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众所周知,在中国葡萄的栽培历史十分悠久,品种也很多,葡萄酒的使一部分不法厂商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他们利用消费者对葡萄酒知识的缺乏,采用“三精一水”(酒精、香精、糖精和水),甚至化学合成物质(如人工色素、增稠剂等)勾兑所谓的葡萄酒,坑害消费者,因此,了解鉴别方式很关键,具体的介绍如下!
怎么挑选进口葡萄酒
1、酿造工艺
葡萄采摘回来后被破碎,经过两三个月的发酵后成为“原酒”。来自中外的酿酒师在这一阶段将凭借对葡萄酒直觉的敏感和过人的天赋,对葡萄原酒进行各种理化指标及感官参数的测评。
2、葡萄园区
葡萄对于环境非常敏感,即使是同一条河的两岸,所种植葡萄的品质也会因土壤、气候、光照方面的差别而有明显不同,这说明,葡萄园的微气候条件与土壤等因素对葡萄酒质量至关重要。
3、橡木桶陈酿
葡萄酒需要在橡木桶里贮藏一段时间,以汲取橡木中的单宁酸等芳香物质,发生缓慢的氧化。大师级葡萄酒选用的法国橡木产区Allier地区出产的小型橡木桶,比大桶更能增加酒与橡木的接触面积,令酒的风味更浓。另外,橡木桶的培烤程度还需与葡萄酒风味相适应,温度和湿度的精准控制及定期的品尝与分析也必不可少。
4、葡萄原料
这并不是说所有生长在别葡萄园里的葡萄都能酿成“大师级”的葡萄酒,但一个好的葡萄生长年份对于酿造“大师级”的葡萄酒来说也至关重要。另外,“限产”也是确保葡萄品质的必要手段。为大师级红酒提供原料的葡萄园区亩产量必须少于600公斤,葡萄才有可能达到含糖量不低于21度的佳成熟度。
5、瓶贮
在缺少氧气的环境里,那些装瓶后的葡萄酒佼佼者们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瓶贮,在瓶里经受几年的寂寞,等候诸香平衡、馥郁、优雅的境界到来。到了那一天,一瓶经受得起六道关卡高标准考验的好红酒,才能进入“大师级”的。
葡萄酒的成分构成
1、溶解性气体
(1)二氧化碳
在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酵母会将葡萄中的糖分转换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有的葡萄酒还会采用二氧化碳浸泡法(CarbonicMaceration)来酿制;而在起泡酒的二次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更是全部留在瓶中。因此在酿制过程中,二氧化碳有非常多的机会溶解于酒液中,因而其含量一般为0-55cc/L。
(2)二氧化硫
葡萄酒一般会少量添加二氧化硫,因为它具有多重作用,如、抗氧化、澄清酒液和提高色素和酚类物质含量等。因此这类葡萄酒中一般或多或少地带有一定的二氧化硫,不过整体而言,其含量非常少,多为80-200mg/L;其中,有的葡萄酒中还含有10-50mg/L的游离态二氧化硫。不过,适当的摇杯或者醒酒等可以令其挥发掉,因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国家对二氧化硫的要求不同:在欧盟,干红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高含量为160mg/L,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为210mg/L,甜型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可能更高。当然,并不是所有葡萄酒都会添加二氧化硫。
2、挥发性成分
(1)水分
葡萄酒中含量多的物质就是水,一般为700-900g/L。它是一切成分的载体,不过需注意的是,这种水不是人工兑水,而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纯水,一般由葡萄树从土壤中汲取而得。
(2)酒精
酒精是由葡萄中的糖分经发酵转化而来的产物,在葡萄酒中的含量一般为8.5%-15%,当然不排除有特例。在葡萄酒陈年或接触空气的过程中,酒精会少量挥发,不过这种现象一般存在于加强酒中,较少存在于低酒精葡萄酒中。
(3)醇
葡萄酒中醇的含量非常少,约为0.15-0.5g/L,但它还是能给葡萄酒带来一定的影响,如给葡萄酒带来绿草风味等。
(4)乙醛
在酿造过程中,葡萄酒若发生氧化,便会产生乙醛,不过含量极少,一般为0.005-0.5g/L。当然,像雪利这种特殊的氧化型葡萄酒中乙醛含量可能更多。
(5)酯类
葡萄酒中的乙醇等醇类物质与乙酸等酸类发生酯化反应后,便形成了带有香味的乙酸乙酯等酯类物质,其含量约为0.1-0.3g/L。酯类物质一般能给葡萄酒带来一些典型香气,如青苹果、草莓、覆盆子或花香等。
(6)乙酸
乙酸,也叫醋酸,一般会在一系列微生物活动中产生,包括葡萄酒的发酵和苹果酸-乳酸发酵等。当然,当葡萄酒暴露于空气中后,会发生氧化进而产生乙酸,其总体含量约为0.35-0.6g/L。由于它是一种挥发性酸,因而氧化了的葡萄酒中可闻到一股刺鼻的酸味。
3、非挥发性成分
(1)糖分
葡萄在生长过程中会自然累积糖分,而在发酵时,少量未被转化为酒精的糖分会残留下来使葡萄酒呈现不同程度的甜味。通常,糖分可以使葡萄酒尝起来更加柔顺,它还是平衡酸度的关键。普通葡萄酒中的糖分含量约为0.8-180g/L,在甜型或贵腐酒中的含量往往更多。
(2)甘油
甘油本身并不是一种糖,它属于糖醇类,不过却能给葡萄酒带来一种甜美圆润感。一般来说,甘油在普通葡萄酒中的含量约为5-12g/L;在贵腐类甜型葡萄酒中的含量则一般更高,有的可达到20g/L以上。
(3)酚类
