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网 > 答疑
资讯 产品 行情 交易 品牌 知识

郑成功简介,郑成功的资料简介20字

本文目录一览

1,郑成功的资料简介20字

郑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际收复台湾之名将。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母为日本田川氏,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后由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名成功,故又称国姓爷。1645年,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赐名成功,因此改名郑成功。清军入关之后,郑成功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厦门作为抗清根据地。在郑成功第三次北伐失败后,兵力大伤,他考虑了全局形势,感到只靠厦门和金门作为根据地,势单力孤,不可能实现恢复中原的大业。如果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国土台湾,扩大抗清根据地,壮大自己的力量,形势就会好得多。而且台湾人民不堪忍受荷兰侵略者的暴行,切盼解放。于是郑成功决定挥戈东征,收复台湾。公元1661年,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直取台湾。荷兰侵略军发现郑成功进攻台湾后,十分惊恐。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今台湾东平地区)、赤嵌(今台南)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郑成功乘海水涨潮之际出其不意的穿过鹿耳门,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在郑成功先后击溃了其水师和台湾城的援军后,赤嵌的荷兰军向郑成功投降。接着郑成功近围台湾城,经过9个月的围攻,荷兰人弹尽粮绝,最后不得不挂白旗投降,派人送出了投降书。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宝岛台湾。 扩展资料郑成功死后原葬台南近郊洲仔尾(今属永康区);郑克塽降清迁居北京后,上疏表示“念台湾远隔溟海,祭扫维艰”,请迁内地。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五月,郑成功父子迁葬福建省南安市康店村覆船山,附葬于七世祖郑乐斋坟墓内。也有说法称,为免台湾人起抗清之心,郑氏诸祖在台诸坟悉遭朝廷下令迁葬中国大陆。郑成功称获得如下封号:1、宗人府宗正协理宗人府事2、提督禁旅、仪同驸马都尉3、御营御武副中军勋戚、总统御营军务,招讨大将军忠孝伯 —受封于1647年(隆武二年)三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成功

郑成功的资料简介20字

2,郑成功的简介

郑成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明天启四年农历7月14日(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通常认为是日本人)1630年,郑成功随叔芝燕回国,住晋江安平郑府。隆武政权灭亡后,郑成功避走金门,然后开始于沿海各地招兵买马、收编郑芝龙旧部,更在南澳募集了数千兵力。1647年(清顺治四年,永历元年)一月,郑成功在小金门(今日金门县烈屿乡),以“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之名誓师反清。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顺治帝崩,皇三子康熙帝继位;郑氏降将黄梧向当权者鳌拜建议“平贼五策”,内容包括长达20年的迁界令,自山东至广东沿海二十里,断绝郑成功的经贸财源;毁沿海船只,寸板不许下水、同时斩成功之父郑芝龙于宁古塔流徙处(一说斩于北京菜市口,即今府学胡同西口,元代以来的刑场);挖郑氏祖坟;移驻投诚官兵,分垦荒地。郑成功接连听闻噩耗,加上在台将士水土不服人心惶惶,其子郑经又在澎湖与乳母私通,使得郑成功内外交逼,于1662年(清康熙元年,永历十六年)五月初八急病而亡,死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抓破脸面而死,年仅39岁。扩展资料为政举措1、政治措施。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首先是建立政权,废除荷兰侵略者的一切殖民体制和机构,他以赤嵌为东都明京,设一府二县。府为承天府,县为天兴县、万年县。天兴县管北路,万年县管南路。也在岛上设立了一个安抚司,专门管理这个地区的事务。从此台湾建立起与祖国大陆相同的府县制度 。2、民族政策。郑成功率部进入台湾后,严以治军,下令不许骚扰高山民族,不许侵占高山民族的耕地。还大力提倡教育,在高山族居住区设乡塾,送子女入学者可减免赋税和徭役经济1、商业是社会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郑成功利用台湾四面环海,对外贸易方便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在厦门时,他就经常派遣商船到东南亚各国进行贸易。到了台湾后,清朝实行“海禁”,不许大陆商船下海,郑成功更独占了海上贸易,他继续和日本、暹罗、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等国家通商,把台湾的土特产,如鹿皮、鹿脯、樟脑、硫磺、蔗糖等外销国外,换回所需要的刀剑、盔甲和生活日用品。海外贸易的发展活跃了商品经济,也增加了郑成功的财政收入。这些贸易措施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以至在郑成功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台湾经济与大陆逐渐同步发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郑成功

