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酒不成席。“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对于人际交往,酒是拉近人们关系的最好纽带。李太白的辉煌一生,与酒形影不离。他的才情里有很大一部分得益于琼浆玉液。酒像火焰,像闪电,它劈开浓浓的黑暗世界,敲碎了思维的桎梏,让人耳目一新,那白酒的酿造工艺以及流程你了解吗?相关介绍如下!
白酒的酿造工艺
古用石磨或(驴拉磨)把高粱粉碎成四六瓣,成梅花状,后用电磨磨成过标准筛的原料将粉碎好的原料面和清蒸好的辅料(稻壳)按照100:25-30的比例人工翻拌均匀。夏季一般为25%的辅料,冬季为30%的辅料。将配好料的面楂,按原粮量的40—50%加水进行润料,水温为常温,翻拌均匀,堆积1小时左右,使粮充分吸收水份,有利于糊化,加水量视面湿而不粘,有经验的酿酒师傅凭手感一捏就能感觉出来。
将面楂上甑锅进行蒸煮糊化,蒸煮糊化前将面楂再翻拌一次,然后用木锹和菠萁将面楂一层一层地装入甑锅,待汽圆后蒸煮糊化1小时左右,使面熟而不粘,内无生心,由有经验的酿酒师用手捻来感觉蒸煮程度。将蒸好的面楂用木锹铲出甑锅放倒干净的地面上用木锹摊薄、匀,进行自然冷散,中途翻拌数次冷散,视温度达到夏季为20—22℃为宜,冬天为16—18℃为宜。将泠散好的面楂按原料的25%左右的比例加入曲粉,加入50%左右的水,水为常温,用木锹进行翻拌,使之均匀,用手掌捏住面楂从手指缝挤出1—2滴水为宜,然后进行堆积,堆积时间不低于1—2小时。
将堆积好的酒醅用竹篓人工入到缸里,上边盖上石盖进行发酵,地缸一般埋在地下,缸口与地面平齐,缸的间距为10—20cm。入缸的酒醅的淀粉含量在9—12%之间,水份含量在55—57%之间,酸度在0.8—1.1mol/g之间,糖份在0.5—0.6。Be′之间,发酵周期一般为21天。发酵时要掌握酒度的变化,一般应遵循“前缓升、中挺、后缓落”的原则。即入缸后,温度逐步上升,发酵中期,温度应稳定一个时期,然后到发酵后期,发酵温度缓慢下降。
发酵到21天的酒醅用竹篓抬出至甑锅边进行蒸馏,装甑时应按照“稳、准、细、匀、薄、平”的原则进行操作,装甑蒸汽应按照“两小一大”的原则进行操作,流酒时蒸汽应按照,大气追尾”的原则进行操作,接酒时应依照酒花大小程度来判别酒头、原酒和酒尾,看花接酒都是凭酿酒大师傅的经验来判别,接酒一般接到0°。酒头、原酒和酒尾都分级分缸储存,一般储存6个月以上酒体成熟。
白酒有哪些不同称呼
1、三酉:酒的造字,《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并说“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逐疏仪狄;杜康造秫酒。”《说文解字》:“酉与酒训略同,本为一字”。隶书的“水”旁写成“三”,故“三酉”构成酒的隐语。周作人《谈酒》:“我既是酒乡的一个土著,又这样喜欢谈酒,好像是一定是个与‘三酉’结下了不解之缘的酒徒了。”
2、琼浆:指美酒,《楚辞·招魂》:“华酌即陈,有琼浆些”。元白朴《阳春曲·题情》:“慵拈粉扇闲金缕,懒酌琼浆冷玉壶”。《镜花缘》第二回:“登时歌停舞罢,王母都赏赐果品琼浆”。
3、琼液:指美酒。唐温庭筠《兰塘词》:“东沟劳回首,欲寄一杯琼液酒”。元王沂《次吴产晖望月寄张孟功韵》:“螟珠看欲湿,琼液饮还曛”。
4、玉液:指美酒。南朝梁刘潜《谢晋安王赐宜城酒启》:“忽值瓶泻椒芳,壶开玉液”。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四:“开瓶泻樽中,玉液黄金脂”。
五、流霞:泛指美酒。北周庚信《卫王赠桑落酒奉答》:“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明徐祚《投梭记·叙饮》:“雪花酿流霞满壶,烹葵韭香浮朝露”。
5:琥珀:指美酒。唐李贺《残丝曲》:“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沉琥珀”。清康王宣《拟将进酒》:“何如小槽滴沥琥珀红,浇胸顿使金垒空”。
6、绿蚁:亦作“绿虫岂”,借指酒。张铣注“绿蚁,酒也。”唐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又《雪庭对酒招客》:“帐小青毡暖,杯香绿蚁新”。宋李清照《渔家傲》:“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7、浮蚁:亦作“浮虫岂”,借指酒。唐刘禹锡《酬乐天衫酒见寄》:“动摇浮蚁香浓甚,装束轻鸿意态生”。元仇远《题溧阳市》:“欲是旗亭浮蚁美,杖头能费几青蚨”。
8、素蚁:借指酒。三国魏曹植《酒赋》:“或云拂潮涌,或素蚁浮萍”,唐岑叁《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玉瓶素蚁蜡酒香,金鞭白马紫游缰”。上述“绿蚁”、“浮蚁”、“素蚁”是指漂浮于古代酒浆中渣滓,状若蚂蚁,十分形象。
