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延安人喝起高45来越战越猛呢
已经非常适应这种度数和味道了,再一个就是陕北人本身的酒量就比较大
2,稠酒怎么喝稠酒不加热能喝吗
在陕西的年茶饭桌上,一碗稠酒装的是游子一年的相思和惦念。捧起一碗黄稠酒,双手奉给父母,看着他们饮下,胃口依旧,硬朗如初,才能把悬着的心暂且放下,安心远走,准备好来年在城市里的全力打拼奋斗。稠酒怎么喝稠酒是陕北人的家常饭,但对于常年客居异乡的人来说,一年只有那象征性的一次年茶饭。因为能亲自恭恭敬敬把酒端到父母面前,和他们尽兴喝上一碗的只有春节回家的短暂片刻。游子斟酒总闹笑话,越倒越满,酒从碗里溢出来才停下。其实是攒了一年的心里话,到嘴边却突然打不开话匣。“一切都在酒里”,稠酒浑浊黄稠,恰似游子焦灼浓郁的乡愁,是对亲人最深刻最质朴的情感表达。食物流通和脚步的迁徙,带动陕北稠酒声名鹊起,它以香甜可口、绿色保健走出了黄土地,在都市街巷里普及。而如今随处可见的半真不假的稠酒,对异乡的陕北人来说,早已丧失了性格,少了亲密。一碗酸甜适度的好稠酒,总是在陕北婆姨们热火朝天的讨教声中酝酿发酵的,这是陕北人打小的记忆。家庭自制稠酒的做法做稠酒是陕北婆姨们展示厨艺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没有斗酒之类的评比活动,但在一个村子里,自有公认做稠酒最好的婆姨。腊月里做年茶饭,婆姨们相互讨教,稠酒做的好的婆姨总会倾囊相授,热心肠的还会上门指导,甚至越俎代庖。陕北人的骨子里,稠酒是热闹的,欢喜的,一大家子的。饮稠酒,不独酌。稠酒汁稠、醇香、绵甜适口,似酒非酒胜似酒,在历史上还造就了一段佳话。我们耳熟能详的贵妃醉酒,醉的就是这稠酒。
3,哺乳期能喝陕北稠酒吗
不能
你好!在刚刚哺乳完离下一次哺乳时间超过一定时间可以喝酒到不能超过1.5两。只要不是大量饮酒不是频繁喝酒还是可以喝点酒得,那样对孩子影响不大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4,农家自酿酒陕北特色稠酒
稠酒是陕西陕北汉族特色的农家自酿酒。久为人们传唱的“热腾腾的油糕摆桌上,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说的正是陕北稠酒,呈米糊状,浑浊黄稠。陕北人也叫它“甜酒”、“浑酒”,又因为制作过程有一个蒸为糕的阶段,也叫做“糕酒”。 各家各户,只在过年时做。做得好的,甜;做得不好,酸。各家各户的稠酒味道不同,因为酸甜程度各不相同。既有原料的不同,也有工艺的差异。最好的稠酒是酸甜适度的。 近来陕北稠酒声名鹊起,以香甜可口绿色保健而走出黄土地,风行于都市之街衢里巷。稠酒之好,首在普及。在陕北,稠酒是家常饭,更是年茶饭。做稠酒是陕北婆姨们展示厨艺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没有“斗酒”之类的评比活动,在一个村子里,自有公认做稠酒最好的婆姨。 到腊月做年茶饭的时候,婆姨们常常互相讨教,而淳朴的陕北人总会倾囊相授,更有热心肠婆姨来指导,甚至越俎代庖。而过年气氛更为热烈。年年如此,使陕北稠酒的工艺更为成熟稳定,浓郁的酒香早已溢出了黄土地,飘向神州四方。 稠酒,见诸史册,始于商周时期,至今已三千多年。我国最早的医学文献《内经》里,曾多次提到“醪醴”,这“醪醴”就是稠酒的前身。原汁不加浆者叫“撇醅”。《诗经·周颂》里有“为酒为醴”的诗句。《汉书·楚元王传》也有元王为穆生设醴的记载,北魏高阳郡太守贾思勰《齐民要术》中称为“白醪”。 盛唐时期,古长安长乐坊出美酒,在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有所反映。而且酿造技艺有了进一步提高,朝野上下,莫不嗜饮。宋陆游曾说:“唐人爱饮甜酒”。《清异录》所载“李太白好饮玉浮梁”,指的就是古代的稠酒。 唐代诗人也多有吟咏,如韩愈的“一尊春酒甘如饴”,杜甫的“不放春醪如蜜甜”和他的《饮中八仙歌》里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酒和“贵妃醉酒”的酒,就是没有加浆的“撇醅”稠酒。
5,陕北的喝白酒习惯喝高度的白酒还是低度的白酒最好陕北的人说下
喜欢高度酒 52度国窖1573
