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赖世家酒业还生产吗现在还能买到赖世家的酒吗
当然生产了,赖世家酒业现在经营得好好的,是赖家的第四代传承人赖天鹏在接管,品质上还是沿用过去的工艺,但是也加入了现代的互联网思维,可以线上购买,可以去赖世家官网看看。
2,名品世家酒业怎么样
名品世家的店都开到人民大会堂,一直喜欢喝他们家的酒,“只卖真品,专卖名品”,让消费者喝得放心。人民大会堂这家店规模相当于其他的店小了点,对于购物体验上来说可能弱点,不过还好店家的服务可以,上次我去只是和店员简单聊了聊名品世家,请我喝了好几杯好茶。经营的产品以酒和茶叶为主,酒有茅台、五粮液等,红酒 国产和进口的都有,连拉菲都有卖。对于爱喝酒的我,看来以后会常去了。
3,贵州茅台镇世家酒业52度鸿运万年80珍品浓香型
摘要
请稍等,目前在线咨询人员比较 多 请您耐心等待......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08
贵州茅台镇世家酒业52度鸿运万年80珍品浓香型
请稍等,目前在线咨询人员比较 多 请您耐心等待......
现在的价位大概在150 -- 200之间 此价位仅供参考 具体价格请以实际为准!希望这边给您提供的方法,可以让您的需要得到解决!
4,太原有什么历史名人
姬虞(前?-前?),史称唐叔虞,周武王姬发幼子,周成王之弟。成王时,唐(今山西翼城西)人作乱,周公平乱,把唐封给他,并赐予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允许他在戎狄间立国。后其子燮父,徙居晋水旁,改称晋侯,为晋国的始祖。廉颇(前?-前?),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战国时赵国将领,以勇敢善战闻名于诸侯。天下王氏出太原。始祖太子晋,约生于公元前 565年,乃周灵王太子,本姓姬,名晋,字子乔,为黄帝第42世后人,曾避居太原。秦有上卿郝晏,相传是子期的后裔,其孙郝瑗,任太原守,世居太原。西汉时以廉洁知名的郝子廉,太原人。东汉有郝絮,太原人,好危言高论。三国时魏有将军郝昭,亦为太原人等等。隋、唐至宋、元时,郝姓人开始向今山东、四川、江苏、浙江、河南等地发、分布。介子推 春秋时晋国人,晋公子重耳因家事内争,在出亡途中饥饿难行,无处觅食,从臣介子推曾割自己股熬汤奉君解饥。在外流亡19年后,重耳于公元636年返回晋国,即侯位晋文公。介子推隐居后,晋文公曾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介不出,母子相抱被烧死。过人为纪念介子推,每年清明节前二日不举火,进冷餐。寒食节风俗流传至今。祁奚(公元前620-公元前532年)。字黄羊,大约生存于晋灵公至平公时代。春秋时晋国大夫,任中军尉。公元前570年,请求告老,推荐了他的仇人解狐接替他的职务。不料,未及任命,解狐便猝然去世。祁奚又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当时人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后世也把他奉为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楷模。阎名村北有祁奚父子墓。王允(137——192年),字子师,东汉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出身于名门旺族的官僚家庭,饱受封建教育,从小好大节,习经传,练骑射,立志报国,被同郡人介休郭泰誉之为“王佐才也”。灵帝时任豫州刺史。献帝即位,任为司徒,后与吕布 密谋诛杀董卓,不久,为董卓部将李榷、郭汜所杀。故里修善村有王允衣冠冢,供后人凭吊。戏剧《凤仪亭》即由他的故事敷演而成。常惠,西汉并州太原人。生卒年不详,是活跃在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的外交活动家。随苏武到达匈奴后,分而治之,拘遣苏武于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牧羊,囚笞常惠于官府牢狱,以繁重的苦役折磨他。直至汉昭帝继位,匈奴与汉重新和好,匈奴单于才将不辱使命,十九载如一日的苏武和常惠释放,厚待以礼,送回汉朝。王昶《三国志?王昶传》曰:“王昶字文舒,太原也。”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为魏王,明年,曹丕立为魏太子。曹丕为太子,王昶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曹丕称帝,王昶徙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迁兖州刺史;曹睿即位,加扬烈将军,赐爵关内侯。昶虽在外任,心存朝廷,以为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釐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乃著治论,略依古制而合于时务者二十余篇,又著兵书十余篇,言奇正之用,青龙年间奏之。孙楚(约218—293),西晋文学家,字子荆,太原中都(山西平遥县)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孙资任魏骠骑将军,父孙宏为南阳太守。孙楚才藻卓绝,爽迈不群,少欲隐居。四十余岁始作参镇东军事,后选卫将军司马,官至冯翊太守。能诗赋,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孙冯翊集》,有赋十六篇,多半属于咏物;杂文二十五篇,有对孔子的颂,有对管仲、乐毅、白起、韩信等人的赞。有诗,但仅存六首,其中《除妇服诗》,非常感人。《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一篇,为孙楚名作,曾屡被锺嵘、沈约等大批评家所称引,被誉为“子荆零雨之章”,即指此诗“晨风飘歧路,零雨被秋草”开始二句。