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作为白酒大国,白酒种类繁多,口味也多种多样,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在国际上也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我们常见的茅台、五粮液更是出现了很多天价酒,不仅常人不敢想象,就连有钱人也要考虑自己的腰包,因此,作为消费者来说,了解白酒的质量鉴别要点很关键啦!具体介绍如下!
白酒的质量鉴别要点
1、一般好酒香气大,香气怡人,陈香好,口感谐调,持久;质量差一些的酒香气杂、散、不持久,口感淡薄。
2、鉴别时,先将酒样按序号从前排到后、再从后到前嗅闻,根据酒样的香气质量初步排出好、中、差的顺序,然后按这一好、中、差的顺序,拿认为好的酒样和其他酒样逐一比较,重新确定一个好、中、差的顺序。接下来从差酒样开始,每相邻2个酒样一次比较,以检验这一排序的正确与否,经过反复几次比较,终确定一个自己认为正确的质量顺序。
3、重现性酒样鉴别,在排序时经过几次嗅闻尝评感觉有两个酒样相同,那就将大顺序排好后再来甄别这两个酒样。将认为相通的2个酒经过反复嗅闻尝评,还不能断定是否一样,那就拿其中一杯与它们质量相邻的酒样进行比较,再拿另一杯也与第三杯比较,用此法来帮助判断。
4、质量差鉴别的高境界为一杯品评法。无论每轮次几杯酒样,每品评一杯就能断定它的质量等级和得分,无需和其他酒样对比。
白酒香味成分识别方法
白酒香味成分是很多的,嗅闻时,将每中香味成分的香气想象为一个自己熟悉的物质的香气,便于记忆。刚开始嗅闻时,每天记住10个左右,不要贪多,第二天复习后再嗅闻新的香味物质。但有几种成分,香气非常相似不好区分,如:4-乙基愈创木酚、丁子香酚和异丁子香酚。香味物质的放香受浓香和温度的影响较大,属香味的变迁现象。
嗅闻时,每一轮嗅闻的杯,有时闻到的只是酒精味,闻不到香味成分的香气,不用着急,闻完后面几杯再反过来闻,就能闻到酒的香气。
酒度的国际表示方法
第一种:标准酒度(Alcohol%byvolume)。标准酒度是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Gay·Lusaka)发明的。它是指在20℃条件下,每100毫升酒液中含有多少毫升的酒精。这种表示法比较容易理解,因而使用较为广泛。标准酒度又称为盖·吕萨克酒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此法,或用缩写GL表示。
第二种;英制酒度(DegreesofproofVK)。英制酒度是18世纪由英国人克拉克(Clark)创造的一种酒度计算方法。
第三种:美制酒度(DegreesofproofUS)。美制酒度用酒精纯度(Proof)表示,一个酒精纯度相当于0.5%的酒精含量。
英制酒度和美制酒度的发明都早于标准酒度的出现,它们都用酒精纯度“proof”来表示。但三种酒度之间可以进行换算。因此,如果知道英制酒度,想算出它的美制酒度或标准酒度,只要有下列公式就可以算出来:
标准酒度×1.75=英制酒度
标准酒度×2=美制酒度
英制酒度×8÷7=美制酒度
中国是早酿酒用曲的国家
不是随便什么东西烂了都能叫酒的。酿酒有两个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一是淀粉糖化,二是酒精发酵。这两个过程必须由糖化菌,酵母菌来进行。微生物多了去了,能出酒的不多,培养出来更不容易我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武丁时期就已掌握了微生物“霉菌”生物繁殖的规律,已能使用麦芽、谷芽制成蘖,作为糖化发酵剂酿醴,使用谷物发霉制成曲,把糖化和酒精发酵结合起来,作为糖化发酵剂酿酒了。《尚书》就有“若作酒醴,尔惟曲蘖”的记载。可见,我国是世界上早以制曲培养微生物酿酒的国家。
在殷商时代,人们已经能成熟地、大规模地制曲和用曲酿酒了。这从殷墟发现的酿酒遗址中用大缸酿酒的情况和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酒器之多,可以得到说明。但那时的酒曲,也就是曲蘖,是松散的发霉发芽的谷粒,所以叫散曲。它含有有用的微生物不很纯,糖化和酒化力也不很强,所以酿酒时的酒曲的用量很大。
到了周代,由于酒曲的发展,曲蘖这个名称的含义也有了变化。曲,专指酒曲,种类也增加了,例如《左传》中记有“麦曲”的名称,在“曲”前加麦字限制,可见已不止一种曲。因为谷芽中含有糖化酵素即糖化酶,所以人们用它来制饴糖。当时制的散曲中,一种叫黄曲霉的霉菌已占了优势。黄曲霉有较强的糖化力,用它酿酒,用曲量较之过去有所减少。有趣的是由于黄曲霉呈现美丽的黄色,周代王室也许认为这种颜色很美,所以用黄色制定了一种礼服,就叫“曲衣”。
黄色后来成了历代帝王家的代表色。两汉时期,曲的种类更多了,例如有大麦制的,有小麦制的;有曲表面长有霉菌的,有表面没有长霉菌的。特别是当时除了散曲外,还出现了制成块状的曲,叫饼曲,而且不止一种。从松散的曲到成块的曲,不只是形式的变化。因为饼曲外面和内部接触空气面不一样,外面有利于曲霉的增长,内部则有利于根霉和酵母的繁殖。根霉菌有很强的糖化力,也有酒精发酵力,它能在发酵中,不断繁殖,不断地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使酵母菌好再将葡萄糖变为酒精。东汉时代,有种叫“九酝酒法”的酿酒法,用曲量仅及原料的百分之五,这表明当时的曲已是根霉为主,且曲的作用也从糖化发酵剂变成了所需要的微生物繁殖的菌种。从散曲到饼曲,是酒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晋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制曲法,即在酒曲中加入草药。晋代人嵇含的《南方草木状》中,就记载有制曲时加入植物枝叶及汁液的方法,这样制出的酒曲中的微生物长得更好。用这种曲酿出的酒,也别有风味。
我国有不少名酒酿造用的小曲中,就加有植物,如白酒中的白董酒、桂林三花酒、绍兴酒等等。酒曲的发明,是我们祖先对人类酿酒业的一项重大贡献。后来传给日本、印度和东南亚,东方诸国的酿酒方法也就都用酒曲做糖化发酵剂。直到十九世纪末,西方国家在法国人卡尔迈特氏在研究我国酿酒药曲的基础上,分离出糖化力强并能起酒化作用的霉菌菌株,用以生产酒精,称为“阿米诺法”,才突破了酿酒非用麦芽,谷芽制作蘖作糖剂不可的状况。更晚些时间,德国人可赫氏才发明了用固体培养做微生物制成糖化发酵剂的方法进行酿造,这比我国发明用酒曲酿酒,已经晚了几千年。
鉴别,前一杯酒样嗅完后至少要休息4秒钟或均匀呼吸3次以上再嗅闻下一杯酒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