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三道茶,三毛说人生三道茶苦若生命书是一道涵盖了生命爱情和微风

本文目录一览

1,三毛说人生三道茶苦若生命书是一道涵盖了生命爱情和微风

人生有三道茶:第一道茶苦若生命;第二道茶甜似爱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风。苦尽甘来,淡如清风,平平淡淡才是真

三毛说人生三道茶苦若生命书是一道涵盖了生命爱情和微风

2,白族三道茶歌曲

这首歌叫 《弦子弹到你门前》 你说的 啊 小妹 弦子弹到你门前 给实落 啊夷哟 。。是这样的吗? 白族有很多歌曲都有啊小妹 、 我是白族 嘻嘻
三道茶分别是苦茶、甜茶、回味茶,一苦二甜三回味,表示经过努力得来的幸福生活才是最有品味的。

白族三道茶歌曲

3,喝三道茶有什么讲究

第一道茶叫“苦茶”,是由主人在白族人堂屋里一年四季不灭的火塘上用小陶罐烧烤大理特产沱茶到黄而不焦,香气弥漫时再冲入滚烫开水制成。此道茶以浓酽为佳,香味宜人。因白族人讲究“酒满敬人,茶满欺人”,所以这道茶只有小半杯,不以冲喝为目的,以小口品饮,在舌尖上回味茶的苦凉清香为趣。 寓清苦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苦境。人生之旅,举步维艰,创业之始,苦字当头。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面对苦境,我们惟有学会忍耐并让岁月浸透在苦涩之中,才能慢慢品出茶的清香,体味出生活的原汁原味,从而对人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喝三道茶有什么讲究

4,白家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如今,应用范围已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 白族三道茶,以前,一般由家中或族中长辈亲自司茶。现今,也有小辈向长辈敬茶的。制作三道茶时,每道茶的制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内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为止。 第三道茶,称之不“回味茶”。其煮茶方法虽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饮第三道茶时,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5,你知道大理的三道茶是哪三道吗

白族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三道。 头道茶为“苦茶”,选取较粗较苦的茶叶装进小砂罐用文火烘烤,再冲滚烫的开水,此茶虽香却也很苦,叫做“清苦之茶”,又称“烤茶”或“百斗茶”;二道为“甜茶”,放有生姜,蜂蜜,芝麻,核桃仁等配料,香甜可口;三道为“回味茶”,有蜂蜜和4至6粒花椒调拌,甜中有苦,苦中有甜,还夹带一丝麻辣味道。 头道茶,色如琥珀,晶莹透亮,主人往盅里斟入两三滴,兑入少许开水,便双手举案齐眉递给客人。白族人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的尊客例规,所以那盅内的茶只够品一两口。二道茶碗里盛有切成薄片的核桃仁和红糖,沏入热茶时,那碗里茶水翻腾,薄仁片抖动似蝉翼。品尝之时,茶香扑鼻,味道甘甜。三道茶中有时还会加入乳扇,主人把乳扇放在火上烤烤,待乳扇发泡呈黄色以后,揉碎放进茶碗里同时加入红糖冲入热茶水,稍用筷子搅拌后敬客。因而有的地方也把这第三道茶叫做“扇茶”。 喝了苦茶,能止渴生津,消除疲劳;喝了甜茶,能提神补气,神清气爽;喝了回味茶,能满口清香,回味无穷。 三道茶,具有很深的哲理,意思是告诫子孙要先苦后甜,要勤劳,才有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三道茶中的“回味茶”,是提醒人们每走过一段路之后,都要回头总结一下,哪些是做对了的,哪些是做错了的。同时,也反映了白族人民的乐天自信,热情好客,追求稳定和谐的民族性格。 这“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原来是白族人家接待女婿的一种礼节,后来演变成了白族人待客的一种独特礼俗。白族是一个知礼好客民族,以“三道茶”敬客,是一种高尚的礼仪。今天,三道茶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白族人民迎接海内外宾的传统礼俗。有空到大理尝尝啊,个人比较喜欢第二道甜茶。
白族“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头道苦茶又称“烤茶”或“百抖茶”,先苦后甘,能止渴生津,消除疲劳;二道甜茶,放有乳扇、生姜、蜂蜜、核桃等佐料,能提神补气,使人神清气爽;三道回味茶,放有花椒、肉桂等佐料,饮之满口清香,回味无穷。 白族三道茶源远流长,起源于唐初,之后不断得到发展,到了唐南诏国中后期,佛教在大理兴盛,寺庙倡导坐禅饮茶,游客也喜欢饮茶止渴,使茶道得以迅速发展。到明、清之际,白族家室多爱饮烤茶,招待客人饮甜茶,在婚事、节庆期间专饮“三道茶”。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如今白族三道茶已极富文化内涵,其象征意义通常概括为“头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

