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知识 > 仓储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白酒应当如何储藏?保存的技巧介绍

白酒应当如何储藏?保存的技巧介绍

  在白酒的多种香型中,以酱香型白酒易储藏。用于盛酒的容器好选用坛子,坛子自身含有多种矿物质,用它来装酒能经久保持酒的香味,会令酒更香更醇,促进酒的老熟。

Content 14126079975627

  一种白酒深窖贮藏方法,是将烧制好的白酒装入容器内密封后,放入距地面100米以下的地下深窖中,由于地下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白酒在一种恒温、恒湿、无光照的环境中自然老熟。该方法可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的矿井进行白酒的贮藏,不受温度、湿度、光照的影响,使白酒的老熟进程加快。

  没开封的白酒也好在零摄氏度环境下保存,不过酒精有挥发性,时间长了还是会跑掉不少,商品酒包装不适宜长时间存放。你可以用蜡把瓶口封住,就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了。用保鲜膜将瓶口仔细包好,用透明胶带缠,瓶口位置将胶带绷直拉紧,多绕几圈,透明胶带有个特性,时间越长自身缠的越紧,一定别忘了留出一段胶带头,要不拆时就难了。但是这种做法防“跑酒”效果比封蜡稍差。

  白酒收藏容器选择

  建议收藏由高密度材质酒瓶灌装的、瓶口度高、密封好的白酒产品。如,不锈钢瓶装酒、玻璃瓶装酒(封口需技术处理)等可以较长时间保存,不会影响产品质量。陶瓷瓶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集陶瓷文化和酒文化于一身。它以深厚的文化、深刻的内涵、优美的造型、丰富的色彩越来越多地被白酒生产企业采用,因此,精品陶瓷瓶装酒成了收藏者的重要收藏部分。

  只要能够解决好瓶体的渗漏、瓶口的挥发及少量因瓶体掉色使酒体变色等问题,还是具有广阔的收藏前景的。

  简单来说,玻璃瓶好于瓷瓶,瓷瓶好于陶瓶,陶瓶好于紫砂瓶,不锈钢瓶好。其他材质如竹筒、木、皮囊、塑料等器皿盛装的酒仍以短期收藏为佳。

  白酒的收藏价值

  白酒收藏价值随着的存放年份越久越大,一些十几年、几十年的名酒收藏价值较大。

  白酒附加收藏价值也很高,这主要是指酒标、包装。将酒、酒标、包装设计等与酒进行整体收藏,这样的升值空间更大,白酒收藏应注重其完整性。白酒收藏已不仅仅是酒本身,酒的整体包装设计、酒瓶、酒标都已融入其价值里,一瓶酒品相包装不好会让其身价大跌。酒标设计蕴含了不少文化内涵,具有艺术价值。一些设计比较特殊,历史悠久,具有特殊的品位,市场上比较稀缺种类的酒瓶,都可以进行收藏。现在,酒瓶收藏爱好者越来越多。

Content 9358d109b3de9c82e92fb046145...

  珍藏白酒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收藏爱好者行列,随着专业投资人士的加入,不少白酒竞拍成交价越来越高。前几年,五粮液集团推出五粮液90周年金奖纪念酒,在北京举行竞投,一位港商以50万元高价中标。这次北京的竞投认购,超出以往的任何一次白酒拍卖,达到88000元,但组织者仍然收到了来自全国十多个城市的近百份竞投认购。在1993年成都市糖酒春交会上,一位从事餐饮业的私人收藏者以现场抽签的方式购得一瓶老窖孤品五粮液,厂家当时只生产了5瓶,3瓶卖给了外宾,当时价格是11888元,时隔10年后,居然拍出了50万元的高价。

  在2007年度国酒茅台全国经销商联谊会中的特制茅台酒拍卖会上,茅台集团捐出3瓶“老茅台”在现场拍卖,其中一瓶1957年产的茅台酒,终以138万元的“天价”成交。3瓶国酒一亮相就引起了场下的哄动。瓶编号为“1880”的1997年香港回归纪念茅台酒首先以5万元起价开拍,一名贵阳地区茅台酒经销商终以25万元收入囊中。紧接着,起拍价15万元的第二瓶1966年版茅台酒,以80万元的成交价被一名汕头经销商拍走。第三瓶为1957年珍藏茅台酒,拍卖师报出25万元起拍价后,竞价从50万元、80万元、100万元、120万元一路走高,终一名广东经销商以138万元的天价将这瓶茅台“酒王”捧走。

  传统的白酒贮存酒库

  传统的酒库有地上和地下两种。地上酒库,室温随季节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酒中的硫化氢、硫醇、硫醚等挥发性硫化物杂味物质挥发较快,但同时也造成酒中香味成分的挥发耗损,原酒中乙醇也有蒸发、损耗。当室温低时,酒中香味成分挥发慢,但酒的老熟速度也会放慢。

  地下酒库,温度、湿度相对恒定,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比较小,地温一般维持在9度—22度之间。在这样的温度下,可起到除去新酒味的老熟作用。而原酒中有益的香味物质能较好地保存,并且乙醇损耗少。酒中醇、酸、酯、醛、金属离子等微量成分之间的缔合,进行的各种物理化学反应能够自然平缓进行,经过长时间贮存后,酒体更加细腻、丰满、醇厚。有的酒厂搞洞藏年份酒,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白酒的储藏是白酒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近年来,各企业都推出高端年份酒,但只强调了储存的时间,而储存的容器、特别是储存的环境,这两项对白酒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因素却被忽略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