10、杜康:《书·酒诰》:“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唐皎然《诗式·语似用事义非用事》:“如魏开呼‘杜康’为酒”。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1、欢伯:酒之别名。汉焦赣《易林·坎之兑》:“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宋杨万里《题湘中馆》:“愁边正无奈,欢伯一相开”。
12、白堕: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喻于千里。”后来说把“白堕”作为酒的代称。宋苏辙《次韵子瞻病中大雪》:“殷勤赋黄竹,自欢饮白堕”。
13、曲生:唐代《开天传信记·曲秀才》,说的是秀才曲生化酒的故事,后世遂以“曲生”作酒的别称。宋陆游《初春怀成都》:“病来几与曲生绝,禅榻茶烟双鬓丝”。
14、青州从事与平原督邮:南朝宁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恒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齐(脐);督邮,言到鬲(膈)上住”。意谓好酒的酒气可达到脐部,差劲酒的酒气只能停留在黄膈之上。从事、督邮均官衔,后以“青州从事”与“平原督邮”代称好酒与劣酒。宋苏轼《真一酒》:“人间真一东坡老,与作青州从事名”。又《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从今更踏青州曲,薄酒知君笑督邮”。
15、清圣、浊贤:东汉未年,曹操主政,下令禁酒。在北宋时期李昉等撰写的《太平御览》、《魏略》中有这样的记载:“太祖(曹操)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唐代季适在《罢相作》中写有“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的诗句。宋代陆游在《溯溪》诗中写有“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的诗句。
16、扫愁帚、钓诗钩:宋代大文豪苏轼在《洞庭春色》诗中写道“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因酒能扫除忧愁,且能钩起诗兴,使人产生灵感,所以苏轼就这样称呼。后便以“扫愁帚”,“钓诗钩”作为酒的代称。
17、般若汤:苏轼在《东坡志林道释》中有,“僧谓酒为般若汤”的记载。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对甘肃皇台酒的题词“香醇般若汤”,可知其意。
18、天禄:语出《汉书食货志》,“酒者,天子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
相传,隋朝末年,王世充曾对诸臣说,“酒能辅和气,宜封天禄大夫”。
大曲酒和小曲酒的区别
大曲,又称块曲或砖曲,以大麦、小麦、豌豆为原料,经过粉碎,加水混捏,压成曲醅,形似砖块,大小不等,让自然界各种微生物在上面生长而制成,统称为大曲。大曲又分为低温曲、中温曲、中偏高温曲和高温曲。一般是固态发酵,而采用大曲酿制的白酒,就叫做大曲酒。
小曲则是以稻米、米粉或者米糠为原料,还可以添加中草药或者辣蓼粉为辅料,加之少量白土作为填充料。多采用半固态发酵,采用小曲酿制的白酒,就叫小曲酒,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所谓的曲药,就是在传统白酒酿造过程中,混合在粮食中的发酵剂,曲药中富含各种微生物以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各种微生物的联合作用能够将粮食转化,经蒸馏后就是白酒。
大曲根据制曲的工艺不同,分为高温大曲和中温大曲,而中温大曲,又可分为清茬曲,后火曲和红心曲。当然,除了以工艺为依据区分,也可根据香型进行区分,分为:酱香型大曲,浓香型大曲,清香型大曲。
白酒是一种舌尖上的艺术品,无所谓好与坏,只能是依照个人的口感而定,但大曲酒和小曲酒确实有各自的特点,大曲酒,一般曲香馥郁,口味醇厚,饮后回甜。比如茅台,用的就是高温大曲;汾酒,用的是中温大曲。而小曲酒,也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酒味醇净,香气优雅,比如桂林三花酒,广东长乐烧都是小曲酒中的佳作。而中国八大名酒之一的董酒,则是大曲和小曲混合使用,用大曲酿制香醅,小曲酿制酒醅,然后在蒸馏的过程中分层放置,串香而成。
据考证,大曲的出现明代才开始出现,当大曲技术出现后,酒业就得到了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酒离不开曲,曲决定了酒的风格。俗语说,有美酒必备佳曲,酿酒中我们把粮醅比作肉,水比作血,曲为酒骨,骨若不正,酒体则不会丰满协调。
传统白酒酿造技术的工艺流程:粉碎、配料、润料和拌料、蒸煮糊化、冷散、加曲、加水堆积,入池发酵、出池蒸酒8个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