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说里面的热门话题我可以看到么
可以的。点击就可以看着热门话题大家的讨论了。
可以
2,未来白酒行业的发展前景怎样
白酒的六大类消费人群根据腾讯营销洞察的资料显示,白酒6类典型消费者分别是活跃中老年、新入圈年轻人、拼搏打工人、高线新中产、高端商务人士、新势力女性。这也是今后白酒生产制造企业的目标客户群体。白酒市场集中于二三线城市白酒市场集中于二三线城市,相对分散,地域覆盖相对更广,城市分布中均从一线城市到五线城市,喜好白酒的人群分布均达到10%以上。其中,三四和五线城市对于白酒的偏好高于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白酒消费市场呈现下沉的趋势,中小企业也可以将此视为一个树立品牌地位的机会,激活三四线城市的市场需求,或将帮助中小白酒企业提升品牌地位。中青年人群是白酒的主要消费群体30-39岁年龄人群的占比在三种酒中均占最高。对于18-29岁的年轻群体,对于啤酒的认可度显著高于白酒和啤酒;30-39岁和40-49岁的年龄人群对于白酒的认可度最高,白酒的目标消费群体也主要是该年龄层次的人群。醇厚丰满和柔和舒顺两种口感备受青睐消费者在购买白酒时,对白酒的口感要求,喜欢醇厚丰满的消费者和喜欢柔和舒顺的消费者人群分布相差无几,均在34%左右。因此,对于白酒企业来说,醇厚丰满和柔和舒顺两种口感是未来企业可以进行产品研发时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大部分消费者偏好200元以下的白酒消费者对于白酒的价格偏好集中于200元以下,占比约90%。从一定程度上来看,目前消费者对于低端白酒较为青睐。中高端白酒仍然不是大部分消费者的首选。——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白酒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3,我在微博发热门话题大众怎么知道
就是 大家的 微博啊
微博本身就是开放平台,比如我发了你的话题微博,我的粉丝就能看到,这样辐射下来,如果非常热门,是有机会出现在新浪微博首页的,那就牛掰了
4,中国白酒的优劣势分别体现在哪些地方你是否看好
对白酒行业长期看好。中国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是中国特有的,是世界蒸馏酒中独具一格的一个品类。酒色洁白晶莹、无色透明,各种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气馥郁、纯净,溢香好,余香不尽,口味醇厚柔绵,甘润滑洌,酒体谐调, 回味悠久,能够给人以极佳的口感。优势:1、庞大的市场份额:白酒又名烧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2021年1月31日,中国酒业协会官方微信号发布了2020年全国酒业经济指标,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销售收入达到5836亿元,较2019年有所增长。2、强大的品宣形象及x本位牢不可破的形象:中国是礼仪之邦,君子以厚物载德,多以内敛、保守、睿智的形象对外展示;所以你会发现,只要是重要的场合,咱们上的产品外包装多是庄重、朴素、大气为主,花里胡哨的包装几乎看不见;中国白酒的宣传语牢牢紧扣着该主题。3、独特的口感:初尝白酒,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辣,一年前有个热帖问白酒真的好喝麽?我在那个回答里收获了知乎点赞过5K的第四篇文章;还有老梁的那句:白酒是中国男人的成人礼!说实话,以前特迷老梁,但自从朋友圈经常看到他为某镇酒不遗余力的宣传,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成年人的世界不谈好与坏。劣势:1、品牌混乱,理念混乱,盲目扩张。严格来说,其实各行各业都一样,中国处于高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是第一要素,企业发展先谈活下去,再谈发展!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大家耳熟能详走上国际视野的中国品牌屈指可数;而酒企作为众多行业里面的细分领域,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产品线混乱、品牌过多过杂。2、网络宣传不到位,平台缺乏监管。以前白酒宣传主要靠电视,但电视宣传高昂的成本一般酒企扛不住,从源头开始扼住了中小酒企的宣传机会;但现在自媒体的兴起,让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快速释放了中小企业宣发成本的压力。所以导致了一系列小作坊随时冒出头,以次充好;这种行为严重伤害到酒企的生命周期,短期内能收获一批客源,但消费者不是傻子,上当几十次,次次不一样;这种行为只会慢慢把消费者推向大中型酒企;未来三五年内小作坊的日子会倍加煎熬,要么及早转型成功,要么被收购。3、白酒行业没有明确的监管标准。酒是越陈越香,所以一大堆年份酒;年份越老价格越贵,所以一大堆30年甚至50年老酒;监管机构也拿不出较为科学的检测手段进行抽查;10年还是20年全凭酒厂心情,如果中国白酒想成为世界的名片,一个完善的监管机制必不可少!
