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粮酒厂生产白酒时,酒厂用发酵法生产白酒时为什么可以加入适量H2SO4控制酸度

本文目录一览

1,酒厂用发酵法生产白酒时为什么可以加入适量H2SO4控制酸度

1、一般用H2S04 酸化 因为HCl 容易和有机物发生反应 生成副产品 2、 蒸馏的时候 HCl 会挥发 混到酒精蒸汽里面 导致不纯

酒厂用发酵法生产白酒时为什么可以加入适量H2SO4控制酸度

2,纯大米白酒酿造详细过程是怎样的

纯大米白酒酿造详细过程如下:准备材料:大米、糯米、酒曲步骤:1、糯米和大米按照1:1的比例淘洗好,待用。2、将糯米用电饭锅蒸熟。3、将糯米饭盛出来,让其自然冷却至30度左右。4、用温开水将甜酒曲回化开。5、加到凉了的糯米饭中,拌匀。6、放入米酒机中,按实,中间留个洞。7、选择米酒功能。8、36个小时过去答了,一股酒香味出来,即发酵完成。9、电饭锅里放入水,烧开,加入发酵好的米酒,煮开即食。扩展资料:白酒收藏的注意事项1、在选择白酒收藏的度数/酒精度的时候要注意源选择50度以上的高度酒。因为50度以上的高度酒都是纯粮酿造的,口感醇厚且不易挥发,而50度以下的白酒一般都是勾兑的,不仅口感不好而且很容易挥发,所以要注意选择50度以上的高度白酒来收藏。2、白酒收藏要注意香型,浓香型和酱香型更具有收藏价值。3、在选择白酒收藏品的时候千万要注意白酒品牌的效果,一般来说大品牌,如五粮液茅台、剑兰春、沱牌等十大知名品牌的白酒更具有收藏价值。首先它本身价格就高,酒质好,收藏个几十年后,那就更有价值了。4.、白酒收藏的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白酒要注意保存在阴凉、干燥、通风和清洁处,这样可以保证酒质不会因空气等污染而变坏。

纯大米白酒酿造详细过程是怎样的

3,酿酒厂生产白酒时

1因为需要使用更多的盐酸,相对于数量来讲,盐酸就贵了 2盐酸的挥发性比硫酸强,造出的酒残留盐酸量会比较高 3盐酸在制取时往往不那么精确,于是放多放少很难掌握,而雇用技术员要比使用硫酸贵得多

酿酒厂生产白酒时

4,白酒酿造工艺流程详细一点讲明各步骤

白酒酿造大多是固态发酵,其主要产物是乙醇。经检测分析,白酒中除了大部分是乙醇和水外,还含有占总量2%左右的其他香味物质。由于这些香味物质在九中种类的多少和相互比例不同,才使白酒有别于酒精,并形成不同的风格特点。1、原料及其配比 酿制酿酒的原料是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麦(16%)、玉米(8%),他们的质量比例有很严格的要求。配料时按先多后少原则依次运到办料场地,不得配错各种粮食比例。2、粉碎 五种粮食按比例准确配料后经充分搅拌,将五种粮食进行粉碎。粉碎的技术要求是: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粉碎度均为4、6、8瓣,无整粒混入。3、蒸糠 糠壳是酿酒中采用的优质填充剂,在发酵和蒸煮过程中能生成甲醇和糠醛等物质。蒸糠可去除糠壳中的杂异味。4、开窖 发酵期满的窖应去掉封泥,取糟蒸酒。粮糟窖的发酵期为70天。5、配料、搅拌和润粮 此过程要做到三准确:配料准确、配糟准确、配糠准确,两均匀:拌粮均匀、拌糠均匀。6、上甑 上甑要平,穿汽要匀,不准跑汽,轻撒匀铺。7、蒸馏摘酒 蒸馏时要掌握缓火流酒,大火蒸粮的原则。摘酒时,以感官品尝判断酒质,切实做到边尝边摘。摘完后,将酒运入酒库,称量后按质并坛。8、出甑,摊凉 出甑前先关气阀,取下弯管,揭开甑盖;用行车将甑吊至凉糟床附近,打开甑底。9、入窖 糟醅入窖前必须将窖池清扫干净,撒上一千克左右的曲粉。入窖后,必须迅速挖平,进行踩窖。踩窖后找五个测温点,插上温度计,检查后作好记录。10、出窖后进行分堆拌糠产生酒醅。然后对酒醅进行蒸酒,蒸酒后产生酒头、酒尾和成品白酒,最后将成品白酒进行入库保存。11然后对酒醅进行蒸酒,蒸酒后产生酒头、酒尾和成品白酒,最后将成品白酒进行入库保存。扩展资料:白酒处理技术:陈酿法:贮存老熟,一般用陶瓷坛陈酿效果好。勾兑:这是决定酒质的重要环节,以往都是由富有经验的老师傅担任这项工作。现在利用计算机的勾兑技术也正在研究发展之中。配加混合香酯(新工艺白酒)的研究:现在能够生产混合香酯。这是以硫酸为催化剂,将酒精和醋酸人工合成为乙酸乙酯,用酒精和高级脂肪酸合成相应的高级脂肪酸酯.然后蒸馏分馏,净化处理后,进行毒性实验,证明无毒,可供食用,于是进一步制成混合各酯分的"混合香酯",作为调香剂加入到一般质量的白酒中。可提高白酒的质量。酒香气成分的研究:白酒中的香气成分极为复杂,除了酒精(乙醇)之外,还含有数百种化学成分。白酒中的主要成份分为四大类:醇类物质、酯类物质、酸类物质和醛酮类物质。不同香型的白酒,其主体香气成分是不同的。如汾香型白酒中,乙酸乙酯是最主要的香气成分,乳酸乙酯的含量约为乙酸乙酯含量的30%,而己酸乙酯的含量较低。泸香型白酒中,主体香成分是己酸乙酯及适量的丁酸乙酯。而米香型白酒中的乳酸乙酯的含量比乙酸乙酯的含量较高。

