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习水县良村镇吼滩村后岗纯粮食酒厂,习水兰黑酒业有限公司在哪里

本文目录一览

1,习水兰黑酒业有限公司在哪里

习水

{0}

2,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良村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良村镇下辖村委会包括街道居委会、良村村委会、大安村委会、后田村委会、吼滩村委会、洋化村委会、茶园村委会。

{1}

3,贵州省习水县习酒镇茅台液52度浓香型白酒多少钱一瓶

茅台液由茅台集团习酒公司生产,52度属浓香型酒,也就是一般的白酒,52度500ML茅台液零售价145元。

{2}

4,贵州省2011雨露计划圆梦行动获助学生名单

2011年贵州省"雨露计划·圆梦行动"获助学生名单 序号 姓名 性别 录取学校 家庭地址 1 肖世强 男 同济大学 习水县东皇镇木楠村 2 何 峰 男 哈尔滨工业大学 习水县温水镇星文村 3 陆如水 男 四川大学 习水县官店镇何村村 4 陈图松 男 东南大学 习水县同民镇红旗村 5 黄开荣 男 同济大学 习水县民化乡顺龙村 6 任 勇 男 北京交通大学 习水县良村镇大安村 7 董艳雪 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习水县大坡乡龙灯村 8 何德会 女 中国农业大学 习水县山岔河乡大坝河村 9 任 敏 女 四川大学 习水县良村镇吼滩村 10 李雪松 男 中南大学 习水县良村村羊化村 11 陆春风 男 华北电力大学 习水县官店镇新庄村 12 杨天静 男 中南大学 习水县大坡乡裕民村 13 王召维 男 重庆医科大学 习水县永安镇天桥村 14 杨俊清 女 西南政法大学 习水县寨坝镇福星村 15 徐玉林 女 南京财经大学 习水县永安镇白鹿村 16 任 岭 男 西南政法大学 习水县良村镇吼滩村 17 张议芳 女 河海大学 习水县仙源镇小獐村 18 杨春飞 男 中国地质大学 习水县温水镇娄底村 19 陈 鑫 男 西南大学 习水县二郎乡沙坝村 20 倪永飞 男 上海大学 习水县隆兴镇龙溪村 21 张元海 男 大连海事大学 习水县坭坝乡南天门村 22 穆茂杰 男 西南大学 习水县桑木镇共和村 23 张利欢 女 兰州大学 习水县习酒镇黄金坪村 24 邓世霞 女 东华大学 习水县永安镇楠木村 25 赵小波 男 上海理工大学 习水县回龙镇阳光村 26 陈龙灿 男 贵州大学 习水县回龙镇向阳村 27 罗 亚 男 中国矿业大学 习水县东皇镇银龙村 28 方兴艳 女 郑州大学 习水县醒民镇醒民村 29 汪 艳 女 南昌大学 习水县永安镇楠木村 30 马 伟 男 南昌大学 习水县双龙乡双龙村 31 穆嫒莉 女 重庆交通大学 习水县温水镇娄底村 32 李净家 男 贵州大学 习水县坭坝乡坭坝居 33 刘才玉 男 浙江理工大学 习水县双龙乡杨寺岩村 34 杨 忠 男 石河子大学 习水县官店镇何村村

5,习水兰黑酒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公司主营中高端白酒,年份分别是10年、20年、30年的陈年好酒,并得到习水县政府的支持,企业信誉佳。习水