5,在微博热门话题中怎看不到自己发的微博
只能在自己的微博广播里看,非要在很多的评论中去查看的话,只能一条条查了
热门微博只会选出很具代表性的微博,楼主的微博太普通,转发和评论太低,起码要2000以上。
6,中国白酒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白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其生产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贵州仁怀、四川宜宾、四川泸州,这三个地方有着全球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蒸馏酒产区,其白酒产业集群扛起中国白酒产业的半壁河山。中国白酒行业发展历程白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与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和金酒并称为世界六大蒸馏酒。我国白酒行业整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名酒企业扩大产能,以平稳销售为主;此后经历了高速扩张,商务消费促进行业发展,并且各大酱香型龙头企业凭借超强的品牌力、产品力和渠道力引领白酒行业的发展。目前,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快速增长带动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升级需求逐渐显现,龙头企业马太效应凸显。中国白酒产量连续多年下降2012年12月,《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要求:接待工作不安排宴请,不喝酒,更是对军队接待工作中饮酒亮出了红牌。之后,各地方政府又陆续出台地方版“禁酒令”。中国白酒行业前期积累的产能过剩、社会库存过大等问题快速爆发,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全行业产量增速大幅下滑,但我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的产量直至2016年仍保持了正向增长,达1358万吨。经过前期深度调整以及消费升级推动,分化发展成为2016年以来白酒行业的总体特征,落后产能持续出清,白酒行业整体产量持续减少。2019年,白酒产量已下降至786万吨,2020年上半年,白酒产量只有350万吨,预计2020年全年产量在700万吨左右。中国白酒销售收入波动较小白酒行业需求主要来自政务需求、商务需求和个人需求。在三公消费受限后,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政务需求出现大幅下降,目前处于低位且短期难以改善;商务需求受宏观经济发展影响较大,而当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且短期预计不会有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因此需求提升的可能性较低;个人需求变化来源于消费升级,“少喝酒、喝好酒”成为共识。所以,中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与产量走势基本保持一致,但因为近年来高端白酒的品牌溢价,其价格仍处于高位,并且带动次高端白酒价格持续走高,致使白酒行业销售收入波动幅度较白酒产量较小。中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在2017年和2018年有明显下滑;2019年,受个人需求拉动,中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增长至5672亿元,同比增长5.74%。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及蔓延直接影响了白酒春节旺季的消费,白酒行业销售收入较2019年同期大幅下降,仅有2737亿元。白酒行业在2020年第二季度逐渐复苏新冠疫情直接影响了白酒春节旺季的消费,2020年上半年,白酒上市公司收入及利润增速均较2019年同期有明显下滑。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白酒行业的收入增速较2020年第一季度的-0.03%略有提升,增速到达3.42%;但在利润端增速上反而从第一季度的 9.46%回落至6.35%。扣除茅台和五粮液之后,白酒行业第二季度仍然负增长,第二季度白酒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别为-5.2%和-0.6%。高端白酒企业2020年上半年业绩亮眼以贵州茅台和五粮液为代表的高端白酒企业在2020年上半年收入及利润依然能够维持两位数增长,洋河股份、古井贡酒和老白干等区域次高端白酒企业收入利润均呈现小两位数下滑,说明拥有较强品牌力和渠道力的企业,在极端特殊情况下的抗风险能力和渠道调节能力强于缺乏基础市场的泛区域品牌。——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白酒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7,各位朋友谁能告诉我更新了最新的微博之后热门话题去哪里了 搜