6,三道茶是什么

大理三道茶最早见于唐代徐霞客《滇游日记》。崇祯十二年正月十五日元霄节,徐霞客在鸡足山悉檀寺,被“宏辨诸长老邀过西楼观灯”,“楼下青松毛铺籍为茵席,去桌跌坐,前各设盆果,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到了南诏中后期,佛教在大理兴起,寺庙中提倡坐禅饮茶,香客和游客也喜饮茶止渴,使茶道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经过宋、元时期,到了。明、清之际,广大农村居家中,多数人喜欢饮烤茶。招待客人时饮乳扇茶。蜂蜜核桃茶。在举行婚礼时或酬谢帮忙的亲朋好友时,专门加工饮用“三道茶”。之后又广而遍之,进一步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白族“三道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三道茶”越来越兴盛,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也品尝到了苦、甜、香、麻等不同味道的又觉得十分神秘的三道茶,使“三道茶”更加遐尔远近了。 白族“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三道。头道茶为“苦茶”,又称“烤茶”或“百斗茶”;二道为“甜茶”,放有乳扇、生姜、蜂蜜、核桃等配料;三道为“回味茶”,茶中放有花椒等配料。 喝了百斗茶,能止渴生津,消除疲劳;喝了甜茶,能提神补气,神清气爽;喝了回味茶,能满口清香,回味无穷 “三道茶”,具有很深的哲理,意思是告诫子孙后代“要先苦后甜,要勤劳,才有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三道茶中的“回味茶”,是提示人们每走过一段路程之后,都要回头总结一下,哪些是做得对的,哪些是做错了的。同时,也反映了白族人民的乐天自信,热情好客,追求稳定和谐的民族性格。 目前,白族“三道茶”已发展到茶文化以及起到调节人际关系的纽带作用。大理市的下关和大理古城两区,其内容到形式尤为丰富多彩,最受国内外来宾和游客欢迎的是三道茶中的每一道都伴有3—5个歌舞节目。歌舞节目由州属白剧团、歌舞团的文艺工作者演唱。参饮者边品茶边观赏文艺节目,既有解喝之宜又能赏心悦目。 至第三道——“回味茶”饮至过半,年轻漂亮的男女白族演员便来邀请宾客共舞。当你旋入舞池之际,定会感到白族“三道茶”,的确情趣独特、回味无穷。
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如今,应用范围已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 白族三道茶,以前,一般由家中或族中长辈亲自司茶。现今,也有小辈向长辈敬茶的。制作三道茶时,每道茶的制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与此同时,还得在茶盅内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汤倾入八分满为止。 第三道茶,称之不“回味茶”。其煮茶方法虽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饮第三道茶时,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趁热饮下。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属茶文化范畴。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 【分类】 第一道茶叫“苦茶”,是由主人在白族人堂屋里一年四季不灭的火塘上用小陶罐烧烤大理特产沱茶到黄而不焦,香气弥漫时再冲入滚烫开水制成。此道茶以浓酽为佳,香味宜人。因白族人讲究“酒满敬人,茶满欺人”,所以这道茶只有小半杯,不以冲喝为目的,以小口品饮,在舌尖上回味茶的苦凉清香为趣。 寓清苦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苦境。人生之旅,举步维艰,创业之始,苦字当头。