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自制白酒用什么调味,自酿玉米白酒 怎么调味

本文目录一览

1,自酿玉米白酒 怎么调味

自酿玉米白酒,需要用适量的固态发酵白酒来调整酒的口味。选一些品质和口感好的固态发酵白酒做调味酒,试验加多少最合适,也就是能够接受的口味,饮用时刺激性小,容易下咽,饮酒后没有口干舌燥现象就行了。

自酿玉米白酒 怎么调味

2,白酒的调味方法有哪些 白酒的调味方法介绍

1、分步法,即按照基酒的香味缺陷按照味道一种一种地逐步添加,最后进行择优,得出不同调味酒的用量。例如,一批次的基酒取其样品,品评后发现陈味不足、略带辣味,香气较足。此基酒的缺陷在于味道,那就选取陈味调味酒从万分之一开始分步增加,每增加一次品评一次,直到陈味足为止,可得到相应的调味酒添加量。 2、分步法同样适用于调香和降辣,不过这个方法有一个问题,因为每次都是针对单一缺陷而进行弥补调味,但这会导致出现其他缺陷,这是调味后诸味不协调导致。所以在调味品评的时候需要十分细致地了解到各种味道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也就是在品陈味是否足够的时候不要被其他的味道缺陷影响,直到最后完全弥补基酒缺陷为止。 3、复合法,和分步法不一样的是复合法是针对基酒所有的缺陷选定所有的调味酒,同时以万分之一的量加入,然后品评,加入一次品评一次直到达到理想口味可得到相应的调味值。当然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其中某次同时加入调味酒的时候发现酒体某一味道(比如酸味)足够了,下一次就应当不再添加相应(酸味)的调味酒,这种方法比较快捷但也比较考较技术和经验累积。

白酒的调味方法有哪些 白酒的调味方法介绍

3,用于纯粮酒改善口感白酒调味有哪些常用香精

摘要 白酒经常使用的香精香料有20-30种,白酒中香味物质有几百种。白酒中香味物质根据香型不同,使用的香精香料比例不同。 主要成分有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庚酸乙酯、琥珀酸乙酯、乙酸、乳酸、己酸、丁酸、月桂酸、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2,3丁二醇、β苯乙醇、丙三醇、双乙酰、异戊醇、乙醛、乙缩醛等等。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1-16 用于纯粮酒改善口感,白酒调味有哪些常用香精? 白酒经常使用的香精香料有20-30种,白酒中香味物质有几百种。白酒中香味物质根据香型不同,使用的香精香料比例不同。主要成分有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庚酸乙酯、琥珀酸乙酯、乙酸、乳酸、己酸、丁酸、月桂酸、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2,3丁二醇、β苯乙醇、丙三醇、双乙酰、异戊醇、乙醛、乙缩醛等等。 加哪一种口感好呢

用于纯粮酒改善口感白酒调味有哪些常用香精

4,白酒的制作方法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 回答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请稍等一会儿哦,马上为您查询相关信息 您好,白酒的制作需要经过碎料、配料、润料及拌料、蒸煮糊化、冷散、加曲及加水堆积、入缸发酵、出缸蒸酒等过程。 为您补充:一、粉碎古用石磨或(驴拉磨)把高粱粉碎成四六瓣,成梅花状,后用电磨磨成过标准筛的原料。二、配料将粉碎好的原料面和清蒸好的辅料(稻壳)按照100:25-30的比例人工翻拌均匀。夏季一般为25%的辅料,冬季为30%的辅料。三、润料、拌料将配好料的面楂,按原粮量的40—50%加水进行润料,水温为常温,翻拌均匀,堆积1小时左右,使粮充分吸收水份,有利于糊化,加水量视面湿而不粘,有经验的酿酒师傅凭手感一捏就能感觉出来。四、蒸煮糊化将面楂上甑锅进行蒸煮糊化,蒸煮糊化前将面楂再翻拌一次,然后用木锹和菠萁将面楂一层一层地装入甑锅,待汽圆后蒸煮糊化1小时左右,使面熟而不粘,内无生心,由有经验的酿酒师用手捻来感觉蒸煮程度。 补充:五、冷散将蒸好的面楂用木锹铲出甑锅放倒干净的地面上用木锹摊薄、匀,进行自然冷散,中途翻拌数次冷散,视温度达到夏季为20—22℃为宜,冬天为16—18℃为宜。六、加曲、加水堆积将泠散好的面楂按原料的25%左右的比例加入曲粉,加入50%左右的水,水为常温,用木锹进行翻拌,使之均匀,用手掌捏住面楂从手指缝挤出1—2滴水为宜,然后进行堆积,堆积时间不低于1—2小时。 补充:七、入缸发酵将堆积好的酒醅用竹篓人工入到缸里,上边盖上石盖进行发酵,地缸一般埋在地下,缸口与地面平齐,缸的间距为10—20cm。入缸的酒醅的淀粉含量在9—12%之间,水份含量在55—57%之间,酸度在0.8—1.1mol/g之间,糖份在0.5—0.6。Be′之间,发酵周期一般为21天。发酵时要掌握酒度的变化,一般应遵循“前缓升、中挺、后缓落”的原则。即入缸后,温度逐步上升,发酵中期,温度应稳定一个时期,然后到发酵后期,发酵温度缓慢下降。前缓升:一般入缸到6—7天温度升至25—27℃,酒醅发甜,说明发酵正常。中挺:从入缸的第8天到11天,温度降升至32—34℃,连续四天。后缓落:从入缸12天到21天,温度逐渐下降,每天以下降0.5℃为宜,出缸时酒醅的温度降至26—28℃,发酵好的酒醅应有不硬、不粘的感觉,色泽呈紫红色。 补充:八、出缸蒸酒发酵到21天的酒醅用竹篓抬出至甑锅边进行蒸馏,装甑时应按照“稳、准、细、匀、薄、平”的原则进行操作,装甑蒸汽应按照“两小一大”的原则进行操作,流酒时蒸汽应按照“中酒流酒,大气追尾”的原则进行操作,接酒时应依照酒花大小程度来判别酒头、原酒和酒尾,看花接酒都是凭酿酒大师傅的经验来判别,接酒一般接到0°。酒头、原酒和酒尾都分级分缸储存,一般储存6个月以上酒体成熟。 以上就是白酒制作过程 祝您生活愉快? 如果帮到您的话,希望给个赞哦,谢谢谢谢谢啦亲 更多7条 