在你的微博首页、第一个界面、上面有特别关注跟热门两个选项。
发现那里
可能是延迟的问题,我的也经常信评论热门话题而看不到自己说的。
8,侯昊景气度向上 白酒行业高端龙头红利仍存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是全市场唯一一只纯粹的白酒主题基金,三季末规模高达242亿元,持有人超230万。作为基金经理,侯昊每天面对的申购赎回量都很大,非常考验交易能力和流动性管理能力。 如何实现对白酒指数的紧密跟踪甚至实现超额收益?对于白酒行业来说,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去分析?本期《擒牛记》专访了招商基金量化投资部副总监,招商中证白酒指数、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基金经理侯昊,一起探寻白酒行业投资背后的秘密。 量化+行研 指数投资需要更大格局 在医药和白酒这两个板块,侯昊管理的指数基金是最大参与者。如果只是单纯跟住指数,量化交易是侯昊最擅长的事。对于指数基金的管理,侯昊在控制跟踪误差的基础上,通过交易模式的优化追求超额收益。每天在市场中做交易,需要充分了解价格波动的原因,为每一笔申赎做好主动择时,尽量减少冲击成本。因此,深入研究行业和公司前景,与量化择时指标及算法交易等相结合是近几年来侯昊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经过多年管理白酒指数基金的经验,侯昊认为一个有着稳定ROE的赛道是可以享受估值溢价的,2016年时可能很多人很难想象到高端白酒现在的价格,因此,基金经理需要有更大格局,视野更宽更远。今年的市场热点繁多,从食品饮料到新能源,再到生物医药和芯片,侯昊也在不断地融会贯通、取长补短,在量化因子、择时和交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宽行业研究广度和深度,成为白酒和生物医药行业,乃至大消费行业的专家。 先价后量 白酒三大阵营分化明显 白酒无疑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大赛道,中国自古以来酒文化源远流长,国内白酒企业的“护城河”很深,并且白酒作为区域性行业并不会受到海外的冲击。白酒目前到底贵不贵是大家一直争论的话题,头部企业估值高居不下、股价节节攀升,害怕错过行情,但又担心股价突然轰塌。 对此,侯昊认为白酒行业处于成熟期,格局较为稳定,量增有限甚至下滑,靠价格驱动行业总量缓慢增长。白酒总体的提价速度始终是跟随货币增发的速度,业绩增速存在较强的支撑,但是受到市场情绪和外在情况等各种因素影响,短期的波动确实不可避免。以前大家都认为,白酒这个行业跟经济周期相关性高,其实随着需求结构中大众消费占比提升,以及酒企渠道治理精细化,白酒的周期性被大大地弱化了,更重要的还是看白酒行业的消费升级和集中度提升趋势。 如果说军工、芯片等高 科技 行业普通投资者研究起来晦涩难懂的话,那么白酒行业可谓是家喻户晓,可能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但对于专业机构投资者而言,白酒行业分为三大阵营,高端、次高端和地产酒。对于高端白酒来说,品牌已经全国化,竞争格局相对稳定;次高端仍处于各大品牌竞争的局面,其品牌影响力正不断突破区域限制,向全国化发展;最后就是地产酒,也就是区域性品牌,辐射地区相对有限,这些品牌正在力争扩大在更多地区的影响力。那么这时候,分析的重点就应该是如何在拔高价格的同时,提升品牌力占住更大的市场。白酒市场比较特别,它是先有价再有量的,特定竞争格局中关键价格带上产品的精准卡位才能带来更好的营销效果,因为喝酒更多的是“喝品牌”。在特定价格带上才能带动销量,才能推动经销商去理顺量价逻辑,拓展新的营销市场。 有人认为高端白酒品牌力强,是否需要更多的价格带产品形成价格矩阵?侯昊表示,其实这完全取决于价格带差。拿某高端白酒来举例,一瓶零售价接近3000块钱,另一种高端白酒零售价1000块钱,那么前者确实可以在1000块到3000块的价格带差中间有更大的发挥,打造新产品。白酒的营销模式是不同于大众消费品的,理顺价格带才能提升业绩,以价定量,价差大的品牌可布局空间大。 行业景气度向上 建议长期定投 很多普通投资者喜欢定投,不过侯昊认为还是要看投资标的的特性。