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知识 > 常识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白酒酿造过程你可清楚

白酒酿造过程你可清楚

  白酒,不仅仅是人们日常饮用的酒水饮料。在中医领域,酒更是一味药。《本草纲目》写到:酒,天之美禄也,少饮则和血气,壯神御寒,消愁遗兴;痛饮则伤神损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那白酒是怎么制作的呢?具体的介绍如下!

Content qqjie tu 20210223211651

  白酒的酿造方式

  1、选料。粮为酒之肉,一般是将高梁、大米、小麦、玉米、大麦、豌豆等粮食作为原料,要求作物的颗粒均匀饱满、新鲜、无虫蛀、无霉变、干燥适宜、无泥沙、无异杂味、无其它杂物。

  粮为酒之肉,当然,原料中还包括一些辅料,除此之外水也是重要的原料之一,所谓“水为酒之血”“好水酿好酒”,说的就是水源对酿酒的重要意义。

  32、制曲。曲为酒之骨,制曲是酿酒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纵观世界各国用谷物原料酿酒的历史,可发现有两大类,一类是以谷物发芽的方式,利用谷物发芽时产生的酶将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将糖份转变成酒精(比如啤酒)。

  另一类是用发霉的谷物,制成酒曲,用酒曲中所含的酶制剂将谷物原料糖化发酵成酒。白酒酿造采用的就是第二种方式,这个过程主要是将淀粉糖化(转化成葡萄糖)。

  3、发酵。从配料、蒸粮、糖化、发酵、蒸酒等生产过程中都采用固体状态流转而酿制的白酒,才能称为固态发酵白酒。

  发酵的过程其实就是将上一个阶段生成的糖发酵转化成酒精的过程。

  4、蒸馏。靠发酵产生的酒精度数其实是很低的,为了提高酒精含量(度数),一般还要进行蒸馏提纯,主要采用甑桶作容器(半固态法出外)进行缓慢蒸馏,还可采取将黄水、酒尾倒入锅底进行蒸馏等措施。

  经过蒸馏操作后,得到的原酒度数一般比较高,不同批次的原酒其质量、风格都不相同,需要分批存放。

  5、陈酿。陈酿也叫老熟,我们说的“酒是陈的香”,就是指经过“陈酿”过程的酒。经过蒸馏的高度原酒只能算半成品,辛辣,不醇和,只有在特定环境中贮存一段时间使其自然老熟,才能使酒体绵软适口,醇厚香浓。

  贮酒容器较好是在放在陶坛中,更大的贮存容器可用不锈钢等作材质,尽量不采用金属铝质容器。贮酒应采用自然老熟,禁止用催化剂等化学方法催陈。

  6、勾兑。对,我说的就是勾兑,尽管行业内有人为了消费者误解将这一过程称为“勾调”,但我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说的勾兑和通常意义上大家理解的“三精一水”的勾兑完全是两码事。

  这里的勾兑是指,允许用不同轮次和不同等级的酒及各种调味酒进行勾调,绝不允许配加混合香酯和非白酒发酵的香味物质。

  这种原酒或基酒,由于生产批次和蒸馏批次不同,酒的味道、风格并不统一,是无法直接饮用的,为了统一口味,去除杂质,协调香味,降低度数,便于消费者饮用,的做法就是“勾兑”,白酒厂家也叫勾调。

  7、灌装。经过勾兑后的成品酒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灌瓶贴标。然后就可以进入市场和消费者见面了。

  白酒的营养成分

  高粱作为酿酒的主要原料,素有“五谷之长”的盛誉,其性温、味甘、涩,具有和胃健脾、凉血、止泄的功效,可用来防止食积、、温热、下痢和小便不利等多种疾病。

  大米、糯米富含B类维生素,大米是预防病、口腔类病的主要食疗资源,并对脂肪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糯米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有补虚、、止汗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导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等症。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糯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等成分,为滋补壮体的良好补品,用糯米酿酒,可用于滋补健身和治病,饮之有壮气提神、美容益寿、舒筋的功效。

Content qqjie tu 20210223211427

  玉米被公认是世界上的“黄金作物”,它的纤维素比大米、小米高4~10倍,而纤维素具有可加速肠部蠕动,可排除大肠癌的因子,降低胆固醇的吸收,预防冠心病的作用;玉米中含有被称为致癌化学物“”的谷胱甘肽,能有效减少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此外,玉米脂肪中还含有丰富的VE,它是生育酚,可以促进生长发育,也可以防止皮肤色素沉积和皱纹的产生,具有极强的延缓衰老和增强肌体活力的作用。玉米中的氨基酸含有丰富的谷氨酸,它能促进脑细胞的呼吸,有利于脑组织里氨的排除,具有很好的健脑和增强记忆力的功效。玉米中酯酸含量丰富,可发酵为环己醇和磷酸,而磷酸是人体生命代谢中的主要物质,小米亦称粟米,统称谷子,富含维生素B1、B2等,具有防止、口角生疮。