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面对苦境,我们惟有学会忍耐并让岁月浸透在苦涩之中,才能慢慢品出茶的清香,体味出生活的原汁原味,从而对人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第二道茶叫“甜茶”,是用大理特产乳扇、核桃仁和红糖为佐料,冲入清淡的用大理名茶“感通茶”煎制的茶水制作而成。此道茶甜而不腻,所用茶杯大若小碗,客人可以痛快地喝个够。 寓苦去甜来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甘境。经过困苦的煎熬,经过岁月的浸泡,奋斗时埋下的种子终于发芽、成长,最后硕果累累。这是对勤劳的肯定,这是付出的回报。当我们在鸟语花香里,明月清辉下品尝甜美的果实之时,我们又怎能不感到生活的快意?   第三道茶叫“回味茶”是用蜂蜜加少许花椒、姜、桂皮为作料,冲“苍山雪绿茶”煎制而成。此道茶甜蜜中带有麻辣味,喝后回味无穷。因桂皮性辣,辣在白族中与“亲”谐音,而姜在白语中读“菒”,有富贵之意,所以此道茶表达了宾主之间亲密无比和主人对客人的祝福(如恭喜发财,大富大贵)。因集中了甜、苦、辣等味,又称回味茶,代表的是人生的淡境。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的事太多太多,有高低,有曲折,有平坦,有甘苦,也有诸如名利、权势、富贵荣华等等的诱惑。要做到“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需要淡泊的心胸和恢宏的气度。如果一味沉湎于成功或失败之中,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太过执着,就会作茧自缚,陷入生活的泥潭不能自拔,丧失了许多人生乐趣。所以,这道茶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我们不妨看得轻些淡些,不要让生命承受那些完全可以抛弃的重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 【喝法】   先将本地产的绿茶放特制的小砂罐里在火上焙烤,待罐中茶叶烤脆、烤香、变黄时,冲入罐中少许沸水,等水中泡沫消失,再将沸水冲满,四火稍煨火片刻,茶水呈琥珀色,香味浓郁,有烤茶的特殊馥郁,斟入小茶盅内,此第一道茶,称为头道苦茶。在砂罐里注入新水,加入白糖、炒香的桃核仁片、芝麻面等是第二道茶,即二道甜茶。第三道茶要在茶水中放入烘香的乳扇、红糖、蜂蜜、桂皮、米花、和几粒花椒等,称为三道回味绵。 茶叶内含茶多酚、生物碱、蛋白质、糖类、有机酸、多种维生素、矿质元素、芳香成分等,兼有药理和营养两方面作用。具有提神醒、利尿强心、清热降火、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等特点。我国是茶是故乡,民族地区由于自身的生活习俗形成的特殊饮茶方法,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冲泡方法】   高温:九十度以上 叶茶类:铁观音、水仙、冻顶乌龙、佛手等。 重揉捻茶类:铁观音、佛手等接近球状的茶。 重焙火的茶类:色泽较黑、较暗的茶。 陈年茶类:任何妥善储存的陈年茶,以铁观音、水仙较常见。 中温:八十——九十度 轻发酵的茶类:如文山包种茶,若焙火较重,仍以高温冲泡。 芽茶类:如白毫乌龙、高级红茶等。 熏花茶:香片、包种茶、熏花。 低温:低于八十度以下 绿茶类:如龙井、碧螺春等。若品尝时仍觉得苦味太重,可再降低水温。 【品茶】    中国茶道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三道茶寓寄着“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也代表了三种人生境界。尘世的每一个人,当我们在酒足饭饱之余,慢慢品茶之时,不妨让这饱含智慧的茶香慢慢沁入我们的生命之中,让人生如茶,芳香宜人! 【相关记载】   早在唐代《蛮书》中就有记载,一千年前的南诏时期,白族就有了饮茶的习惯。明代的徐霞客来大理时,也被这种独特的礼俗所感动。在他的游记中这样描述它“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所谓“注茶为玩”,就是把饮茶作为一种品赏的艺术活动,也即是后人所称的茶道。