对于ROE高且稳定、行业成熟、现金流稳定的行业,低位买入持有和定时定额的普通定投都是很好的投资工具;对于ROE不稳定、估值波动大的行业,如果能结合行业周期及估值做择时定投,则能有更好的投资收益。 那么回到白酒行业,大家应如何投资呢?中长期趋势来看,随着经济增速下台阶,新兴行业和白酒等景气度向上的行业,比较优势明显,仍存结构性机会。新冠疫苗进展带动低估值顺周期板块补涨,风格上短期内价值股相对占优,但是更长周期来看,成长逻辑更顺的行业会更优。 从微观来说,具体到白酒行业内部,侯昊认为,对于高端白酒来说,市场需求还远远没有到达天花板,相关企业年年营收都呈增长态势,行业仍然存在一定的红利,适合长期持有;对于次高端来说,这些企业的ROE会随着市场份额和竞争格局变化而波动,存在更多的波段操作空间。而对于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侯昊建议投资者在充分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采取定投的方式建仓,分散风险,拥抱好赛道,做时间的朋友。 侯昊:经济学硕士,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特许金融分析师)、FRM(Financial Risk Manager 金融风险管理师),2009 年加入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招商基金量化投资部副总监,同时任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基金等产品的基金经理。
9,看荐热门话题在哪里可以看的
打开看荐客户端,可以在“发现”里面,找到“热门文章”一栏,里面就有不少的热门话题文章看。
现在很多地方都能看的呀,比如阅读app看荐、新浪等,看荐的话热门话题的文字比较精彩一些。
10,白酒行业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你怎么看
从全国评酒会取消,到白酒企业之间激烈的价格战,从山西朔州假酒案,到1998年央视标王秦池酒业的轰然倒塌,再到2012-2013年由酒鬼酒引发的白酒塑化剂事件,同期国家又加强了对公款消费的管制,高档白酒消费一度一落千丈,白酒行业可以说几度经历波折。但是即便如此,白酒行业还是抓住了中国经济腾飞,消费升级的 历史 机遇,迎来了黄金十年,而以茅台为代表的中高端白酒上市公司更是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尤其是近期,茅台股票突破1130元,市值突破1.4万亿,整个白酒行业看上去完全是繁花似锦,给人如日中天的感觉!而白酒行业整体利润率都非常高,19家上市白酒企业毛利率最低的也在50%以上,暴利啊,这个行业家家都是现金奶牛。如同几年前一样,塑化剂事件一度让白酒一落千丈,那么未来白酒行业可能会遇到什么大问题呢? 一是政策性风险。茅台的市值暴涨,新高不断,这里面固然有茅台公司自身足够优秀的原因,但是某种程度上也有机构抱团的因素,其实茅台已经接近庄股了。因此,市场上也不是没有怨言,尤其是贸易战背景之下,已经有人在讽刺地产+酿酒qiang国了。所以,未来白酒不是没有政策风险,这个行业超高的利润率,加上酒精对 健康 和 社会 的危害性,税务部门完全可以采用整体性加税的方式进行调节整个行业的利润,如果这么做的话,这个行业肯定会遭受到沉重打击,大家不要觉得这个事情没有可能,毕竟暴利行业加税,古今中外都有很多案例。 二是行业风险。比如说,今年A股白酒企业新高不断,业绩也不断增加,但是实际上这主要是因为白酒行业不断提价的原因,因为白酒的消费量自从2016年以来一直是在下降的。就是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上 社会 发展越来越多元,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喝白酒了,未来随着白酒消费人群的萎缩,白酒行业可能也会慢慢陷入停滞。 以上两个问题可能会是白酒行业最大的问题,至于技术、成本什么的,从来都不是白酒行业关注的重点。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蒋老师观点:目前白酒行业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 产能过剩。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以往的一个白酒品牌——青花瓷,在十几年前,青花瓷可是相当于现在的茅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属于白酒行业中的TOP1,那么为什么会没落呢?就是由于自身产品过多导致的手足相残。从一手遮天到过街老鼠,青花瓷是怎么一步一步把自己“杀”死的呢?下面我们将要谈谈“青花瓷”这个品牌没落的主要原因——产能过剩。 