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白酒酒曲的比例是多少,做酒酿时糯米和酒曲的比例是多少

本文目录一览

1,做酒酿时糯米和酒曲的比例是多少

一斤生糯米放10克酒曲~~

做酒酿时糯米和酒曲的比例是多少

2,制作米酒时 米和酒曲子的比例是多少

一斤米一两酒曲一两麦芽,或者一斤米二两酒曲。
lz是天才,坚定完毕

制作米酒时 米和酒曲子的比例是多少

3,白酒做酒曲加多少

1、说说酒曲、酵母的问题酒曲一般用量在20~25%之间,酵母(活性干酵母)用量在千分之0.5左右。2、异戊醇高,喝酒易头痛。降低异戊醇的方法:稀释法以后少放酒尾,然后逐渐掺合,分4次掺合,质量指标就会下来了,白酒中异戊醇少了,水味大,多了也不好。按照你的说法,重新蒸馏,能够解决,重蒸损失8%左右的白酒,没必要加水降度。虽然异戊醇高了一点,也不是太高,我见过太高的能够过100mg/100ml的含量。3、酒尾不加之后,酒度会提高,降度之后,酒水感觉会淡薄。原因是酸度降低了。你还要学习勾兑。发挥各个香味物质的比例才好。

白酒做酒曲加多少

4,拌酒曲是用什么酒曲比例多少

进一步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而酒曲本身所带的淀粉和蛋白质等也是酿酒原料.酒酿是由糯米或者大米经过酵母发酵而制成的一种甜酒,酒精度极低,热量很高.它有很多别…米和酒曲的比例在酒曲的包装袋上有说明,另外不要加糖,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糖分,而且很甜的。糯米浸到涨开,沥水后隔水蒸熟(米粒变玉色即可,大约半小时左右),将糯米饭倒入淘米箩里用冷水冲洗,淘净粘液并冷却,按比例放入酒曲(酒曲必须用擀面杖压碎成粉末状),搅拌均匀,再将拌好的米饭放入带盖的容器中,将米饭压平实,中间淘一个洞,米饭表面少许洒些温开水,加盖保温,2~3天即可吃了。(期间用勺把小洞里析出来的米酒浇在饭表面。)醪糟做成后要放入冰箱,否则会不断发酵。
不能了。发苦不是酒曲放多,而是温度过高,导致酒酿变酸苦味。下次注意温度,常温下手背放在米饭上不觉得烫再放酒曲。

5,千分之七的酒曲量是多少是克还是斤

百分比和千分比是和重量单位没有任何关系的!它后面是不带单位的! 千分之七:用小点的单位和大点单位都一样,没有差别的! 比如:我大量生产白酒,我就用吨作单位,总重一千吨,其中有七吨酒曲; 说我只在家里小打小闹作点试试,就取总共1000克,其中七克酒曲就可以了………
答:按照一斤糯米二两酒曲的比例计算,8克酒曲需要0.08斤的糯米,冷开水(适量) 。  另外简述方法 如下:  将糯米500克淘洗干净,放入冷水中浸泡3—5个小时,使米充分吸水,然后放入锅中蒸熟。  将蒸熟的糯米取出晾至30℃左右,放进经过消毒的陶瓷器皿中,再将4—6克酒曲研成细末撒在上面。再加250克冷开水,将酒曲与糯米搅拌均匀,用手或勺子将其压平压紧,中间开一个小孔,将盖盖严。  发酵温度以25℃为好。夏季,1—2天以后,见中间孔中出水,嗅之有醇香味,糯米可在容器中转动时,即可食用。  冬季可将容器放在暖器上保温,3—4天后也可食用。夏天天气炎热,为防止米酒继续发酵变酸,可在酒中加少许水煮沸,即可延长贮存时间。