7,王充间闾的三道茶原文

王充闾 三道茶 写罢了“茶”字,忽然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有好茶喝,会喝好茶,一种清福。” 由于苏、浙、闽、皖都有一些文友,他们到时候总能捎来一些上好茶叶,因此,除了《红楼梦》中警幻仙子的产于放春山遣香洞、煎以仙花灵叶上的宿露的“千红一窟”不知何味以外,其他诸如龙井、毛尖、大红袍、铁观音,庐山云雾、金奖惠明、顾渚紫笋、莫干黄芽,等等,都曾领略过。看来,前半句“有好茶喝”倒也当得;只是,喝则喝矣,对于茶艺却素少研究,所以,后半句“会喝好茶”,就谈不到了。 我同意那种“酒为热闹的社交而设,茶则是为恬静的朋侣而设”的看法。因此,喝茶时喜欢寻觅一个幽静的去处,向往那种“临水卷书帷,隔竹支茶灶,幽绿一壶寒,添入诗人料”(吴苹香诗)的韵致。我曾自嘲:如果饮茶也要分型列派的话,我当属于散漫型、自由派。 一杯春露,两腋清风,畅怀适意,优哉游哉,尽半日之闲,涤积年尘腻,什么俗氛杂念,烦闷疲劳,都一股脑儿化解在清茶的色、形、香、味里。它不像欧洲人那样解渴式的匆匆忙忙、一饮而尽的鲸吸豪饮,也有别于日本式的拘于礼仪、程序繁复、讲究“敬和清寂”的茶道。那种超然气韵,大约只有钱起诗中描绘的“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可以略相仿佛。 这次在大理下关,当接到“白族三道茶晚会”的请柬时,起初并未引起太大的兴趣。我以为,这种表现民族风情的茶点,可能与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咸奶茶、维吾尔族的奶子茶相似。既称为茶会,免不了要肩摩踵接,履舄交错,只有合尊促坐,吹弹侑客,不容意念回旋,从容品味。同时,我还把“三道茶”同所谓“三饮知真味”的三碗茶混同起来。我真怕三大碗茶下肚后,像苏东坡那样,“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整夜兴奋无眠了。 实践证明,我犯了个主观臆想的错误。 步入会场,便听得四壁风鸣,有一种波翻浪涌、身在浮舟的感觉。原来,下关这个地方,处在点苍山的风口,因此,“下关风”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齐名,同为大理绝景。这番狂吼的疾风,客观上显示了一种时代洪潮激荡、人生变幻不居的警世意味。 室内客桌作U型设置,有二三十人入座。开场前,扩音器里奏鸣着江南丝竹乐,与室外的风号林啸恰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一种干戈化为玉帛、铁马秋风转作杏花春雨的舒泰感,大家的心境随之也宁静下来。 主人简约致词,略云:中国的饮茶艺术,一向注重情趣和韵味,追求一种悠然自得、回味无穷的心理境界。今天的晚会力求体现这个特点,愿它能够伴着各位嘉宾度过一个难忘的春宵。 说着,三个头戴艳丽的流苏,身着红裤褂,腰系花围裙的白族姑娘,已经端着第一道茶穿花蛱蝶般地走了过来。这些“五朵金花”的后代,一个个美秀天成,端丽大方,分三路向客人彬彬有礼地献茶。 面对此情此景,我想起了苏东坡的一则轶事:一个冬夜,他梦见一位韶秀的女郎,一边歌唱着,一边把用雪水烹煮的小团茶献给他喝;醒后,还觉得音容宛在,齿颊留芳,于是,写就了两首“回文诗”忆述其事。 此刻,我双手接过茶杯后,便仿效着古人的茶式,先闻茶香,再观茶汤色泽,然后,小口品尝,使茶汤从舌尖到两侧,再到舌根。 原来,这第一道茶是经过文火烹过的,苦涩无比。客人们一边慢慢地品味着清苦之茶,一边观赏着白族男女青年表演的民族歌舞。 第二道茶是甜茶,里面加了红糖、核桃仁等,喝上一口,甜中带香。根据事先摸底,漂亮的白族少女为各地客人分别演出了他们家乡的舞蹈,令人感到分外亲切。 第三道茶里,添有蜂蜜、花椒、芥末等佐料,使人记起苏辙“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的诗句。略一沾唇,便觉麻辣酸涩一齐涌来,竟然辨别不清是什么滋味。可是,饮过几口之后,细加品啜,却又颇像咀嚼橄榄,大有回甘之效,故称之为回味茶。 三道茶饮罢,客人纷纷发表感想,我即兴吟了一首七绝: 未经世路千重境,且饮人生三道茶。 消受个中禅意味,蹉跌险阻漫诧讶! 据说,白族的三道茶会,原是为欢送子弟外出求学、习艺、经商的一种礼俗,后来,演进成现在这种富有生活情趣、饱蕴人生哲理的待客方式。它熔娱乐、审美、教化作用于一炉,为人们在紧张、喧嚣、粗犷、变动的现代生活中提供一方宁静的憩园和几丝温馨的抚慰。 三道茶会,对于初出茅庐、乍涉世事的青少年,颇有教益。