5,酒厂用发酵法生产白酒时需加入适量硫酸来控制酸度发酵完成后进行

“发酵完成后进行蒸馏”的过程是:对发酵后所得液体进行蒸发,然后对蒸发出来的蒸气进行冷却降温,使之变成液体.如果蒸气中混有其他气体,得到的酒精将混有杂质.故答: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得到的酒精不纯净.
盐酸容易挥发 hcl溶于水形成盐酸的,所以易挥发,而硫酸不易挥发作酒就是将酒蒸气引到一个地方收集的,不能有别的杂质,所以不用盐酸.

6,纯粮食白酒是怎样酿制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琴棋诗画诗酒作为六大雅事,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丁酉年冬日,因为机缘,和三五朋友相约,有幸走进宁晋泥坑酒酒厂参观,进一步了解了粮食白酒的酿造过程。刚刚走进车间,就闻到了清醇的酒香,一千七百多个发酵坑整齐的排列着,蔚为壮观。宁晋古为东海之滨黑龙港区。《水经注》云:"泽流迂回城下",为中朝准地名,基地为火山岩,湖相沉积粘陶土。古有陶氏选粘陶优处掘坑,将五谷发酵,再用黑龙港黑龙谭之水以陶锅蒸馏。成酒后,曾送给尧帝品尝,唐李白修太白渠时路过宁晋,饮过当地作坊酿酒后,特书赠酒家:"十里闻香三里醉,一杯进口五云飞。"这就是泥坑酒和诗仙李白的渊源,也是泥坑酒经历若干岁月,现在还采用泥坑发酵窖池的缘故。中国传统的古法酿酒,整个过程简单来说一般要经历制曲工艺,加曲拌料,装甑,最后是蒸馏,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关系到最后制作出来酒品的质量,首先是制曲工艺。将大麦和豌豆粉碎,加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放入模具中进行踩踏,制作成曲砖。再放进曲房中培养,经过一定时期的控温和控湿,培养出富含丰富微生物的大曲。大曲制成之后,把曲砖粉碎按比例加入到蒸煮、糊化并摊凉后的高粱中。发酵好的酒醅就可以装甑了,装甑完毕后就可以进行蒸馏。而看着简单的装甑,并不是像我们眼睛看到的那样,仅仅是一个机械的填充过程,也需要考虑温度和均匀度。眼前我们看到的这一幕用专业术语来说就叫做“看花摘酒”,古时候没有仪器测量酒的度数,都是技师凭眼观、鼻闻、口偿的方式来摘酒,这种神秘的技术沿用至今。酿酒师的摘花看酒的眼里可不是一般人简单学一下就可以掌握的,除了对酿酒工艺的热爱,还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在现场我品尝了一下刚刚酿制出来的白酒,入口温润甘甜,没有想象中的辣味。中国的古法酿酒源远流长至今,虽然已经融入了现代化机械的操作,可有些工艺还是需要人工来完成,车间工人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大家都喜欢陈年老酒,而泥坑酒的储酒方式就是陶坛,在酒库里面,无数个陶坛按照酿制的年份,分类摆放,因为从酿酒车间刚出产的新酒,多呈燥、辛辣味,不够醇厚柔和,通常称为“新酒味”。新酒要经过长达1—2年的陶坛陈放,像人的吐纳呼吸一样,让新酒辛辣暴躁的小分子物质透过陶坛的孔隙缓慢地散发出去,从而使其从“辛辣”变为“柔和”,香味增加,口感更加协调。这就是人们常听说的“老熟”。二十年代的几个大木头酒海,映入眼帘的时候,让人觉得十分有历史感。说起勾调,好多不太明白的人,都有一个误解,认为就是酒精和水的组合,其实不然,勾调是白酒生产最重要的一环,更是一门艺术,只有通过合理的勾调才能把一道好酒深藏的味道充分发挥出来,勾调是按照“新”、“老”、“陈”、“楂次”、“酒段”、“不同工艺”等几大要素,将不同酒龄、不同窖别、不同调味酒相互取长补短进行勾兑,从而达到香味协调、风格突出和产品质量均一的目的。勾调其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外来物质,依靠科技辅助手段,使酒体中的酸、酯、醇、醛、酮等微量成份达到“平衡”、“协调”的效果。