  小米中的烟酸是少数存在于粮食中相对稳定的维生素,它具有: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减轻胃肠障碍,预防和缓解偏、促进血液循环、使血压下降、减轻腹泻、减轻美尼尔氏综合征的不适症状,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含量等功效。小米是富硒食品,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具有抗氧化、增强的作用,防止糖尿病、白内障、心脑血管疾病,防肝护肝的作用。小麦、大麦、荞麦都是很早就应用于酿酒的粮食作物。小麦中含有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硬脂酸的甘油酯,并含有一定的谷酯醇,卵磷脂、精氨酸、硫胺素及微量元素E等,具有、除烦、止汗等作用。大麦的药用价值很早就被中医所认可,称其味甘、咸、味微寒。有补中,利水通淋的作用。

  现代医学表明,大麦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1、尼克酸、尿囊素等成分,特别是磷及尼克酸的含量是各类中含量之冠,因此,常用于病后体弱、慢性胃病、等病症的辅助,同时,大麦又是一种美味的低钠、低脂肪的健康食物,它既可提供能量,又能帮助。其中含有一种化合物,具有产生坏胆固醇的能力,减少或预防病和中风的发生。人类近又从大麦中分离出抗突变活性物质——酰基葡基固醇,其成分可在肠中产生的致癌素的形成。从而证明了大麦具有预防的作用。荞麦,食味清香,营养价值高(80~90),所酿酒质清澈,久饮益于强身健体,它含有18种氨基酸、9种脂肪酸,微量元素,维生素含量丰富,特别是VP、叶绿素是其他化合物中所不含的,因此,荞麦具有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对高血压具有一定的。

  粮为酒之肉”,原料是酿酒的物质基础,选用不同的原料酿酒,其酒体风格及营养成分必然不同。目前,人们在中国白酒中检测到的微量成分已达上百种,主要包括醇类化合物、低分子有机酸及其脂类、高分子有机酸及其脂类、酸类化合物、吡嗪类化合物、多元醇、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它们一部分来源于原料本身,另一部分是经过微生物发酵过程微生物代谢作用产生的,其中大部分成分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并且是其他食品中所不含的,有些成分对肌体生命活力和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常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是具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白酒发展经历的时期

  1、作坊酒时代——原始传统酿酒时代。

  2、工业酒时代———随着现代文明的崛起,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过直接酒精或粮食酿酒直接与水勾兑,80年代初期。

  3、广告酒时代——以当年标王“山东秦池酒”、孔府宴酒等系列为代表的时期。

  4、品牌酒时代——以五粮液酒辉煌为代表的时期,随着物质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开始发生变化,对品牌的需求应运而生。

  5、文化酒时代——以今天茅台酒为代表的文化酒时期,首先是物质文明的深层进步,精神享受时代的到来,铸就消费者的理性消费观念,其次,由对自身外在的关注(品牌的需求)转而向自身内在的现实追求,即除了时尚更要追求健康。

  如何解决白酒浑浊的问题

  酒是醇、酸、酯、醛等有机物质和水的混合体。各种香型白酒的主体香味物质与其他微量香味成分间的平衡、匹配构成了诸味协调的酒体。

  综合前面所述,沉淀物质实际上是白酒中的某些香味成分或其前体物质,除浊和保持香味风格是低度白酒生产所面对的一对矛盾。因此应在尽可能保持酒体的香味风格前提下,除去低度白酒中的沉淀物质,或除去低度白酒中潜在的会引起沉淀的物质,以免出现沉淀现象。

  如何在不影响产品原风格,又能使白酒清亮透明,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有效地进行处理过滤,处理的方法各厂不尽相同,但不外乎两种方法:一是冷冻处理法;二是吸附法(淀粉吸附、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分子筛法等)

  冷冻过滤法——根据3种脂肪酸酯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少,将加水浑浊后的白酒冷冻到-12~-15℃,并保持数小时,使脂肪酸乙酯絮凝、析出,颗粒增大,并在低温度条件下过滤除去上清液的混合物,便可获得澄清透明的低度白酒。由于沉淀物是油性物质,过滤时困难,可加石棉、纤维粉作助滤剂。这种方法虽然有效果,但需要一套高制冷量的冷冻设备和一个低温过滤房间,酒温必须冷至-12℃以下,否则低度白酒以后遇冷又会出现浑浊,因而设备投资大、生产费用高。在北方可利用冬季室外气温低的条件,将酒基降度以后放在室外进行自然冷冻,也有一定效果。但由于室外温度变化大,冷冻效果差,需要的冷冻时间较长,过滤速度也较慢。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表面许多微孔形成的巨大表面张力对低度白酒中的沉淀性物质进行吸附。吸附剂的使用原则是:既能除去酒中沉淀性物质,又不使酒中的香味物质产生较大吸附损失,更不能影响酒体的风味和风格。

  1、淀粉吸附法——取样品若干个,分别按不同比例加入淀粉摇匀后静止24小时。过滤后比较可知,淀粉对呈香物质吸附较小,易保持原酒风格,但用量不易过大,否则会给酒带来不良气味。

  2、活性炭吸附法采用果壳粉状活性炭,按不同的比例加入样品中,隔4小时搅拌一次,24小时后过滤比较,入口糙,后味稍淡,需在调味上下工夫,方能保证质量。

  总之,白酒作为蒸馏酒的一种,其蒸馏工艺也别具特色,不仅是人们表达情感、解乏的酒水饮料。而且在日常生活种也有很多妙用。中医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方法的使用,都需要白酒的帮助。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