三杯酽茶入口,苦苦甜甜,回味无限,即使是粗心率意的钝根庸质,也总能从中得到启迪,有所感悟,减除几分稚气,增加些许成熟,不致把原本复杂曲折的社会生活简单地看作笔直、坦平的“涅瓦大街人行道”。 回味茶,尤其宜于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沧海惯经,风霜历尽,百般磨折过去,世事从头数来;绚烂归于平淡,浮躁化为沉静。丰富的阅历,多彩的生涯,翻过筋斗、勘透机锋的智慧与超拔,使他们如窖藏数十年的陈酿,味浓而香冽。经过几番回味,其间固然不乏颓唐、退馁者流,所谓“五欲已消诸念息,世间无境可勾牵”(白居易诗);但更多的还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有人说,幸福感是经过磨折之后一种高扬的澄静。果如是,则这些老人的心境笃定是甘甜的。 身处逆境者有必要啜饮三道茶。那种苦甜交汇、忧乐相乘的意蕴,有助于他们顿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妙谛,相信“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的人生哲理,领略“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辩证关系,从而磨砺意志,振奋精神,立志作烈火中的纯钢,冻雪中的红梅,暴风雨中的雄鹰。 至于那些万事亨通,一无窒碍,志得意满的幸运儿,三道茶对他们也有所裨益。他们在横绝四海、睥睨万方的奋进中,喝上一杯苦茶,当可澄心静虑,少一些浮躁,多几分清醒,懂得危机感的不可或缺,忧患意识之可贵,增强经受挫折、战胜困境的应变能力。 健全的人生离不开真善美的发掘与弘扬。借鉴与吸收外间经验,无疑是极端必要的。但是,总不能脱离民族传统的土壤。而且,正如某些民俗学家所指出的,现在有些艺术实践活动,尽管比较科学、缜密,但总不如一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活动那样清新活泼,意趣盎然,贴近生活,那样使生活的艺术化与艺术的生活化浑然一体,因而不能形成足够的社会氛围和人文趋向,不易获得整体的社会性认同与契合。 单就这个意义来说,三道茶晚会也是极有价值的。
王充闾 三道茶 写罢了“茶”字,忽然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有好茶喝,会喝好茶,一种清福。” 由于苏、浙、闽、皖都有一些文友,他们到时候总能捎来一些上好茶叶,因此,除了《红楼梦》中警幻仙子的产于放春山遣香洞、煎以仙花灵叶上的宿露的“千红一窟”不知何味以外,其他诸如龙井、毛尖、大红袍、铁观音,庐山云雾、金奖惠明、顾渚紫笋、莫干黄芽,等等,都曾领略过。看来,前半句“有好茶喝”倒也当得;只是,喝则喝矣,对于茶艺却素少研究,所以,后半句“会喝好茶”,就谈不到了。 我同意那种“酒为热闹的社交而设,茶则是为恬静的朋侣而设”的看法。因此,喝茶时喜欢寻觅一个幽静的去处,向往那种“临水卷书帷,隔竹支茶灶,幽绿一壶寒,添入诗人料”(吴苹香诗)的韵致。我曾自嘲:如果饮茶也要分型列派的话,我当属于散漫型、自由派。 一杯春露,两腋清风,畅怀适意,优哉游哉,尽半日之闲,涤积年尘腻,什么俗氛杂念,烦闷疲劳,都一股脑儿化解在清茶的色、形、香、味里。它不像欧洲人那样解渴式的匆匆忙忙、一饮而尽的鲸吸豪饮,也有别于日本式的拘于礼仪、程序繁复、讲究“敬和清寂”的茶道。那种超然气韵,大约只有钱起诗中描绘的“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可以略相仿佛。 这次在大理下关,当接到“白族三道茶晚会”的请柬时,起初并未引起太大的兴趣。我以为,这种表现民族风情的茶点,可能与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咸奶茶、维吾尔族的奶子茶相似。既称为茶会,免不了要肩摩踵接,履舄交错,只有合尊促坐,吹弹侑客,不容意念回旋,从容品味。同时,我还把“三道茶”同所谓“三饮知真味”的三碗茶混同起来。我真怕三大碗茶下肚后,像苏东坡那样,“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整夜兴奋无眠了。 实践证明,我犯了个主观臆想的错误。 步入会场,便听得四壁风鸣,有一种波翻浪涌、身在浮舟的感觉。原来,下关这个地方,处在点苍山的风口,因此,“下关风”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齐名,同为大理绝景。