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原来是老酒厂的员工,古井贡酒厂多少员工

本文目录一览

1,武义大曲和浙江醇是什么类型的酒

武义大曲和浙江醇是酱香类型的酒传承1800年酒文化的武义大曲,在2008年被列入金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近,武义熟溪酒厂厂长傅建茂被命名为武义大曲非遗传承人。日前,记者专访了武义熟溪酒厂厂长傅建茂先生。傅建茂出生武义县大田乡古竹村,原先是教书先生,1983年进入武义老酒厂从事酿酒事业。他亲历老厂长陈锡才率领全厂职工打响浙江名酒“武义大曲”的辉煌历程。陈锡才是广东籍科班出身,现为全国白酒品评知名专家,傅建茂说,他从陈厂长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但学到酿酒技术,还学到了精益求精的事业心。

武义大曲和浙江醇是什么类型的酒

2,古井贡酒厂多少员工

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老八大名酒企业,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是以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的集团公司,坐落在历史名人曹操与华佗故里、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一的安徽省亳州市。公司的前身为起源于明代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的公兴槽坊,1959年转制为省营亳县古井酒厂。1992年集团公司成立,1996年古井贡股票上市。古井集团秉承“做真人,酿美酒,善其身,济天下”的核心价值观,目前拥有正式员工10000多名,以白酒为主业,商旅业、类金融业等为辅助。

古井贡酒厂多少员工

3,我和我的三个姐姐电视爱竹和谁在一起了

杨永明。杨永明正在电视台讲黑彩给市民带来的危害,韩爱竹在一旁看着还夸奖杨永明讲得不错。杨永明发现其实爱竹也挺逗的,两人在一起确实很开心,杨永明也逐渐对爱竹产生了爱意,杨永明明确告诉爱竹自己喜欢她。剧情简介《我和我的三个姐姐》是由林和平编剧并担任总导演,孟亮执导,林家川、马藜、那家威等主演的家庭伦理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北方某小城里,韩家三姐一弟亲密相处,原本和谐的关系却因为酒厂经营权的争夺出现了裂痕。喜欢贪小便宜却甘心为家庭付出的大姐韩爱梅,有魄力有担当的二姐韩爱兰,聪明磊落的三姐韩爱竹,心地善良追求公正的四弟韩爱松,以及知世故却有原则的大姐夫许宝来,精明能干却一心追求权力的二姐夫赵金志。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下他们针对老酒厂的改制和持续发展问题拥有着各自的观点和立场。家事公事剪不断理还乱,在一次次危机面前,大家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抉择,也时常因意见不合对彼此造成伤害。最终,一家人于危机面前重新凝聚在一起,找回了弥足珍贵的亲情。韩家人齐心协力终于为酒厂找到了一条健康发展的路。