6,习水县有多少个乡镇都叫什么名字

习水县24乡镇溯源【东皇】东皇原称“东皇殿”,后称“东皇场”,是东皇镇人民政府驻地。明代作家许仲琳所著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有这样的记述:“武成王黄飞虎出反朝歌投奔周武王而战殁。周建立后,姜子牙受元始天尊之命敇封武成王为统管五岳生死轮回的东岳大帝,并建寺庙供奉,尊称其东岳菩萨,庙小称东岳庙,庙大称东皇殿”。很早以前,现东皇之地称竹瓦寨。南宋端平元年(1231),袁世盟受命入播平蛮,其后时有骚扰,故在九龙山建东皇殿以镇阴乱,“东皇”由此得名。明正德元年(1506),东皇殿改称东皇场。据考古知,今东皇地夏代就有人类居住,远古时属习国,秦汉时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的文字记载,属中央政权管辖,明洪武五年(1372)属郎城里,雍正八年(1730)属土城里。公元1915年,习水县政府建立后,东皇称“三区”其后又称“东皇区”。1951年初,习水县人民政府由温水迁至东皇,此后东皇一直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1979年底,习水县城关镇升格为区级镇,到1992年7月,以原城关镇和原东皇区的图书、白坭、太平场、羊九、天鹅、等乡地狱为辖区,建立东皇镇。此前东皇同是城关镇人民政府和东皇区公所驻地。【土城】土城位于习水县西部,赤水中游河谷,是土城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今土城地区繁衍生息。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设平夷县,唐高中仪凤二年(672),在此设淅州。北宋大观三年(1109),在此设滋州,领仁怀承流二县(即今仁、赤、习地域)。元末明初,街民在改造旧房时发现大量土城墙,此乃“土城”一名由来之因。明洪武十四年(1381),在此设上赤水里。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平播后,正式改名为土城。清代设土城里,隶仁怀直隶厅。民国三年(1914)改设土城区,属赤水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改名“和滋新镇”。1950年更名土城镇(属土城区),1965年11月划归习水县管辖。1992年7月,以原土城区的土城镇和黄金、儒维、文龙、小坝、长坝等乡、镇地域为辖地,建立土城镇。土城镇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第一渡渡口,有四渡赤水纪念馆、土城渡口纪念碑、青杠坡战斗遗址、毛泽东住地等名胜,长征文化十分丰富;土城有明代建成的九龙囤等四大军事囤堡和宋酒窑、古盐号、古船帮、古民居等古迹,文化底蕴深厚;土城又是远近闻名的绿色果蔬之乡。2005年9月,经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批准,土城镇被确定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民】唐朝坝为同民镇驻地,该地历史悠久。早在1100多年前,唐宪宗调四川节度使高崇文平定刘辟为首的播州边民造反后,于元和元年(806)在现同民镇蔺江村蔺江河畔置蔺州(辖今仁怀、赤水、习水和四川纳溪一带),北宋乾德二年(905)撤废。故此地称唐朝坝。唐宋时期,唐朝坝曾是军事要塞和交通要道,属富庶之地。明洪武五年(1372),在此设唐朝坝长官司,领今赤水市和习水县大部。明清时期,唐朝坝周围系原始森林,盛产优质楠木,曾是北京“皇木”重点供应地。“同民”一名源于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辛亥革命胜利后,此地建立“同盟乡”,因“同盟”与“同民”音同,“同盟”便演变为“同民”。20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三过其境。解放后,同民乡先后属赤水县土城区、第六区和第七区。1950年2月,从第七区划出马临、隆兴两乡新建第八区,驻地隆兴场。原第七区余下地域冠名为“醒民区”,驻地在同民。1965年11月,醒民区划归习水县管辖。1992年7月,以醒民区地域为辖地,建立同民镇。1996年1月,原醒民乡、龙马乡从同民镇划出单独建镇。【醒民】醒民镇驻地前称“洗脚溪”,其后又称“醒觉溪”,最后才称“醒民”。据《仁怀厅志》载,在商周时期就有人类在今醒民一带繁衍生息。因该地有一小溪流过,据当地人说,在今关帝庙左侧有一集市,因用水困难,来往客商入市或投栈,总要先去小溪洗脚而后赴,故称洗脚溪。另有说法是川籍合江人迁居来此,将合江城郊地名洗脚溪带此沿用。“醒觉”一词始用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有醒悟、觉醒之意。