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美酒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信阳毛尖为什么蹭茅台,信阳毛尖碰瓷茅台盯上成龙这波热度成就了谁

1,信阳毛尖碰瓷茅台盯上成龙这波热度成就了谁

2月16日,一家名为“ 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的港股上市公司发布的一则改名公告引发热议,热议的核心在于该公司将更名为“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信阳毛尖给出的改名理由,是新名称更能反映集团业务发展的现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也能为公司确立更合适的 企业形象及身份,有利于公司的业务发展。但网友显然对这种解释不买账。不少网友认为该公司“蹭热度”、“炒股价”“碰瓷”。彼时作为一家做化工的公司占用“ 信阳毛尖”这一知名茶叶名称,就不知道是怎么成功通过的。网友对 信阳毛尖“动机不纯”的揣测,源于该公司主营业务与名称之间的不对称,以及过往反复更改名称的举动。信阳毛尖公司业务内容中唯一能与“ 信阳毛尖”这一名称相对应的茶叶业务在该公司的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有网友认为,基于 信阳毛尖“有名无实”的过往,恐怕“股价”才是其最直接的改名原因。过去 信阳毛尖茶知名度高,该公司凭借微乎其微的茶叶业务改名谋求获利。目前白酒热度高企,再蹭一波热度就不难理解了。网友的揣测无从证实,但 信阳毛尖的股价却是实实在在上涨,2月17日 信阳毛尖自开盘迅速涨超44%,当天上涨近15%收盘,但随后回落。 一只是股价不足一元,市值仅6亿港元出头的仙股,一只是市值3万亿的A股“股王”,两者居然也能攀上关系?信阳毛尖用实际行动告诉你,没关系也可以硬攀。2月16日,信阳毛尖拟更名为中国国龙茅台的公告一出便上了热搜,成功吸引了市场的眼球。而无论此次更名成功与否,信阳毛尖都已经是赢家。

信阳毛尖碰瓷茅台盯上成龙这波热度成就了谁

2,先是茅台又是成龙信阳毛尖蹭热度不止他到底是想干啥

阳毛尖蹭热度不止,旗下子公司曾销售“成龙茅台”酒,近期又新申请“JACKIE”商标。因一周前意图改名“国龙茅台”,被市场质疑蹭茅台热度,主业为化工的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00362.HK,简称:信阳毛尖)于2月23日晚间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自2020年下半年起已从事酒类贸易业务,分别录得约6900万港元营业额及400万港元溢利,同时亦考虑茅台为国内驰名商标,为免引起误会或引起潜在法律诉讼,已补充公告说明公司采用中文第二名称“中国国龙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此外,信阳毛尖还披露旗下子公司北京耀莱龙微酒业有限公司曾与茅台方面联合出品过“成龙茅台酒”系列酒产品,但目前合作已停止,所有存货也已售罄。在2月23日晚间的澄清公告中,信阳毛尖也做出了解释,主要因为其今年收购的北京耀莱龙微酒业有限公司曾与茅台方面联合出品过“成龙茅台酒”系列酒产品,但目前合作已停止,所有存货也已售罄。信阳毛尖在公告中披露,北京耀莱龙微酒业持有的成龙商标于2012年开始使用,当时商标注册者为北京耀莱金榜酒业有限公司,与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成龙茅台酒”系列酒产品。“成龙茅台酒”系列产品持续到2016年停止生产,之后耀莱金榜一直以销售“成龙茅台酒”的余下存货为主,截至本公告日期,该酒类产品现已全部售罄,于2020年2月耀莱金榜将全部已注册的商标(包括成龙商标)转让给北京耀莱龙微酒业。在2月22日晚间的“更名公告中”,信阳毛尖还称,本公司未来将大力拓展酒业市场业务,在可见将来酒业收入将会成为公司的主要收益。

先是茅台又是成龙信阳毛尖蹭热度不止他到底是想干啥

3,信阳毛尖取消更名国龙茅台信毛尖想更名国龙茅台是基于什么考虑百度

信阳毛尖取消更名国龙茅台,信毛尖想更名国龙茅台是基于什么考虑?炒作热点,吸引大家关注,从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为公司做免费的宣传。资本市场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市场,这个市场存在很多聪明人,他们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投资者也收获了投资者收益,这是双赢的事情,但是很多企业因为经营出现了问题,没有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是蹭热点,炒作自己,希望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从而为自己公司做宣传,这样的企业心思不在做好企业而是为企业做宣传,这样的企业大家一定要小心,一定要主要,因为好公司发展靠的都是核心竞争力和优秀的业绩。一、信毛尖想更名国龙茅台目的是炒作自己提供知名度。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一个企业面对资本市场的态度也是他们价值观的体现,信毛尖想更名国龙茅台这很明显就是炒作,这让很多不是资本市场的人认为信毛尖就向贵州茅台一样值钱,这完全是借助茅台为自己企业宣传,衬托自己企业非常优秀,但是现实就是信毛尖公司很一般,没有多少发展空间,改名就是为了炒作和提高知名度,这让人非常反感。二、信毛尖想更名国龙茅台这是企业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对于已经上市的企业,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业,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的产品获得市场认可,这才是公司要做的事情,信毛尖想更名国龙茅台这说明公司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公司重心已经转移到炒作和选择,这给企业做产品,提高竞争力完全相反,这是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公司团队目的就是想投机取巧,结果投资者并不买单。作为上市公司,应该拥有最基本的企业道德,踏踏实实发展企业,踏踏实实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产品才是公司应该做的事情,炒作,蹭热点都会让企业形象受到损坏,这是非常不好的事情,希望上市公司都能够对自己的企业负责,这样才会得到更多人爱戴。