郑成功的简介

3,郑成功的简介

郑芝龙(1604年-1662年),号飞黄,小名一官,福建南安人,以中国南部及日本等地为活跃舞台的商人兼海盗,台湾郑氏王朝开创者郑成功的父亲。在西方文献中,则以「Equan(一官)」闻名於世。郑芝龙又名郑一官,号飞黄,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乡人. 父郑绍祖为泉州太守叶善继的库吏。郑芝龙弟三人:郑芝虎、郑鸿逵、郑芝豹。 郑芝龙年十八岁时,至澳门的舅舅黄程处学习经商,并於於澳门接受天主教洗礼,教名Nicolas,之后往来东南亚各地,后追随於日本平户岛的华侨巨商李旦门下,李旦过世后,郑芝龙逐渐接收势力,1623年继承李旦的事业船队,但因日本施行锁国政策,遂於1624年与同党颜思齐将基地从日本正式迁到台湾笨港(今北港附近),开拓台南以北到嘉义附近沿海一带地区,并筑十个寨。此后不久,荷兰人登岛,驱逐了以台湾岛为基地的日籍海盗,郑芝龙遂携妻子定居于大陆沿岸离岛,以劫掠为生,是当时福建沿海实力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号称横行于闽海。 崇祯初年福建总督招安海盗,郑芝龙奉招归附明朝政府,1628年接受福建巡抚招安,败海盗刘香,为明廷守备沿海以防海和荷人进攻,官至都督总兵官。不久便携妻子返回福建南安老家,成为当地首富,他也是唯一一位迎娶了日本人却仍能正式返回大陆的海盗。不久郑芝龙应明政府要求率军讨伐其他的海盗力量,包括李魁奇、锺斌、刘香等人,大获全胜,名震福建。不久福建省内发生旱灾,郑芝龙遂以巨船载饥民数万殖民台湾,他给予每位移民“三金一牛”的资助,令他们自行拓殖。当时的台湾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据史料记载当时拓殖的难民不久便能够衣锦还乡,因此而引发了向台湾岛移民的浪潮,这是历史上首次大规模有组织的由大陆向台湾移民。当时的台湾岛为荷兰人所统治,荷兰人在岛内修筑安平赤嵌两城,但驻防近两千余人,而大陆移民却多达数万,荷兰人无力治理全岛,城外便成为郑芝龙的天下,殖民的中国人均须向郑氏纳税,郑家也因此聚敛了大量财富,富可敌国。 顺治元年南明永历皇帝册封郑芝龙为南安伯,福建总镇,负责福建全省的抗清军务。顺治二年润六月,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在福州奉明唐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郑芝龙被册封为南安候,负责南明所有军事事务,一时间权顷朝野,短短的几个月时光是郑芝龙政治生涯的顶峰。由於郑的武官集团和黄道周为首的文官集团不合,郑无法控制朝廷,认为复明无望乃撤仙霞岭兵防,降清,时为1646年。顺治三年清军攻克福建,擒隆武帝朱聿键,其子郑成功曾苦劝郑芝龙未果,遂儒冠儒服祭拜孔庙后率部出海。之后郑芝龙为清人挟往北京,编入汉军正黄旗,再转镶红旗,1648年赐三等子爵,1653年晋封同安伯, 为了安抚郑成功,清庭对投降的郑芝龙优待有加,数奉皇帝令命其子郑成功投降,郑成功均坚辞不受。1665年有人劾郑芝龙纵子叛国乃被削爵下狱,两年后黄梧上疏力主叛将家族当逐出北京,乃被命充军吉林宁古塔,唯未果行。顺治十四年,福建巡抚佟国器报截获郑芝龙与郑成功私信,议政王大臣会议遂以通敌罪名奏请将郑氏全家斩首,后改为流徙宁古塔,顺治十八年春顺治帝亡,辅臣辅政,十月,颁诏斩郑芝龙于宁古塔。 郑芝龙(?-1661年) 明末清初将领。字飞黄(一作飞皇、飞虹)。福建南安人。天启年间(1621-1627年)受招抚,累官总兵。后降清,因其子郑成功据台湾不降,芝龙被杀。今有题为郑氏所辑《金枪跌打接骨秘方》,首列“金枪赋”,以五行生克论说创伤,嫌其牵强。后列跌打部位图及诊治方法

郑成功的简介

大家都在看