5,自制白酒的方法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 回答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请稍等一会儿哦,马上为您查询相关信息 您好,白酒的制作需要经过碎料、配料、润料及拌料、蒸煮糊化、冷散、加曲及加水堆积、入缸发酵、出缸蒸酒等过程。 为您补充:一、粉碎古用石磨或(驴拉磨)把高粱粉碎成四六瓣,成梅花状,后用电磨磨成过标准筛的原料。二、配料将粉碎好的原料面和清蒸好的辅料(稻壳)按照100:25-30的比例人工翻拌均匀。夏季一般为25%的辅料,冬季为30%的辅料。三、润料、拌料将配好料的面楂,按原粮量的40—50%加水进行润料,水温为常温,翻拌均匀,堆积1小时左右,使粮充分吸收水份,有利于糊化,加水量视面湿而不粘,有经验的酿酒师傅凭手感一捏就能感觉出来。四、蒸煮糊化将面楂上甑锅进行蒸煮糊化,蒸煮糊化前将面楂再翻拌一次,然后用木锹和菠萁将面楂一层一层地装入甑锅,待汽圆后蒸煮糊化1小时左右,使面熟而不粘,内无生心,由有经验的酿酒师用手捻来感觉蒸煮程度。 补充:五、冷散将蒸好的面楂用木锹铲出甑锅放倒干净的地面上用木锹摊薄、匀,进行自然冷散,中途翻拌数次冷散,视温度达到夏季为20—22℃为宜,冬天为16—18℃为宜。六、加曲、加水堆积将泠散好的面楂按原料的25%左右的比例加入曲粉,加入50%左右的水,水为常温,用木锹进行翻拌,使之均匀,用手掌捏住面楂从手指缝挤出1—2滴水为宜,然后进行堆积,堆积时间不低于1—2小时。 补充:七、入缸发酵将堆积好的酒醅用竹篓人工入到缸里,上边盖上石盖进行发酵,地缸一般埋在地下,缸口与地面平齐,缸的间距为10—20cm。入缸的酒醅的淀粉含量在9—12%之间,水份含量在55—57%之间,酸度在0.8—1.1mol/g之间,糖份在0.5—0.6。Be′之间,发酵周期一般为21天。发酵时要掌握酒度的变化,一般应遵循“前缓升、中挺、后缓落”的原则。即入缸后,温度逐步上升,发酵中期,温度应稳定一个时期,然后到发酵后期,发酵温度缓慢下降。前缓升:一般入缸到6—7天温度升至25—27℃,酒醅发甜,说明发酵正常。中挺:从入缸的第8天到11天,温度降升至32—34℃,连续四天。后缓落:从入缸12天到21天,温度逐渐下降,每天以下降0.5℃为宜,出缸时酒醅的温度降至26—28℃,发酵好的酒醅应有不硬、不粘的感觉,色泽呈紫红色。 补充:八、出缸蒸酒发酵到21天的酒醅用竹篓抬出至甑锅边进行蒸馏,装甑时应按照“稳、准、细、匀、薄、平”的原则进行操作,装甑蒸汽应按照“两小一大”的原则进行操作,流酒时蒸汽应按照“中酒流酒,大气追尾”的原则进行操作,接酒时应依照酒花大小程度来判别酒头、原酒和酒尾,看花接酒都是凭酿酒大师傅的经验来判别,接酒一般接到0°。酒头、原酒和酒尾都分级分缸储存,一般储存6个月以上酒体成熟。 以上就是白酒制作过程 祝您生活愉快? 如果帮到您的话,希望给个赞哦,谢谢谢谢谢啦亲 更多7条 

