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年,日本酒类事业工会法(Liquor Business Trade Union Laws)规定了“特定名称酒(Tokutei Meishoshu)”,以精米度(精米步合,Seimaibuai)及原料组合作为分类的依据将“优等清酒”分为了 8 种:
这表格迷惑吗?我解释一下:
首先,8 种“优等清酒”以外的就是普通酒。而区分“优等清酒”和普通酒的点在于原料,普通酒除了米、米曲、酿造酒精,还加入了其它成分(糖、氨基酸等)。
再来,8 种“优等清酒”继续按原料又分为 2 大类,“纯米酒”和“本酿造”,而这 2 者的区别在于,本酿造除了米、米曲以外,还加入了酿造酒精。
继续细分,纯米酒和本酿造都可以按照精米步合进一步细分。
先说纯米酒,普通“纯米酒”对精米步合无要求;而“纯米吟酿酒”要求 50%<精米步合≤60%;“纯米大吟酿”则要求精米步合≤50%。
再说本酿造酒,普通“本酿造酒”要求 60%<精米步合≤70%;“吟酿酒”(前面没有纯米两个字就是本酿造)要求 50%<精米步合≤60%;“大吟酿”则要求精米步合≤50%。
再说这个很特别的“特别酒”。
“特别纯米酒”和“纯米吟酿酒”被分在同一个表格里,那什么时候归属哪个类别呢?答案是有“吟酿香(奔放的花果香气)”就标“纯米吟酿酒”,否则就标“特别纯米酒”。
另外,虽然表格里无论“特别纯米酒”还是“特别本酿造酒”都要求 50%<精米步合≤60%,但其实如果这款酒的酿造米是 100% 酒造好适米(最适合酿酒的米),那精米步合就不必低于 60% 也可归类为“特别纯米酒”,只要标示清楚米种和 100% 使用酒造好适米就行了。
以上说的是纯米酒系列,用于本酿造系列也是一样。就是说“特别本酿造”和“吟酿酒”的区别也是:有吟酿香就标“吟酿酒”,否则就标“特别本酿造”。另外如果这款酒的酿造米是 100% 酒造好适米,那精米步合就不必低于 60% 也可归类为“特别本酿造”。
到这里就已经晕了吗?别啊,搞清楚了这些,接下来就简单多啦!
(1)纯米 VS 本酿造
前面说了这两者的区别在于本酿造添加了酿造酒精。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食品安全让全球人民胆战心惊,看到“添加”就发怵,总感觉是什么坏东西。别慌!不是你想的那样!
为什么要添加酒精?
起初,也就是江户时期(1600-1867 年),那时候各方面技术不是很先进,所以清酒容易腐坏,人们发现加入酒精能防止这一现象。而到了昭和时代(1926-1989 年),二战后的日本稻米短缺很严重,在酒中加入酒精变成了标准工序,酒造还利用这个工序酿造“三增酒”,即以一倍的米通过加入酒精酿出三倍数量的酒。
再后来不缺米酿酒了为什么还要有本酿造的存在呢?因为有很多的芳香物质是不溶于水的,但是却溶于酒精,因此,添加酿造酒精必须是压榨之前,就是为了在把酒渣除去之前,让更多的物质融入酒液,增加香气和风味。而且酿造酒精的含量也是有明确规定的,不得超过米重量的 10%。
而之所以本酿造价格相对低,且大多数人们总是拒绝,还是过去“三增酒”以及“添加剂”的刻板印象在作祟。
言至此,你还会不明所以地跟风执迷于纯米酒吗?
(2)吟酿 VS 非吟酿
什么样的酒可以标吟酿?如表格所示,一个是精米步合 ≤50%,如果不满足这个条件,对于 50%< 精米步合 ≤60% 的清酒,如果有吟酿香,也是可以标示吟酿的。
吟酿有什么特点?
要弄懂这个,先要弄懂品鉴清酒最重要的一个图:
由于精米步合的限制,新鲜的吟酿(没有陈年)一般酒体会轻盈一些,而奔放的花果香又是经典的吟酿香,因此大多数吟酿都是熏酒(是不是和芳香型白葡萄酒超像!)。
那么问题来了,吟酿酒比非吟酿好吗?
其实国内很多酒友推崇大吟酿并不是看重它的风味口感,而是很多商家洗脑说,你看它精米步合这么低,磨掉了那么多米,留下的肯定是精华!其实这个精米步合,在其它条件都一致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确实精米步合低的比高的口感更为纯净。为什么要加这么多限定词?因为它从来就不是绝对的呀!而且,精米步合过低的话,比如低于 40%,那酒体都快没了,要是酿酒师没能保住香气,那就等于在喝无色无味的白开水!
打磨后的酒米
另外,可没有任何人敢说熏酒就比爽酒、醇酒、熟酒好的哦!那又凭什么说吟酿就比非吟酿好?
文章来源于:酒百科,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