7,五粮液酒厂生产的盛世佳酿52度浓香型白酒是什么时候投放市场的

盛世佳酿,自05年12月全国上市以来,一直以高端路线行走在喧嚣的中国酒业江湖中,以五粮液为背书品牌,肩负着五粮液颠峰时刻代表的使命。该产品秉承了传统五粮液原有的中庸和谐的优良品质,是浓香型白酒的杰出代表,她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以“包包曲”为动力,经陈年老窖发酵,长年陈酿,精心勾兑而成。她以“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酒味全面”的独特风格闻名于世,是当今酒类产品中出类拔萃的珍品。价格688元一瓶.

8,计算题某酒厂可以生产粮食白 酒薯类白酒和啤酒2005年8月该厂

解析: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薯类白酒应纳消费税=12000×20×15%+20×2000×0.5=36000+20000=56000(元)  粮食白酒应纳消费税=18000×30×25%+30×2000×0.5=135000+30000=165000(元)  混合酒精生产的白酒应纳消费税37500(元)  啤酒应纳消费税=140×250=35000(元)  当月应纳的消费税为56000+165000+37500+35000=293500(元)。
好复杂呀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9,白酒的生产流程

白酒是通过工厂生产出来的。现今有两种生产方法,一种是传统的纯粮酿造方法。一种是现代工业四塔蒸馏,然后勾兑出白酒。玉米成熟后,收割,脱棒,晾晒,粉碎,拌曲,入窖,出窖,入甑,蒸馏,出酒。其他流程也可以,收割,脱棒,整粒研磨,加入糖化酶,入缸,出酒精。
白酒的生产流程:高粱、小麦、玉米等原料,经过粉碎、蒸煮、摊凉、加曲、加浆、入窖发酵,蒸馏、原酒、储存、勾兑、调味、化验指标、再储存、灌装成品。玉米需要先晒干---便于保存,用时粉碎,蒸熟,适宜温度加曲,入甑发酵,蒸酒,再拌梁加曲,依次循环进行。