6,怎样给白酒调味

1.问:怎样给白酒调味?2.回答:采用药小曲做糖化发酵剂, 固态糖化、 液态发酵和液态蒸馏方法制成。 1 原料及工艺 三花酒采用大米为主料,酿造用水为纯净山泉水。 工艺流程: 大米→筛选→加水浸泡→沥干→蒸饭→摊凉→加曲药粉→下缸培 菌糖化→加酵母活化水→入缸发酵→蒸酒 2 工艺操作要点 2. 1 选料 原料大米一定要无霉变、无虫蛀、色泽光洁的优质粳米为原 料,淀粉含量在65 %以上。 2. 2 浸泡 将选好的大米用纯净水洗去表面杂质及不洁之物后,放入浸 米池(1。5-2立方米的浸泡池) 浸泡2~4 小时。 2. 3 蒸饭 将浸泡好的大米捞出沥干后装甑, 盖好甑盖后开汽压蒸煮, 一般情况下用0. 4MPa 条件下蒸30分钟左右。米饭要求熟而不粘, 内无生心,有自然的米香味,蓬松自如。打开甑盖后,将饭粒轻匀 出甑, 要求米饭的含水量为63 %~65 % , 外观要求无破粒、饱满、 透心。 2. 4 摊凉加曲 蒸好的饭出甑后倒入晾床摊晾、搅散(摊晾,再用吹风机吹冷 至32~35 ℃时) ,加入大米原料重的1 %~1. 5 %小曲粉拌匀。 2. 5 下缸糖化 经凉冷加曲药后的饭醅即可迅速入缸(槽) 培菌糖化,每缸装 料在25~35kg ,在有利的有氧条件下培菌糖化,经过25~35 小时 后,菌体开始生长,代谢产生热量,醅温逐渐上升。当培菌达20~ 24 小时,醅温在35~37 ℃时最适宜。如果醅温过高。可采取倒缸 或其他降温措施。培菌糖化期间,为了供足糖化所需的氧分,可将 米饭扒开,使饭心呈凹形状,汁液汇聚于中心,并使周围饭粒充分 接触氧气, 便于微生物繁殖增强糖化力, 总的培养糖化时间为 22~26 小时,糖化可达85 %以上。 2. 6 发酵 大米经培菌糖化后的醅即可加水得活化后的酵母液,在液体 状态下进行发酵,加水量为投料量的1. 3~1. 5 倍,水温可根据气 候条件而定, 一般夏季水温为34~36 ℃, 冬季为37~38 ℃。加水 得酵母液后轻轻搅拌均匀, 此时醅温在36 ℃左右, 醪液含糖量在 10 %~12 % ,总酸为0. 6 ,酒精含量在3 %~4 %之间,发酵醅温一 般情况下控制在36 ℃较为适宜,经5~6 天发酵即可完成。 发酵成熟醪液酒精含量的指标为9 %~11 % , 总酸含量在 0. 6 %~0. 8 % ,残糖近似于零。 2. 7 蒸馏 发酵成熟的醅可采用土法(土甑) 蒸馏,在蒸馏过程中必须遵 守掐头去尾、缓火蒸馏、分段提取的原则。截取酒头量一般在 0. 5~1kg , 流酒温度夏季小于45 ℃、冬季小于35 ℃。当酒度降至 45 度以下时,开始收酒尾,再入下甑复蒸。 2. 8 陈酿 蒸馏分级后, 酒按需陈酿, 陈贮容器采用500kg 优质陶缸较 好。贮存时间按需陈酿3~36 个月不等, 这样做既可使酒在自然 条件下在缸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又使某些微量元素逐步在酒中 自然结合和摈弃,使酒中酸、酯、醇溶解混合和老熟。 2. 9 勾兑调味 经过陈酿后的酒, 可按三花酒标准进行分级组合, 使酒体完 全达到该酒风格特点(以β - 苯乙醇为主体的米香型白酒) 。 2. 10 成品酒感官质量 蜜香清雅,酒体丰满醇厚,绵甜柔和,余味爽净3.引用: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6435.html?fr=qrl3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480031.html?fr=qrl3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694256.html?fr=qrl3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043581.html?fr=qrl3,楼主去看看吧,最后祝愿楼主喝的开心,天天都有好的心情4.回答完毕,谢谢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