这番狂吼的疾风,客观上显示了一种时代洪潮激荡、人生变幻不居的警世意味。 室内客桌作U型设置,有二三十人入座。开场前,扩音器里奏鸣着江南丝竹乐,与室外的风号林啸恰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一种干戈化为玉帛、铁马秋风转作杏花春雨的舒泰感,大家的心境随之也宁静下来。 主人简约致词,略云:中国的饮茶艺术,一向注重情趣和韵味,追求一种悠然自得、回味无穷的心理境界。今天的晚会力求体现这个特点,愿它能够伴着各位嘉宾度过一个难忘的春宵。 说着,三个头戴艳丽的流苏,身着红裤褂,腰系花围裙的白族姑娘,已经端着第一道茶穿花蛱蝶般地走了过来。这些“五朵金花”的后代,一个个美秀天成,端丽大方,分三路向客人彬彬有礼地献茶。 面对此情此景,我想起了苏东坡的一则轶事:一个冬夜,他梦见一位韶秀的女郎,一边歌唱着,一边把用雪水烹煮的小团茶献给他喝;醒后,还觉得音容宛在,齿颊留芳,于是,写就了两首“回文诗”忆述其事。 此刻,我双手接过茶杯后,便仿效着古人的茶式,先闻茶香,再观茶汤色泽,然后,小口品尝,使茶汤从舌尖到两侧,再到舌根。 原来,这第一道茶是经过文火烹过的,苦涩无比。客人们一边慢慢地品味着清苦之茶,一边观赏着白族男女青年表演的民族歌舞。 第二道茶是甜茶,里面加了红糖、核桃仁等,喝上一口,甜中带香。根据事先摸底,漂亮的白族少女为各地客人分别演出了他们家乡的舞蹈,令人感到分外亲切。 第三道茶里,添有蜂蜜、花椒、芥末等佐料,使人记起苏辙“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的诗句。略一沾唇,便觉麻辣酸涩一齐涌来,竟然辨别不清是什么滋味。可是,饮过几口之后,细加品啜,却又颇像咀嚼橄榄,大有回甘之效,故称之为回味茶。 三道茶饮罢,客人纷纷发表感想,我即兴吟了一首七绝: 未经世路千重境,且饮人生三道茶。 消受个中禅意味,蹉跌险阻漫诧讶! 据说,白族的三道茶会,原是为欢送子弟外出求学、习艺、经商的一种礼俗,后来,演进成现在这种富有生活情趣、饱蕴人生哲理的待客方式。它熔娱乐、审美、教化作用于一炉,为人们在紧张、喧嚣、粗犷、变动的现代生活中提供一方宁静的憩园和几丝温馨的抚慰。 三道茶会,对于初出茅庐、乍涉世事的青少年,颇有教益。三杯酽茶入口,苦苦甜甜,回味无限,即使是粗心率意的钝根庸质,也总能从中得到启迪,有所感悟,减除几分稚气,增加些许成熟,不致把原本复杂曲折的社会生活简单地看作笔直、坦平的“涅瓦大街人行道”。 回味茶,尤其宜于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沧海惯经,风霜历尽,百般磨折过去,世事从头数来;绚烂归于平淡,浮躁化为沉静。丰富的阅历,多彩的生涯,翻过筋斗、勘透机锋的智慧与超拔,使他们如窖藏数十年的陈酿,味浓而香冽。经过几番回味,其间固然不乏颓唐、退馁者流,所谓“五欲已消诸念息,世间无境可勾牵”(白居易诗);但更多的还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有人说,幸福感是经过磨折之后一种高扬的澄静。果如是,则这些老人的心境笃定是甘甜的。 身处逆境者有必要啜饮三道茶。那种苦甜交汇、忧乐相乘的意蕴,有助于他们顿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妙谛,相信“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的人生哲理,领略“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辩证关系,从而磨砺意志,振奋精神,立志作烈火中的纯钢,冻雪中的红梅,暴风雨中的雄鹰。 至于那些万事亨通,一无窒碍,志得意满的幸运儿,三道茶对他们也有所裨益。他们在横绝四海、睥睨万方的奋进中,喝上一杯苦茶,当可澄心静虑,少一些浮躁,多几分清醒,懂得危机感的不可或缺,忧患意识之可贵,增强经受挫折、战胜困境的应变能力。 健全的人生离不开真善美的发掘与弘扬。借鉴与吸收外间经验,无疑是极端必要的。但是,总不能脱离民族传统的土壤。而且,正如某些民俗学家所指出的,现在有些艺术实践活动,尽管比较科学、缜密,但总不如一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活动那样清新活泼,意趣盎然,贴近生活,那样使生活的艺术化与艺术的生活化浑然一体,因而不能形成足够的社会氛围和人文趋向,不易获得整体的社会性认同与契合。 单就这个意义来说,三道茶晚会也是极有价值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