6,制酒时酒曲比例如何

  大曲酒和小曲酒生产中,分别要以大曲和小曲作为糖化发酵剂。制曲方法各不相同,现在分别以汾酒曲和药小曲为例作一简单介绍。  一、汾酒曲  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把大麦60%、豌豆40%按比例配好,混匀粉碎,要求通过20孔筛的细粉占20~30%。  2.踩曲:粉料加水拌匀,在曲模中踩成曲坯,由坯含水量为36~38%,要求踩的平整,饱满。  3.入房排列:曲室温度预先调节在15~20℃,地面铺上稻皮,把曲坯运入房中排列成行,间隔2~3 厘米,每层上放置芦苇秆,再在上面放置一层曲块,共放三层。  4.长霉:将曲室封闭,温度会逐渐上升,一天后曲坯表面出现霉菌斑点,经36~37小时,品温升到38~39℃,应控制升温缓慢,使上霉良好。  5. 晾霉:曲坯品温升至38~39℃,打开门窗,揭去保温层,排潮降温,并把曲坯上下翻倒一次,拉开间距, 以控制微生物生长,使曲坯表面干燥,固定成形,称为晾霉。晾霉时,不应在室内产生对流风,防止曲皮干裂。晾霉2~3天,每天翻曲一次,曲层分别由三层增到四层和五层。  6.起潮火:晾霉后,再封闭门窗进入潮火,品温上至36~38℃,进行翻曲,曲层由五层增到六层,并排列成“人”字形,每1~2天翻曲一次,昼夜门窗两封两启,品温两起两落,经4~5天曲坯38℃逐渐升到45~46℃,进入大火期,曲坯增到七层。  7. 大火(高温)期:这时微生物菌丝由表面向里生长,水分和热量由里向外散失,可开启门窗调节品温,保持44~46%的高温7~8天,每天翻曲一次。大火期结束,有50~70%的曲坯已成熟。  8. 后火期:曲坯逐渐干燥,品温下降,由44~46℃降到32~33℃或更低,后火期3~5天。  9. 养曲:后火期后,为使曲坯继续蒸发水分,品温控制在 28~30℃进行养曲。  10. 出房:把曲块出房,堆成间距10厘米的曲堆。  二、药小曲 又名酒药或酒曲丸。它是以生米粉为原料,添加中草药粉和种曲母制成的。  制作方法  1.浸米:把大米加水浸泡3~6小时备用。  2.粉碎:浸泡后的大米粉碎成米粉,并用180目的细筛进行过筛。  3.配料接种:以3/4的米粉用于做坯,余下1/4的米粉用作裹粉,香药草粉用量为酒坯粉量的3%,陈曲粉为2%,水为60%,相混拌匀。  4.制坯:拌匀后制成酒饼,切成2厘米大小的粒状 ,并用竹筛筛圆成酒药坯。  5.裹粉:把曲坯外面滚上一层细米粉,并控制酒坯含水量为46%。  6.培曲:室温控制在28~31℃,把酒坯送入曲室,培养20小时后,霉菌菌丝生长旺盛,品温控制在33~34℃,最高不超过37℃,24小时后,为了促使曲坏中酵母繁殖,室温应控制在28~30℃,品温在35℃以下,保持24小时。入房共48小时后,品温下降,曲子成熟。  7.出曲:成熟的曲取出后在烘房干燥或晒干,贮藏备用。  参考资料:合肥大汉