记得当时还在鼎盛时期的“青花瓷”可是多达几百种品类之多,其中窖藏的年份有10、15、20、30、40、45、50等等,这个窖藏年份大多白酒厂家都会标注,基本属于个空口号,营销嘛也比较正常,我们也不好说什么。 除了窖藏年份,还有灌装日期,但这个词在酒圈中有很多争议,我们下文会讲到,所以一般叫它装瓶。而我们常说的82年拉菲,其实就是法国波尔多地区的拉菲酒庄在1982年的装瓶的,也正是因为产能稀少,卖一瓶少一瓶,再加上拉菲的陈年潜力又无比巨大,种种原因导致的这款酒的价格居高不下,这就是我们俗称的——物以稀为贵。 一般的酒厂,有了窖藏日期、装瓶日期,再加上合格的酒质,基本上就可以发售了,只要你舍得巨资包装自己的产品,维护自己的品牌,盈利基本上只是时间问题了。 当时的酒圈可是青花瓷集团可谓是一家独大,其地位就和现在的茅台集团差不多,甚至因为当时的人民消费欲望强烈,又经历了改革开放的黄金时期,其购买力可是非常庞大的,基本上哪家企业要是能够吸引到这些人群,谁就能立马翻身当“皇帝”。 但当时的青花瓷集团还不满足于现状,拼命地出新产品、新包装,也许是企业高层不满足于现有产品,又或许是想要推出新的产品来刺激消费者,攫取更多的资金,不管出于哪个原因,它失败了,而且,输的一败涂地。 为什么会失败? 当时的“青花瓷”集团做出了一个彻底的决定了他们命运的决策:换包装。 他们把同一款酒以同样的酒质、同样的酒标、同样的酒瓶通过更改颜色来刺激消费者,其中有最经典的蓝色酒标,发展到后面的黄色、绿色、红色、紫色......等等。 可惜消费者不是傻子,一次上当,两次上当,第三次就不买你们的酒了,我们买五粮液、买茅台,当时的茅台还是贵州一家小小的酒厂,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抓住了机会,几年下来突飞猛进,坐稳了白酒业的第一把交椅,可惜的是,纵观这几年茅台集团的发展,它似乎有意要走青花瓷集团的老路。 可以说“青花瓷”的失败完全是战略失误和错把消费者当成小白鼠所造成的产能过剩,你有“前科”,咸鱼翻身是不存在的,老老实实退出酒圈吧!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批判一下酒圈当中的某些无良商家。白酒行业所存在的问题,绝大部分是因这些人群所引起的,并且未来可能还会有一条道走到黑的倾向。 灌装酒,顾名思义,就是把酒用瓶子灌装起来的酒,这点很好理解,也看似并无什么不同。但在现在,却成为了假酒、坏酒、劣质酒的代名词。 前面我们讲过,为什么这个名词会在酒圈中颇具争议,其原因就是因为一小部分人群的“杰作”,他们其他不行,但对于“狸猫换太子”的这种灌装方式却颇有门道,下面我来透露一下他们究竟是如何“狸猫换太子”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白酒市场,其文化 历史 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是我们当之无愧的国之精粹、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国酒。但我们今天不讲 历史 ,我们先讲讲这帮人对于白酒灌装都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方式、方法。 原浆,意思就是还未经过陈酿、勾兑的原液,酒精度一般比较高,有些酒商会去小酒厂里收购这些原浆酒,再由酒厂加工、勾兑出原有包装酒的口味。 那怎么把这些就给换进去呢?我们以茅台为例,大部分是购买的空酒瓶,这在白酒圈中也已经形成了产业链。那还有一部分酒商会在茅台的瓷瓶底部扎上一个小孔,把原有的酒液提炼出来卖掉或自己喝。 中国的白酒市场如此紊乱,很大部分是这群商家所造成的,这是急需也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白酒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它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寄托和传承,其 历史 可追溯到几千年前,是我们当之无愧的国之精粹,是当之无愧的国宴用酒。 而目前白酒行业中最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产能过剩”“灌装酒”,这两点是急需也必须解决的问题。 你对罐装酒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笔者作为一个品酒师,一方面和白酒生产的厂家有所接触,一方面与资深的白酒从业者有所沟通,另一方面对于普通的消费者群体也有所交流。在笔者看来,白酒存在的最大问题既不是所谓“塑化剂”这类质量问题,也非品牌、定价之间的不确定关系所带来的种种问题,而是新一代年轻人对于白酒的认知和定位。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他们不喜欢白酒,不了解白酒,认为喝白酒是所谓老年人和中年“油腻大叔”的行为,认为喝白酒不如喝洋酒“高雅”、也不如喝啤酒爽快好入口,所以从心里不认同和接纳白酒。 