“醒民”一名出现于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后的1936年,有唤醒民众之意。1941~1949年,赤水县政府在醒觉溪建立第七区醒民乡,“醒民”一名首次被官方使用。解放后,醒民乡先后为赤水县二、三、七区所属,1951~1961年为赤水县醒民区驻地,1961年后为乡级驻所,1992年7月后属同民镇。1996年1月以原来的醒民乡、龙马乡地域为辖区,建立醒民镇。【隆兴】隆兴镇驻地叫龙潭坝。该地是一山间小坝,坝中有一井,井底清泉汩汩,长年不断,传说井内藏龙,故曰龙潭,此坝因潭而得名“龙潭坝”。民国七年(1918)当地知名人士倡导在龙潭坝设场,龙潭坝改名“龙兴场”。1924年初,龙兴场又改今名“隆兴场”(有兴旺发达之意)。此后,隆兴场一直成为当地行政机关驻地,解放前设隆兴乡,属赤水县第七区(驻淋滩)管辖。解放后,于1950年2月16日在隆兴场设赤水县第八区,后称隆兴区。1959年,隆兴区更名为“隆兴人民公社”。1961年,还名隆兴区。1965年11月,隆兴区划归习水县管辖。1992年7月,以原隆兴乡、陶罐乡、柑甜乡、马临乡的地域为辖区,建立隆兴镇。1998年11月,原马临乡地域从隆兴镇划出。【习酒】习酒镇驻地黄金坪。黄金坪位于赤水河北岸,原是南庙公社金星大队一个生产队的名称,1984年改为黄金坪村民组。正是这年,其境内习水酒厂生产的新产品“习酒”被评为遵义地区名酒、贵州省优质酒,并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为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上级政府把金星大队更名为黄金坪村。1992年成立习酒总公司,该年正逢建镇并乡撤区,习水县人民政府将原隆兴区的岩寨、临江和回龙区的郎庙、瓮坪四个乡地域为辖区,建立习酒镇,这是全国唯一用商品名称命名的镇。【回龙】 回龙镇驻地回龙寺。很早以前,这里是不毛之地,居住少量土著民族,以刀耕火种为生。公元1588年后,明朝在仁怀、习水一带实行军事屯田,始有汉人迁居至此恳荒造田,随之建一小庙永安寺,咸丰五年(1855)扩建为大庙。相传,寺中大殿柱上的雕龙,因长年兵荒袭扰,渐有灵气。某年一天,忽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狂风大作,雕龙腾飞大殿,张牙舞爪,欲飞天而去。得道高深的老和尚一看情况不好,若“龙欲身”,将给百姓带来天崩地裂的大灾难,于是他便挥起铁扫帚,把龙赶回柱上,用铁钉钉上,方才幸免一难。时日久了,当地人将大庙称为“回龙寺”。因“回龙寺”名才得“回龙场”名,20世纪30年代始有建制。回龙场在明朝以前属播州(今遵义)宣慰使司怀阳县(属四川),雍正五年(1727)划归贵州属遵义军民府仁怀厅二郎里,民国时属仁怀县第六区。解放后建立回龙区,1958年改为回龙公社,1960年恢复回龙区建制,1965年11月划归习水县管辖,1992年7月,以原回龙区的回龙、周家、向阳、洞湾等乡地域为辖区,建立回龙镇。【桑木】桑木场是桑木镇驻地。从前,此地森林茂密,参天挺拔的马桑树特多。刮风时马桑树枝相互摩擦而发出“叽嘎、叽嘎”的声音,因谐音关系,该地曾叫“桑木嘎”;此处后山有垭口,故又称“桑木垭”。清雍正7年(1729),桑木垭已成较繁荣的小集市、故又叫“桑木场”。民国四年(1915),桑木设区(即仁怀县第七区)。解放后1950年为第十一区。1958年改为“桑木人民公社”,其驻地迁二郎天主教堂,1961年恢复桑木区建制。1965年11月,桑木区划归习水县管辖,区公所又迁回桑木场。1992年7月,以原桑木区的桑木乡、土河乡、河坝乡地域为辖区,建立桑木镇。桑木镇是红军长征经过和战斗过的地方。桑木的鸡和蛋,早就享誉黔北川南。【永安】永安镇驻地永安场。20世纪40年代废除联保制时,当局将白鹿、银匠山两个联保撤销合并成一个乡。因此地区东有李德山(仁怀县第八区区长)、李正开(兴隆乡乡长),西有刘选卿(第八区原区长)、田庆荣(桑木区知名人士)、杨有时(桑木乡乡长),他们权势显赫,该地区恰好在兴隆和桑木两地之间,不怕兵荒匪患,永远平安,故把新合并的乡定名为“永安乡”,驻润南袄子岩,属仁怀县第八区。1950年,仁怀县在兴隆场组建第十二区。1951年永安乡公所迁驻向家坝,1952年第十二区人民政府也迁来向家坝与永安乡同住一地。1955年改称“永安区”,1965年11月划归习水县管辖。其后,根据县委副书记许怀望和区委书记汤怀民的考察意见,1973将区址上迁至二三百米的石山顶。20世纪80年代,该地初具场镇规模,被称为“永安场”。1981年地名普查时,拟将永安区改为“安隆区”(永安和兴隆各取第二字),永安场也相应改为“安隆场”。后因更名未获省人民政府批准,故“永安”二字沿用至今。在1992年7月,以原永安区的白鹿、天楠、润南三个乡地域为辖区,组建永安镇。【良村】良村镇驻地良村场。现良村场原名叫“凉村”,当时只有几间民房,路边有一棵常绿大树,树旁有一股从地下涌出、清凉甘甜的泉水,商旅行人经此,都要在这里乘凉小憇,饮水止渴。久之,人们都称这里为“凉村”。