孙盛(308-379),字安国,晋代太原中都(今平遥)人。西晋文学家孙楚之孙。父孙恂,颍川太守。孙盛十岁随家族渡江,客居江东。著有《魏氏春秋》廿卷,《晋阳秋》卅二卷,文集十卷。世评《晋阳秋》为"良史","词直而理正"。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对其见解深为敬重。当某事需评议时,往往以"孙盛论曰"引其原说,表示赞同。关于三国时史事即有数处。孙绰(314—371),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县)人。东晋著名玄言诗人。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性好山水,博学多才,有隐逸之志,游放十余年,作《遂初赋》以表达自己的情趣。后被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并补章安令。不久又征诏为太学博士,升为尚书郎。之后历任建威长史,右军长史、永嘉太守、散骑常侍领著作郎等职。官至延尉卿。明人辑有《孙廷尉集》。温峤 (288——329),东晋太原祁县(今祁县)人。初在并州为刘琨谋主,抵抗刘聪、石敦等异族侵略。明帝即位后,任中书令,很受朝士推崇。王敦专制朝政,他与庾亮平定苏竣、祖约之乱。不久病故于武昌。会善村旧有“温峤故里”、“温峤绝裾处”两座石牌坊。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根据温峤轶事,写成杂剧《玉镜台》。祝英台:东晋会稽上虞人(祖籍山西太原),小字九娘。女扮男装,与会稽梁山伯同游学三年。后梁山伯知其为女儿身,欲娶为妻,而英台已许配他人,遂郁悒而终。次年,英台出嫁过山伯墓,其临墓恸哭,墓地忽裂,遂与山伯同穴。宰相谢安上奏朝廷,封为义妇冢。王尊业,生年不详,卒于北魏武泰元年(528年)。祖籍太原(今太原市南),北魏著名文史学家。王尊业的祖父王慧龙,北魏时曾任龙骧将军,父亲任北魏中书令。出生于封建官僚之家的王尊业,从小受儒家传统教育,成年后以仪表清秀,擅长经史而闻名。他在朝中初任著作佐郎,与司徒左长史、史学家崔鸿同修《起居著》。王尊业以文才誉满京城,应诏作《试殿伺宴诗》。王尊业在朝中名望很高,与中书令袁翻、尚书王诵共同指令黄门郎,被时人誉称“三哲”。王僧辩(?—— 555),南朝梁将领。字君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人。温大雅(约572年——629年),字彦弘,唐初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大雅出身官宦士族之家,其父温君悠,北齐时即步入宦海,任文林馆学士。入隋为泗州司马,大业末谢病离任返归原籍。在其父的教诲下,大雅并其两个弟弟大临(即温彦博)、大有,自小饱读经史,及至长大成人,都以学识渊博、品行高尚、能文善写而称著。温彦博,字大临,生于北周建德二年( 573年),卒于唐贞观十一年( 635年),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唐初宰相。武士彟(577——635),唐朝大臣。武则天的父亲。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王度 (585?——625年?),原籍太原祁县(今祁县)人,后迁绛州龙门(今河津县),唐初著名小说家。 武则天(624——705年),并州文水人,唐初工部尚书武士huo的女儿,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代女政治家。性巧慧,多权术。王皇后(628?——655年),并州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罗山令王仁佑的女儿,母柳氏。唐高宗李治的皇后。狄仁杰(630-700),唐朝名相,太原狄村人。一生刚直不阿,政绩颇丰,是武则天晚年最敬信的大臣,后世称其为“狄梁公”。王翰(?-?),唐朝诗人,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时著名边塞诗人。其诗《凉州词》中“葡萄美酒夜光杯”为后人广为传诵。王之涣(688-742),唐朝诗人,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县。其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登颧雀楼》最为人称颂。王昌龄(698-约756),唐朝诗人,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所写边塞军旅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王维(701-761),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盛唐时著名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白居易(772-846),祖籍太原,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16岁时写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名句。白居易生前,作文、写诗署名时常常自称为太原白居易。就是在朋友之间,也都称之为"太原白公"。曾经为太原白氏写过传记《太原白氏家状二道》,其中提到了自己家族和名城太原的关系:白氏远祖是秦朝名将白起,历史上秦赵长平之战中,他利用反间计,打败赵国,坑杀四十万赵卒。因为有大功于秦,被封为武安君。后来受人诬陷,赐死于杜邮。秦始皇醒悟过来,非常后悔,念其大功封其子白仲于太原,其子孙遂为太原人。天下白氏出太原,由此而来。白行简(775——826年),字知退,大诗人白居易的弟弟。