如今我们也看到,很多厂家为了迎合年轻人,从口感到包装上都采取了一些年轻元素的改变,甚至推出了“江小白”这种指向性很明确的大众品牌,但是在根本上,并没有改变当代年轻人对于白酒的固有看法。 怎么让年轻人认知白酒、接纳白酒,甚至喜欢白酒、主动消费白酒,笔者认为中国白酒在挖掘自身价值的同时,应在宣传策略、口感度数、主力产品的定价等方面注重跟国际接轨。好酒的一线品牌、主打品牌在价钱上首先不能让经济实力一般的年轻人望而却步,动辄大几百甚至一两千的优质白酒,年轻人怎么能消费得起?而年轻人日常消费得起的一两百块钱的白酒口感上又不尽如人意,远不如同等价位的洋酒好入口,那么长此以往,白酒必然会和年轻群体产生疏离感。 白酒行业的真正危机实际上是传承的问题,就好比是京剧一样,即便是再优秀的国粹,曲高和寡,没人去听、没人去学,也无济于事。茅台、五粮液们不应为高定价、高股价而沾沾自喜,脱离大众,便曾是英雄也必将走向末路歧途。不清楚现在白酒行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只能谈一下白酒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酿酒标准不统一。中国南北差异很大,所选原材及料酿造工艺不同,国家相关部门很难对白酒出台统一的酿酒标准,并且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酿酒标准。很难统一。这导致了各大酒企自行制定标准,又不公开,很难让消费者从源头就了解,从而让消费者产生了很深的误解,让他们认为很多酒都是酒精勾兑的。 第二,酒企生产混乱。近些年来,白酒市场快速增长,酒厂广告满天飞,酒企自己酿造的酒(好酒)无法满足市场。因此,就出现了收购,兼并或直接购买原酒的现象。严格意思上说,这种行为已经不能算自己的品牌。但由于国家和市场没有相应法律条例约束,无法做到有效监管,就出现了某些酒每个批次就会有一定差异。甚至有些消费者发现以前喝的不错的酒现在越喝越差劲。 第三:虚假宣传。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白酒行业出现乐很多虚假宣传的行为。一些酒企利用消费者这种心理,推出成系列的“年份酒”,例如茅台的15年、30年、50年、80年。古井的5年、8年、16年……值得玩味的是,有些酒厂的厂龄还没酒龄大——四川泸州某酒厂成立16年,推出三十年珍品;贵州茅台镇另一酒厂成立30年,生产100年纯粮酒。更有一些白酒品牌打出了“ 健康 概念”,明显违法《广告法》,涉嫌对消费者“进行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白酒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特殊味道的饮料了,我国是最早酿酒的国家,早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酿酒技术,并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一直到今天。 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白酒行业的问题一直都层出不穷。前几年白酒塑化剂的问题,我们仍记忆犹新。还有白酒行业,用酒精快速勾兑酒,达到以假乱真的问题。重中之重的问题,是商家跟消费者之间的矛盾问题。那目前市场上就出现了很多专门为年轻消费群体打造的新品类白酒,这类白酒在容量,包装营销方式上在不断的 时尚 化向年轻化靠拢。像近两年出现的小酒江小白,抖音上也出现了很多款小酒产品,比如抖酒、抖音小酒等。这些产品在包装设计上增加了许多 时尚 因素,并且采用 时尚 的酒标增添了流行的宣传话语,这样的产品对于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容易接受的。也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产品。 这么看来白酒行业所存在的问题,基本就是在酒的质量上,价格上还有对产品的定位上的问题。我们的白酒市场受众群体正在年轻化,所以白酒企业如何能够抓住新一代年轻的消费者,是对中国白酒企业的一个很大挑战。
11,你们是怎样查找热点文章的
我是下了一个看荐app,在热门文章的专栏那里看的。这样比较方便,直接就有专栏了,不用再去找热门话题在找热门文章。
比较看重文章质量或者要关注同类型的就用西瓜公众号助手,能看文章传播指数,主要是爆文素材时时更新。热点来了当然就只转载同一篇拉,至少也是同一个话题,不停的炒热。
12,从哪里可以了解白酒行业新闻
一般业内都是在白酒第一网和白酒网看相关的行业信息,这类的专业网站比大型的门户要好精准的多
http://www.baijiu001.com/我们家周围的几个店都在看这个呢
酒店和酒吧
网络
上网查询
网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