10,在生产白酒中要注意那些问题

最关键的是粮食和水的成色也就是他的质量,还要注意工艺的流程,最后是湿度和环境,只有在特定的环境和湿度下才可以生产出好酒。
都是一些粮食佐料!
都是一些粮食佐料!
都是一些粮食佐料!
市场问题和招商问题
由于某种原因,比如,在夏季停产,又开产的时候,需要重新配制发酵材料,这在白酒厂称之为“立茬”或“立排”。立茬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当排产酒多少,而且对所立窖子在很长一段时间的生产好坏,都有很大影响。因此,立茬必须立好: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立茬酒醅淀粉浓度一定要降低 立茬也和正茬一样,淀粉浓度过大对发酵是有害的:特别是立茬时材料新,淀粉多,火力大,发酵就更猛,产酸就更大,所以要保证入池后发酵正常,必须把淀粉浓度降下去。在入池温度在17—18℃的情况下,淀粉浓度必须做到16—17%,这是衡量立茬立得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主要就是调整好辅料和所用酒糟的比例。淀粉的来源主要是粮食,如果辅料和酒糟的比例大些,茬醅的淀粉浓度自然就低。所以,关键在于一定要使用足够的辅料和酒糟,也就是投料(原料)不可太大,材料要做得足够的大,淀粉浓度要降到足够的低。当然,立茬时如能不用粮食,而用一些含淀粉低的原料就更好了。 有一种立茬方法叫“清立”,即不用辅料和酒糟,只用粮食。这种办法淀粉浓度太高,酸度偏低,从出酒率的角度考虑是欠科学的。另外有些厂搞所谓“双立” (即立茬时投进双倍的粮食),或加进“再制品”粮,这从经济计算上虽然合理,但由于原料投得太多,限于设备容积,很难把淀粉浓度降下去,所以实际的原料利用效果却并不好。 (二) 立查酒醅要有一定的酸度 前面说过,白酒发酵的淀粉酶和酵母仅适合于微酸性的条件,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酶活性是很低的。但是,某些产酸杂菌却最适于中性、微碱性条件。 白酒生产在正排时。因是续茬操作,当然很少发生酸度小的问题。但是立茬时则不然。立茬时如果只用粮食和辅料,不用酒糟,或忽视了酒糟调节酸度的作用,随便加一点就算,将因入池酸度过小,造成杂菌污染严重、升温猛、产酸大、产酒少的严重后果。如立茬时不加酒糟,入池酸度一般仅在0.2左右,酒醅升温非常快,有时二对时即达32℃,三天之内酸度即可由0.2猛升至2.5。因此,在立茬配料时,除了考虑淀粉浓度之外,还必须考虑入池酸度。一定要加入足够的酒糟,加入量依入池酸度衡量,一般达0.4—0.6即可。最好事先晒好干糟备立茬之用,也有用大池贮存湿糟的办法,但不如干糟好,因湿糟杂菌较多,影响发酵。没有酒糟时,也可用硫酸调酸,但这样做的缺点是淀粉浓度不易降下来。因为只用辅料立茬,用少了,淀粉浓度达不到要求,用得太多,材料过于疏松,一则空气太多, 消耗淀粉,二则易淋浆,对发酵也是不利的。 (三) 立茬水份不宜过大 一般应稍低于正排,入池水份达55—56%即可。如果立茬材料较疏松,水份稍大,淋浆严重,会造成损失。再者,生酸和淀粉消耗都过大。根据一般经验,立茬水份较大,如达到58%,往往第一排流酒很好,二三排的情况就不理想。但是,用55—56%的中等水份,则一二三排流酒都较理想。 (四) 立茬发酵期宜较短 一般夏末秋初立茬,温度降不下去.因为立茬淀粉全是新淀粉,材料火力猛,发酵快,三天即可达35—38℃。经验表明,立茬时采用三天甚至两天的发酵期都是可以的,因为这不同于正排,正排发酵期太短,流酒太少;而立茬时全是茬活,2—3天的发酵期并不少流洒,相反,时间越长,产酒较少,酸度越大。究竟什么时候蒸烧,主要视入池温度、入池淀粉、酒醅生酸和生酒精的情况而定。当立查酒醅升温达到32—33℃时,一般即可蒸烧,这样可不出现酒精回度。通常38℃以上,酒化酶的作用完全停止;39℃为酵母的死灭温度,当温度升到这个极限,仍不蒸烧,则整个立查酒醅就要全部变酸,给以后正排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五) 立茬用曲量比正排要小,酵母也宜小因为立查酒醅酸度很小,发酵阻力也小,淀粉容易被糖化发酵。 (六) 立茬时一定要用足量的垫底糟 因为立茬时酒醅辅料用量大,淋浆多,垫底糟可将淋浆吸收。底糟挖出来可以蒸酒,能够减少损失。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