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换算比较麻烦,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午时”一般约合今天的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等和他被处死有关连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话说“午时三刻”——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法文化  小时候看《水浒传》,觉得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情节,就是“劫法场”: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里,宋江、戴宗被押到法场,“报道一声:‘午时三刻!’监斩官便道:‘斩讫报来!’”正在此时,梁山好汉一齐发作,“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又如第六十二回“放冷箭燕青救主劫法场石秀跳楼”,卢俊义要被处斩,也是在十字街头法场上,也是“午时三刻到了”一声喊,刽子手就要动手。等在酒楼上的石秀吼一声“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拔刀跳下去,拖起卢俊义就走。  其他的古典小说里也常常会有“午时三刻”行刑的情节。比如《古今小说》第三十九卷“任孝子烈性为神”,讲任被判凌迟处死,押赴刑场,“只等午时三刻”。结果任居然在刑场上端然坐化。  那么,是不是古代法律规定在“午时三刻”行刑的呢?并非如此。比如唐宋时的法律规定,每年从立春到秋分,以及正月、五月、九月,大祭祀日、大斋戒日,二十四节气日,每个月的朔望和上下弦日、每月的禁杀日(即每逢十、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都不得执行死刑。而且还规定在“雨未晴、夜未明”的情况下也不得执行死刑。有人计算后认为,按如此规定唐朝一年里能够执行死刑的日子不到八十天。在行刑的时刻上,唐代的法律明确规定,只能在未时到申时这段时间内(大约合今下午一时到五时之间)行刑。并不是“午时三刻”。而明清的法律只是规定了和唐代差不多的行刑的日期,对于行刑的时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实际上在清朝的小说里,这种“午时三刻”行刑的描写就不太多。比如《醒名花》第七回里说:“当时秋尽冬初天气,凡各府州县监牢内,有那十恶不赦的重囚,例于此时处决。是日双流县知县高捷,接得圣旨到来,开读过了,即把处决有名的几个斩犯,到了五更时分,绑到十字街坊行刑。”这说的就是在大清早行刑。  相反也有黄昏行刑的。清人笔记《梦厂杂著》里记载了梅州的一桩奇案。当地一个****杀人犯蔡阿三被判死刑。钉封文书(死刑执行令)到达时,恰好知州公出,州里只有一个吏目(管治安和监狱的小官),无法监斩。吏目找来当地驻军的游击(军官)商量,那游击说:“文武一体,我为什么不能监斩?如果按制度请邻州的知州来监斩,至少要三天,会延误期限。”吏目就拆了封,下令提取死囚。两人商议停当已是下午,拖拖拉拉到行刑时已近黄昏,来到城外刑场,天下起雨来,天色更暗。那挑来临时充当刽子手的营兵从来没有杀过人,行刑前一杯连一杯地灌酒壮胆,持刀上场人已大醉,听到一声“斩”,挥刀一砍,见死囚倒地就报“斩讫”。吏目和游击都躲得远远的,不敢上前验看,派一个千总(军官)验看。那千总上前马马虎虎瞄了一眼,就说:“身首分离一丈多远,还活得成吗?”于是草草收场。可第二天收尸,却找不到尸首。游击和吏目惊惶失措,在刑场附近悬赏搜寻,总算在一个茅坑边上找到了蔡阿三。原来昨晚那一刀砍在了肩膀上,他半夜醒来挣扎逃走,无奈伤重走不远。吏目叫来刽子手再补几刀,才算完事。这事被上司发觉后,两广总督亲自审讯,定刽子手和千总是“得贿卖放”,判绞立决;吏目决囚漫不经心,处绞监候;知州和游击都为玩忽职守,判充军。  既然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明清小说里“午时三刻”行刑的说法就应该只是当时官府的惯例,或者是说书人、写书人的普遍看法。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这“午时三刻”究竟有什么奥妙?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为一百刻)。“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换算比较麻烦,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午时”一般约合今天的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