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为酒之血、粮为酒之肉、曲为酒之骨‘’这是传统酿造流传下来的精髓所在,三者缺一不可。
一瓶纯正的酱香酒便是这三种的结合。
众所周知,酱香酒中最好的,便是坤沙酒和大曲酱香,坤沙酒属于最好的酿造工艺,而大曲则是最好的原料制作,作为酱香酒,也不止有坤沙这种酿造工艺,还有翻沙,碎沙的流派。
不同的酿造手法,有不同的酿造工艺,也决定了口感和价格的差别。
酱香酒中的‘沙’不是沙子,代表的是高粱的籽。
酱香酒在选用原料的时候,对高粱有两种要求。
1是淀粉的含量高:因为只有淀粉的含量高,出酒的时候白就越高,这里的‘白’指的就是色泽。
2蛋白质含量要低,酯类含量也要低:蛋白质和酯类含量低才会降低酒体的怪味和油化味。
而高粱的选择上,是从糯高粱和粳高梁中做选择。
糯高粱和梗高粱的区别又有哪些呢?
以粳高粱和糯高粱为生产原料,对酱香型白酒3个生产周期进行测定。得到以下结论:
1、下沙时糯高粱比粳高粱淀粉含量高0.5%。
2、1次取酒时微量元素丁酸乙酯、乙酸乙酯、正丙醇等的含量糯高粱要低于粳高粱。
3、2次取酒时糯高粱的出酒率要比粳高粱高出1%。
4、全年出酒率糯高粱比粳高粱高0.8%,优质的糯高粱比粳高粱高1.0%。
这也就是酱香酒在原料的选择上以糯高粱的原因。
说完了原料,接下来就认识一下坤沙,碎沙,翻沙这三个流派。
坤沙
坤沙酒也被叫成"捆沙酒"或"坤籽酒"、"浑沙酒",是传统工艺的酱香型白酒,“坤”字是音译过来的,也做“捆”,是“完整”的意思。所谓坤沙,就是指完整的高粱,茅台镇本地也叫“捆籽”,又称为“小红粮”是属于三种酱香白酒里的龙头老大,也就是大家说的正宗型的酱香白酒。
坤沙酒在生产时原料仍然会处于20%的破碎率,并没有所有原料都处于完整的状态,只有在破碎后才能更好的带动发酵。
坤沙工艺的生产周期长,一年就是一个生产周期,分为七次取酒,也就是是传承的‘回沙’工艺。
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两次投料”这样生产的酒,最为上乘。
虽然酒率低,但品质绝对是实打实的。
这也颇有武林高手,十年磨一剑的意味在里面。
高品质的回沙酒,浓漆味,入口酱味响亮,微苦带甘,酱香中透着淡淡的焦香、花香,在口中逐层释放,层次细腻,回味优雅且长,顶级酱香型白酒茅台就是这种工艺。
翻沙
就是用捆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酿出的酒。“翻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品质差。这样的酒仅仅比酒精酒多一点酱味,自身不具备太多经济价值,同时工艺控制不好会出现苦、糊等邪杂味。很多大品牌的低端酒,其实用的就是这种工艺。
口感上,翻沙酒入口微苦糟臭露头,已无酱型,只有略微残留的一些酱香风格或直接偏格回味给人浓香感。
碎沙
将准备好的大料,进行百分百式的碾碎,也就是打磨成高粱粉。
碎沙酒的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酿造出来的酒也好入口,这也导致碎沙酒,在整体的口感上的单一,不如坤沙酒的醇香,也正是这样,碎沙酒在初次接受酱香酒时,会更容易接受。
纯碎沙酒陈放多年后的香味提升很小,陈放后主要是口感柔顺更好入口。
中国的白酒文化历史悠久,酿酒工艺也层出不穷,但其实不管是哪种碾造工艺不必太过于讲究纯碎沙酒陈放多年后的香味提升很小,陈放后主要是口感柔顺更好入口。
盲目的追求工艺而忘了酒本就是娱乐和消费品,独酌自饮也有一番风味,但两三好友相聚,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体验。
喝酒消愁也好,开心也罢,最重要的是身体健康。
还是那句适量饮酒,小酌不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