信阳毛尖取消更名国龙茅台信毛尖想更名国龙茅台是基于什么考虑百度

4,信阳毛尖宣布取消更名为国龙茅台是否在蹭茅台的热度

2月16日,正是牛年大年初五迎财神的日子。而就在这天晚上,港股信阳毛尖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建议将该公司英文名称由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阳毛尖)更改为中国国龙茅台有限公司。公告称,董事会认为,建议更改公司名称将更能反映集团业务发展的现况及其未来发展方向。董事会相信,新名称能为该公司确立更合适的企业形象及身份,将有利于该公司的业务发展,并符合该公司及股东的整体最佳利益。 从股价来看,信阳毛尖可谓是十足的“仙股”。从2016年初,股价跌破1港元后,连续4年多在1港元以下。该公司自2002年以来几度更名,曾用名包括“东君化工集团”“大庆石化”“中国天化工”,在更名为“信阳毛尖”之后,还曾计划更名“新中国经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但并未成功。 因为市值破三万亿和飞天茅台“一瓶难求”,贵州茅台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港股信阳毛尖拟更名公告发布之后,“信阳毛尖”的热度顺势获得提升。由于拟更名的名字与贵州茅台相似,信阳毛尖更名的消息直接冲上了热搜,多名网友质疑信阳毛尖有蹭茅台热度嫌疑。官网信息显示,公司是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茶饮品生产、茶文化旅游、茶叶深加工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型集团化公司,并未涉及酒业。但记者翻阅信阳毛尖的财报发现,茶叶业务并非主营业务,其业务板块中也的确有酒类销售业务。2020年,信阳毛尖在酒类销售板块的营收为0.69亿元,占其全年营收约30%。这已经不是该企业第一次更名了,2002年以来该企业多次改名,曾用名包括“东君化工集团”“大庆石化”“中国天化工”。2018年1月,中国天化工在港交所公告,以8580万港元向两名投资者收购茶叶营销商信阳毛尖,并建议更名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当时公司董事会称,更名是认为中国茶业务将成为集团未来主要收入及利润来源之一,并希望实现绿色转型。2018年11月,公司正式更名为信阳毛尖,并沿用此前的股票代码“0362”。最后,改名“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仅是董事会建议,并未被真正采纳。公告也指出,更名需要股东特别大会通过,以及百慕大公司注册处处长批准更改。

5,信阳毛尖取消更名国龙茅台计划搁置的原因是什么

信阳毛尖这家公司取消改名国龙茅台,计划搁置的原因其实是为了怕引起不必要的争论。而网友们也觉得这家公司非常的没有道理,一直在蹭别人的热度,因为信阳毛尖公司它并不是出售信阳毛尖茶叶的,而是一家化工公司,为了想要提高自己的股价,所以才随便地更改的名字,而他想要更改为茅台这个名字是因为看见茅台白酒的股价飞涨,所以也是想分一杯羹。这家公司从东君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改为大庆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到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让大家都觉得非常的无语。这家企业注册地在开曼群岛,办公地是香港,工厂在东北,而且是家化工企业,就是为了蹭信阳毛尖的热度,前几年取得了信阳当地一家茶叶公司的海外代理权改了个名字,这次也一样,又弄了个茅台镇当地小酒厂海外代理权准备蹭茅台热度。 而这家公司的名字也让网友们觉得非常的气愤,认为一个人得有多么的无聊啊把一个化工集团改为茶叶名字,甚至还想改成白酒名。他称完茶叶的名字又想蹭酒名,所以觉得非常的无语。大家也认为像这样的公司,会让大家感觉到有一种上骗受当的感觉。因为这家公司是经营化工产品的,跟信阳毛尖产业没有一点关系,现在却要蹭白酒的时候,也上大家去到这个公司非常的没有道德,恬不知耻。而且当大家看到这个公司的时候都以为是信阳毛尖去碰瓷茅台白酒,公众也对信阳毛尖茶叶进行口诛笔伐造成了一些争议。而这家公司随意改名称热度让大家觉得非常的气愤。并且在市场的一片质疑声下,这家公司的股价也一直在下跌,可以说是搬起了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一家公司想要好好的经营的话,必须从自己的质量和产品方面入手,不应该去想这样的歪门邪道去蹭别人的热度,不仅不会提升自己的价值,反而会遭到反噬。他们的股价下跌也是他们应该受到造成市场的反噬,如果不好好的进行监管的话那么对其他的产品也会造成损害。不过好在现在这家公司已经取消更名国龙白酒。网友们也对于这个事情议论纷纷,认为他们现在看到茅台白酒的股价在下降,所以也是暂停搁置了这一句话,觉得他们真的非常的没有道德。网友对于这样公司还是没有非常大的好感,认为。他们完全就是凭借着其他产品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与饭圈中的一些行为可以相提并论,所以也是想要呼吁一些群众,抵制这家公司这样的行为。这样才能很好的促进市场秩序的有效进行。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