凉村正式见史是雍正十年(1732),“仁怀营添设温水汛把总,增设凉村、桑木垭、何村、火石岗、斑鸠井5塘(最基层军事单位),每塘驻兵5名”。曾任清末温水书院教授徐味经在民国初年被举为“团总”,觉得凉村早已成为习水东西通衢大道上的商品集散地,非昔日荒凉小村,遂与当地士绅共商,将凉村更名为“良村”。其后渐成集镇,人称“良村场”,报经习水县政府批准后沿用至今。良村场在清崇祯二年(1629)属吼滩里,民国五至二十一年(1916~1932)为习水县第四区驻地,民国二十四至三十年(1935~1941)属第二区(驻东皇)管辖,其后直到解放均为第四区。解放初到1955年,仍称第四区。1956年后改为良村区,1959年改为良村人民公社,1960年恢复区名,1992年7月,以原良村区的良村、大安、吼滩、茶园、羊化等五乡地域为辖区,建立良村镇。红军长征纵横良村镇全境,境内有梅溪河战斗遗址和茶园等多处红军烈士陵园及红军标语。【温水】温水场是温水镇驻地。明朝末年,大木林后面的屋后头有一条小街,因西侧岩洞里有一股泉水冬暖夏凉,故取名“温水”。此街不顺路,长期赶不起场,后将街房西迁二里,渐成场镇规模,沿用“温水”之名,故叫“温水场”,清乾隆二年(1737)二月初四开始赶场。清乾隆三十年至嘉庆五年(1766~1801),温水在大木林首建驿馆。1839~1891年,在温水设“温水府经厅”。1913~1914年,在温水设仁怀县温水分县。1930~1935年,温水设区,时称习水县第五区。民国二十四年(1936),习水全县设4个区,温水为第三区驻地。民国二十九年(1940)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习水全县设3个区,温水仍为第三区驻地。解放前后,温水仍为第五区。1950年4月至1951年4月,温水为习水县人民政府驻地。1951年4月,温水设镇。1956年第五区改称温水区,1958年改为温水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温水区名,1966~1980年改为“温水区革命委员会”,1984年5月又恢复温水区名。1992年7月,以原温水区的平原、星文、典足、大水、目里等乡和温水镇地域为辖区建立温水镇。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温水,在镇内战斗过。1998年,温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老区。【仙源】仙源镇驻地仙源场,原名獐羊坝。据《习水县地名录》载:1913年,陈姓在此住,当时没有田,而羊九台的周、曹二姓有田又不会种田,就用田与陈姓换土。因陈姓土不足,就另补给周、曹二姓几只大獐羊,故此地取名大獐羊。又因此地是一小平坝,所以称“獐羊坝”。在獐羊坝西北3千米处,有一天然石洞,周西成修筑的赤桐公路经勘测必经此洞。但多年未建成通车,筑路民工认为,此处人烟稀少,洞又生得奇怪,像神仙出没的地方。1929年,周西成派一巡视员视察公路修建情况,在此听到筑路民工的议论后,便在洞南侧上方题写“仙源洞”三个大字,“仙源”一名由此得来。1935~1949年,伪政权在此设仙源乡。解放初人民政府仍在此建仙源乡,1958年改为仙源 管理区,同年双龙区公所迁此,1963年改为仙源人民公社。1992年7月,以原双龙区鲁城、仙源、黄龙、大杉四乡地域为辖区,建立仙源镇。仙源是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仙源镇产优质黔北麻羊,该镇的名优特产方竹笋、天麻畅销国内外。【官店】官店镇人民政府驻地官店场,原在人朝坝(今官店村白果坝组老官店)。此地是古仁怀往桐梓、遵义的通道,道旁有一旅馆,经营有方,十分讲究,过往官商喜欢进住,年久人称官店,继之,整个人朝坝都叫官店。其后,因洪水泛滥冲毁店铺,场逐迁对岸王二份,并将其改叫官店,人朝坝便称老官店。崇祯二年(1629)前,官店属仁怀县丁溪里,其后属小溪里。民国五年(1916)设习水县第六区(驻地放牛坪),官店属之。民国二十一年(1932)三月,第六区署迁官店。民国二十四年(1935),习水县设4个区,官店属第三区(驻地温水)。民国三十年(1941)设官店乡,仍属第三区。1950年2月1日习水解放,官店仍为第六区。1951年初,官店为第七区。1958年9月,官店区改为官店人民公社,1961年8月,恢复官店区,1992年7月,以原官店区的官店、里师、何村三个乡地域为辖区,建立官店镇。官店是红军长征经过和战斗过的地方,镇境内有红军烈士墓和红军烈士纪念塔。【寨坝】寨坝场是寨坝镇的驻地。清同治元年(1862)闰8月,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石达开部西进四川在綦江东溪一带遭围攻,遂折转经条台岗至今寨坝地区。寨坝是一盆地式的田坝,当时没有几家民房,于是太平军就在坝内搭棚安营扎寨,义军走后,当地人利用未折毁的寨棚开始赶场称寨坝。其后房屋渐多,形成集市,人称“寨坝场”。1932年,在寨坝设第七区。