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彭山区的建制沿革
彭山因彭祖山而得名。战国时期,为蜀国之地。秦灭蜀后,设置郡县,置武阳县,属蜀郡。南朝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分武阳县地置灵石县。大同十年(544年),改灵石县为犍为县,属江阳郡。西魏废帝元钦二年(553年),撤犍为县置隆山县,属江州。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改名彭山县,属眉州。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彭山县并入眉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眉县升为眉州,十一月复置彭山县,属眉州。清康熙元年(1662年),彭山县并入眉州。雍正六年复(1728年),设彭山县,仍隶属眉州,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彭山县先后隶属上川南道、建昌道、第四行政督察区。1950年1月,彭山属川西区眉山专区管辖。1953年初,眉山专区撤销,彭山县划归乐山专区管辖。1959年4月,彭山县并入眉山县。1950年9月,仁寿县属的府河乡(毛家渡、广积场)、华阳县属的顺河乡(半边街)划给彭山县管辖,彭山县黄丰乡的七、八两保划归仁寿。1951年7月,眉山县属的黄丰乡划入彭山,置新丰乡。1953年,彭山青龙乡属董河坝至叶店子部分地区调整给新津县。1997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彭山县划归眉山地区管辖。2000年12月眉山撤地改市,彭山县规划眉山市管辖。2005年4月30日,彭山将原永丰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江口镇;将原江渎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净皇乡,净皇乡更名为皇陵乡。将原牧马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府河乡,府河乡更名为武阳乡。将原邓庙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谢家镇。将原歧山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义和乡。2005年9月23日,彭山县人民政府机关办公驻地由凤鸣镇西街98号迁至凤鸣镇小西街56号。2007年,撤销灵石镇,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凤鸣镇管辖。新建牧马镇,辖原武阳乡的莲花、天宫、武阳、白鹤、官厅5个村和毛家渡社区所属行政区域。将皇陵乡的泥湾、茯苓、江渎3个村,江口镇的顺江、五一2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武阳乡管辖。调整后,武阳乡辖大塘、泉水、泥湾、茯苓、顺江、五一7个村所属行政区域,调整后,皇陵乡辖天库、永泉、象耳、联络、正华、武陵6个村和半边街社区所属行政区域,同时皇陵乡更名为锦江乡;江口镇辖凯旋、远景、茶场、土桥、石龙、永利、双合、白蜡、双江9个村和将台社区所属行政区域。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四川省调整眉山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4)140号)撤销彭山县,设立眉山市彭山区,以原彭山县的行政区域为彭山区的行政区域,彭山区人民政府驻凤鸣镇西街98号。
2,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净皇乡武陵村邮编是什么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净皇乡武陵村邮编是620868
3,眉山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三苏祠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始建于北宋,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三苏祠为清代园林式文人祠堂,祠堂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三进四合院,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东西厢房在左右均衡的基础上又有自由变化,从而形成不严整对称的格局。三苏祠是研究三苏及三苏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研究明清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重要实物范例。2、瓦屋山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行政隶属四川盆地西沿的眉山市洪雅县,距成都180公里,占地面积105万亩,由瓦屋山原始森林猎奇探险景区、玉屏人工林海度假区、八面山寻古揽胜区等系列景区组成。空气清新,能见度高,宛如仙境,迷魂凼是其最大魅力。核心景区瓦屋山系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中国鸽子花的故乡”,“世界杜鹃花的王国”。荣获全国重点生态旅游景区,全国森林公园十大标兵单位,全国文明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四川森林康养示范基地、中国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中国森林养生基地、中国森林氧吧等称号。3、黑龙滩黑龙滩风景区是依托黑龙滩水库而形成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川西第一海”、“成都后花园”。黑龙滩风景区位于仁寿县人民政府以西12公里,北距成都64公里,属龙泉山南麓。198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审定为四川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黑龙滩风景区是一座人工湖泊,湖周长160公里,南北长32公里,水面23平方公里,蓄水3.6亿立方米。黑龙滩湖面宽阔,湖中有72座岛屿,湖岸蜿蜒曲折,岛上绿树成荫。4、彭祖山彭祖山,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山不高、台阶缓,满山绿树成荫,修竹滴翠,据传是商贤大夫彭祖故里和安葬地,有彭祖墓等景点。彭祖山风景区,是国内独有、世界唯一以长寿养生为特色的文化旅游风景名胜区。景区沿府河、岷江岸边,北起净皇九股泉,南到县城关刀山公园,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区内山峦环抱、溪流逶迤,有修竹滴翠、果园飘香,四季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成为人们休闲、旅游,领悟和体验养生之道,追求健康和谐生活的好去处。5、柳江古镇柳江古镇,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城西南35公里花溪河支流杨村河两岸,这里并没有名为“柳江”的一条河,之所以称为“柳江古镇”还有段历史原因。柳江古镇历史上称为“明月镇”,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清代中期,因镇上柳、姜两姓族人合资修建了一条石板长街而更名为“柳姜场”,1780年定名为“柳江场”。历代屡废屡兴。柳江被称作“烟雨柳江”,白天感觉不到这点。到了晚上,小雨淅沥,坐在望江客栈的二楼上,在朦胧的灯火中,听雨望江,才仿佛找到了“烟雨柳江”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