7,谁知道制作甜酒的糯米与酒曲的比例以及详细做法

材料用具酒曲一块、糯米1 500 g、凉开水一杯。清洁的容器、蒸锅、清洁的筷子、洁净的蒸布一块。方法步骤1.将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昼夜,把米淘洗干净。2.在蒸锅的笼屉上放上蒸布,将糯米倒入,铺平,盖好锅盖。置于旺火上蒸熟。将蒸熟的米饭用凉开水冲淋一次。放置到用手触摸微热(30 ℃)的时候,装入清洁的容器中。3.将酒曲碾细成粉未,撒在糯米上,并迅速将酒曲与微热的糯米均匀地搅拌在一起,然后将糯米饭压实,中间挖一个凹坑,最后淋上一些凉开水。4.把容器盖好,并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如用毛巾将容器包裹起来。5.将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如冬天放在暖气旁,以提高温度。提示1. 制作甜酒的工具以及整个操作过程要保持清洁,切忌油腻。2.根据酒曲包装上的说明(或请教有经验的人),按照一定比例将酒曲与糯米搅拌。3.在制作甜酒的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以防止其他细菌和真菌的污染。4.一般在冬季制作甜酒要用3天左右。当你打开容器,闻到酒香,看到米粒呈柔软状,食用时微甜而不酸,就说明甜酒的制作已经成功了。赶快请家人品尝吧
一 酒曲的分类体系 按制曲原料来分主要有小麦和稻米。故分别称为麦曲和米曲。用稻米制的曲,种类也很多,如用米粉制成的小曲,用蒸熟的米饭制成的红曲或乌衣红曲,米曲(米曲霉)。 按原料是否熟化处理可分为生麦曲和熟麦曲。 按曲中的添加物来分,又有很多种类,如加入中草药的称为药曲, 加入豆类原料的称为豆曲(碗豆,绿豆等)。 按曲的形体可分为大曲(草包曲,砖曲,挂曲)和小曲(饼曲),散曲。 按酒曲中微生物的来源, 分为传统酒曲(微生物的天然接种)和纯种酒曲(如米曲霉接种的米曲,根霉菌接种的根霉曲,黑曲霉接种的酒曲)。 二 酒曲的分类 现代大致将酒曲分为五大类,分别用于不同的酒。它们是: 麦曲,主要用于黄酒的酿造; 小曲,主要用于黄酒和小曲白酒的酿造; 红曲,主要用于红曲酒的酿造(红曲酒是黄酒的一个品种); 大曲,用于蒸馏酒的酿造。 麸曲,这是现代才发展起来的,用纯种霉菌接种以麸皮为原料的培养物。可用于代替部分大曲或小曲。目前麸曲法白酒是我国白酒生产的主要操作法之一。其白酒产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 酒曲生产技术的演变 一 原始的酒曲 我国最原始的糖化发酵剂可能有几种形式:即曲,蘖,或曲蘖共存的混合物。 在原始社会时,谷物因保藏不当,受潮后会发霉或发芽, 发霉或发芽的谷物就可以发酵成酒。因此,这些发霉或发芽的谷物就是最原始的酒曲,也是发酵原料。 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发霉的谷物和发芽的谷物是不加区别的, 但曲和蘖起码在商代是有严格区别的。因为发芽的谷物和发霉的谷物外观不同,作用也不同,人们很容易分别按照不同的方法加以制造,于是,在远古便有了两种都可以用来酿酒的东西。发霉的谷物称为曲,发芽的谷物称为蘖。 二 散曲到块曲 从制曲技术的角度来考察,我国最原始的曲形应是散曲,而不是块曲。 散曲,即呈松散状态的酒曲,是用被磨碎或压碎的谷物,在一定的温度, 空气湿度和水分含量情况下,微生物(主要是霉菌)生长其上而制成的。散曲在我国几千年的制曲史上一直都沿用下来。例如古代的"黄子曲",米曲(尤其是红曲)。 块曲,顾名思义是具有一定形状的酒曲, 其制法是将原料(如面粉)加入适量的水,揉匀后,填入一个模具中,压紧,使其形状固定,然后再在一定的温度,水分和湿度情况下培养微生物。 东汉成书的<>中有几个字,都注释为“饼曲”。东汉的<< 四民月令>>中还记载了块曲的制法,这说明在东汉时期,成型的块曲已非常普遍。 到北魏时代,以<>中的制曲,制蘖技术为代表, 我国的酒曲无论从品种上,还是从技术上,都达到了较为成熟的境地。主要体现在:确立了块曲(包括南方的米曲)的主导地位;酒曲种类增加;酒曲的糖化发酵能力大大提高。 我国的酒曲制造技术开始向邻国传播。 散曲和块曲不仅仅体现了曲的外观的区别, 更主要的是体现在酒曲的糖化发酵性能的差异上。其根本原因在于酒曲中所繁殖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异。 从制曲技术上来说,块曲的制造技术比较复杂,工序较长, 而且制曲过程中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酿酒前,还必须将块状的酒曲打碎。古人为何多此一举? 其中的道理是块曲的性能优于散曲。从原理上看,我国酒曲上所生长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有的霉菌菌丝很长,可以在原料上相互缠结,松散的制曲原料可以自然形成块状。酒曲上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如细菌,酵母菌,霉菌。这些不同的微生物的相对数量分布在酒曲的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也不同。有专家认为,酿酒性能较好的根霉菌在块曲中能生存并繁殖,这种菌对于提高酒精浓度有很重要的作用。块曲的使用更适于复式发酵法(即在糖化的同时,将糖化所生成的糖分转化成酒精)的工艺。 西汉的饼曲,只是块曲的原始形式。其制作也可能是用手捏成的。 到了北魏时期,块曲的制造便有了专门的曲模,<>中称为"范",有铁制的园形范,有木制的长方体范,其大小也有所不同。如<>中的"神曲"是用手团成的,直径2.5寸,厚9分园型块曲,还有一种被称为"笨曲"的则是用1尺见方,厚2寸的木制曲模,用脚踏成的。当时块曲仅在地面放置一层,而不是象唐代文献中所记载的那样数层堆叠。使用曲模,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统一曲的外型尺寸,所制成的酒曲的质量较为均一。采用长方体的曲模又比园型的曲模要好。曲的堆积更节省空间。更为后来的曲块在曲室中的层层叠置培菌奠定了基础。用脚踏曲,一方面是减轻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曲被踏得更为紧密,减少块曲的破碎。总之,从散曲发展到饼曲,从园形的块曲发展到方形的块曲,都是人们不断总结经验,择优汰劣的结果,都是为了更符合制曲的客观规律。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