1946年,国民党曾设寨坝区,驻两路口。其后撤销寨坝区,特其辖地并入第三区(温水),直至解放。解放初,寨坝仍为第七区。1950年7月,寨坝改为第八区。1956年改称寨坝区。1958年撤区建寨坝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寨坝区。1966年改为寨坝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恢复寨坝区公所。1992年7月,在建镇并乡撤区中以原寨坝、两路、条台三个乡地域为辖地,建立寨坝镇。该镇习源村是习水河发源地。【民化】民化乡人民政府驻地叫丰村坝。该地很久以前周围是山,中间是深谷,洪水把大量泥沙带下山,年久便沉积成“坝子”。因此处大量生长枫树,故名“枫村坝”、简称“枫坝”。此坝平坦肥沃,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农作物年年丰产,当地人便把枫村坝改为“丰村坝”,简称“丰坝”。民国初,现民化乡地域分属民生乡、民治乡和平化镇。北伐战争(1926)后,分别取民生的“民”和平化的“化”组成“民化”一名。土地革命时期建立“民化联保”,抗日战争时期改称“民化乡”,直至解放前夕。解放初,人民政府建立民化乡,属赤水县土城区。1958年建立“民化人民公社”。1965年11月,随土城区划归习水县管辖。1982年,恢复民化乡。1992年7月,以原土城区的民化、龙宝、三元三乡地域为辖区,建立民化乡。【二郎】二郎乡人民政府驻地二郎坝,古称校场坝。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二月十二日,合江路总兵吴广奉命率兵平播到今二郎地区,周边罗国民、罗国显、安銮等头目共率兵万余来降。吴广择其壮者从军征播,在此练兵40余天,故得名“校场坝”。清顺治四年(1647),王阁公奉旨征剿张献忠余部石可成。阁公委两个儿子为先锋,兵分两路,一路从四川古蔺发兵,一路从桐梓出发,会师于校场坝。三月,石可成兵败被擒而斩首示众。阁公二子英勇善战,大获全胜。为纪念王氏兄弟领兵会师(古时儿子称“郎”),将校场坝改名“二郎坝”。明崇祯二年(1629),二郎坝为仁怀县二郎里驻地。清雍正六年(1728),二郎里随仁怀县由四川改属贵州。从此,不管建置怎样变化和辖区如何划分,二郎坝都先后是里、保、团乡、区、管理区、人民公社、乡人民政府驻地。1958~1965年,桑木区公所迁驻二郎。1992年7月,以原桑木区二郎、莫洛、沙坝三乡地域为辖区,建立二郎乡。二郎乡有百年教堂,万亩李花。【二里】二里乡驻地二里场。明崇祯二年(1629),仁怀县,丁溪里分为丁山里和小溪里。现乡政府驻地原来只是一个百余人、对面店铺的小街,小街南北走向,街西排房及居民属,二郎里,街东排房屋及居民属小溪里,一街分属两里,故小场定名为“二里”。二里原属仁怀县,1965年11月,随永安区划归习水县管辖,时称“二里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二里乡。1992年7月,以原永安区的二里、兴隆和观摩三个乡的地域为辖区,建立二里乡。二里乡是红军长征经过和战斗过的地方,境内有红军烈士墓5所。该乡兴隆场还有解放黔北时进行激烈战斗的李家寨遗址。【三岔河】天堂坝是三岔河乡的驻地。1992年7月,在建镇并乡撤区中,以原良村区的三岔、顺江、师子三乡地域为辖区,建立三岔河乡,先驻原顺江乡驻地转龙台。1994年,经乡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选址天堂坝,新建乡人民政府办公楼。据传,四五百年前,习水河上胡礁塘中的水经常翻滚变黑,犹如蛟龙现身,人称现天色(一当天色一变,就会产生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就会给当地民众带来灾难。为求神保佑,人们便在河岸上建庙并塑天公天母和地皇神像,每年农历六月十九,乡民都要杀猪祭奠。时日已久,人们把这里叫“天堂”,是一块习水河谷中的小田坝。1995年7月,乡人民政府新办公楼建成迁入,此地取名为“天堂坝”。由于原三岔乡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望仙台而远近闻名,为提高乡的知名度,故把新建乡定名为“三岔河乡”。【大坡】大坡乡人民政府驻地叫大坡场,始建于清朝末年。清同治元年(1862),当地人在现大坡场河对面的“大村”赶场。后因火焚,由未到石阡县上任的知县袁超提头并出资,在现址修了几间门面铺子,后来不断发展,居住人增多,形成集市。因其后有座山叫大毛坡,民国期间有一保长在坡上修建一间四面均为正面的房屋,叫“大坡头”,故现址上形成的集市叫“大坡场”。民国三年(1914),大坡属仁怀县丁山里。民国二十四年(1935),大坡为三联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大坡属习水三区(驻地温水)管辖。民国三十二年(1943),改联保为大坡乡。解放后,1950年重建大坡乡,1958年建立大坡人民公社。