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东的饮食,人们自然而然会因为穆斯林的习惯想到不吃猪肉,不喝酒。为什么伊斯兰会禁止饮酒呢?对于喝惯了酒的中国人来说肯定不是很理解,本文小编为大家解说伊斯兰禁止饮酒的原因。
伊斯兰禁酒的由来是什么?
伊斯兰教对于饮酒的禁令是在公元625年逐步形成的。当时,酿酒用的主要原料是椰枣和葡萄,椰枣是阿拉伯半岛大面积种植的,因为那里的土壤不适应种植葡萄,葡萄酒是由叙利亚和伊拉克运入的。在伊斯兰教复兴之初,麦加和麦地纳等地的许多人都沉浸在饮酒和赌博之中。尤其是那些无所事事、胸无大志的人们,他们以这两项恶习寻求刺激、打发光阴。伊斯兰教到来之后,尽管他们举起了“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使者”的信仰大旗,但是,他们仍然饮酒。在信仰方面,伊斯兰教从未和多神教徒搞过调和、做过让步,甚至连坐下商讨的余地都不存在,也就更谈不上分阶分段的进行。但是,在他们所习惯的行为方面,伊斯兰教则采取了分阶分段的政策,或容而忍之,最后定而行之。
为什么伊斯兰要禁酒?
相信大家都很疑惑,其实禁酒是来自《古兰经》,《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伊斯兰教相信《古兰经》的原文在世界未创造之先早已存在天国,后由天使加百列启示穆罕默德才传至世间,其中有记载道“信道的人们呀,饮酒,赌博,拜像,求签是一种秽行,是恶魔的行为,你们故当远离,以便你们成功”,所以穆斯林不可饮酒,甚至炒菜料酒都不可以放,以及卖酒,卖酒,运酒等都不可以的。
伊斯兰禁酒的现状如何?
为了给自己的信徒找到正道,伊斯兰宗教学者们对酒的定义也争论不休。有的人认为只有椰枣酿的烈酒是不清真的,其他度数低的都没问题;但也有人引用圣训“凡是醉人的饮料皆是非法的”,宣称只要有一丁点酒精,就是不清真的;还有人认为,《古兰经》中只是名为禁止了名为Khamr的酒,其他都没事;更有人干脆给酒换了一个名字Shirāb,照喝不误;民间既有改宗不久的新穆斯林私自酿酒喝,也有年轻穆斯林背着父母喝酒⋯⋯
至于王公贵族,那就更不管什么教律了。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从第二任开始,几乎个个都喝酒:绰号“酒徒”的叶齐德一世天天喝酒,他还驯养了一只猴子,教他参加自己的酒席;阿卜杜勒-马利克虽然每个月只喝一次,但是喝得特别多,以致于最后不得不用催吐剂,把肚肠里的酒肉弄出来。
瓦利德二世则喜欢在酒池里游泳,同时狂饮酒池里的酒(希望他没有在里面小便),使得酒池的水位明显下降。有次,瓦利德二世大醉后,翻阅《古兰经》,看见这样的语句:“每个顽固的暴虐者都失望了。”(第14章第15节),他立马抓起自己的弓箭,拉弓把《古兰经》射得破烂不堪,还用自己所编写的两句诗向《古兰经》挑战,不知道真主会不会爱他。
波斯诗人艾布·努瓦斯祖上被迫改宗伊斯兰教,自己却一边喝酒一边念了两句诗:“酒袋摆一边,经书供一起。美酒饮三杯,经文读几句。读经是善举,饮酒是劣迹。真主若宽恕,好坏两相抵。”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哈伦·拉希德读后,觉得应该请这样的高明,真的让他到宫里给自己写商业互吹诗。
上面的政教领袖哈里发都不能带头以身作则,还能指望下面的芸芸众生能遵守教规?举例来说,阿拉伯的科学家们在做化学实验的同时,发明了蒸馏技术,正好用来提高酒的纯度,酿造烈酒。叙利亚的亚力酒(’Araq)便是阿拉伯人蒸馏出来的烈酒,在蒙元时期传入中国,被称为“阿刺吉”,成为中日韩三国现代烧酒的鼻祖。
英语中表示酒精的Alcohol一词,其源头正是阿拉伯语Al-Ku?l。该词在阿拉伯语原指化妆用的眼影,但后来被欧洲人借用,指称酒精,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喝完酒的人眼睛会起一层红晕,看上去像是化了妆。
在宗教宽容的世俗社会中,也只有极为虔诚的阿拉伯穆斯林,才会彻底拒绝酒。可以看见,穆斯林其实对酒文化世界的贡献颇多。
实质上,穆斯林不喝酒,只是为了戒除阿拉伯人早先酗酒的习惯,为阿拉伯民族整合做辅助的短期举动。当伊斯兰教传入其他有着深厚酒文化的地区之后,尽管异族百姓在阿拉伯人的压力下,改宗了伊斯兰教,但他们照样喝酒,禁酒的禁令并未随着伊斯兰教其他教义一同牢牢扎根,因为酒文化也是他们民族认同的一部分。
但在尊原教旨主义为大的政教合一体制之下(沙特:正是在下),哪怕你想喝酒,也没可能了。普通人在全国哪个旮旯,都几乎找不到酒。王公贵族呢?和千年前一样,正在私人酒席上酒肉欢歌呢。
宗教戒律与任何种类的道德规范一样,某种程度上都是少部分人用来约束大多数人的行为,使之不从事特定意义上“不良”的行为,不与自己争抢有限的资源。
小编认为,喝多了不仅会给别人增加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自己也会难受,特别是对身体的危害极大,每年因为喝酒出事故的也不在少数,所以喝酒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