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迪费名词解释
勃艮第乐派是尼德兰乐派的一个分支。
尼德兰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祥地,又一几代作曲家形成的“尼德兰乐派”而著称音乐史。从迪费、班舒瓦到奥克冈、若斯坎、拉索等人的创作方面主要集中于尚松、经文歌、弥撒曲三大体裁,使复调技巧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其中勃艮第乐派的代表主要有迪费与班舒瓦。迪费创作的尚松共有70首,其中60首都是回旋歌,大部分以爱情为主要内容;在创作上,采用三声部,突出高声部,以人声为主,下两个声部为器乐,或者上方两个声部都为人声,最低声部为器乐,也可三个声部都为人声,再加器乐声部。经文歌的创作主要采用了等节奏的创作,短而抒情,
勃艮第乐派的音乐以世俗音乐为主,更少采用主调性织体;在和声方面,富于和声织体逻辑,功能体系和谐;音响逻辑,音乐运动规律方面的作用具有明细的特点。总之勃艮第乐派的音乐在不断的完善与推动中发展,对欧洲音乐的后期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2. 弗拉哈迪名词解释
一种纪录片创作模式,格里尔逊是在评论弗拉哈迪的第二部纪录片《摩阿拿》的文章中首次使用了“纪录片”这一名词的。
3. 迪斯科名词解释
MJ是我在三亚玩过最好玩的的一家酒吧、都是明码标价,是家正规的酒吧,他们今年7月重新装修了,里面非常时尚,重点是里面都是三亚的一些白领在玩,好多美女啊
DJ的英文全称Disc Jockey,可以翻译成唱片骑师。DJ是随HIPHOP文化和DISCO发展起来的。DJ发展到现在,意思已经完全清晰化了。DJ只是职业,是职业名词,工作主要是打碟,DJ指夜店(club)、酒吧(bar)、Live House、仓库派对、音乐节等场所的打碟工作者。
MJ是指迈克尔·杰克逊(英文名称:Michael Jackson,生卒:1958年8月29日-2009年6月25日),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市,美国歌手、词曲创作人、舞蹈家、表演家、慈善家、音乐家、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慈善机构创办人。
4. 迪费名词解释西方音乐史
一、文艺复兴时期
1、尼德兰乐派:创作内容多为弥散曲与经文歌等宗教音乐,也有世俗音乐。代表人物有迪费、若斯坎、班舒瓦、奥克冈等。
2、威尼斯乐派:威尼斯乐派的宗教音乐音响恢弘,色彩绚丽,采用双合唱队(甚至达到五个合唱队),有乐器伴奏,如管风琴、号角、维奥尔琴等。代表人物有维拉尔特、叔、侄加布里埃利。
3、罗马乐派:一个专门创作服务于宗教作品的乐派,以无伴奏合唱的形式为主。代表人物有帕勒斯特里那等。
二、巴洛克时期
1、蒙特威尔地(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
2、史卡拉第(Alessandro Scarlatti, 1660~1725)
3、佩戈莱西(Giovanni Pergolesi,1710~1736)
4、科莱利(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
5、韦瓦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
6、塔替尼(Giuseppe Tartini, 1692~1770)
7、德国的许茨(Heinrich Schutz, 1585~1672)
8、柏格兹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 1673~1707)
9、泰勒曼(Georg Philipp Telemann, 1681~1767)
三、古典主义时期
1、海顿: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
2、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最出名的乐剧是《安魂曲》、《费加罗的婚礼》 和《唐璜》和《魔笛》。
3、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03.26),男,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5. 辛迪加名词解释
ton是一个英语单词,名词,作名词时意为“吨;很多,大量,人名;(西、俄、捷、荷)托恩;(柬)敦;(东南亚国家华语)通;(朝)敦”。
短语搭配:
won ton 馄饨 ; 云吞 ; 吴抄手 ; 韩元吨
deadweight ton 重量吨 ; [交] 净吨 ; 分量吨 ; 载重公吨位
English ton 英吨
cargo ton 货物吨 ; 载货吨 ; 货运吨 ; 货运辛迪加
6. 迪亚士名词解释
迪亚士国籍:葡萄牙王国。
迪亚士,全名巴尔托洛梅乌·缪·迪亚士(Bartholmeu Dias;1450年-1500年5月24日),是葡萄牙贵族和著名航海家,他于1488年带领船队航行至非洲大陆最南端并发现好望角,为葡萄牙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5世纪80年代以前,很少有人知道非洲大陆的最南端究竟在何处。为了弄明白这一点,许多人雄心勃勃地乘船远航,但结果都没有成功。作为开辟新航路的重要部分,西欧的探险者们对于越过非洲最南端去寻找通往东方的航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因此,迪亚士受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委托出发寻找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以开辟一条往东方的新航路。经过十个月时间的准备后,迪亚士找来了四个相熟的同伴及其兄长一起踏上这次冒险的征途,并于1487年8月从里斯本出发,率领两条武装舰船和一艘补给船,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驶去,以弄清非洲最南端的秘密。
7. 费里尼名词解释
20世纪60年代初,在一位荣格学派分析心理学家的影响下,费里尼开始了长期记录梦境的习惯。他的电影也很快采用了梦的方式来表现,总是充满怪诞的想象。他终生创作了约五百张描绘梦境的漫画、涂鸦、笔记,梦中的主要意象是裸体或兴奋状态的体型壮硕的女人,电影角色和合作者也反复出现:演员和剧作家爱德华多•迪菲利波在台上表演自己的死亡,得到虽没诚意却热烈的喝彩;曾谴责过电影《甜蜜的生活》的教皇保罗六世和费里尼一起乘坐氢气球飞向高空,并兴奋地指着一位壮硕若飞艇的泳装美女解释,是她喷吐的气息形成了空中的云朵。还在孩提时代,费里尼就把床的四个角落形容成电影院,他说:我一闭上双眼,演出就开始了。——《纽约客》
20世纪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不可思议的内心世界全记录。——《艺术新闻》(ARTnews)
梦占据了舞台的中央……梦足以让拥有最深沉睡眠的人也想记住发生在夜晚的一切。——《高谈》(Gotham)
人们通常认为他人的梦是无聊的。费里尼的梦荒诞奇谲,混合了太多内容,打破了这种老生常谈。和他的电影一样,费里尼的梦是异想天开的,尖锐刺激的,怪诞滑稽的,也是富有启示意义的。——《好莱坞生活》(Hollywood Life)
这本有趣的书表明,潜意识决定了艺术家的创作意识。——《哨兵日报》(Daily Senti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