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主要来源于葡萄本身以及葡萄酒的陈酿过程。其中,常说的单宁、花青素和白藜芦醇都属于多酚类化合物。它们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是葡萄酒养生功效的关键所在。通常,红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比白葡萄酒要高,前者一般为1.5-4.0g/L,后者约为0.2-0.5g/L。
4、有机酸
(1)酒石酸
酒石酸是葡萄酒中的重要成分,部分单独存在,部分以酒石酸盐的形式存在,酒瓶底部的晶体状物质就是酒石酸盐。它的酸性一般较弱,含量约为3-10g/L,当然具体还因产区而异。
(2)苹果酸
苹果酸广泛存在于包括葡萄在内的诸多水果中,可算作葡萄酒中的重要成分,不过酸性一般较强。由于不同葡萄酒发生苹果酸-乳酸发酵的程度不同,因而其含量约为0-4g/L。
(3)乳酸
与苹果酸相比,乳酸一般更加温和细腻,因此有的葡萄酒会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以将苹果酸转化为乳酸;当然,有的葡萄酒也不会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以保留爽口的酸度和清新的果香。根据发酵程度和产区气候,葡萄酒中乳酸含量一般为0-1g/L。
(4)琥珀酸
纯琥珀酸一般为无色结晶体,在水和酒水饮料(如葡萄酒)中易溶解。通常,琥珀酸在葡萄和葡萄酒中都少量存在,在葡萄酒中的含量会更多(因为它也是发酵过程的副产品),为0.2-1.5g/L。此外,在红葡萄酒中的含量也会多于白葡萄酒。
(5)柠檬酸
柠檬酸是一种常见的植物酸,一般存在于新鲜水果如柠檬中,在葡萄中一般较为少见,葡萄酒中含量更少,一般仅有酒石酸含量的1/20。不过,在低价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柠檬酸有时会用作酸化剂和澄清剂。不过,欧盟国家一律禁止采用柠檬酸作为加酸剂,但是允许少量使用柠檬酸来去除葡萄酒中多余的铁和铜。整体含量,葡萄酒中柠檬酸的含量一般不超过1g/L。
5、矿物盐
葡萄酒中的矿物盐如硫酸盐、氯化物和磷酸盐等,都以钾盐的形式存在,其含量依次为0.1-0.4g/L,0.25-0.85g/L,0.08-0.5g/L。
6、矿物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葡萄酒中虽含有一定的矿物成分,但这并不是葡萄酒带有矿物风味的根本原因。因为虽然白葡萄酒更常带有矿物味,但其实红葡萄酒中矿物类成分更多。
(1)钾
在葡萄的生长成熟过程中,钾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在果实成熟时,枝叶所富含的钾元素会部分转向果实,终在葡萄酒中的含量一般为0.7-1.5g/L。不过在植株的维护中,应该严格控制钾肥的施用量,尤其要控制草木灰、硫酸钾的施用量。
(2)钙
钙在泥灰土、白垩土、石灰岩、白云石和大理石质土壤中较为常见;钙盐对调节土壤的pH值和阳离子交换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葡萄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它还有助于多糖类的累积,也可以使细胞壁保持强固性,提高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在葡萄酒中的含量一般较少,约为0.06-0.9g/L。
(3)铁
铁是保持葡萄健康成长所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能帮助叶绿素的产生。不过在碱性和钙质土壤中,铁一般很难到达根系。因此在选择葡萄园时,人们一般会测量土壤供给铁的能力。葡萄酒中极少含有铁元素,其含量约为0.002-0.006g/L。
葡萄酒的典型香气
1、一类香气
常说的一类香气其实指的是来自酿酒葡萄本身的香气,常见的一类香气主要是果香味、花香味以及草本味。这种香气在年轻葡萄酒身上比较明显,尤其是那些采用芳香品种酿造的葡萄酒。例如:
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黑醋栗、黑樱桃、灯笼椒和薄荷等;
新西兰长相思(SauvignonBlanc):青草、青椒、醋栗、百香果和白桃等;
琼瑶浆(Gewurztraminer):荔枝味、玫瑰花香、菠萝和桃子等;
雷司令(Riesling):桃子、柑橘类果香、桂花和洋槐等;
维欧尼(Viognier):橘子、桃子、芒果、金银花和玫瑰花瓣等。
因而,在葡萄酒年轻时,通过辨别一类香气可以帮助确认酿酒葡萄的品种。不过一类香气大多不能长久保持,它们会随着陈年逐渐消失或者进一步转化。
2、二类香气
一般来说,二类香气主要指的是来源于发酵阶段的香气。因为酵母在发酵过程中可以产生许多芳香物质,这包括酒精发酵带来的发酵面包味、酵母味和酒香味,苹果酸-乳酸发酵带来的黄油和坚果味。不过实际上,除了品种本身和陈年带来的香气外,其它酿造阶段产生的香气也可以称之为二类香气,例如酒渣接触后发展而来的奶油味和饼干味等。
如果一款年轻葡萄酒没有明显的一类香气,那么你就只会简单的闻到一股酒香和酵母味。可见,一类香气和二类香气的融合非常重要。
3、三类香气
三类香气基本指的是来自陈年过程中的香气,尤其是当葡萄酒发生适当的氧化后产生的一系列香气。随着陈年的进行,葡萄酒会逐渐失去部分甚至近乎全部的一类香气,然后逐步发展或转化成更多的陈年香气。例如,赤霞珠葡萄酒在陈年后会发展出更多的烟草、湿树叶和其它复杂的陈年香气。
在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葡萄酒中辨别出一款好酒十分不易。对于一款好酒来说,了解相关的挑选技巧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