总体来说是高度的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6,陕北人饮食
一、日常食俗在旧时代,陕北人民生活贫困,常常是糠菜半年粮,所谓“借的吃,打的还,跟上碌碡过个年”。群众中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正月里红红火火,二月里捏捏搁搁,三月里菜儿抹合,四月里豌豆角角,五月里白面蒸馍。”解放后,陕北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农民生活才大大改善。当地的家常饭少说也有二三十种。陕北白面不多,吃时制揪面片和扯面,逢年过节才蒸白面馍。更多的是掺豆面、玉米面食用。钱钱饭(豆钱钱):是将黑豆或黄豆轧成如铜钱状的小片,再与小米一起入锅熬成稀粥。黑豆营养高,与小米相配,可以说是一种较理想的营养食品。馎饦(荞面疙凸):陕北养麦较多,荞麦可制成花卷、煎饼、剁面、削面、馎饦、凉粉、碗脱(碗托)等。荞面饸饹:当地群众多在办红白喜事时用来待客。抿尖:用白面与玉米面混合制作。将和好的面放在专用工具抿床上搓推,小面段落在锅里煮熟,捞出加调料食用。饺子:农家的饺子几乎清一色是羊肉胡萝卜馅的。熟米炒面:是当地的一种方便食品。俗话说,“陕北有三宝,熟米炒面 老羊皮袄。”新糜子下来,人们喜欢将软糜子面炒成炒面,或将糜子炒成熟米,冲上开水即可食用。现在是为了尝新,实际上是古代游牧人留下的生活 习惯。洋芋(马铃薯、土豆):陕北人生活中离不开洋芋,平日做菜,有洋芋片、洋芋丝、洋芋擦擦、洋芋不拉及“炮洋芋”,皆美味可口。生活困难时,又可作为主粮食用。陕北人民喜欢吃菜,入冬时,家家都要腌几大缸白菜、萝卜、蔓青等。喜欢将猪肉与酸白菜同熬。如果是合合饭(多种原料混制),大多少不了洋芋片,蒸馍馍时多配南瓜、红薯(甘薯)。平日吃饭,旁边有菜盆,吃馍馍时,菜是自舀自吃。也喜吃羊肉,羊肉的吃法同蒙、维等兄弟民族的手抓羊肉相似。陕北各地有不少名产名食,例如延长的斤梨、红枣,延安的米酒油糕,延川的黄梨,吴旗的米醋,甘泉的美水酒,志丹县的羊肉、山桃,宜川的小米、黄鲤鱼,洛川的苹果,黄龙的大板栗、核桃,神木的红豆,榆林的香哪、羊肉,府谷的果干、番红,横山的山羊肉,绥德的旋饼,定边的咸盐,米脂的花生,佳县的大红枣等,可以说县县都有宝。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很多,如果馅、羊杂碎、枣糕、火烧、油糕等等。二、岁时食俗春节:年茶饭是过年的传统食品,一般要吃到正月底。年茶饭主要有黄米馍馍、炸糕、摊黄、油窟连和花儿小馍等。清明:制作子推面花,这是为了纪念晋国忠臣介子推的。端午:吃粽子,也是陕北人的传统风俗。包粽用芋叶,原料多为糯米和大枣,多包成三角形。中秋:群众有自制月饼的习惯。通常是先将核桃仁、芝麻、花生仁合在一起压成粉状,加上青红丝、冰糖作馅。腊八:吃腊八饭。陕北盛产五谷杂粮和红枣、花生,熬粥味香可口。三、礼仪食俗1.婚姻食俗陕北有喝订婚酒、给女方送高母饭、吃儿女饺子等婚姻食俗。结婚的前一天晚上,新郎新娘家一定要吃荞麦饸饹。最为隆重的要算送面花了。一个面花足有两公斤多重,常见的有“二龙戏珠”、“龙凤呈祥”、“莲生贵子”等,取其长命百岁、早生贵子等吉样之意。酒宴中的下酒菜和吃饭用的菜碟数,要符合“八碗”、“十三花”、“十全”、“十五观灯”的讲究。碟碗放置也有规矩,稍有差错即招致麻烦。常常因为座次安排不当等因由,客人索性起席,主人免不了要多费口舌,赔话调解。陕北宴席的八碗是:红饶肉、白条肉、丸子、肘子、酥肉、鸡肉及两碗 素菜。近年来风行的九魁十三花,是在八碗基础上另加一菜四汤,有时还有甜八碗即8味素菜,并无统一的规格。一般来说,城市趋向于素多于荤。眼下,婚宴是越来越讲究了。2.生育食俗小儿满月,吃烙馄饨(饺子)。比较娇气的,要请干大(认干亲),这要吃八碗或吃糕。待孩子度过12周岁算过关。3.丧葬食俗葬礼中的迎祭饭很热闹。祭饭花样很多,都盛在盘中,司祭的赞礼先生 道一声“游来!”端盘子的人边扭边舞,吸引着很多人围观。
7,喝西北风这句话从何而来
喝西北风是陕北俗语,而陕北多西北风,出处由来如下: 风非汤非酒,如何喝得?君不见某些人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春不下种,秋不收割。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到冬春青黄不接时,用什么做饭充饥呢?不喝西北风才怪!这话多用于讽无饭吃的人或懒惰的人。乡间父训浪子时会说:“你不好好用功,将来喝西北风去!”勤快人劝懒散人时会说:“你不好好做活,让老婆娃娃喝西北风呀!”