1992年7月,以原温水区的大坡、小罗、龙灯、典礼四个乡地域为辖区,建立“大坡乡”。该乡境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飞鸽景区。习水河由北向南穿境而过。【双龙】双龙乡政府驻地双龙场,原名叫回龙场。据传,清光绪年间,一黎姓武将奉旨带兵来回龙场压王洪森农民起义,他看了回龙场地形,说该地叫回龙场不妥。因该地两条约五公里长的山梁(指金家杉林和后坪),宛若两条巨龙汇聚于此,故朝迁黎姓官员赐名“双龙场”。据有关族谱记载和出土文物证实,宋代就有人在此地繁衍生息,清代双龙场属仁怀县小溪里,民国初双龙建联保。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后,建立双龙乡,属习水第三区(驻温水)管辖。1950年7月,建立第六区(驻地双龙场)。1958年,双龙区公所迁至仙源,双龙场仅为双龙人民公社驻地。1984年恢复双龙乡。1992年7月,以原双龙区的双龙、保丰两个乡地域为辖区建立双龙乡。该乡是红军长征经过和战斗过的地方,有7位红军牺牲其境内,2006年在双龙场后山建起红军烈士陵园。【桃林】桃林乡人民政府驻地桃林场,原叫“放牛坪”。明末,在黄连树垭口有一集镇叫双龙坪、住户约30家,每家的牛都赶到门闩垭的草坝上放,久之,此地被称为放牛坝。清初的一天,双龙坪民房失火,住户烧光,唯有耕牛全部安,全跑到放牛坝。此后,当地人认为这里是宝地,多在这里建房,形成集镇,习惯称它“放牛坪”,原双龙坪改称旧场坪。1929年夏,当地名流刘克超、任北枢、马淮川、裴良玉、王家瑞、任薰陶、钟之伦7人聚会一起,认为放牛坪这个名称不雅,商议改一个雅一点的名称。最后清末秀才刘克超说:“舜帝曾经牧牛于桃林,‘牧牛者,放牛也’,不如把放牛坪改为桃林的好”。在场者一致赞成这一改名,其后书面报告当时的习水县政府。1929~1930年,习水县实行乡镇闾邻编制时,放牛坪镇正式改为“桃林镇”,“桃林”一名首获官方认可。民国五年(1916)至民国二十一年(1933),桃林为习水县第六区驻地。1936年桃林镇改为桃林联保,1941年又改建为桃林乡。1992年7月,以原官店区的桃林、天龙、沙溪3乡地域为辖区,建立桃林乡。【坭坝】坭坝乡人民政府驻地叫坭坝场。清道光十一年(1831),此地名为“三虎庙”。后在此修一场,多余下午至晚间才能赶场,取名“三阴场”。民国二十五年(1936),四川一神汉宣称:“要使本场热闹,非用繁华场镇的泥土不可”。于是,当地一贺姓人到60里外的东溪镇取泥土带回,埋在三阴场街心,又加上三阴场东面有一片大田坝,故改名为“坭坝”。民国时期,坭坝先为联保后为乡。解放初,人民政府在此建坭坝乡。1958年,改建坭坝人民公社,随后“三分三合”,1970年至1992年6月,均维持坭坝公社、管理区和乡的建制。1992年7月,以原寨坝区的坭坝、荣龙、棕山三个乡地域为辖区,建立坭坝乡。【程寨】程寨乡驻地程寨场,曾叫映江场。宋朝末年,袁世盟奉命带兵平定今程寨一带后,程姓族人便在此安居。1920年,程姓先在小河坎(今大合水小学对面)建一小集,但人少物稀、冷落萧条。1932年4月,程姓10余人筹款集谷买地,在今程寨场老街地址建一新场镇,定名“映江场”。门面增至30余个,客商增多,热闹非常。程姓为表族人建场之功德,将映江场改名为“程寨场”。1932年4月,在此设映江乡,属习水县第三区(驻东皇)。民国二十五年(1936),在程寨场设江汉门联保,映江乡属之。民国三十年(1941),建程寨乡,直至1949年。解放后,1950年2月至1957年6月,设程寨乡,属东皇区。1958年8月,程寨并入“太阳升人民公社”,设程寨管理区。1961年8月恢复区建制,建程寨人民公社。1969年3月,撤区并社,在程寨建立红旗人民公社。1970年春、恢复东皇区,又改还为程寨人民公社。1984年5月,再改为程寨乡。1992年7月,以原东皇区的程寨、石门、红旗、大白塘四乡的地域为辖区,建立程寨乡。乡境内有大白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临】马临工业经济区驻地马临场,古称双龙场,又名蚂蚁沟。双龙场因双龙庙(今马临中学地址)而得名。据民间传说,现马临之地建集镇之初,场赶不起来,后经一“风水先生”选定“黄道吉日”,到原集镇旧址(今五一村马桑嘴)取土,将其播撒到新建街道上,至此场就赶起来了。由于所取土中有许多蚂蚁(另有一说是,明朝时期,罗氏祖先修造坟墓时,挖出一大窝蚂蚁,因当地处于夹沟)故取名“蚂蚁沟”。民国五年(1916),分别在蚂蚁沟和临江庙设立马蚁乡和临江乡,均属赤水县第七区。此后设镇和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马蚁乡与临江乡合并,各取第一个字为名,设立“马临乡”。解放后,于1958年,建立“上游人民公社”,1961年改为“马临人民公社”。1965年11月,马临随隆兴区由赤水县划归习水县管辖。1992年7月,设隆兴镇马临管理区。1998年11月,根据中共习水县委、习水县人民政府决定,建立马临工业经济区。