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温彦博之裔孙,我国古代著名词人,两《唐书》有传。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客。关于温庭筠的生年,史籍无载。温集旧注断为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夏承焘《温飞卿系年》以为生于元和七年(812年)。近年陈尚君《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云生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O1年)。梁超然《唐才子传校笺》同意陈尚君所考。以温庭筠生干贞元十七年算,卒于咸通七年(866年),则他享年66岁。李存勖(885~926) 中国后唐开国皇帝,军事统帅。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沙陀部人。唐河东晋王李克用之子。善骑射,少时随父出征凯旋,唐昭宗授检校司空、隰州刺史。后梁开平二年(908),袭晋王位。石敬瑭(892-942),五代时后晋建立者,太原人。刘知远(895-948),五代时后汉建立者,太原人。开运四年(947),称帝于晋阳(今太原西南)。刘崇(895-954),五代十国时北汉建立者,太原人。王全斌,生于五代梁太祖开平二年( 908年),卒于宋太祖开宝九年( 976年),并州太原(分属山西)人,是五代至宋初的著名将领。先后在后唐、后晋、后周任职。在宋初统一中国的过程中作出了贡献。慕容延钊,字化龙,生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 908年)或贞明二年( 916年),卒于北宋乾德元年( 964年),太原(分属山西)人,北宋初军事将领。王溥(922-982),五代后周和北宋大臣字齐物。后汉乾佑进士,后周太祖时官中书郎,平章事。世宗时为参知枢密院事。恭帝时,加右仆射。北宋初,任宰相,进位司空。一生好学,有藏书万余卷,著《唐会要》100卷,《五代会要》30卷,开史学“会要”体例之始。郭守文(935~989),字国华,并州太原人。太祖建隆初为西头供奉官。历官西上阁门使、武州团练使。太宗雍熙四年(九八七)拜宣徽北院使。端拱初,改南院使、镇州路都部署。又为北面行营都部署兼镇定、高阳阴雨路排阵使。端拱二年卒,年五十五。事见《小畜集》卷二八《郭公墓志铭》,《宋史》卷二五九有传。杨业(?-986),北宋将领,太原人。是广为传诵的“杨家将”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呼延赞(?-1000年),并州太原人,是北宋有胆有勇、性格刚强的著名武将。杨延昭( 958——1014),北宋将领。本名延朗,杨业子,称杨六郎。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今陕西渭南)人。另有一说是并州榆次人杨文广(?——1074),字仲容,太原人,杨业之孙,杨延昭之子。米芾(1051-1107),北宋书画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宋四家。郭文振 金朝太原人,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进士,官至辽州(山西乐平、昔阳)刺史、中都(北京)副留守。兴定四年(1220)三月,金宣宗封文振晋阳公。正大年间卒于卫州。郭文振怀抱经世之才,生逢金元乱世,虽难实现报国安民之志,但治世之才,御敌之志,深为世人称道。郭若虚,北宋画家,太原人。著有《图画见闻录》。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七月初八,卒于元宪宗蒙哥七年(1257年)九月初四日。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韩岩村人。他是700多年前我国金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乔吉(约1280-1345),也称乔吉甫,冀宁路阳曲(今太原市)人。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戏曲理论家。罗贯中(约1330-约1400),太原清徐人。元末明初杰出的古典小说家,撰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演义》、《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王琼(1459-1532),太原人。历事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与于谦、张居正并称为明代三重臣。傅山(1607-1684),清初学者。先世居大同,后徙于忻州,逮至其曾祖傅朝宣移居太原阳曲(今太原)西村。博通经史、诸子、佛道、医药之学,亦工诗文、书画、金石,尤以音韵见长。戴廷拭(1618-1691)。明末清初杰出的民族主义者、学者和藏书。家明亡,建立丹枫阁,交结顾炎武、傅山等,以反清复明为政治目的。“一时名满天下”,一生著述很多,现仅有《半可集》传世。阎若璩(1636-1704),清初著名学者,清代汉学(或考据学)发轫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山西太原人。著有《日知录补正》、《孟子生卒年月考》、《潜丘札记》等。孙嘉淦(1682——1753),字锡公,清代太原府兴县(今兴县)入。清代大臣,敢于直言争辩,扶正祛邪,不畏权贵,处理多起冤案。康基洲(?—— 1779),清代太原府兴县(今兴县)人。清代地方官。他在任上“办官事如家事”,善于调查研究,权衡利弊,找出原因,定出措施。在引水灌田、兴学育人、拯救女婴等方面都有政绩。孔祥熙(1880——1967),山西太原府太谷县人,早年经营钱庄。毕业于耶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