我和我的三个姐姐电视爱竹和谁在一起了

4,请提供米酒肉冰烧详细来历唔该

酒是种好东西。 人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这只是过日子,还不能算是生活,一定要有一点酒味,活着才有味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开心时要饮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郁闷时也要饮酒;“把酒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寂寞时更要饮酒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像是生活的血液,人世间的一切悲欢离合,似乎都不过是为了饮酒,变生出来的籍口。 多年前,中国酒业有这样一种说法:北有茅台二锅头,南有双蒸肉冰烧。一个刚烈豪劲,一个温绵醇和,虽异曲同工,亦各擅胜场。肉冰烧是五、六十年前两广人爱喝的大名鼎鼎的上品酒,也曾风靡了郁林城,领尽风骚。然时至今日,肉冰烧已不为时人知晓,那些曾经的辉煌、曾经的落寞,统统像落尽喧嚣繁华的戏幕,徐徐拉上,静默低垂。唯有那一丝几丝特殊的酒香,偶尔穿过重幕,穿越岁月,似有若无,在一些老年玉林人的鼻翼边缥缈。 郁林制肉冰烧第一人 上世纪40年代的一个深秋,郁林城里空气冷冽,落叶纷披,一个年轻英俊的郁林男子掇拾行装,只身一人离开家乡,远赴上海。他,就是今年高龄79岁的廖盛华的父亲。当年的廖父离开玉林的目的是到上海康盛酒厂学习酿酒。 不久,廖父学成归来,先是开了家小小的杂货店。1948年,在今城中市场附近开了一家达丰酒厂,后迁移至今址玉林饭店附近。达丰酒厂酿造经营的酒品十分丰富,除了两广负有盛名的肉冰烧(又称玉冰烧),还有美味思、白兰地、红白玫瑰酒、五加皮、花果露酒等等,一年四季都有美酒出品,如夏天的橙花酒、玫瑰酒和葡萄酒,秋冬季的肉冰烧、黑糯酒和五加皮。由于酒品好,销售供不应求。16岁就跟着父亲学制酒的廖伯当时已20出头,在父亲的酒厂里参与酿酒调配。其时,酒厂请了有7、8位制酒工人。 1949年,廖父欲扩大酒厂规模,准备了5000光洋与当时梧州有名的龙山酒厂合股,然而解放前夕的局势使这一计划没能得以实施。 肉冰烧酿造过程公开 1952年公私合营,酒类在众多行业中最早被拨归公共事业。达丰酒厂搬到了箭道(今第二电影院门前空地)继续营业。许多制酒的药材,像一些名贵的虎骨等等,全搬了过去。然而不同的是,酒厂话事人已非廖父,而是一名姓赵的北方南下干部,酒厂也改称为“酒类专卖事业”。 据廖伯回忆,当时,这位赵姓负责人安慰他们父子俩说,别担心,你们还照做你们的酒,厂长也还是你们做,但廖伯和父亲只做了一年就离开了。在这一年里,除了美味思,父子俩在酿造肉冰烧、葡萄酒、玫瑰酒的过程中都有同厂的工人或学徒在旁观看。至此,原为廖氏家族于郁林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拥有的风行一时的肉冰烧酒酿造方法算是公开了。 1958年大跃进时,厂里又让这父子俩回去酿了三个月的酒。此时期出品的酒除了香醇肉冰烧、黑糯酒照旧,又添加了新的品种如荔枝龙眼核酒、曲酒和国公风湿酒、首乌酒等保健药酒。 曾经绚烂,终归湮没 便宜又好饮的肉冰烧,四、五十年前在广东及郁林的影响丝毫不亚于茅台、五粮液。肉冰烧很实惠,喝起来很过瘾,用老玉林的话说,就是“酒度某砾喉,饮了肚某烘,有酒肉,圆噜噜的,极香醇”。特别是一些上年纪的人,干完活坐低饮杯肉冰烧,令人觉得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 今年60多岁已退休的原玉林酒厂校酒师邓桂贞回忆,她1964年入厂时酒厂已在生产肉冰烧了,这个可以说是酒厂自成立以来的历史传统产品。那时的肉冰烧非常受市面欢迎,几乎每天都是一车厢一车厢地运往广东广西的其它地方,一些高粱酒则是北行,销往北方地区。 据说在1960年前后的物质紧张时期,由于营养不良,很多地方都有人生了水肿病,惟独酒厂没人得病。为什么?因为当时出于制酒需要,玉林酒厂自己有一个养猪场,用来制肉冰烧酒的猪肉和用来发酵的米酒渣在用过后丢掉可惜,往往发给职工将就打牙祭。 而在那个时期,肉冰烧的出产是很有限的。没有了肉冰烧小酌两杯可怎么度日?机灵的玉林人曾想过并尝试过用白泥来蒸烧酒,酒饼用米做成,100斤白泥放5、6斤酒饼可以蒸出6、7斤烧酒。 及至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各种各样的酒品开始不断跃出市面,作为传统酒品的肉冰烧开始在竞争大潮的冲击下日渐式微,至80年代中期已然淡出人们的视线,遭到时代淘汰。 脂香浓郁、酒肉浑厚的肉冰烧 作为郁林最早酿制肉冰烧的人,廖氏家族的肉冰烧制法是选用瘦猪肉,不放盐,放柠檬、葱头、腐乳、生抽王等,像焖叉烧一样把瘦猪肉焖出叉烧味,然后将之浸入米酒里,加冰糖密封放置,大约100斤米酒放5斤猪肉、1斤半冰糖。20天后开封过滤即成脂香浓郁、酒肉浑厚,口感余味爽净醇和甘滑的肉冰烧酒,酒色清澈略带黄色,酒度可有“八熬”40度和“六熬”36度两种。一般猪肉最多浸泡两趟就要丢弃。 原玉林酒厂在当年初制肉冰烧时曾请了廖伯为师傅,后来酒厂自发研制出用肥猪肉酿造的肉冰烧。一般来说,酒厂会选择晚稻米,因为晚稻米酿的酒更香醇。煮好的饭放在案板上冷却成室温后,便往饭里撒酒饼。之后,将混了酒饼的饭放进酒坛发酵15天左右,等饭在酒坛里发酵成糊状,把它们倒到蒸柜中蒸发、冷凝,清澈的酒这时就从与蒸柜相连的管子里流出来。这是米酒的原始状态,可以喝,但不够醇香。 肉冰烧的秘诀就在于酿酒的最后一个环节。先将肥猪肉一层猪肉一层白糖地叠加制成水晶肉,然后浸入装着米酒的大瓮中封存1个月后,才成为大名鼎鼎、醇香甘冽的肉冰烧,入口醇和香甜,脂香突出。有一说是因为肥猪肉的猪油像玉,摸上去有点凉凉的感觉,所以肥猪肉泡过的酒叫又称“玉冰烧”。酒厂的肉冰烧酒度约在35度到40度之间。 廖氏家族的肉冰烧至今没有传人,79岁的廖伯一辈子经历丰富,他说并不觉得这一郁林传统酒品制作秘方被时代遗忘淘汰有什么可惜,顺其自然最好。酒厂生产的肉冰烧据说在80年代中后期的酒池里还剩存有,有人当时还得以一饮为快,重温旧味。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