7,我朋友送我一瓶酒酒的名字叫贵州习水包装上有十八年陈酿

你说的是52度的大盒子习酒吧那个一瓶在500到700元左右,属于中高端酒你好!这酒小酒厂包的吧?没听说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8,贵州习水县白酒批发市场再哪里

没有批发市场 只有直接到酒厂里面去拿 那样拿的多老板会给你很低的价格 但是酒厂蛮多 我也不清楚几个酒厂是吧,地理位置好,又有好的水源,好的高粱,又有洞酿君酒的古法古法工艺。

9,习水是不是天然的白酒酿造地

可以这么说,习水酱酒所用本地特产有机糯红梁、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气候为酿造美酒提供了先决条件,2000多年的酿酒历史赋予习水酱酒独特的工艺,最大限度地网罗了当地环境孕育的特有微生物群落,使习水酱酒在经典白酒中蕴含独特个性,风味很不同

10,遵义习水县习酒镇有哪些水泥厂

据我所知习水县只有一个水泥厂,原名称叫“习水县马临水泥厂”,现在好象叫“瑞安水泥集团公司”马临乡原是习水县习酒镇的一个乡,现在是习水县一个镇了。所以你问的可能是“瑞安水泥集团公司”吧。没有习酒镇,习酒镇有水泥厂 叫做赤水市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由赤水市管理,厂区在习酒岩寨村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