8,怎么喝西北风
穷的叮当响的时候,人没啥吃的,就说自己喝西北风。知道了吧。这个就是开玩笑的。西北风你怎么吃,没啥意思。知道了吧。
所谓"喝西北风"是北方人能明白的,东南沿海的朋友一般不太理解.为什么?因为在中国北方,冬季长刮西北风——主要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寒2113流。而冬季常在外活动的人会知道,在肚子里没食的5261时候,往往会一张嘴灌进一腔的冷风,人会不由自主地大激灵!其时的感觉唯用"饥寒交迫"可以描摹.相反要是酒足饭饱之际,那风吹来是没有多少冷悚感觉的,4102甚或会有舒畅之感,而要是东南风吹来,那只能是暖风习习,没有痛切之感,所以常用“喝西北风”来形容生计艰难,饥寒交迫! 另一种说法: 喝西北风是陕北俗语,而陕北多西北风,出处由来1653如下: 风非汤非酒,如何喝得?君不见某些人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春不下种,秋不收割。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到冬春青黄不接时,用什版么做饭充饥呢?不喝西北风才怪!这话多用于讽无饭吃的人或懒惰的人。乡间父训浪子时会说:“你不好好用功,将来喝西北风去!”权勤快人劝懒散人时会说:“你不好好做活,让老婆娃娃喝西北风呀!”
喝西北风feed on the northwestern wind说明:feed on 以…为食northwestern (在)西北的; 向西北的; 来自西北的
9,喝西北风是怎样来的
我想:大概是因为我国每年冬季都会刮西北风,而以前由于没有大棚,在冬天喝不到蔬菜汁和水果汁,只有西北风可以喝吧。
黄土高原每年刮两次风一次东南风,一次西北风,一刮就是半年喝西北风 就源于那里
词目 喝西北风 发音 hē xī běi fēng 释义 指没有东西吃。 出处 示例 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象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所谓"喝西北风"是北方人能明白的,东南沿海的朋友一般不太理解.为什么?因为在中国北方,冬季长刮西北风——主要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而冬季常在外活动的人会知道,在肚子里没食的时候,往往会一张嘴灌进一腔的冷风,人会不由自主地大激灵!其时的感觉唯用"饥寒交迫"可以描摹.相反要是酒足饭饱之际,那风吹来是没有多少冷悚感觉的,甚或会有舒畅之感,而要是东南风吹来,那只能是暖风习习,没有痛切之感,所以常用“喝西北风”来形容生计艰难,饥寒交迫! 另一种说法: 喝西北风是陕北俗语,而陕北多西北风,出处由来如下: 风非汤非酒,如何喝得?君不见某些人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春不下种,秋不收割。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到冬春青黄不接时,用什么做饭充饥呢?不喝西北风才怪!这话多用于讽无饭吃的人或懒惰的人。乡间父训浪子时会说:“你不好好用功,将来喝西北风去!”勤快人劝懒散人时会说:“你不好好做活,让老婆娃娃喝西北风呀!”
10,关于重阳节
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
重阳节简介》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重阳节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重阳节的习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 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第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